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 電影

By Elma
at 2018-03-09T01:06
at 2018-03-09T01:06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還沒看過原著。對電影感覺,前面的受訪冗長、節奏慢,
還塞進一堆網友無關緊要的評論,沒想到小說更臭長。但小說精明的是,小說把網友
評論集中在最後。才發現電影已精簡一些了,但依然使人感到冗長。當時覺得電影結尾
得不夠有力,但好在沒說教。看完原著小說之後再二刷電影,才感到電影改編的濃濃善
意,來分享一些心得及與原著不同的地方。
有雷
-----
「網路輿論」+「嗜血媒體」+「校園言語霸凌」+「以貌取人」
小說版心得:
作者湊佳苗擅長在小說的角色對話中偷塞入一些使人深思的話。不因人廢言,但
也不因言廢人。爛人也是會說出有道理的話「人不能隨便把自己猜想的事說出來,
這樣對方會以為是真實存在發生的事」小說中渣男部長說。
媒體為了銷售以聳動標題刺激銷量,用保護消息來源為理由不負責任,再胡亂押
寶的帶風向報導。而即使經一再求證,結果對方的證詞都是以對自己有利,貶人褒己
的說法、茶水間流言。
「人的回憶是可以捏造的,人只會說出對自己有利的」每個人的回憶與證詞都有
虛假的地方。講到美姬,每個人就套用自己的想像,但一講到自己時就避重就輕、輕
描淡寫。最後再交由有心的轉述者加以斷章取義、加油添醋來達到自己聳動新聞成為
話題的目的。即使最後當事者美姬自己的自白,也是經過美姬自己的美化潤飾修改。
以往媒體給你看什麼,就以為真像是什麼。平時民眾吃媒體餵的垃圾,現在倒過
來讓記者吃「每個人自以為的閒話垃圾評論」當做真實報導。很諷刺。
----
電影省略一些小說的情節:
小說中,杯子破掉後被美姬當作置物盒。這行為卻也會被同事拿來講閒話。
愛講自己女兒好話,說自己女兒是空姐的鄰居,在電影裡只有說美姬小時候玩火
燒掉神廟。
訪談取材中還有:美姬爸有外遇,那狐狸精跟三木長相一樣,所以被殺。中學欺
負人的大姊頭、老師也被詛咒。家族也有人會詛咒,也是用詛咒讓小三死亡…等「證
詞」。
小說提及中學回憶:「取笑他人名字」的同學被代課老師喝止。而新學期第二個
老師非但沒有喝止,反而助焰名字霸凌現象。老師是學校的「法律、正義、仲裁者」
。大概所有霸凌欺壓欺負情事,若擁有制裁權力的人,採取消極、默許、放任之後,
霸凌的一切就彷彿經授權認同而「合法正當化」。
一開始爸爸是相信美姬,但太太的歇斯底里,讓爸爸也不禁懷疑兇手是不是美姬?
小說沒有阿嬤,整個家沒人相信美姬,所以小說美姬最後對家人也是失去信心。
沒有忠實的報導,記者只想挑出聳動、有話題,或有利自己推斷,可以帶風向的
證詞做刊載。也讓美姬對過往一切身邊的人產生懷疑、厭惡。從他對大學同學那邊的
想法得知,美姬也不喜歡大學室友在媒體上形容的自己,無論好友的證詞「他是個
天真的出土文物」這對美姬來說在案情是有利的。但美姬並不開心,美姬也不是真的
如他們所說的樸實天然呆的。「原來你們眼中的我是這樣?」小說中「夕子與我的友
情也在這事件燃燒殆盡」,原本長久的友誼不復在。
把自己攤開給所有人評論總是不好受,甚至沒講過話的人都可以對他評頭論足。
藉由八卦雜誌的採訪,已讓他對家人、同事、鄰居、中學大學時期的要好同學,這些
人表裏不一感到灰心。反倒常亂講話的鄰居和鄰居婆婆還相對真實。因為講的話以前
現在都沒變、一往如昔的討厭,至少坦蕩的把壞話說出。
小說狩野一開始只是吃錯的栗子蛋糕,被大家口傳有人偷吃。後來才偷竊肥皂、
圓珠筆排解壓力。電影最初是三木陷害狩野偷竊肥皂,狩野後來才變慣竊紓壓。
最後狩野因偷竊影像被捕,也被查出因偷竊事發而萌生的殺人動機、汽車上留下
的指紋...等等。(狩野計畫殺人是臨時起意,因為突然看到討厭的前輩在車裡睡覺,
