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立峰─台灣文化產業何時能重版出來? - 日劇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6-06-20T12:51

Table of Contents


祁立峰──台灣文化產業何時能『重版出來』?

2016-06-20 11:29

http://udn.com/news/story/8401/1773261

【讀‧書‧人 專欄/祁立峰】


沒有故事的偶像劇

最近文化界的新聞太多了——寒傖的版稅,倒閉的書店,縮編的報刊,還有文化部的
昭昭改善方案,但我想從另外一個貌似無關的話題切入。日前馬欣發表了一篇〈台劇
真的有拍出年輕人身影嗎?〉,談日劇《重版出來》和韓劇《戲子》,這兩劇拍出了
新世代身處當前困躓辛酸之職場,專屬於職人的愛恨情仇。隨後鄭人豪發表〈台劇不
止於愛情偶像劇〉回應馬欣,舉了〈一把青〉、〈必娶女人〉等作為反例。


我們姑且不論台劇這幾年到底有否思進取好了,從每下愈況的收視率其實就已經勝負
已分,但我無意指摘臺劇及其背後一連串產業,怎麼看,這都與嚷嚷經年了的「文創
產業」更源頭之困境有關。


眾所周知,《重版出來》是漫畫改編。而就我所知大部分的日劇都有所本,背後早已
有小說或漫畫作為前文本。小說漫畫一朝熱賣在先,隨之而來的動畫化、影像化,整
個產業連動熱起來的巨大產值,就像「萌」這個詞的本義,紙團餘燼一瞬間就閃燃了
起來,火勢熊熊。


《重版出來》即便講漫畫出版社衰榮與困境,卻仍然引發廣大閱聽者關注。更遑論之
前《半澤直樹》故事發生在是銀行業,《王牌大律師》講的是檢察官與律師,更早些
的《白色巨塔》聚焦醫界和學術界鬥爭。台灣確實也有過幾齣醫界戲劇,《麻醉風暴
》與侯文詠同名作改編的《白色巨塔》,但我們還是被迫看了太多的肥皂愛情故事,
有敗犬一點的,有工具人一點的,微文青一點的,時代感一點的,但最後還是走向公
式化。


我聽過幾次編劇演講,面對臺劇的弱勢質疑,最後結論大概就是「我們沒有市場」,
這個結論我在其他場合聽過更多次——票房破億的好萊塢電影之於貧弱的本土電影;
強勢的翻譯小說之於滯銷的本土小說。


大國/島國、大市場/小市場,這解釋聽起來太俐落了,太一鎚定音了。


回到《重版出來》這齣劇,它講初入漫畫出版業的菜鳥,憑著青春熱血挑戰漫畫再版
和超越競爭雜誌,這看似一般般的動漫設定,卻又充滿各種現實的辯證。劇中幾乎沒
有女二男二,沒有感情曖昧,沒有臺劇拖沓而過時的嘶喊或雨中奔跑,反而是更多的
術語解釋,編輯的作息,畫家的日常,職場的細節。還有商業與藝術的辯證,出版社
的文化使命與利益,泡沫經濟前後的時代脈絡,看似殘酷碾壓新人的編輯如何確保利
益、讓編輯部得以繼續冒險推出新人……


我印象中臺劇幾乎不加邊欄、不上註解。「沒有觀眾想看」。最後我們就在臉書上瘋
傳一張、鄉土劇裡插管插到頭上的噴笑畫面。淡淡的時代感,淺淺的對白,微微的文
青,這就是天花板了嗎?


我們的故事到哪去了?

官方嚷嚷跨界的媒合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實際比例如何?編劇寧可瞎掰些想當然爾的
日常或非日常,傻白甜小資女配高壯帥富二代。因為速食和即食,我們的故事盡可能
地去背、去細節、去景深,但這豈是戲劇之過而已?


