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台北電影獎: 動畫類&實驗類 - 電影

By Hazel
at 2007-06-10T02:28
at 2007-06-10T02:28
Table of Contents
2007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
【實驗類】
《看看我》Follow Me, Please 鄭皓詮 2mins
目前還在台藝大研究所唸書的導演鄭皓詮,在這部短短兩分鐘的影片裡,
做出了非常簡約卻清晰有力的嘗試,算是帶點劇情的精采實驗片。賣中古電視
的店面,整個景框看上去恰好被一台台電視機分割,像監視系統、像閉路電視
。而從頭到尾呆若木雞的媽媽,完全體現在眾多框架與錄像底下生活的冷漠無
感。驚澎一瞥的最後那個畫面,不僅終於吸引到片中媽媽的目光,我想更讓觀
眾精神一振,嚇住了!
《小效應》Microorganism 朱祈昌 6mins
對於微生物鉅細靡遺,甚至有點過分擴張的描繪,在片子一開始就立刻展
現它的實驗企圖。不過,轉換到戀愛中發揮效應的部份之後,卻頓時失去片頭
帶來的那種強烈新鮮感或視覺上的刺激了。收尾不夠紮實算是比較可惜的。
《自畫非像》Self-Portrait; Non-image 王嘉偉 1min
只有一分鐘長度!說實在很難看出什麼感覺。我的印象大略就像在看幾張
皮膚病患的照片或人體展示罷了,要聯想到創作者所寫的那些簡介還真牽強。
《殺手日記》The Diary of Killer 蘇薏如 5mins
不斷交叉出現的字卡和影像,以及開頭反覆增生、繁衍、複製和重疊的眼
睛和耳朵,都很有實驗味道。但是光這樣還不夠,後半段導演玩起了一個殺手
在下意識裡的自白,有點類似我們人在神經緊張或瘋狂偏執的時候,那種陷了
進去,分不清幻覺或現實思考的狀態。應該是很有意思的心理探索作品。
《搖擺索多瑪》Swing!!Sodom 李政能 14mins
如果不是中段那大約有一分鐘之久的全黑畫面,讓觀眾處在狐疑狀態下(
是不是拷貝壞了還是機器出包啊?)只聽敲鍵盤聲的大膽嘗試,我真覺得整部
影片就是個惡搞!雖然說實驗片原本就毋須交代劇情理由等等,但既然人物都
設定出來了,而且還相當典型,那麼片子所引申出的批判或怪異舉動還是該有
點道理呀~~影像、聲音的處理,或是用色、底片的變化都看不出新意,究竟
「實驗」在哪了?創作嚴重缺乏誠意,就絕對不是好作品,可別以為片名聳動
就行了!>"<
《系統》The System 李成駿 16mins
這16分鐘真不是個愉快的觀影過程,卻是令人驚豔的觀影經驗!導演李成
駿在開跑記者會說是想表達末世紀人類對於文明的恐懼和徬徨之類的啦~我倒
是深深感受到那種虛實夾雜的恐怖氛圍。死亡真實與否?自殺抑或病毒感染?
是夢境?是想像?腦海中殘留的片段,一幕幕不分前後順序、不管出現次數,
不斷跳出來,一直上演著。而全片冷冷的藍光色調,不時閃爍、躍動的影像風
格,都與科技高度發展的相關議題緊密呼應著,實為一部完整的優秀作品。
何謂實驗片?其實真沒有個明確的定義。現在很多拍片手法或後製處理的方式
,在過去看來很可能都很具實驗性質。實驗片注重創新、需要大膽、強調嘗試,也
因此它有「一次性」的侷限。別人做過的,你又重新操演一遍,就很難說是實驗片
了。就今年幾部入圍的作品看來,《看看我》《殺手日記》和《系統》是比較成熟
而且概念清楚的作品,其中《系統》的格局最大,可惜探討的主題有些老套;至於
《殺手日記》雖然點子很有趣,但影像上所帶出的挑戰相卻當有限;倒是《看看我》
精簡有力,引發的後續思考空間也很夠,倘若不論片長,它應該最受青睞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252.248
--
【實驗類】
《看看我》Follow Me, Please 鄭皓詮 2mins
目前還在台藝大研究所唸書的導演鄭皓詮,在這部短短兩分鐘的影片裡,
做出了非常簡約卻清晰有力的嘗試,算是帶點劇情的精采實驗片。賣中古電視
