疫情千日》電影票房回不去了? 這類電影 - 電影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3-02-03T11:32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boxoffice 看板 #1Zt80no1 ]

疫情千日》電影票房回不去了?捍衛戰士能賣7億 這類電影卻漸從市場消失
https://new7.storm.mg/article/4702554

曾經,台灣一年電影院的院線票房收入約是新台幣100億元規模,這個所謂的曾經並不久
遠,其實也就3年前的事。

炙熱的夏天街頭,約會的情侶、消磨時間的大學生、闔家出遊的4人小家庭,人潮將售票
口擠得水泄不通,可能是為了一睹復仇者聯盟對薩諾斯的最後反攻,也可能是要見證唐老
大與家人的玩命狂飆,如此熱鬧景致,在3年前一夕變調。


官方警戒封鎖、民眾自主防疫,疫後票房腰斬後「回不去了」

2020年3月,從中國武漢爆發的疫情正式入侵,儘管台灣防疫一度死守,然而民眾謹慎外
出,加上好萊塢大片全面延宕下,當年度的票房最後腰斬剩下51億元,最嚴重的2021年在
連續3個月三級警戒下,最終以49.65億元作收2022年儘管輕症為主、疫苗施打率提高,
加上《捍衛戰士:獨行俠》、《阿凡達:水之道》等重量級鉅片接連登場,然而全年度票
房仍僅有57.5億元。

從業人員叫苦連天,但心中多半也有個底,畢竟常民百姓的需求順位是所謂「食衣住行育
樂」,而眼前隨著室外口罩規定在去年底解禁,院線票房即將迎來曙光嗎?在威秀影城公
關部經理李光爵看來,一切仍不敢說有多樂觀。

李光爵說明,儘管目前院線上有《阿凡達:水之道》、《灌籃高手》等重量級大片,但所
謂的復甦或回流要從整體季度來看,以疫情前100億規模的年度票房來說,2023年第一、
二季如果平均都有25億元票房,才有機會回到過往水準。

細數手上的檔期,包含漫威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新海誠新作《鈴芽之旅》、
基努李維的《捍衛任務4》及柯鎮東首執導演筒的《黑的教育》等片蓄勢待發,李光爵評
估,今年不是沒機會回到過去水準,但到底能到什麼階段,都還要在仔細觀察。


前1%電影占去全國一半票房,疫後觀影習慣更趨兩極

不過即便票房能衝回疫情前水準,電影院對觀眾的意義也逐漸變化,從過往單純的假日休
閒,開始變得更考驗一部片對觀眾的意義。

台灣前10名的電影票房相加起來,疫情前大概落在每年30到40億元之間,等於說全國100
億元票房中,這10部片就占了約3到4成,然而全台每年平均約有800多部電影上映,從數
量上來看的話,等於前1%、2%的電影,就囊括整體3到4成票房,其餘上百部片只能爭搶剩
下的觀眾。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爆發後即使全體票房腰斬,然而前10名電影票房總和仍維持在24到28
億元之間,萎縮幅度小於全體票房,所占比例也因此提升到約5成上下。

也就是說,如今表現前1%的電影,就占了全體票房的5成左右。

「電影院市場應該是回不去了。」新媒體影視音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嘉駿指出,這3年來院
線不乏大作,過去重量級電影都有磁吸效應,不只吸引觀眾進場看片,也可能帶動人潮看
同檔期的其他電影,然而2022疫情影響幾乎走到尾聲,仍沒出現過去的加溫效果,對此他
的看法並不樂觀。

觀眾的確越來越往大片集中。細看歷年票房冠軍,除了2019年衝破9億元的《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外,2017年的《玩命關頭8》與隔年的《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票房分
別為6.5億元、6.4億元,占全年票房比重約5、6%,但疫情後,不管是2020年異軍突起的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2021年蜘蛛人三代同堂的《蜘蛛人:無家日》,或2022年暌違
將近40年的《捍衛戰士:獨行俠》,都占整體年度票房超過10%,一部片就足以囊括1成票
房。


3000萬元到5000萬元票房的中型市場逐漸消失

站在戲院端來看,李光爵認為未來走向會更涇渭分明,「好口碑會延續,但沒口碑很快會
不見」,如《捍衛戰士:獨行俠》可以衝到7億元票房,但過去3000萬元到5000萬元票房
的中型市場如今逐漸消失,因為只要口碑或號召度不夠,很快就會下片。

蔡嘉駿則認為,未來能吸引觀眾進場的電影只有3種類型,一種是擁有強大聲光效果的科
幻、戰爭片,第二是有強大社群連結、粉絲黏著度高的電影,比如搶攻御宅族的動畫劇場
版,第三就是擁有跨世代情懷的續作,例如《灌籃高手》,剩下的電影,恐怕都會往串流
上去,「與其說受疫情影響,不如說疫情只是加快院線被串流影響的速度。」

