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影評 胡慕情文章:鳥目台灣 - 電影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3-11-07T18:37

Table of Contents

【周四專欄】胡慕情:鳥目台灣

2013/11/07
作者: 胡慕情
關鍵字: 看見台灣 齊柏林 環保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article/727

「有一個人,他是台灣第一人,用飛行的方式紀錄下我們的土地
這樣的角度跟高度,你才可以看見台灣的美麗跟哀愁
齊柏林就是用這樣的高度,帶我們去看台灣,理解台灣,甚至是愛台灣。」
~~《看見台灣》預告片旁白

壯闊的空拍景象,全新的觀看視角,由濃厚土地色彩導演侯孝賢監製、配以導演吳念真的
旁白,《看見台灣》不是商業片,此等陣容卻讓人聯想「超強卡司」四字。

三年前,長年服務於國道新建工程局的齊柏林,開始以「阿布電影公司」之名,陸續在臉
書等媒介流傳台灣空拍照片,不同於過去齊柏林空拍照片凝視的美麗景色,這回他紀錄更
多台灣地土的傷痕。印象有一次,齊柏林拍攝到桃園觀音藻礁海岸遭傳統工業區怵目驚心
的紅黑廢水污染的慘狀,透過俯瞰,清楚呈現乾淨與髒污海水的涇渭分明,引起輿論迴響


同樣的污染情況過去不乏平面紀錄,但未曾引起這麼大的撼動,俯視與影像的結合,確實
是改變的力量支點。齊柏林宣告,他要拍一部屬於台灣土地的電影,並因此辭去工作、捨
棄退休金,負債買昂貴的空拍設備,他相信,這部電影得以召喚並促成改變。此外,「還
可以和政府對話、讓老百姓的聲音出來」。(註一)

十一月一日上映後三天,電影票房已破千萬,直拚同一檔期的好萊塢大片《雷神索爾2》
。買了票進場,抱著疑問在黑暗中等待。原因之一是觀影前得到來自社運圈的負評,原因
之二是所有的預告宣傳,最後只讓我留下了「齊柏林」的個人印象。他雙手交叉傾吐傾家
蕩產拍攝的心路歷程、為一個畫面如何苦苦等待……預告片中當然不乏地景的美麗與創傷
。但若片名不叫《看見台灣》,觀影者能否辨識哪些地貌屬於台灣?除卻皮貌,導演要如
何透過影像呈現島嶼的本質,以及在短短不到兩小時內,開啓與造成傷痕的元凶的對話之
可能性?

電影先出現蒼翠的山巒、雪融的孤寂,低調的泥灘、蔚藍的海洋,陽光瞬移的閃閃發亮,
導演提供觀影者辨識地景的方式是字卡標示:中央山脈、大霸尖山、桃園藻礁...。精心等
待的大景,捕獲視覺,然後吳念真的聲音緩緩出現:「不要懷疑,這就是台灣。如果你沒
有看過,只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

壯麗地景之後銜接農耕漁撈的生活場景,吳念真說著「我們養活自己,為下一代創造更好
的未來。」然後是許多動物的畫面配以「動物和人和諧共存,是誰驚動平衡埋下災難的種
子」的旁白。下一段把時間拉回2012年6月的大雨成災,導演述說極端氣候、集中降雨對
島嶼的傷害,接著以「檳榔、高山茶、高山蔬菜、觀光上山」應對山坡地的破壞;以水庫
淤積和魚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來論述水資源;消波塊對應海岸消退;傳統工業區廢
水對照河川乃至海洋污染;至於空污,是以台中火力發電廠為象徵;對耗電的論述,是高
鐵的運輸。以家庭垃圾提醒人類的過渡消耗。然後是許多101大樓的空景,導演感歎:環
境保護和繁華發展似乎是永恆的拉扯。最後他呈現一些民俗畫面以及農村樣貌,佐以灣寶
洪箱與宜蘭賴青松踏土而作的畫面鋪陳收尾,鏡頭飛越花蓮玉里的稻田,田上有腳印,然
後是原住民孩子在玉山上唱拍手歌,舉起國旗揮手。

片中的起承轉合相當單純:台灣很美、我們倚靠土地生活、我們破壞了它、請大家一起守
護。這四段轉折更可濃縮成一句話:你們不知道自己在踐踏這塊生存的島嶼。從電影畫面
與幕後花絮,毫無疑問:導演自認對台灣土地有愛。這部電影的出發點,無疑是濃縮他前
半輩子於空中紀錄,這段「未曾看過島嶼全貌」到「窺見島嶼傷痕」的人生經歷。可惜的
是,當導演堅持選擇全空拍的視角貫穿全片,就同時註定了他的論述高度未能隨空拍提升
,且「與政府對話之不可能」的結局。