車鎖匙還沒拔,天賜良機。想到自己國立大學畢業卻一直被前輩像是故意當傻子耍。
又發現前輩的推特對自己的不友善是真的,為了鞏固自己位置,想舉發她偷竊)因偷竊
而殺人,動機真的薄弱。國立學生犯下偷竊,在日本有這麼嚴重?
誤導周刊方向的狩野,最後被當成八卦週刊出氣筒。週刊刊登道歉後,再利用
「媒體報導自由」撻伐狩野的一切、獵巫,其實狩野自己也不過是個被三木玩弄的
可憐人。
小說結尾美姬很絕望「已經沒有溫暖的地方,家人、鄰居、同學、室友、同事,
都沒表面上的美好和諧。最後知道,世上也沒有什麼白雪公主」,對比過去曾自稱是
童話安妮的自己。
---
二刷電影版的心得:
受害者三木是菜菜緒、狩野是蓮佛美沙子、寄抗議信的是谷村美月、因名字被嘲
笑的怪咖正妹是貫地谷栞,這戲正妹超多。最後還有甩尾。電影裡赤星多了一個同事
染谷。我更驚喜的是,圈套中飾演(假髮) 刑警『矢部謙三』的生瀬勝久原來有真頭髮。
電影版的一些原創改編:
在赤星一頭熱的做訪談取材時,染谷插花問「你真覺得他們說的都是實話嗎?」
赤星呆想了一下,還是出發了。
電影版,兒時玩伴夕子說「人的回憶不可靠,人只會講自己有利的東西」人的回
憶想法會因自己的觀點修改或重造!讓我想到在今日子事件簿,今日子也說過「人的
證詞最不可靠」。且「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與「惡意」一樣,都是由各人口述為主體。
若但又再由有心人加油添醋報導,不可靠的東西變得可信度更低。
電影中同樣的人跟場合,由不同的人說出,一樣的場景狀況,給人感覺卻不一樣
,因為都夾帶了轉述者自己的想像。故事前半段,我們只能從他人話語認識美姬。而
最後美姬的自白,其實也不完全老實,不能苛求美姬本人到底有沒有老實,因為沒人
會說自己不利的事。在美姬回憶中的三木,跟前輩道別竟是回「我想我們以後都不會
再見了」。美姬形容上車時的三木舉動也是傲慢無禮。但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僅能從美姬
的自白去認識三木。
在第一次看電影時很討厭三木,後來二刷發現根本沒人試著深度了解三木。她的
美貌為自己帶來一些便利,卻也給人無法靠近、容易誤解的距離感。
三木典子已死,已不能為自己做辯白,也沒有為自己解釋的機會,或許一些事情
不是三木做的,也被賴到她身上。整個故事觀眾對三木的認識,全是從他人的話語得
知。但看得出她真的得罪很多人。電影為她說話的,除了男人竟一個都沒有。
綜合他人觀點的三木形象:三木是個很有主見,善於利用自己外貌上的優勢,想
要的沒有得不到,別人的意見不是意見,我的話題才是真正的焦點。受不了看別人被
讚美,搶對方男友、再搶走對方喜歡的小提琴手。三木以為這樣做可以得到所有人的歡心
,事實上卻從沒得到任何人的真心。身邊的人除了男人,幾乎全部都討厭三木。
三木自信過度,未經他人同意,效仿學習對方優點、興趣、嗜好。一般人遇到同好
會感到開心;穿著審美觀相近會成為好友,但三木卻是到處樹敵。在小說裡,講過三木
好話的只有渣男部長和最後三木自己的家人。
如果三木真的厭惡美姬,會上美姬的車?討厭後輩,會吃後輩的藥?三木感冒是
真,他會只是為了逗弄美姬,才提議把票給美姬?三木自知感冒,卻會接受後輩的灌
酒?
美姬說三木對她有敵意,或許這是美姬自己的想法。應該說三木初次見面拿美姬
名字開玩笑的開場白-已使美姬想起中學回憶,覺得三木跟小時候的八塚茜一樣-
會拿別人名字開玩笑。使美姬對三木早有了疙瘩,而三木不自知。三木因從小外在美貌
產生的自信,因為沒人指正,讓她相信這樣的玩笑沒得罪人,會被原諒。
八塚茜已經很漂亮卻還會忌妒別人美貌,當大家都一起讚美三木時,美姬怎沒學
乖白目又說「沒有喔,我覺得我小學同學夕子才是最漂亮的」
--
電影裡有阿嬤。電影的父母因媒體輿論撻伐的壓力,對自己女兒沒有信心。只有