票房出了前段班就驟然陡降,除了觀眾走進戲院的理由越趨兩極外,OTT串流平台自然是
不能忽視的因素,不過,串流的生態今年也即將面臨劇變。


觀眾防疫在家看串流,本土平台卻未必討得到便宜

當美國隨著疫情而大封城,戲院隨之停擺時,早就虎視眈眈的串流平台便有空間大展拳腳
,身為龍頭的Netflix訂閱戶數、股價屢創新高,而包含Apple TV、HBO Max等競爭對手也
紛紛開出天價搶購、製作內容。

另一方面來說,失去大螢幕的製作方、發行商不可能讓電影就此埋沒,也紛紛將作品上架
串流,迪士尼甚至將自家電影從上映到上架的時間差,從過往的90天縮短為45天,等於新
片上映1個月半,觀眾就能在自家客廳收看。

回到台灣,儘管不少本土OTT業者也宣稱觀眾訂閱、收看時數在疫情期間創下新高,不過
大環境樂觀嗎?根據文化內容策進院2021年的調查報告顯示,Netflix的付費訂閱率、使
用率在疫情的頭2年分別都成長了約5%,但包含Line TV、friDay影音、KKTV、MyVideo等
平台的訂閱率跟使用率,都全面呈現下降趨勢。

蔡嘉駿解析,背後關鍵在Netflix擁有最多獨家節目,如今年位居話題浪頭的《星期三》
、《黑暗榮耀》或《非常律師禹英禑》都是別無分號,然而其他本土平台的內容,恐怕有
高達8成彼此重複,對觀眾來說缺乏吸引力,可能就是看價格決定是否訂閱,且Netflix在
世界各地以近200國的市場為籌碼談判購片、要求獨家播映權,這種能量本土業者難以抗
衡,「我看不到未來(觀眾)不繼續往Netflix集中的理由。」


電影團隊改拍台劇卻遇市場緊縮,影視產業2023將再遇重整期

長年投身影視發行的牽猴子行銷總監王師直言,現在電影市場不能說是M型,根本是L型
且這趨勢恐怕不會轉變,如今許多過去屬於中型製作的題材跟團隊,幾乎都從電影轉移到
串流。

王師說,如Netflix近來聯手是枝裕和推出的《舞伎家的料理人》、Apple TV的《晨間直
播秀》都是代表案例。他又說,在台灣也可以看到類似現象,當國際平台大肆收購劇集,
並出現像《誰是被害者》、《華燈初上》等成功案例時,業界因此趨之若鶩,許多電影製
作團隊、人才,開始轉向拍攝劇集,影視界的現況變成是劇多、電影少。

然而隨著疫情解封、2023全球經濟走勢看衰,加上不少業者既有市場已經觸頂,即便國際
平台如今也進入重整階段,尤其Netflix、Disney +等在去年陸續面對財報數字低於預期
,甚至大量訂戶流失的現象,除了思考廣告等其他收入方案外,也可見到投資、購片預算
下修的趨勢。

在此情況下,王師認為2023年將是全球以及本土影劇產業重要的觀察期,對台灣來說,如
果今年全國票房能回到疫情前的8成,那就可以樂觀以待,如果低於7成,恐怕就是永久性
的票房流失,而其中重要的一項因素,仍是隨著疫情、防疫政策的改變,年長族群及家庭
觀眾是否會回到電影院,因為這批人目前仍未有明顯的回籠。

