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母語的時光 戰後台語片 開啟本土電影光輝歲月 - 台灣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0-10-31T11:31

Table of Contents

民國99台灣久久-看戲一百年母語的時光 戰後台語片 開啟本土電影光輝歲月

2010-10-30 中國時報 【(採訪/張士達、朱方蟬、黃文杰,整理/黃哲斌)】

你知道嗎?日治時期結束後,台灣最早流行的電影是台語片,總產量高達一千多部,不但
歌仔戲、布袋戲都搬上銀幕,當年還有「台語片金馬獎」,印證那個輝煌的年代。

 一九五六年,何基明與麥寮拱樂社的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大賣座,為台
語電影打下基礎。隔年,中國時報前身《徵信新聞》就主辦第一屆台語片金馬獎,當時還
舉辦十大最佳男女主角票選的「銀星獎」,參與票選民眾超過十五萬人。


 本報前身 主辦台語片金馬獎


 台語片金馬獎雖引發社會熱潮,但只辦一屆;五年後,官方主辦的金馬獎沿用同名
,卻只准國語片參賽。

 《臥虎藏龍》編劇、資深媒體人蔡國榮回憶,「從一九五五到一九六○年,台語片
產量高達一百七十八部,是國語片的三倍,迅速衝出台語片第一波榮景,金玫、白虹、小
雪都是代表明星」,當時幾乎沒有片廠,多半因陋就簡或以歌仔戲布景拍攝,「等到李行
的《王哥柳哥遊臺灣》一賣座,開啟隨後的系列喜劇作品」。

 蔡國榮表示,八七水災加上日片走私猖獗,先對台語片產生衝擊;等到台視開播,
市場更加蕭條。「台語片一度轉往東南亞發展,或與日韓跨國合作,例如白蘭與千葉真一
、高倉健合演深作新二導演的《海陸空大決鬥》,同時出現國台語雙聲帶電影,如張英的
《天下第一號》與李泉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有趣的是,當時也流行將暢銷台語歌曲以劇情重新包裝,拍成電影,例如《舊情綿
綿》;而一九三七年就曾由日本導演與李臨秋合作拍攝的《望春風》,此時再度重拍,為
台語片掀起第二波高潮。為了搶拍,劇組多擠在北投取景,往往一家飯店有三部片在拍,
兩、三星期就能殺青,「台語片愈發粗製濫造,出現走剪刀邊緣的黃色路線,加上政府以
國語為尊的統治政策」,一九七○年代後,台語片漸沒落。


 客語搬上銀幕 可惜一閃即逝


 除了台語片,影史上還有一部純客語電影《茶山情歌》,當年的女主角之一賴碧霞
,也有段傳奇故事。賴碧霞曾是台灣紅牌的廣告配音員,加上她擁有國、台、客、日語多
聲帶,因此被延攬至電台擔任主持人,並在節目中演唱客家民謠。

 此時碰上台語片熱潮,賴碧霞動念想將客家山歌搬上銀幕,於是投入編寫劇本。「
山歌對唱最難詮釋,只好到處看戲、聽歌甚至拜師學唱」,賴碧霞表示。因為這股熱誠,
一九六五年,《茶山情歌》終於上映,遇上《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黃梅調熱潮,而且是黑
白片,「當年在客家庄戲院上映,大受歡迎,票房很好」。


 華語片 接手寫台灣電影史


 《茶山情歌》之後,因為政府推行國語,許多與客家族群相關的電影都以國語發音
。對客語影視文化深入研究的客家電視台副台長湯昇榮表示,「在當時政治氣氛下,以鍾
理和、鍾肇政的故事為背景的《原鄉人》與《魯冰花》都非客語發音;直到張作驥的《美
麗時光》有近半的客語對話、《不能沒有你》有三分之一客語對白,二○○八年的《一八
九五》才算是第二部全客語發音的電影」。

 從台語片熱潮到一閃即逝的客語片,母語電影打下台產片光輝歲月,隨後才由華語
片接手,寫下另一段曲折的看戲時光。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楊力州《被遺忘的時光》11/7搶先在金馬首映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0-10-30T16:13
繼《奇蹟的夏天》、《征服北極》之後,金馬獎導演楊力州最新動人力作。 他們是一群被困在時間河流裡的長者,深受失智症的困擾纏身,記憶中的歲月點滴, 如今只留下泛黃照片上的陌生影像。在記憶緩慢歸零的過程裡,在家人的細心陪伴下, 他們用愛找回記憶的缺口。這段生命中最漫長的告別,只為了讓你記得,愛,永遠都在。 《被 ...

台灣影片入圍角逐印度金孔雀獎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0-10-30T13:47
原來標題:台灣影片入圍角逐印度金孔雀獎 新聞來源: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10290200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29日專電)台灣導演蕭雅全執導的「第36個故事」入圍第 41屆「印度國際影展」競賽片 ,將與其他15 ...

西門町封街拍電影 活屍傾巢而出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0-10-30T11:00
西門町封街拍電影 活屍傾巢而出 2010/10/30 由新銳導演錢人豪執導的驚悚國片,昨晚上在西門町封街拍攝,他在網路上募集200位素 人演員,全部化妝成活殭屍,在鬧區傾巢而出,也嚇壞不少民眾。 鏡頭前閃過一個又一個可怕的影子,再仔細看看,這些又像人又像鬼的殭屍,頭髮已經亂 成一團,慘白的臉蛋,再加上 ...

象徵的力量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0-10-30T02:12
在fb看到的一篇文章 關於父後七日的 主角吳朋奉也有留言回應 -------------- 象徵的力量 吳明季 Falahan 寫於 2010年10月18日 20:50 我的阿媽在我七歲那個暑假的時候過世了,她的大體在老家大廳足足擺了將近兩個 月才出殯,這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接觸到死亡這件事, ...

當愛與掌聲一起來臨 訪導演張作驥及演員談《當愛來的時候》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0-10-29T20:00
當愛與掌聲一起來臨 訪導演張作驥及演員談《當愛來的時候》 文/曾芷筠   《當愛來的時候》是張作驥導演的第六部作品,並成為本屆金馬獎入圍獎項最多 的超級強片。張作驥以一種純熟凝練的影像技法,羅織出三位形象各異、但同樣堅強 的女性,並透過未成年女主角來春的眼光,去包容母親(以及自己)的傷痕、過錯, 同時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