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拜校園事件:真實是什麼? - 電影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6-02-15T22:31

Table of Contents

麥可摩爾絕對是個擅長倡議的人,不只是他的影片,還有他利用場合創造聲勢、贏
取目光的本事,誰能忘記他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大罵布希的模樣?而【科倫拜校園事
件】有的不只是聲勢而已,拿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凱薩獎最佳外語片、坎城影展
評審團大獎等超過一百個獎項,這部探討美國政治、社會、與文化的所謂紀錄片,
似乎確實反映出美國的社會現況,更對諸多利益團體提出了深刻的批判。

然而,本片的知名度與獲獎肯定雖可視為斐然的倡議成果,做為一部「紀錄」片,
本片到底反映出怎樣的真實?由於以紀錄片觀點對本片提出批判的文字非常多,我
也並非對本片懷有多麼沈痛的批判意識,所以就隨便說說我的感覺好了。

麥克摩爾的立場鮮明是眾所皆知的事實,而【科倫拜校園事件】與其說是探索美國
文化現象的思索歷程,不如說是以特定立場選定批判對象,再以必要的資訊組裝整
合出具說服力的敘事脈絡,進而達到獲取觀眾認同的目的。

並不是說片子裡的資訊沒有價值,事實上觀影過程我十分愉快—用愉快形容似乎有
點奇異,但當時的感覺就是這樣—大量的反差與對比讓影片本身趣味無比,其中又
以卻爾登希斯頓慷慨激昂的發言搭配科倫拜血案的慘狀為最,麥克摩爾隱藏立場深
入卻爾登希斯頓宅邸,迫其落入說理不清的窘境,也是大膽而奏效的嘗試;而本片
對各國治安的比較,以致於對美國媒體環境的剖析,亦頗有參考價值—許多論述搬
到台灣也能成立,值得台灣觀眾與當局深切反省。

然而,雖然這樣的質疑有點沈重且期望過多,但【科倫拜校園事件】終究不是一部
企圖為現況提出改善方向的作品,更進一步來說,麥克摩爾真正的目的,似乎僅僅
是對美國槍枝協會、軍火商以致於美國政府提出攻訐,至於批判是否合乎理性與邏
輯並非他的主要考量,確實打擊其批判客體才是他的主要堅持。

試想,縱使科倫拜的慘案令人鼻酸,縱使國小孩童槍殺同學是如此荒謬又詭異的悲
劇,這終究只是激發情感的戲劇符號,這些慘案是否能做為反槍枝販售、反軍火商
以致於檢視美國文化的手段,卻是另外一回事。麥克摩爾很高明地以槍枝死亡人數
做為客觀比較的基礎,卻少對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社福系統、種族複雜度、經濟發展
脈絡提出說明,而他不說明的理由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說明將會降低他主要論
點的力道,也會讓他塑造出的邪惡反派—擁槍者、政府、右派份子—褪去尖銳的外
衣,責任也會分散到大多數的身上。

而這部片最煽情的部分,就是暗示貧困單親媽媽被福利系統與企業剝削進而造成孩
子缺乏照料從而促使了慘案的發生,接著問題的矛頭被指向福利政策與大企業,然
而問題的根本卻可能是避孕與人口控制,以及是否人人有權生子的亙古爭辯:如果
沒有能力飼養小孩,為什麼要生下來呢?

當然,美國政府做過的黑事絕對說不完,軍火商以降的企業團體也絕對是唯利是圖
的吸血蟲,然而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共產主義理想中的烏托邦,福利良好造成的青年
人怠惰甚至厭世也是歐陸諸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美國目前依舊是整體而言最強的
經濟體與軍事強權,麥克摩爾能不能提出一個整體可改善美國社會現況、同時維持
美國優勢地位的可能方向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只是個批判者,狙擊利益團體的暗殺者,他狙擊的武器,是
紀錄形式的宣導影片。這樣的影片,有娛樂性,具煽動力,也適合在政治集會上播
放,然而它究竟反映了什麼真實?似乎也沒有,它如同共和黨或軍火商的宣導廣告
一樣,意在說服,不在探究真相,也難怪許多堅持紀錄片典範的學者與創作者會直
指麥克摩爾這樣的手法,與其批判的對象不無二致。