空拍的優勢在於提供迅速掌握全局的觀看視角、增強視覺刺激,以及幫助觀影者建立大的
地理概念或歷史觀,它能掃描,檢視,卻難僅以此進行辯證。整部片我們未能聽到土地及
島嶼人民「真正的聲音」,只能聽到旁白的敘說。現場音的意義不在於聽覺的效果,它象
徵的是唯有在能收到現場音的角度,觀影者才得以清楚土地與人究竟如何互動。否則,地
景就是地景,即便詮釋者告知了人和土地相互依存,那也僅是概念。

台灣的環境問題確實出於人。導演的論述立基沒有錯。但一個清楚知道台灣環境問題、想
和政府對話的影像工作者,絕對不會僅採用召喚美感的平淺角度進行創作。

紀錄片與商業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紀錄片希望讓影像發揮「傳達知識與觀念」、「展開
溝通」等功能,而不只是「刺激感官」、「影響情緒」。要達到展開溝通的功能,必須追
問台灣為什麼美?人們和土地如何共生?共生之中有沒有矛盾?我們如何破壞島嶼、是誰
主導破壞?當創作者未能向下鑽問,觀影者就只能得到印象。

是,《看見台灣》裡呈現的不是環境「問題」。而是環境「現象」。山林水土的崩解,基
本上可以「國土規劃」的主軸去貫穿,無論農業上山、休閒觀光、臨海工業區,水資源與
水庫,這些問題在齊柏林的視角下,卻被停滯在1980年代的反公害思維,事實上幾十年來
環境破壞現象的產生,關鍵原因早就不在環境污染防治或工程技術進步與否,而是政商一
體的發展思維與結構。最清楚的案例就是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除了產生公害污染,更
衍伸導演在片中所提到的灣寶社區面臨的土地徵收問題,導演卻對高科技產業隻字未提。

由於全空拍相當耗資,除了小額捐助,拍攝經費幾乎來自企業。其中一筆捐款正是富邦文
教基金會,但富邦同時也是欲開發國光石化的民間大股之一。石化業的影響是沿海漁業經
濟崩盤、空氣污染與嚴重地層下陷,但電影對後兩者完全沒提,電影畫面僅幽微提點「人
工塑化島」與海爭地,卻將填海造陸造成的凸堤效應、工業搶水的水資源耗竭,分配給海
堤與漁民抽地下水養殖。但事實上,電影畫面裡的抽水管與地層下陷無涉。或許有人要說
,這麼短的片,要如何把那麼多問題說完。但當創作者知道說不完、說不清,會有誤解,
為什麼還堅持這樣說?

此外,導演認同蘇花高,更支持以核減碳。在電影裡,他沒有以文字與聲音闡述他的個人
意見,朋友私下透露,這是因為齊柏林的性格,對重大爭議會隱藏自己的觀點,留待觀眾
反思。但電影上映前,導演戴立忍曾建議他全無旁白,齊柏林卻說:「但我覺得這部片子
主要還是要讓大家看得懂,所以我並沒有那麼勇敢,還是有旁白。」那麼,片中什麼時候
需要有旁白解釋,導演究竟如何選擇?他空拍了四座核電廠,但沒有以語言評價。不說,
是因為富邦文教基金會的董娘陳藹玲反核?但齊柏林是否真的不說?他空拍台中火力發電
廠,畫面至少出現兩次,並強調中火是全世界排碳量最大的火力電廠。

齊柏林是懂畫面語言的人。

電影未能剖析這些複雜的環節,最後還選擇將合唱團孩童登玉山舉國旗那一幕剪入並做為
結尾的意象,對我來說無疑是徹底的諷刺。台灣最後僅是圖騰,是導演的愛與夢想的載體
,但觀影者被喚醒的愛要往哪裡紮根?其疑問要與誰辯證?這樣的敘事使得觀影者接收的
批判是殘缺的,甚至是不痛不癢或將導致誤解的。環境議題與思辨空間在缺乏縱深與凝練
的情況下,被讓渡與壓縮了。

因此,當導演於片中置入好長一段101大樓的空景,並發出「環保問題與經濟發展是永遠
的矛盾對立與無解」的感歎,對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囈語。看似點出很多問題,實則什
麼也沒說,完全體現蘇珊桑塔所說:「你說得越多,我知道的越少。」