阿嬤相信他,阿嬤的讚聲卻沒被記者忠實刊出。
赤星利用媒體一炮而紅,也被輿論力量反噬。為公司賺到話題及銷售量,但一出
事立刻被切割走路,成為被網路輿論修理霸凌的下個對象。
小說中有兩篇的雜誌文字報導,電影是改用談論性電視節目。談論性節目討論了
幾天,最後只用幾分鐘道歉了事,好像已經無關?造成傷害雖然對方沒因此而死,
但不代表無害啊!不是每一次道歉,都能換得一句沒關係,也不代表犯錯之後,
不需要道歉。
也沒有「只要道歉就一定能得到原諒,對方一定能釋懷」的這種好事。
-
電影版善意的改編結局:
阿嬤過世為美姬回老家的契機,美姬生氣父母竟相信媒體報導。赤星最後會遇見
甩尾的美姬(呼應到前面同事訪談提到,美姬很會開快車)。整部電影,赤星疲於奔命
找美姬身旁人的做訪談,結果遇見本尊卻認不出來「真是抱歉,我怎跟初次見面的人
說這些呢?」。染谷補刀「那個人就是『那個人啊』」赤星認不出美姬,美姬也不識
眼前這個人正是「把自己當嫌犯報導,害自己想自殺」的記者,美姬還對赤星說出
「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的」。這段很棒的改編,因為小說片尾的美姬對人性充滿太多
絕望,而電影裡的美姬還是嚮往美好的未來,沒因此被打敗。
電影善意改編,有相信自己的阿嬤、兒時玩伴夕子並未被美姬討厭,最後還保有
與玩伴夕子的友誼。電影給了觀眾一個「歷經事件後還保有希望跟樂觀的美姬」。
---
看完這故事,不僅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隨便加油添醋、隨意講出自己心裡猜想、
未經證實的話。
原本我以為的真實,是「美姬真的是個小天使的白雪公主」,錯了,頂多說明美
姬不是殺害三木的兇手,並不表示美姬是天真的人,因美姬也有對三木挾帶惡意。
電影看完當下還好,後來看大家心得、原著小說,再二刷三刷後,攀伸為心中好
片之一。明明只看電影覺得還好啊,只看小說也覺得太臭長啊。 XD
我這篇也好臭長。XD
--
還塞進一堆網友無關緊要的評論,沒想到小說更臭長。但小說精明的是,小說把網友
評論集中在最後。才發現電影已精簡一些了,但依然使人感到冗長。當時覺得電影結尾
得不夠有力,但好在沒說教。看完原著小說之後再二刷電影,才感到電影改編的濃濃善
意,來分享一些心得及與原著不同的地方。
有雷
-----
「網路輿論」+「嗜血媒體」+「校園言語霸凌」+「以貌取人」
小說版心得:
作者湊佳苗擅長在小說的角色對話中偷塞入一些使人深思的話。不因人廢言,但
也不因言廢人。爛人也是會說出有道理的話「人不能隨便把自己猜想的事說出來,
這樣對方會以為是真實存在發生的事」小說中渣男部長說。
媒體為了銷售以聳動標題刺激銷量,用保護消息來源為理由不負責任,再胡亂押
寶的帶風向報導。而即使經一再求證,結果對方的證詞都是以對自己有利,貶人褒己
的說法、茶水間流言。
「人的回憶是可以捏造的,人只會說出對自己有利的」每個人的回憶與證詞都有
虛假的地方。講到美姬,每個人就套用自己的想像,但一講到自己時就避重就輕、輕
描淡寫。最後再交由有心的轉述者加以斷章取義、加油添醋來達到自己聳動新聞成為
話題的目的。即使最後當事者美姬自己的自白,也是經過美姬自己的美化潤飾修改。
以往媒體給你看什麼,就以為真像是什麼。平時民眾吃媒體餵的垃圾,現在倒過
來讓記者吃「每個人自以為的閒話垃圾評論」當做真實報導。很諷刺。
----
電影省略一些小說的情節:
小說中,杯子破掉後被美姬當作置物盒。這行為卻也會被同事拿來講閒話。
愛講自己女兒好話,說自己女兒是空姐的鄰居,在電影裡只有說美姬小時候玩火
燒掉神廟。
訪談取材中還有:美姬爸有外遇,那狐狸精跟三木長相一樣,所以被殺。中學欺
負人的大姊頭、老師也被詛咒。家族也有人會詛咒,也是用詛咒讓小三死亡…等「證
詞」。