然而,手法一樣又如何呢?我畢竟也是個相信有限度以暴治暴的人。這世界從來就
沒有改變其叢林的本質,理想不必被拋棄,暴力、陰謀與手段也不應該被忘記,愛
好和平的同時一樣能用武力殲滅對己造成危害者。麥克摩爾的倡議或許夾帶著許多
偏激與跳躍性論述,但他引起了關注,激發了許多人對槍枝問題與媒體亂象的重視
,這不就是最珍貴的成果嗎?

所以,無論他的立意是什麼,無論他的運用了多少灑狗血的情緒性訴求,我都希望
他繼續開砲,因為他至少是個認真而手段高明的倡議者,比起台灣許許多多的政論
與媒體。

--

文字是迷途者在黑森林中唯一的慰藉。

我的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06-02-17T04:04
推一下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06-02-20T02:28
他是灑狗血的高手~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6-02-24T19:16
至少沒吳乙峰灑的那麼扯 遠景幫的比MM的更矯情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06-02-28T16:57
剛看完推一個 我也覺得導演某些方面其實是在設計受訪對象 讓
Rae avatar
By Rae
at 2006-03-01T07:15
他們一時無法找到台階下以達到批判目的 但他這個議題以及所
提出的各種資料真的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6-03-02T04:00
每一行段落空兩個全形格會比較好閱讀

希特勒傳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06-02-13T23:42
其實這不是一部電影喔~~ 一開始的時候是當成影集播放, 後來才弄成一部電影。 這部我看過,但我不能接受所有德國人都在說英文, 連希特勒發表言論時都在說英文,會讓人有錯覺... 至於其他的,這部片算是滿中肯的了, 但我覺得這部片的重點不在於應該如何看待政治人物, 而是在於人民對自己民主價值的重視與否... ...

愛情潛意識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6-02-13T23:28
愛情潛意識 Unconscious  看似粗糙、荒誕的拍攝手法,卻給人一種不同的視覺饗宴  從開頭至結尾維持著一貫的風格  或許讓人覺得無厘頭、歇斯底里,甚至是一頭霧水  但卻不惹人反感 反倒是會心的一笑  劇情在女主角Leonor Watling莫名奇妙的歇斯底里下 展開了一段看似危機四伏的冒險偵 ...

偷慾:一個作家的告白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6-02-13T22:47
偷慾:一個作家的告白 Under A False Name  ”她闖進了我的世界,卻不願意離開...”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所屬於的一部小說甚至是傳奇  一次看似偶然的邂逅,卻開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篇章  對作家丹尼爾而言,蜜拉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他的生活 有種很深的感受,是否每個人都有著憧憬那熱情奔放不 ...

青春電幻物語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06-02-12T13:49
青春,你對青春的定義是什麼?!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朋友,是家人,是情人,但為什麼他們傷我最深?!」 故事發生在一群享受著青春,卻又恣意揮霍的青少年。 對生活的不滿,同儕間的牽扯排擠,對這整個大環境的無力, 自我的價值都尚未認清和建立, 就不得不面對接踵而來的轉變和成長的種種痛楚。 有人說,成長就是一 ...

看完霍元甲....(雷有)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6-02-12T12:34
--李連杰好帥 李連杰好帥。 --田中安野的刀法好怪 超怪。 --霍恩第的小缺點 「有能力重傷對方而不下重手才是武德。沒本事不敢跟人交手不是。」 「真正的武術家,隨時都該全神貫注,對任何對手都該全力以赴。」 這兩句話乍看之下矛盾,其實可以是相輔相成的。全力以赴不只是對對手的尊重, 也是對自己的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