一部電影當然不可能完全肩負起反轉思考的重責大任,對一個新進導演如此要求也太苛刻
。往好處想,以空拍為全新視角的電影,確實接引了一些對環境破壞陌生的人,但同樣的
,這不影響也不能影響我們檢視這部紀錄片的必要。這一連串的感歎與不適,源於在此視
角下進行強力行銷的結果:當媒體只推波助瀾一個人的善意而忽略視角的狹隘與扁平,《
看見台灣》就將如九二一災後全景工作室拍攝的《生命》一樣:觀看《看見台灣》成為「
一種文化現象,成為某種儀式性的活動」。(註二)

卡謬曾說:「世上的惡幾乎都來自於無知,而善意假如未加以闡明,也可能和惡行一樣造
成重大傷害。至於最無可救藥的惡則是無知到自以為無所不知並自認為有權力殺人。殺人
者的靈魂是盲目的,假如未能盡可能地洞澈,就沒有真正的善也沒有美好的愛。」我無意
質疑導演的熱情,更願意相信他的誠意。但無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拍攝背景與敘事方式,
終將導引支持土地不當徵收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利用這部片「增進土地認同」的荒謬情況
發生。

明辨與飛翔的高度並不一定相關。島嶼的生成終究源於海,源於地土。走出戲院至今,總
覺得齊柏林還沒降落。我不知道他還想飛翔多久,但期待觀影者被接引後,能比他先降落
,落實他在預告片裡所說:「從空中上飛來飛去,最後還是要雙腳踩在我們的土地上面。


註一:放映週報〈輕撫島嶼的傷痕—專訪《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

註二:〈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的一些問題〉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3-11-11T07:04
作者說的也沒錯,但是齊柏林作的就是高空攝影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3-11-13T10:07
要怎麼與政府對話?? 把官員吊在直昇機外面作訪問??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3-11-18T05:58
還是要當空中狗仔隊,偷拍相關單位的官員??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3-11-20T03:25
她對話的意思已經在內文裡了,不是形式上的那樣。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3-11-20T10:02
真酸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3-11-23T03:41
我覺得這部片少了直接點出問題政策來,於是一般人看完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3-11-27T20:19
想知道怎麼會變這樣,我們能做什麼...而不得吧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3-11-28T12:41
對不起,我完全同意作者。未看之前已心裡感到不安:不會
是部藉「美」來占「批判」便宜、賺同理心吧?然後其實只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3-12-01T03:34
是更占便宜地用美麗的空拍,淺薄地以為做到了「高度」?
看完後,我更堅定了我的不安。再次對喜愛本片的人說抱歉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3-12-03T17:10
其實我原以為會很批判XDDD不過很溫和甚至有點切離現實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3-12-06T18:42
純個人觀感。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3-12-06T22:48
作者跟推文都沒說錯,但是以高空攝影的方式,真的做得到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3-12-08T17:42
作者所要求的程度嗎? 戴導甚至覺得連字幕口白都可以拿掉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3-12-12T22:11
我覺得 齊擅長的是空拍 和 講出自己的想法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3-12-13T22:49
但他的表達不是那麼樣完全地清楚 換個角度想 他呈現了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3-12-17T16:34
很多的事實 但不完全地去導向觀點 不把我認為的 依照我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3-12-22T03:48
想灌輸的 灌輸給你...所以此片不朝搧情路線或呼籲路線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3-12-25T09:27
他只是把他擅長的空拍 他努力去做的 看到的呈現給觀眾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3-12-29T12:10
我覺得這樣也很好 平實敘述 但作為和想法留給每一個觀眾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4-01-02T03:05
本片完成品的內容,只是表達齊柏林自己(或還有其他外
圍如吳念真、侯孝賢或富邦)對問題的眼界而已,真的不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4-01-05T20:37
用期待太多,就當他在說自己想說的話聽聽想想就好,何
必期待他的深度能夠鞭辟入理甚至影響政策?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4-01-08T03:57
作者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電影是給一般人民眾看的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4-01-10T07:48
大部分的人可沒他這種想法深度, 我覺得這樣就不錯了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4-01-13T06:23
這部電影的資金集資和觀眾反應,很像是這個社會在向導演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4-01-16T04:56
買贖罪卷,出了電影院之後,結構問題有被撼動嗎?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4-01-18T06:57
灣寶那段最是反諷,造成農業危機的高科技與政府徵地問題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4-01-21T11:07
直接被忽略不見,這其實是去脈絡化的拼貼。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4-01-23T14:46
贖罪券的說法我很認同, 許許多多的慈善、捐助,甚至蜻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4-01-25T03:58
蜓點水地上街頭遊行抗議,都算是贖罪券的變形。
最廉價的贖罪券則是連署或臉書按讚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4-01-26T15:08
適當留白也是導演與觀影者的互動方式 故事不一定要全部講完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4-01-27T06:36
你相信他是沒講完,我卻擔心他是根本想不到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4-01-28T17:24
"我無意質疑導演的熱情...."這種造句法,跟"我無意反同志..."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4-01-31T15:02
如出一轍,有夠虛偽。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4-02-02T05:27
為什麼不能誠實點?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4-02-04T08:31
贖罪券也是「現象」,反應熱烈未必是齊導演預期中的(關
於贖罪券齊澤克有很精彩的論述)。直覺這樣的美的呈現,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4-02-09T02:02
似是一種討好,至於討好的對象是誰,我寧願還是覺得是觀
眾。討好觀眾是種美德,但再穿上批判口吻的外衣,不免讓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02-09T16:35
人垢病。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4-02-10T16:02
全心拍了片討好,又擔心太過直接,於是加了點批判語彙,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4-02-15T00:12
站出來也能更理直氣狀、有所依據一點;作者語法虛偽嗎?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4-02-17T17:59
也許她只是用了跟導演相同的語法說話而已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2-19T09:15
這年頭,廉價地批判一下,本身就是一種光環與賣點。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4-02-23T00:39
我相信今天給不同人拍 一定有不同的作法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4-02-24T23:56
如果給吳念真主導 可能整部片的手法和導向會完全不同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4-02-26T14:14
我個人還是傾向給齊柏林鼓勵 畢竟他帶給了台灣人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4-03-02T21:43
鳥瞰這角度的觀點 對於台灣人對這塊土地的認識還是相當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4-03-03T11:26
有幫助 但或許有人認為電影應該更具衝擊 省思 和 激盪吧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4-03-07T10:21
他是個很棒的紀錄者 但我覺得 跟"電影"有段差距就是~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4-03-11T20:45
齊柏林在訪談有說了,他本來要拍更多環境議題,但很多人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4-03-16T02:28
跟她說第一部片別嚇到大家,所以期待他的下一部片吧!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4-03-16T10:35
別忘了片名叫做看見台灣,而台灣有美與醜很多不同面向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4-03-16T13:06
影片深度一定要和大眾妥協 才有機會引起迴響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4-03-18T08:22
要說是大家鴕鳥心態也可以 沉重批判只會讓人卻步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4-03-22T08:35
政府高官及商業大老看了會有感覺嗎?還是繼續破壞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4-03-22T12:30
那何不先從自己做起呢?永遠只怪天怪地怪政府怪財團?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4-03-22T13:59
作者跟導演一樣啊~ 想批又手下留情XDD