小說提及中學回憶:「取笑他人名字」的同學被代課老師喝止。而新學期第二個
老師非但沒有喝止,反而助焰名字霸凌現象。老師是學校的「法律、正義、仲裁者」
。大概所有霸凌欺壓欺負情事,若擁有制裁權力的人,採取消極、默許、放任之後,
霸凌的一切就彷彿經授權認同而「合法正當化」。
一開始爸爸是相信美姬,但太太的歇斯底里,讓爸爸也不禁懷疑兇手是不是美姬?
小說沒有阿嬤,整個家沒人相信美姬,所以小說美姬最後對家人也是失去信心。
沒有忠實的報導,記者只想挑出聳動、有話題,或有利自己推斷,可以帶風向的
證詞做刊載。也讓美姬對過往一切身邊的人產生懷疑、厭惡。從他對大學同學那邊的
想法得知,美姬也不喜歡大學室友在媒體上形容的自己,無論好友的證詞「他是個
天真的出土文物」這對美姬來說在案情是有利的。但美姬並不開心,美姬也不是真的
如他們所說的樸實天然呆的。「原來你們眼中的我是這樣?」小說中「夕子與我的友
情也在這事件燃燒殆盡」,原本長久的友誼不復在。
把自己攤開給所有人評論總是不好受,甚至沒講過話的人都可以對他評頭論足。
藉由八卦雜誌的採訪,已讓他對家人、同事、鄰居、中學大學時期的要好同學,這些
人表裏不一感到灰心。反倒常亂講話的鄰居和鄰居婆婆還相對真實。因為講的話以前
現在都沒變、一往如昔的討厭,至少坦蕩的把壞話說出。
小說狩野一開始只是吃錯的栗子蛋糕,被大家口傳有人偷吃。後來才偷竊肥皂、
圓珠筆排解壓力。電影最初是三木陷害狩野偷竊肥皂,狩野後來才變慣竊紓壓。
最後狩野因偷竊影像被捕,也被查出因偷竊事發而萌生的殺人動機、汽車上留下
的指紋...等等。(狩野計畫殺人是臨時起意,因為突然看到討厭的前輩在車裡睡覺,
車鎖匙還沒拔,天賜良機。想到自己國立大學畢業卻一直被前輩像是故意當傻子耍。
又發現前輩的推特對自己的不友善是真的,為了鞏固自己位置,想舉發她偷竊)因偷竊
而殺人,動機真的薄弱。國立學生犯下偷竊,在日本有這麼嚴重?
誤導周刊方向的狩野,最後被當成八卦週刊出氣筒。週刊刊登道歉後,再利用
「媒體報導自由」撻伐狩野的一切、獵巫,其實狩野自己也不過是個被三木玩弄的
可憐人。
小說結尾美姬很絕望「已經沒有溫暖的地方,家人、鄰居、同學、室友、同事,
都沒表面上的美好和諧。最後知道,世上也沒有什麼白雪公主」,對比過去曾自稱是
童話安妮的自己。
---
二刷電影版的心得:
受害者三木是菜菜緒、狩野是蓮佛美沙子、寄抗議信的是谷村美月、因名字被嘲
笑的怪咖正妹是貫地谷栞,這戲正妹超多。最後還有甩尾。電影裡赤星多了一個同事
染谷。我更驚喜的是,圈套中飾演(假髮) 刑警『矢部謙三』的生瀬勝久原來有真頭髮。
電影版的一些原創改編:
在赤星一頭熱的做訪談取材時,染谷插花問「你真覺得他們說的都是實話嗎?」
赤星呆想了一下,還是出發了。
電影版,兒時玩伴夕子說「人的回憶不可靠,人只會講自己有利的東西」人的回
憶想法會因自己的觀點修改或重造!讓我想到在今日子事件簿,今日子也說過「人的
證詞最不可靠」。且「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與「惡意」一樣,都是由各人口述為主體。
若但又再由有心人加油添醋報導,不可靠的東西變得可信度更低。
電影中同樣的人跟場合,由不同的人說出,一樣的場景狀況,給人感覺卻不一樣
,因為都夾帶了轉述者自己的想像。故事前半段,我們只能從他人話語認識美姬。而
最後美姬的自白,其實也不完全老實,不能苛求美姬本人到底有沒有老實,因為沒人
會說自己不利的事。在美姬回憶中的三木,跟前輩道別竟是回「我想我們以後都不會
再見了」。美姬形容上車時的三木舉動也是傲慢無禮。但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僅能從美姬
的自白去認識三木。
在第一次看電影時很討厭三木,後來二刷發現根本沒人試著深度了解三木。她的
美貌為自己帶來一些便利,卻也給人無法靠近、容易誤解的距離感。