的店面,整個景框看上去恰好被一台台電視機分割,像監視系統、像閉路電視
。而從頭到尾呆若木雞的媽媽,完全體現在眾多框架與錄像底下生活的冷漠無
感。驚澎一瞥的最後那個畫面,不僅終於吸引到片中媽媽的目光,我想更讓觀
眾精神一振,嚇住了!
《小效應》Microorganism 朱祈昌 6mins
對於微生物鉅細靡遺,甚至有點過分擴張的描繪,在片子一開始就立刻展
現它的實驗企圖。不過,轉換到戀愛中發揮效應的部份之後,卻頓時失去片頭
帶來的那種強烈新鮮感或視覺上的刺激了。收尾不夠紮實算是比較可惜的。
《自畫非像》Self-Portrait; Non-image 王嘉偉 1min
只有一分鐘長度!說實在很難看出什麼感覺。我的印象大略就像在看幾張
皮膚病患的照片或人體展示罷了,要聯想到創作者所寫的那些簡介還真牽強。
《殺手日記》The Diary of Killer 蘇薏如 5mins
不斷交叉出現的字卡和影像,以及開頭反覆增生、繁衍、複製和重疊的眼
睛和耳朵,都很有實驗味道。但是光這樣還不夠,後半段導演玩起了一個殺手
在下意識裡的自白,有點類似我們人在神經緊張或瘋狂偏執的時候,那種陷了
進去,分不清幻覺或現實思考的狀態。應該是很有意思的心理探索作品。
《搖擺索多瑪》Swing!!Sodom 李政能 14mins
如果不是中段那大約有一分鐘之久的全黑畫面,讓觀眾處在狐疑狀態下(
是不是拷貝壞了還是機器出包啊?)只聽敲鍵盤聲的大膽嘗試,我真覺得整部
影片就是個惡搞!雖然說實驗片原本就毋須交代劇情理由等等,但既然人物都
設定出來了,而且還相當典型,那麼片子所引申出的批判或怪異舉動還是該有
點道理呀~~影像、聲音的處理,或是用色、底片的變化都看不出新意,究竟
「實驗」在哪了?創作嚴重缺乏誠意,就絕對不是好作品,可別以為片名聳動
就行了!>"<
《系統》The System 李成駿 16mins
這16分鐘真不是個愉快的觀影過程,卻是令人驚豔的觀影經驗!導演李成
駿在開跑記者會說是想表達末世紀人類對於文明的恐懼和徬徨之類的啦~我倒
是深深感受到那種虛實夾雜的恐怖氛圍。死亡真實與否?自殺抑或病毒感染?
是夢境?是想像?腦海中殘留的片段,一幕幕不分前後順序、不管出現次數,
不斷跳出來,一直上演著。而全片冷冷的藍光色調,不時閃爍、躍動的影像風
格,都與科技高度發展的相關議題緊密呼應著,實為一部完整的優秀作品。
何謂實驗片?其實真沒有個明確的定義。現在很多拍片手法或後製處理的方式
,在過去看來很可能都很具實驗性質。實驗片注重創新、需要大膽、強調嘗試,也
因此它有「一次性」的侷限。別人做過的,你又重新操演一遍,就很難說是實驗片
了。就今年幾部入圍的作品看來,《看看我》《殺手日記》和《系統》是比較成熟
而且概念清楚的作品,其中《系統》的格局最大,可惜探討的主題有些老套;至於
《殺手日記》雖然點子很有趣,但影像上所帶出的挑戰相卻當有限;倒是《看看我》
精簡有力,引發的後續思考空間也很夠,倘若不論片長,它應該最受青睞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252.248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簡評台北電影獎: 動畫類&實驗類

By Faithe
at 2007-06-10T02:25
at 2007-06-10T02:25
索拉力星

By Ophelia
at 2007-06-10T01:36
at 2007-06-10T01:36
瞞天過海:十三王牌

By Olga
at 2007-06-10T00:01
at 2007-06-10T00:01
索命黃道帶 Zodiac

By Rae
at 2007-06-09T23:19
at 2007-06-09T23:19
遲來的神鬼奇航心得

By Harry
at 2007-06-09T18:56
at 2007-06-09T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