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夢痕 - 紀錄片

By Bennie
at 2008-08-29T00:15
at 2008-08-29T00:15
Table of Contents
【夢痕 - 的主角】
有個江蘇人,母親裏著小腳,父親是鄉村裡的縣議員,這個江蘇人生長在魚米之鄉,長江
南邊的一個縣的鄉下。家中是地方上的大地主,以當年來說,是富豪之家。大宅院的生活
中他從小就是家中的少爺,除了吃喝無愁外,家裡還能請私塾先生來上課,無憂無慮的第
一個人生的九年。
九歲時,1936年,那年共產黨的軍隊即將要渡過江北,進入他的家鄉。他的父母要他跟著
國民黨的軍隊先離開,因為家裡只得一男,要留下傳宗接代的根,當時他們的選擇,不願
成為共產黨的兵,也不能讓共產黨鬥爭而死。
9歲,他的政治信仰,就已經是這個政黨,中國國民黨。
他跟著部隊離開父母,走在叢林裡、無人森林裡,白天日本人低飛轟炸這些軍民一路的隊
伍,晚上共產黨來抓年輕人,去另一陣營裡,拿他們的槍,瞄準流著一樣血的同胞。
國民黨逃,他也跟著逃,國民黨恨共產黨,此時局,他不得不跟著恨。
16歲,在上海,在家鄉幫助窮人、照顧窮人的父母得到早一步通風報信的消息,也從家鄉
一路逃了出來,家財萬貫頓時成了街頭乞丐。當時日無隔餐米,時針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
度,戰爭,疾病,到處是死人,窮困、死亡,這是他人生的第二個九年。
18歲,國民黨撤退離開大陸的前一刻,他剛大病初癒。染上傷寒,躺了2個月的他,剛醒
來,就被父母叫了去。
「你要跟著國民軍離開大陸,留在這邊只有死路一條,家裡又沒飯吃,你記住,離開後,
不可學壞,要記住,我們家是耕讀傳家。」
他不肯走,父母叫他走。他不放心父親年邁又體弱,上海城裡,生活沒有著落,最後,他
還是跟著國民軍上船了,留下母親,一跛一跛的帶著年幼的弟弟在上海,討飯吃。
27歲,民國45年。來台7年,沒有父母隻字片語的消息,7年軍旅生涯,漸漸洩氣,什麼一
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成功,沒有希望了。
回不去了啦,回不去了,不可能了,可能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這輩子。
看見年老的長者,就想到,父親也應該像他一樣體健吧,這樣的風骨與硬朗就是我的父親
吧,父親怎麼可能遭受共匪的屈打成招和迫害呢?總是在行善的母親是不是還健在呢?我
怎麼能在這裡過著安穩的生活而無法侍奉年老的父母呢?
36歲,民國51年。他好想退伍,這十多年的軍旅生涯,他都只想要找到一個單位能夠好好
寫作和練習書法與水墨畫。對他而言,沒有比實踐自己的夢想更重要。來到台灣的每一年
,每一個月,每一週,他寫日記,給自己訂課表,鍛鍊創作上的實力,克制在現實環境中
所有的誘惑和折難。
45歲,他已經退伍數年。一人的生活很簡單,他所領到的終身俸可以買紙、買墨、租小房
子、裱畫、生活。雖然窮困,但是精神上的富足使他覺得,每天的時間都太短太少不夠用
。寫日記的習慣依舊,訂課表的習慣依舊,數十年如一日的規律生活,讓他能夠完全靠著
自學,遨遊在繪畫和中國水墨的世界裡。
52歲,民國67年,認識了他的另一半。來自苗栗的客家人,鄉下出生,在工廠做工,國中
唸夜補校拿了文憑,也因此認識了他。
外省與客家,有多遠的距離?
素人畫家與工人,心靈有多大的差距?
52歲與24歲,可以測得的距離是28年。
但那些無法測量的呢?
【夢痕導演-你哪位呀?】
自我介紹,永遠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父母是外省客家聯姻,來自桃園八德(一塊還有好多稻田和農地的地方)。曾經是個令人頭
疼的人物,遺傳到父親的硬脾氣,但沒遺傳到堅毅不屈的風骨。遺傳到母親的輪廓,但沒