三木典子已死,已不能為自己做辯白,也沒有為自己解釋的機會,或許一些事情
不是三木做的,也被賴到她身上。整個故事觀眾對三木的認識,全是從他人的話語得
知。但看得出她真的得罪很多人。電影為她說話的,除了男人竟一個都沒有。
綜合他人觀點的三木形象:三木是個很有主見,善於利用自己外貌上的優勢,想
要的沒有得不到,別人的意見不是意見,我的話題才是真正的焦點。受不了看別人被
讚美,搶對方男友、再搶走對方喜歡的小提琴手。三木以為這樣做可以得到所有人的歡心
,事實上卻從沒得到任何人的真心。身邊的人除了男人,幾乎全部都討厭三木。
三木自信過度,未經他人同意,效仿學習對方優點、興趣、嗜好。一般人遇到同好
會感到開心;穿著審美觀相近會成為好友,但三木卻是到處樹敵。在小說裡,講過三木
好話的只有渣男部長和最後三木自己的家人。
如果三木真的厭惡美姬,會上美姬的車?討厭後輩,會吃後輩的藥?三木感冒是
真,他會只是為了逗弄美姬,才提議把票給美姬?三木自知感冒,卻會接受後輩的灌
酒?
美姬說三木對她有敵意,或許這是美姬自己的想法。應該說三木初次見面拿美姬
名字開玩笑的開場白-已使美姬想起中學回憶,覺得三木跟小時候的八塚茜一樣-
會拿別人名字開玩笑。使美姬對三木早有了疙瘩,而三木不自知。三木因從小外在美貌
產生的自信,因為沒人指正,讓她相信這樣的玩笑沒得罪人,會被原諒。
八塚茜已經很漂亮卻還會忌妒別人美貌,當大家都一起讚美三木時,美姬怎沒學
乖白目又說「沒有喔,我覺得我小學同學夕子才是最漂亮的」
--
電影裡有阿嬤。電影的父母因媒體輿論撻伐的壓力,對自己女兒沒有信心。只有
阿嬤相信他,阿嬤的讚聲卻沒被記者忠實刊出。
赤星利用媒體一炮而紅,也被輿論力量反噬。為公司賺到話題及銷售量,但一出
事立刻被切割走路,成為被網路輿論修理霸凌的下個對象。
小說中有兩篇的雜誌文字報導,電影是改用談論性電視節目。談論性節目討論了
幾天,最後只用幾分鐘道歉了事,好像已經無關?造成傷害雖然對方沒因此而死,
但不代表無害啊!不是每一次道歉,都能換得一句沒關係,也不代表犯錯之後,
不需要道歉。
也沒有「只要道歉就一定能得到原諒,對方一定能釋懷」的這種好事。
-
電影版善意的改編結局:
阿嬤過世為美姬回老家的契機,美姬生氣父母竟相信媒體報導。赤星最後會遇見
甩尾的美姬(呼應到前面同事訪談提到,美姬很會開快車)。整部電影,赤星疲於奔命
找美姬身旁人的做訪談,結果遇見本尊卻認不出來「真是抱歉,我怎跟初次見面的人
說這些呢?」。染谷補刀「那個人就是『那個人啊』」赤星認不出美姬,美姬也不識
眼前這個人正是「把自己當嫌犯報導,害自己想自殺」的記者,美姬還對赤星說出
「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的」。這段很棒的改編,因為小說片尾的美姬對人性充滿太多
絕望,而電影裡的美姬還是嚮往美好的未來,沒因此被打敗。
電影善意改編,有相信自己的阿嬤、兒時玩伴夕子並未被美姬討厭,最後還保有
與玩伴夕子的友誼。電影給了觀眾一個「歷經事件後還保有希望跟樂觀的美姬」。
---
看完這故事,不僅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隨便加油添醋、隨意講出自己心裡猜想、
未經證實的話。
原本我以為的真實,是「美姬真的是個小天使的白雪公主」,錯了,頂多說明美
姬不是殺害三木的兇手,並不表示美姬是天真的人,因美姬也有對三木挾帶惡意。
電影看完當下還好,後來看大家心得、原著小說,再二刷三刷後,攀伸為心中好
片之一。明明只看電影覺得還好啊,只看小說也覺得太臭長啊。 XD
我這篇也好臭長。XD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18-03-11T07:33
at 2018-03-11T07:33