一部劇情跟Zodiac 有關的電影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3-11-07T12:50
劇情內是兩個一起長大的男孩,他們都很聰明,很迷 Zodiac 的故事。長大後其中一個要結婚並且對 Zodiac 失去狂熱,另一人覺得自己受到背叛,於是重演 Zodiac 著名案件,並綁架老朋友的未婚妻。印象中第二個男孩暗戀要結婚的這個老朋友。 有人知道這是哪部片嗎?謝謝。 -- Sent from my A ...

如何判斷電影會不會提前上映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3-11-07T12:48
想請問一下 電影提前上映有沒有一定的準則 或者是該去哪邊查詢呢? 會這樣問的原因是 在台灣電影都是每個星期五更新 上網查近期上映的電影也都是標示每個星期五會上映哪些電影 但是 有些時候會有例外 好比像雷神索爾2就是提前到星期四上映 請問一下 電影提前上映是片商自己決定的嗎? 另外 如果要預先知道哪些 ...

《向陽處的她》電影特映券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3-11-07T12:34
iLOOKER電影網邀您看特映! ★ 日本首周票房冠軍,熱賣突破百萬冊暢銷小說改編 ★ 女生最希望男生閱讀的戀愛小說NO.1改編電影 《妹妹戀人》松本潤 X 《交響情人夢》上野樹里 劇情簡介 第一次與你相遇,就知道,這是一輩子只會碰上一次的戀愛… 「這真的是當年那個全年級最笨的真緒嗎?」 浩介(松本潤 ...

【大奧:永遠】電影特映券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3-11-07T12:17
活動辦法:回答以下問題,將答案,FB名稱,姓名寄至 magatcnyes.com,主旨:我要大奧: 永遠,並按讚加入and#34;小Y看電影粉絲團and#34;https://www.facebook.com/ChinaYESmovie就有機 會獲得【大奧:永遠】特映券! 得獎公佈:得獎名單將在11月14日 ...

海闊天空<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3-11-07T11:59
andlt;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andgt; 這部片的英文名稱的表達出了當時許多學生對於夢想的地方,美國。 整片的前面維持著穩定的節奏, 並不會讓人昏昏欲睡, 透過過往的故事呈現出成東青、王陽、孟曉駿成為一群最要好的哥們。 成東清原本性格屬於軟弱, 但他有股自我思維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