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五年的觀後-「艋舺」(文長) - 電影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5-10-21T17:51

Table of Contents


初次發文,如鞭請小力O_Q

睽違五年的觀後-「艋舺」
(文長慎入,有雷)

二O一O年時,「艋舺」上映。

我其實一開始是為了鳳小岳這個男版藤井莉娜去看的。

※作者說:鳳小岳與藤井莉娜,那風花雪月的兩顆痣

男神費司再加上花絲襯衫金佛牌的扮相,美到出水兼冒泡,配色確實生猛華麗如宣傳一說
,即使我對兩個男主角趙又廷阮經天沒什麼太大興趣,這部臺灣難得用色如此鮮豔奪目的
電影作品,仍吸引了我去看人潮擁擠的春節檔院線。

※作者說:幸好並未由原定的周杰倫來飾演和尚,即使他有演得出色的丁點可能性,我恐
怕都會抗拒去觀影。相形之下阮經天來飾演此角對於我就變成了相對接受些,好感度+2。

理由確實很膚淺也沒辦法,食色性也,我用眼睛快速的享受了一部2個小時片長的商業青
春動作電影,當時首次觀賞最深刻的印象是劇情鋪陳頗細膩,道具、配件也非常用心,雖
然有幾個場景穿得明顯,但是能夠很摩登而忠實的呈現一些八O年代的經典場景已經非常
不容易,以一部七千萬預算(有卡司)的影片來說,我真心覺得劇組堪稱十分用心在美術結
構以及劇本上,值得讚許。

「艋舺」絕對不是寫實主義,少年黑幫電影題材臺灣早已行之有年,「怙嶺街」或「少年
耶」等經典之作都已經詮釋的相當本土到位,艋舺並沒有選擇走同一條路。如同鈕承澤花
絮中說的:「這部片只是以“黑道”為背景」,事實上他在說一個很浪漫、很懷舊的東西
,是一個你跟我當年,很有可能產生一點共鳴的東西。 就像你不會拿蜷川實花的惡女花
魁當作一部寫實的妓院際遇去探討,不為什麼,它就不是那樣的作品。
翻牆逃學,寄回家的曠課通知單,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犯下錯誤,每個慘綠少年都有些難忘
的朋友;尤其鈕承澤是個講國語的外省人,所以其實他劇中所採用的台詞可能本省人覺得
不那麼到位,我卻反而容易親近,或許因為我曾經也是個綽號蚊子,去高雄唸書的轉學生
,一句台語都不會講,是以當時我是聽著台語對白以國語回應渡過那段時期,同儕間也不
會一直講台語怕我聽不懂,雖然講著講著還是變回台語,十分有趣。

※作者說:「是不是兄弟?」
嗯,豆導,這絕對不是本省掛的說話方式。

事實上,我並沒有在第一次看艋舺的時候被感動, 如同文章一開始所說的,由於一開始
觀影的動機十分膚淺,是視覺導向的去電影院看完了一部節奏明快的商業片,事後感想並
沒有很多,依稀記得用色及劇情都是我偏愛的,所以就購買了DVD在家放置。我不是電影
掛收藏控,但如果我預測也許某日會想要重溫這部電影微小的一些感動,就會買下DVD收
藏,僅僅當作一個情緒標籤。我擁有的DVD數量稀少。

事隔多年後,我百般聊賴的在重看第三次「艋舺」,才發現了我從未看清楚的“真相雷”
,而正是這個被我忽略的部份才使我為了這部作品的情感細節而感動;那是在敘述身處尷
尬青春的少年,在如此陽剛暴戾的環境中,卻產生了那樣複雜細膩而壓抑的情感,一個以
暴制暴才是王道的小社會裡,青澀哀愁的歷經初次幻滅 ,他們試圖去保有內心原本某些
微小而薄弱的吶喊,以衝動和無知去抗衡生命中注定波濤而來的洪流,在無從回頭的單行
道上沉浮,而真正的悲劇,則來自於劇中角色最終並非不可預測的滿盤落索。

影片的開場,有一段人物介紹,我很喜歡,非常可愛,杜可風式的一鏡到底配合悠揚的樂
章,用一套流暢的群架動作帶出人物的生活背景,短短幾個鏡頭裡面充滿各種小細節,與
後面的劇情相呼應,包含癡呆了的侯春生的阿公、殺豬肉但是疼愛獨生兒子的黃萬伯爸(
從每個人胸前一支的香火袋及首飾配件可以看出其家境)、隱晦的角度卻明顯斷手的何天
佑爸最後將與劇情有關鍵的呼應、以及和尚其實有三個姊姊,這些有趣細微且生活化的設
定,使我到最後已然忘記了”是誰”在飾演”哪個角色”,轉而服從劇組牽引走入其中:
阮經天不再是阮經天,是野心勃勃但終其一生圓滿了深情的小混混何天佑,點菸永遠兩根
,一根獻給他人生的唯一意義(義氣)李志龍。
趙又廷也不是趙又廷,他是因為孤寂,執拗義氣而成為一頭幼獸的轉學生周以文,最後拿
出和尚給予的溜溜球要追殺勒斃那個毀滅他青春的兇手。

