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公民 - 叛國賊或愛國者? - 電影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5-06-05T19:36

Table of Contents


無音樂網誌好讀版:http://cruelbeautifulday.blogspot.tw/2015/06/20150427.html

(註:本篇不特別介紹劇情內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劇情片段,不喜慎入)















這世界上總有一些傻子,
願意付出龐大的代價來追求自己堅信的價值;
導演蘿拉柏翠絲透過《第四公民》所捕捉的,
正是一位這樣的人物。



愛德華‧史諾登,美國人,
於 2013 年 1 月寄了一封加密信件給蘿拉,
自稱是「第四公民」,
並表示自己持有美國國安局 (NSA) 的機密資料,
內容披露美國政府對其人民、甚至世界領袖的監視計畫。

蘿拉柏翠絲同為美國人,是一位紀錄片導演,
一向致力於以影像揭露美國政府不願為人所知的行動。
收到信件後,她開始安排與這位「第四公民」會面,
與會人包含美籍記者格蘭‧格林華德,
及英國《衛報》記者 Ewen MacAskill。

整部電影除了一些前因後果的交代外,
主要篇幅所記錄的,
便是在香港美麗華酒店這為期八天的會面。



看電影前,我完全不知道《第四公民》是紀錄片,
也未曾關心史諾登所揭露的「稜鏡計畫」,
看完後卻對整起事件深深著迷。

著迷的原因,
除了事件本身點出了至關重要的議題外,
更歸功於導演的拍攝手法 --

是的,這部電影沒有劇情片的懸疑刺激,
是的,這部電影充滿了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
但《第四公民》珍貴之處,還在於其真實性及未知感。

影片如實紀錄了史諾登的身影,
在面對巨大國家機器威脅時,
他的信念、他的緊張、他的擔憂,與他的堅定;
這種真實性是安排好的劇情難以達成的,
更是紀錄片的價值所在。

也正因如此真實,觀眾完全無法臆測劇情走向;
大眾對於揭密事件會有何反應?
史諾登將面臨何種命運?
這種未知感緊緊抓住觀眾的情緒,
使我們也不自覺地跟著史諾登一同緊張、擔憂。



當然,史諾登的作為備受爭議,
他不僅盜取國家機密,甚至成了「洩密者」,
將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的秘密公諸於世。

但透過《第四公民》的如實記錄,
我們不難理解史諾登行動背後的原因 --
當國家安全已經無限上綱到對國民隱私的侵害,
我們是否還能容忍這種行為?

雖然政府辯稱該計畫僅是取得資料,
不會妄加使用 (除非國安局判斷你有犯罪嫌疑),
但是當如此大量的資訊在人民毫不知情的狀態下落入政府手中,
我們又該如何相信這些知識不會反過來變成對付人民的利器?

我們該如何、在甚麼樣的狀況下限制政府,
才能避免其權力過度擴張,甚至走向獨裁?
這個問題極其龐大且複雜,
唯有全體國民透過公開的討論,方有可能達成共識。

而史諾登所做的,正是提供美國人民一個公開討論的機會。
儘管他必須付出龐大的個人代價,
儘管光只是揭露秘密,還不見得能阻止政府權力的擴張,
他都不願見到自己的同胞墮入無知。

知識即力量,一旦政府可以任意擷取私人資訊,
沒有人能保證這些資訊會被用在哪些地方;
反過來說,一旦人民「知道」政府正在進行這項計畫,
便掌握了監督及制衡政府的機會。



就這點來說,史諾登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
美國的建國精神 --
為了保障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人們建立政府。
而政府之正當權力,來自人民的同意;
一旦政府濫用職權,人民便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政府。

史諾登之所以願冒極大風險將稜鏡計畫公開,
僅是為了一個信念 --
政府應該保障人民的隱私,而非侵害之。

雖然「隱私權」不包含於生命、財產,及自由權內,
但隱私及自由實則是一體兩面;
原因很簡單:
即便沒有犯罪意圖,但若是有人時時刻刻監控著你,
你還能毫無顧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嗎?