遺傳到她無私的胸襟。
總之,是個非常平凡的小人物。
唸過兩間國中,兩個五專,然後插大。轉學是專長,但並非如星座上常理推斷是個熱情外
向的人。慢熱與內斂的射手座,低調與直率,然後,易感。
【夢痕是怎麼被產出的?】
根據人性常律,沒有逼迫,沒有前進。
到目前為止,還未培養出自發自律的性格,因此,我和山海經的那位蕭同學,是一起參加
榮光眷影紀錄片培訓班的學員。
為什麼選這個題材?
這輩子我大概不曾真正認識了誰,到目前為止,在我小小的觀景窗裡,還沒能真正瞧出誰
的生命。我的父親是個嚴厲的人,但我感受得到他的愛,我感受得到他愛孩子。前年底,
因為肺炎而病危的他,終於讓我稍微能夠看見他一點點了,並非他有什麼改變,而是"消
逝"的訊號響起,我才發現許多許多事都太晚太晚,似乎也來不及了。
他出院了,靠著自己的意志力重新站起來、走路、生活一如往昔,而我也過著我原本的日
常生活。榮光眷影培訓班,讓我有了理由,主動,向他靠近一些,多走幾步。一開始我的
拍攝內容,是設定在,為什麼他不出門?為什麼他跟別人那麼不一樣?為什麼他那麼自傲
?為什麼他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課程進行一半,要開始拍了。
第一次拿著攝影機,問他問題,為他夾mini mic,百分百配合的他,有問必答,任何要求
他都配合(除了出門),他的眼睛比平常有神,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第一次看毛帶,就發現,不能這樣下去了。
從電腦螢幕看他講話,從耳機聽見他說的一切,就知道,我已經,無法做這個題材了。
一個用意志力克服生存困境的人,只為了父母當年臨別的話,記住自己的初衷。
對於這樣的人,我難以用自己的偏見,去陳述任何的事實,我只能放棄原本的想像,他永
遠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雖然我只能用想像去理解這個世界,但我感受到想像以外的真實
,這個真實,已經為我解決一切的疑惑與不解。
【體驗到什麼?】
我們常用自己的尺去測量其他人,其他人也拿著他們的尺,四處衡量。這次的經驗讓我理
解,這把尺,只是讓自己過得安全與容易的最好方法。如果透過創作(任何型式),能將現
實的重量轉化成一種讓人進入、感受、思索的力量,也許,辛苦的在現實中生存下來,將
有了不同的意義。
關於攝影機的魔力
你對世界的疑問
紀錄片的真實與虛構
如何能說這種電影型式是沉悶的呢?
只要你對於不是自己的事物,還能夠保持赤子之心,你將能看見紀錄片中,難以被取代的
生命力量。
榮光眷影紀錄片發表會 8/30-8/31誠品敦南店
榮光眷影部落格 http://amtfilm.blogspot.com/(所有相關訊息詳見)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灣紀錄片美學系列探究女性和心靈世界

By Agnes
at 2008-08-28T11:14
at 2008-08-28T11:14
榮光眷影紀錄片影展 30日起台北展出兩天

By Brianna
at 2008-08-28T11:09
at 2008-08-28T11:09
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廖瓊枝 郭雪湖)紀錄片首映會

By Valerie
at 2008-08-27T19:51
at 2008-08-27T19:51
[情報] 2008台灣人權映象展

By Carol
at 2008-08-27T11:05
at 2008-08-27T11:05
2008年金馬影展 「8」大紀錄片專題

By Lily
at 2008-08-26T23:22
at 2008-08-26T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