我的哭笑開始隨著這群少年角色起舞,步步驚心,句句動人。雖然「艋舺」的演員們當時
都非常年輕,演出總有許多不盡不實的地方,最後我卻一點都不在意了,我喜愛的李立群
大哥點評他們這幾個後輩在劇中的表現,說得令我印象深刻:「戲將他們保護得很好。」

可不是,你一旦有緣喜歡上了這麼一個可愛而浪漫的故事,很多細微末節就變得能夠忽略
,能夠妥協於你腦內的各種回憶去補完,那些不真實在腦的多巴胺催化之下,反而變成最
具體的現實感。

※作者說: 可惜了艋舺卡了預算只拍攝了七十多天,如果能夠多些時光朝夕相處,角色
某些情緒帶入一定能更透徹。

結局是鋪陳為開放式的,並沒有提供任何線索讓觀者可以預測最後這些孩子的生死,就像
現實社會中的邊緣少年,我們也無從預測他們的未來,今天我們可以藉由安排劇中角色的
死亡來警世:歹路不可行,卻也禁不住給予這些孩子一抹悲憫,和緩的說著:「也許還有
明天」。

=
黃萬伯是唯一一個能夠回到爸爸媽媽懷抱的孩子,因為怯懦,全身而退。
=
白猴侯春生昏迷不醒,留下病房外塑膠椅上也許偶而能回到現實的癡呆阿公獨自面對金孫
的殞落。
=
無論周以文最後是否死亡,他都已然選擇將他的青春、母親與初戀留在櫻花盛開的這一晚
,即使活著,有些事情也永遠不會再回來。
=
失去了父親與手足幫襯的李志龍,自斷臂膀,從雲端墜落,單純如他,虛張聲勢不過是自
我保護的機制,不再是太子的太子,僅只能與同樣無力回天的母親在之後的風雨交加中求
生存。
=
而和尚血泊中的最後那一抹笑容,應該是他對於自己的結局也堪稱滿意的證明吧。

他這才真的是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誤)
=

我有一些喜歡的電影

其中最多的是我稱之為「微量悲劇」的類型

微量的悲劇很貼近現實

他不會像個喜劇一樣在日常中難得一見

可遇不可求

但也不至於太過於哀怨讓人無法想像

微悲劇通常就是生活中最合理的答案

是每人各自種下的成因

#而它的結局中

#一定都沒有人贏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7507.

--

All Comments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5-10-23T19:37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5-10-25T23:03
嗨,好朋友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5-10-26T15:59
啊老劉XDDD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5-10-29T05:49
這部尚可 小老大的 愛你娘 為什麼要嗶我呀 為本片經典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5-10-31T22:20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5-11-03T04:59
好文 其實這部不錯 結局有意思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5-11-07T04:42
猛文啊!各種分析

L’Oriana繁華世紀:第一女記者法拉奇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5-10-21T17:38
有圖無音樂:http://goo.gl/hjdXh3 會想看這部片, 主要還是自己畢業於新聞系新聞所的關係, 雖然不在新聞圈工作, 但當初會報考的原因,也是希望自己能夠親身見證歷史, 跟被譽為「直視歷史的偉大記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尤其是電影文宣上and#34;當她振筆疾書,一字一句都將撼動世界…and# ...

鳥人的一些心得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5-10-21T17:11
終於看完鳥人了 這部片本該是在電影院看的,只是到了國賓才發現票賣完了,改看進擊的鼓手。 就這樣一直拖到今天,才看了DVD,沒想到卻成為我最愛的三部電影之一。 他的故事是在說一個過氣的超人演員,過去因為扮演鳥人而大紅大紫,後來為了生計,淪 為B級爛片的演員。三十年後,他為了重振雄風,賭上自己所有的財產,在百 ...

腥紅山莊-為愛痴狂的傻瓜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5-10-21T17:00
普雷 腥紅山莊-為愛痴狂的傻瓜 衝著Tom Hiddleston跑去看這部電影,帥哥美女衣著精緻場景華美, 有幾幕膽小的我確實有被嚇到, 我個人喜歡歡樂感人(例如:淒厲人妻) 或者劇情難以預料(例如:控制)的電影,但這部無法滿足我的期待, 劇情缺乏轉折,脈絡清楚過於順理成章, 互動細節堆砌太少,情緒無法撼動 ...

星際大戰 VS 星艦迷航記 全球哪個比較紅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5-10-21T16:43
※ 引述《erikaptt (erika)》之銘言: : STAR WARS VS STAR TREK : 這兩部都算是相當老牌的 在全世界都有相當多資深的影迷 : 現在想問的事 這兩部系列作 到底哪一個比較紅 ? 哪一部的評價比較高 ? 應該是星戰比較紅,因為星戰周邊賣得比ST好太多了。 不過我比較喜歡 ...

星際大戰7部曲原力驚人 刷新預售紀錄[影]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5-10-21T16:33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M9qitUf ] 作者: Changel (十一月的楓香)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星際大戰7部曲原力驚人 刷新預售紀錄[影] 時間: Wed Oct 21 16:22:12 2015 新聞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