答案雖可能因人而異,
但政府的義務即是平等地保障所有人的權利。



諷刺的是,堅守美國精神的史諾登最後以叛國罪名遭起訴,
而允許國安局合法監控其人民的法案,
反而命名為「愛國者法案」;
這些事實充分展現了政府與人民的力量有多麼不對等。

不過,史諾登畢竟未曾奢望能改變政府的作風,
而是希望藉由自己的揭露,
讓美國人民能有「知」的權利。
那麼美國輿論對此事有何解讀?
我們或能從約翰‧奧利弗的「上週今夜史諾登特集」窺知一二。
(節目連結:https://goo.gl/rHZyzj)

該節目指出,在事件發生的兩年後,
已有 46% 的美國人不太在乎此事;
而奧利弗在時代廣場隨機訪問路人的結果更顯示,
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史諾登是誰。

那麼難道史諾登的努力是否徒勞無功?
我想並不盡然。



包括《第四公民》獲得 2015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殊榮、
約翰‧奧利弗對史諾登的訪問,
甚至導演奧利佛·史東正在籌備拍攝其傳記電影,
都是再次將史諾登揭露的訊息攤開在陽光下。

由於了解到一般民眾在議題理解上的困難,
約翰‧奧利弗甚至想出一種能引起關注的說法 --
藉由詢問史諾登各種監控計畫能否取得民眾的「老二照片」,
來解釋計畫內容。

這種說法雖然有些不正經,
但確實是讓普羅大眾能快速了解整起事件的捷徑。
雖然無法確保每個人了解之後都會持續關注,
但 -- 該做的已經做了,對史諾登來說,
「剩下的就是你們的事了」



雖然史諾登堅信自己並無特別,
也一直排斥整起事件因他個人身分而模糊焦點,
我仍在其身上看到美好的價值;
那是一種對理想的堅定信念,以及實踐信念的無所畏懼。

正如他在訪問末尾所說:

若我們因害怕而犧牲自己的價值,
那表示我們其實沒那麼在乎這些價值。



個人評分:7 (推薦)

筆者粉絲頁:https://goo.gl/Up9fMX

--

All Comments

安海瑟威人氣為什麼下滑的這麼快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5-06-05T19:11
※ 引述《XDGEE (XDGEE)》之銘言: : 安海瑟威 : 從麻雀變公主 就總注意她 : 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 到蝙蝠俠黎明升起 聲勢更是達到高點 : 但最近這幾年 安海瑟威演的電影 票房反應似乎不如以往熱烈 : 單單奧斯卡女主角那次事件 影響有這麼重大嗎 : 請問安海瑟威人氣為什麼下滑的這麼快呢? ...

走鋼索的人 全新預告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5-06-05T19:08
https://youtu.be/eKSeSX-dzso 劇情簡介 《阿甘正傳》導演羅勃辛密克斯執導的3D劇情電影《走鋼索的人》,描述特技愛好者菲利 浦佩帝(Philippe Petit)在聽到紐約雙子星大廈要興建時,就興奮莫名的開始籌備這個 計劃,一直到1974年他與他的團隊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完成了這 ...

打字小姐跟作家的愛情電影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5-06-05T19:06
各位大大安安 最近小的突然想看一部很久以前的西洋愛情戲劇片 內容好像是一位作家(記得是住樓中樓)聘了一位打字小姐幫他打小說(似乎是在趕稿) 然後慢慢就產生情愫的愛情片 只記得有一幕是女的離開作者家門口的時候稿子被路上車子濺起的水淋濕,所以導致他們 又重新趕工了一次 小說內容好像是在那種復古的愛情小說,不過其 ...

加州大乳搖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5-06-05T18:48
很久沒有看災難片了 (拍得像災難的片子倒是看了不少…) 如今加州大地震因為巨石而引起我的注意 因此我便與好友結伴去觀賞了 接著就長話短說吧 ---------------劇透警戒區--------------- 喇賽區: (原片名是什麼呢? 就是指聖安地列斯斷層的Sa ...

有沒有類似豆豆假期的搞笑片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5-06-05T18:26
1. 請描述欲尋找電影的類型或特徵(請盡量描述清楚) 輕鬆 搞笑 無理頭 2. 已知符合需求的電影或偏好的電影類型(為避免重複推文,請至少列舉一部) 前幾天看豆豆假期 從頭笑到尾 無冷場 雖然以前看過 但很久沒笑的那麼開心了 3. 不喜歡的電影類型 (不需要板友推薦的電影,可填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