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人權記錄片「婦女人權」 - 紀錄片

By Mia
at 2006-04-25T01:09
at 2006-04-25T01:09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是舊文(今天才看到...)
系列人權記錄片「婦女人權」
傳統文化思想中,男和女一出生就有不平等的待遇。生男稱弄璋,生女叫弄瓦。女兒家從
小就被告誡要遵從三從四德,不但比男性矮一截,若是遇到不幸事故,往往就被視為禍水
或掃把星。
中外對於婦女的貶抑皆然,而具體女權思想和運動,最初爭取的偏向於個體的權利,那是
第一波;後來又擴大成社會、文化、制度面,是為第二波。國際上自1960年代開始有了第
二波的婦女運動,在1979年國際上出現了「消除一切形勢對婦女的歧視公約」,簡稱CEDAW
,具體考慮那些可能帶有歧視的因素,如文化、社會、司法等,而影響婦女的基本人權。
1970年代是台灣婦運的開端,現今的副總統呂秀蓮在當時是一個非常主要的推動者,在國
外留學期間她接觸到婦女運動思想,回台後成立了拓荒者出版社,以此作為基地來推動台
灣婦女地位的運動。後因美麗島事件入監,而其它婦運推動者如李元貞、梁雙蓮等人,認
為台灣的婦運不應該就此結束,於是成立了婦女新知雜誌社,重新探討婦女定位的問題。
婦女新知的言論,在當年是驚世駭俗的。因為它不符合故舊文化男尊女卑的思想;大部分
的男性長久享有優勢,擔心「家變」;少數的女性自己模糊不清地認為那是一群另類的女
人在標新立異。
1980年代解嚴以後,隨著民主化,很多的婦女團體也紛紛成立,在性別平權的領域中,各
婦女團體繼續就各自所長,近年來持續推動了婦女參政、法律改革及修正、性別平等教育
,以及對弱勢族群女性的關注等。
跟世界各國比較起來,台灣的婦女運動在短時間內的成果是非常讓人羨慕的,我們有許多
法案通過:如因彭婉如事件,在1997年1月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而鄧如雯因家暴
殺夫案,促使1998年6月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也在1998年修改民法親屬編中不符性
別平權項目,並於2002年將夫妻財產制修改;為促進兩性工作權的平等,也在2002年3月
通過「兩性工作平等法」;而2004年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進一步讓性別平權的觀念
自小扎根;更於2006年2月開始實施「性騷擾防治法」。法令的推行與修訂是近年來婦女
運動顯著的成果,政府也因應這些議題責成組成了許多機構,並設置113專線,提供民眾
申訴及救援諮商服務管道。另外,最近另一備受關注的議題為—「性別主流化」。
性別主流化的意涵,就是希望國家必須要有一個明定的政策,檢查所有的政策、法律、
體制,是否符合性別平等的精神;也同時考慮、評估政策是否會為不同性別帶來負面影響
。性別主流化,不只是要讓女性獲得權益,也希望男性或弱勢族群,都能享有公平的待遇
。
婦女運動是從婦女的經驗、角度出發,想要改變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而社會的不公平,
資源的分配的不平均,其實並不只限於性別的變相而已。如果能從性別的不平等,進而
看到其它形式的不平等,同時把這種精神推廣到其它不同處境的個人身上去,那麼未來
將會是一個更和諧、更和平的社會。
教育部製作一系列人權紀錄片於公共電視頻道播出,4月15日(週六)中午12:00播出「
婦女人權」,敬請按時收看。
--
是不是所有的事物 都是
因為懂得珍惜 所以反而更害怕失去?!
也或許是 害怕或感應到流逝的狀態了 所以開始學著珍惜?!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有人需要公視input票嗎?希望售一千二 4/26止

By Edith
at 2006-04-24T23:56
at 2006-04-24T23:56
Re: 徵演員

By Hedy
at 2006-04-24T02:02
at 2006-04-24T02:02
Re: 大象男孩 定23日播出

By Mia
at 2006-04-24T00:26
at 2006-04-24T00:26
Re: 鐵馬影展徵求義工

By Tracy
at 2006-04-23T22:57
at 2006-04-23T22:57
第二屆鐵馬影展

By Rae
at 2006-04-23T22:38
at 2006-04-23T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