我最近讀東山彰良獲直木賞的《流》,一樁發生台灣的兇殺案,一個住在廣州街的少
年,一幅專屬於台北西區的七零年代街景,都像故事裡那輛炫目的火鳥跑車似快速流
洩。若《流》進而影像化,外景拉進龍山寺、華西街拍、合成當年的中華商場,那背
後會帶來是什麼樣的效益產值?然而我們沒有。小說不是台灣作家寫出來的,就算影
像化也不會是台灣電影或台灣資金。那本土小說和作者在幹嘛呢?現代主義方興未艾
,我們還沒寫夠繁複實驗性,語言斷裂解殖的純文學作品,至於拍偶像劇或電影?跟
我們沒關吧。

回到前述討論,我最難理解的是鄭文的末段:

「當這個產業面臨著不論是外來的競爭,還是內在累積已久的問題,左右著產業中諸
多工作者的生計時,還是有一些人努力著,試著突破點什麼、堅持點什麼,最後交出
了這麼多優秀的作品。當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該給他們多一點掌聲?」


讀到這裡我仿若又看了一齣《Jump少年週刊》裡的努力熱血勝利的公式,像《灌籃高
手》裡三井壽那記橫跨空中遲遲不墜的三分球。我無疑質疑漫畫,但它不過是讓我們
暫時逃逸於現實生活的儗仿物。若我們談的是產業,是生意,不是現實人生的一話《
海賊王》,那麼這個結論顯然解決不了問題。


商場何止如戰場,鄰近強國們的文化產業又何止大舉壓境,前線早在多年前就已潰不
成軍了。我們這樣勁搞搞呼告民粹與國族之愛,到底還能持續多久?我已不僅擔心我
們將失去黃昏,我更擔心的是連熱血漫畫裡那個奔向夕陽的最後一幕分鏡,都因為經
費不足市場太小而直接省略了。


不光是戲劇或文學而已。我們整個文化產業鏈都在供需面弄錯方向很久了。這不僅是
市場小足以矇混過去的。事到如今只有愛的鼓勵,真的一點都不夠。






--
Tags: 日劇

All Comments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6-06-24T01:01
日劇還是有點妥協拉個原作一回完的小泉來曖昧啦,只是
沒有改編太大去搶走主線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6-06-24T03:01
很多本土原創好書(無論漫畫小說)出了 沒人知道沒人買呀
這是篇好文,但我覺得此文結論也是不夠清楚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6-06-26T17:44
屬於我們的故事一直都有 但就默默出版了 大眾卻看不到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6-06-30T01:49
供給有,需求有,但很多出版社是敗在宣傳規模(惡性循環
因為努力出台灣原創卻不賺錢甚至虧錢 更沒錢作宣傳了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6-07-02T12:53
我修過這位老師的課XD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6-07-03T01:18
會寫這樣的文章來批判 顯然就是沒有待過出版社第一線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6-07-07T20:55
還有台灣大多數出版社並沒有完善的業務部門 頂多有行銷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6-07-11T07:50
銷售都是交給大型流通商如聯合、中時等 這也是崩盤的因素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6-07-13T04:58
以重版來說 完善內部會議 銷售制度 書店攻略法 在台灣一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6-07-14T13:59
項都沒有 再去看看城邦和誠品如何對待員工 給出多少薪資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6-07-16T07:41
當最出版社也只願意給最重要的編輯和作者"愛"的精神鼓勵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6-07-19T04:50
又期待他們能創造出什麼? 當翻譯從1字1元到現在不到0.5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6-07-22T16:30
翻譯水準開始落後對岸也是不意外的事情 的確很多有心人
但好書不是只有出了就沒事啊 要行銷要業務推廣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6-07-24T03:09
台灣不只是宣傳規模小 很多根本是0宣傳0推廣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6-07-26T21:39
重版...也有阿 教科書好幾刷(誤) 台劇每集成本太小了 個
人認為首先電視台限縮 資源集中 才有辦法開始...可惜台灣
ㄧ但開放 沒有一件回得去的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6-07-27T06:44
隔壁版前陣子不是才有討論過嗎?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6-07-29T00:02
這篇文不知道在寫什麼?真是每況愈下的每下愈況…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6-08-02T03:04
重版出來超好看,但是戲子後面根幾集根本鬧劇別拿來當
例子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6-08-06T00:44
重版主旨才是從一而終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6-08-10T02:37
從一而終沒有改變過主旨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6-08-13T18:11
不用談文化產業這麼遠,台灣甚麼產業沒爛掉的?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6-08-17T04:44
還能說嘴的科技業,也就剩少數幾家在撐門面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6-08-18T04:22
台灣業界現在就是老的不下去,年輕的上不來,拖死狗狀態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6-08-18T13:52
這樣的文章看似很有道理 但大部分都是嘴炮實際能讓大
環境機率很小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6-08-20T13:29
寫這篇文的作者在FB說重版出來 沒嘶吼沒奔跑等劇情
我想我們跟他看的 根本是不同劇吧= =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6-08-23T20:21
他FB還說"回應馬欣"那篇是自慰文 好想請問他看了什麼本
土小說漫畫嗎? 下篇閃光文都比他有重點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6-08-24T21:17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7224 至少此文有重點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6-08-29T07:29
想說名字好熟 原來是老師的名字!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6-08-31T07:45
在這裡看到好神秘啊w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6-08-31T17:52
重版的奔跑跟台灣劇的不太一樣吧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6-09-02T22:42
東山彰良是台灣籍旅日作家王震緒的筆名...這樣不算台灣作家?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9-05T16:09
他在台灣大概待過兩年,除非作者自認是台灣作家不然我是
把他當做日本人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9-10T12:44
他除了在台灣出生、小時候待待過一下子以外,和台灣
基本沒啥關係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6-09-12T08:38
當然要說國籍的話他是拿ROC的身分證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6-09-12T16:38
東山只是拿台灣身分證的日本人 他生長環境和經歷都在
日本 覺得媒體硬套他說從台灣出來只是想沾他光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6-09-14T03:45
只要跟臺灣沾邊的得獎人一定有高機率被媒體捧做台灣之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6-09-18T18:47
光應該是臺灣人都知道的常識?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6-09-21T21:45
如果是演藝人員的話就只能看顏值了。例如金城武跟渡邊
直美的差別...