By Olivia
at 2018-03-11T13:45
at 2018-03-11T13:45

By Candice
at 2018-03-14T22:17
at 2018-03-14T22:17

By Freda
at 2018-03-19T19:40
at 2018-03-19T19:40

By Agnes
at 2018-03-22T02:37
at 2018-03-22T02:37

By Anthony
at 2018-03-25T02:26
at 2018-03-25T02:26

By Rae
at 2018-03-26T10:19
at 2018-03-26T10:19

By Harry
at 2018-03-30T13:10
at 2018-03-30T13:10

By Caitlin
at 2018-04-04T10:03
at 2018-04-04T10:03

By Zenobia
at 2018-04-09T05:57
at 2018-04-09T05:57

By Margaret
at 2018-04-13T11:56
at 2018-04-13T11:56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4-14T14:38
at 2018-04-14T14:38
Related Posts
艾莉西亞猛到磨破上百件戲服:還曾因為臉

By Susan
at 2018-03-09T00:50
at 2018-03-09T00:50
花甲大人轉男孩 票房破億沒甚麼希望了

By Frederica
at 2018-03-09T00:49
at 2018-03-09T00:49
老爸出任務特映會 10組(20張票)

By Sierra Rose
at 2018-03-09T00:29
at 2018-03-09T00:29
請問「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30」這本

By Olive
at 2018-03-09T00:29
at 2018-03-09T00:29
DESTI你 鎌倉物語

By Tom
at 2018-03-08T23:48
at 2018-03-08T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