而在戲劇上,王師則預估今年恐怕出現雪崩,他透露業界目前約有至少20到30部正在進行
中的劇集,是以每集500萬以上的預算規模製作,目標就是要賣給國際平台,但事實上這
些平台在台灣的購片量本來就不高,加上如今預算緊縮,這批台劇未來恐怕不少會出現賠
本販售的狀況,電影是否回溫、劇集受挫後團隊是否回流,都是接下來這一年的觀察焦點
,「台灣影視的重整就在今年。」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xoffice/M.1675395121.A.C81.html
※ 編輯: filmwalker (220.128.156.69 臺灣), 02/03/2023 11:32:30
Paul0807 : 哈欠 串流粉兩年前不是說戲院已死嗎 02/03 11:44
Paul0807 : 怎疫情都過了還沒有倒幾間 02/03 11:44
filmwalker : 二輪戲院幾乎全倒 哀 , 但重點應該是 電影會更集中 02/03 11:46
filmwalker : 這也是 版上月經文 三不五十說 版面只有大片討論 02/03 11:47
filmwalker : 的主要原因 02/03 11:47
Paul0807 : 過年十天 大中小型片 票房開出來都比預期高耶 02/03 11:51
Paul0807 : 這篇訪問的時間是在啥時XD 現在在去問一次李光爵阿 02/03 11:53
Paul0807 : 昨天去看梅根都還是坐八成滿 02/03 11:53
smilekrtc : 我覺得如果決定要上院線,票房好的話檔期還是要拉 02/03 11:55
smilekrtc : 長一點,快速上串流只會讓電影感覺越來越廉價,且 02/03 11:55
smilekrtc : 加速消費者坐等線上平台的惡性循環 02/03 11:55
Paul0807 : 這些都是好萊塢紐約那些大公司頭頭決定的 02/03 12:07
Paul0807 : 李光爵蔡嘉駿其實就是躺平看米國爸爸臉色就好 02/03 12:10
sleepyrat : 以觀眾的角度,花一樣的錢進戲院,當然先考慮大片~ 02/03 12:10
maggie024 : 二輪會倒主要因為疫情期間根本沒什麼新片上 沒新片 02/03 13:10
maggie024 : 就沒觀眾 再加上疫情期間串流也搶著播為數不多的新 02/03 13:10
maggie024 : 片 二輪處境就更尷尬了 02/03 13:10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3-02-02T16:32
哈欠 串流粉兩年前不是說戲院已死嗎
怎疫情都過了還沒有倒幾間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3-02-05T22:05
二輪戲院幾乎全倒 哀 , 但重點應該是 電影會更集中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23-02-02T16:32
這也是 版上月經文 三不五十說 版面只有大片討論
的主要原因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3-02-05T22:05
過年十天 大中小型片 票房開出來都比預期高耶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3-02-02T16:32
這篇訪問的時間是在啥時XD 現在在去問一次李光爵阿
昨天去看梅根都還是坐八成滿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3-02-05T22:05
我覺得如果決定要上院線,票房好的話檔期還是要拉
長一點,快速上串流只會讓電影感覺越來越廉價,且
加速消費者坐等線上平台的惡性循環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3-02-02T16:32
這些都是好萊塢紐約那些大公司頭頭決定的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3-02-05T22:05
李光爵蔡嘉駿其實就是躺平看米國爸爸臉色就好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3-02-02T16:32
以觀眾的角度,花一樣的錢進戲院,當然先考慮大片~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3-02-05T22:05
二輪會倒主要因為疫情期間根本沒什麼新片上 沒新片
就沒觀眾 再加上疫情期間串流也搶著播為數不多的新
片 二輪處境就更尷尬了

(雷)灌籃高手:既然都要給宮城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3-02-03T11:18
灌籃高手電影版,穿插大量的宮城回憶跟情節 既然井上要給宮城這麼多畫面,那為什麼不乾脆更改山王戰宮城的得分算了? 山王戰的得分在漫畫裡面幾乎每一分都描述到了 把本來是四人組得分的部分分一點給宮城算了 不然原本只得2分5失誤的傢伙當主角多尷尬 讓宮城的得分大概有10分就差不多了 井上幹嘛不這麼做? ...

窒友梅根劇情上最大的BUG........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3-02-03T09:45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窒友梅根在劇情上最大的bug 應該是售價怎麼可能才1萬 ...

國片缺的是什麼?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3-02-03T09:38
※ 引述《candicesm (ㄎㄎㄎㄎ)》之銘言: : 幾個問題必須先解決 : 到底要不要中國市場還是針對國內市場 : 一旦考慮中國市場一定會變調 : 但僅靠國內市場或賣海外版權通常會虧死 : 大製作血本無歸機率高 : 小製作不外乎黑道 校園 鬼片這類萬年梗 : 嘗試新題材通常變成小眾市場 多數人沒共鳴 : ...

敲敲門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3-02-03T08:49
昨天承蒙公關公司招待, (我是幸運抽中的鄉民) 久違地去電影院看了and#34;敲敲門and#34;的特映會, 原本以為會是個很好的觀影體驗, 可是看完後心裡只有一句感言--我他媽的到底是看了什麼? 以下有劇透, 請移駕到分隔線下去看: ~*-*~*-*~*-*~*-*~*-*~*-*~*-*~*-*~* ...

索命黃道帶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3-02-03T08:17
防雷 趁要下架前趕快來看最後一部大衛芬奇電影 他真的是還滿硬核的 我從一開始對案件的高度關注 到中間開始已經有點放空在看他們破案 一般來說劇情複雜&片子很長很容易勸退人 但大衛芬奇就是有辦法讓你成為案件的一部分 這部電影的極度寫實風在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