2016春季檔收視報告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6-06-20T12:3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月21 Love Song 10.6 *9.1 *9.4 *8.5 *8.4 *6.8 *6.8 *7.4 *8.0 *9.3 ...

2016夏季日劇搶先報!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6-06-20T10:09
建議閱讀:(原文網址)http://www.hitoradio.com/newweb/405misshito 連續一週32度以上的高溫宣告夏天正式登台!春季檔日劇也陸續收尾中~沒錯,又到了躲 在家裡翹腳看日劇的季節了!雖說「夏季檔日劇」通常是較弱的一季,但夏天最適合看的 青春愛情劇或懸疑恐怖劇本季都有,還有 ...

真田丸 第24回 滅亡(凌晨2點重播)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6-06-20T02:03
http://www.nhk.or.jp/sanadamaru/story/story24.html 信繁(堺雅人)受與其在沼田裁定中競爭的本多正信(近 藤正臣)、板部岡江雪齋(山西惇)之託,前往說得北条 氏政(高嶋政伸)。雖然信繁想勸說氏政投降,但氏政卻 死不肯接受。最後,德川家康(內野聖陽)、上杉景勝( ...

這屆學院賞特別獎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6-06-20T01:10
每次學院賞除了定番的最佳作品及男女主演以外,特別獎常常頒出讓人驚喜又有 “啊~沒錯沒錯” 的感覺 上一屆是五代炫風(心) 還有一屆是連軋三部戲的遠藤大叔 不知道這屆得獎者會是什麼呢? 99.9各式冷笑話 不結婚90年代金曲 或 戀愛攻略 重版的漫畫(好想看皮布遷徙) 珠穆朗瑪峰 都幾? - ...

我不是不能結婚,是不結 ep10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6-06-19T23:28
好像大多數人不喜歡這結局QQ 好啦,我也覺得師生線鋪陳的實在勉強,十倉幫橘擦藥那裡我整個翻白眼 心裡想and#34;這做球也太明顯了吧...and#34; 也許這條線鋪陳好一點就會比較能讓人接受了, 但這樣也就沒有前幾集大猜謎的樂趣了 不過撇開這一點,我其實很喜歡初戀線這樣收尾阿! 櫻井白回來的速度有點超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