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 投拍文學電影 - 紀錄片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4-10-21T07:51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0000123-260204

食安紛擾讓台灣登上國際媒體,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指出,除了整個社會反省並找
出解決之道,台灣還有值得珍惜驕傲的美好可以向外傳遞。他投資成立的目宿媒體公司,
製作的文學大師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系列,上周末起在全台電影院上映,並籌
拍風車詩社作家群像、張愛玲的類電影,用文學傳遞讓人心寧靜的力量,凸顯台灣「文化
島」的氣質和特色。


熱愛文學的童子賢,不只是誠品最大個人股東,也在2009年與誠品前執行副總廖美立合作
成立目宿媒體,創業作就是「他們在島嶼寫作」,寫下讓文學家記錄片躍登大螢幕的創舉
。第一系列在2011年推出,為林海音、余光中、王文興等6位文學大師紀錄電影,用跟
Discovery相當的預算拍攝,是國內記錄片拍攝預算的3倍以上,此系列先在台灣院線播映
2個月、票房400萬元,接著轉戰香港、北京、上海、星馬等地,大陸央視也將播出。

童子賢強調,台灣在華人文學占有獨特且重要地位,有很多美好篇章值得驕傲,「他們在
島嶼寫作」第二系列首推「詩的照耀下」洛夫《無岸之河》與瘂弦《如歌的行板》紀錄電
影,還有「香港文學三部曲」:也斯、西西、劉以鬯即將登場,以及2位重量級作家林文
月、白先勇等7部影片,將跨出台灣、放眼華人文學。

廖美立表示,隨紙本閱讀式微、影視網路媒體興起,記錄片已成各國推廣文學經典的主流
形式,且現在是華語文學最好的時刻,所以目宿不僅要推廣華語文學還要擴散影響力,將
找具話題性和爆發力的文學人、事、物帶頭掀風潮,包括已計畫2年、由導演鄧勇星籌拍
張愛玲電影,從紀錄片跨足類電影。據悉,有意邀港星張曼玉演出。

未來隨著片量逐漸累積達百部以上,目宿將形成目錄資料庫,開發相關文學商機。「他們
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中的小說家王文興紀錄電影播出後,除了帶動著作銷售,他的文字
手稿也授權給大陸服飾品牌「例外」做成服飾圖案。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rtfilm/M.1413849074.A.199.html
※ 編輯: filmwalker (123.192.168.100), 10/21/2014 07:52:02


All Comments

台中紀錄片影展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4-10-19T03:32
※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KGhmpOm ]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看板: PublicIssue 標題: [情報] 台中紀錄片影展 時間: Sun Oct 19 03:14:54 2014 地 點:東海書苑(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二街104號) ...

詩的照耀下:他們在島嶼寫作Ⅱ-無岸之河、如歌的行板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4-10-07T18:49
詩的照耀下:他們在島嶼寫作Ⅱ 在書房,在營房,在編輯室,在海外,在返鄉路上 跨世代的閱讀,因電影而交集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系列,隆重首推—— 洛夫《無岸之河》、瘂弦《如歌的行板》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ULx2MSKoSo 【系列簡介】 繼「 ...

史上最偉大紀錄片《浩劫》 台灣完整呈現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4-10-05T22:50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KCEQKgK ]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史上最偉大紀錄片《浩劫》 台灣完整呈現 時間: Sun Oct 5 14:34:55 2014 新聞網址:http://www.tidf.org.tw/zh-hant/ ...

不需攝影機的電影大師艾倫.柏林納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4-09-27T16:24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K9DhLpI ]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不需攝影機的電影大師艾倫.柏林納 時間: Fri Sep 26 11:17:36 2014 新聞網址:http://www.tidf.org.tw/zh-hant/new ...

為精神病友發聲─《未完‧待續》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4-09-26T10:52
在台灣,精神病患仍是備受歧視與排斥的對象 一旦有相關單位要在地區設立,必定要面對社區居民一番反對的聲浪 因為「危險」與「精神病患」是連結在一起的 所以遇到精神障礙者,我們的反射動作就是要與他們保持距離。 但其實只要擁有適當的治療 精神病患者也和正常人一樣 社會大眾對這群病友的誤解與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