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生命換日線 - 紀錄片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11-22T11:37
at 2006-11-22T11:3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Muhchyng (After 17) 看板: movie
標題: [心得] (紀錄片)生命換日線
時間: Wed Nov 22 11:29:14 2006
※昨天參加紀錄片首映會寫的,很棒的紀錄片,也希望大家支持募捐,咖啡很棒XD
http://www.wretch.cc/blog/Unbelief&article_id=2287259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生命換日線》
紀錄片首映,分享六年來的義診點滴,並發起「國際
園丁認養計畫」,希望透過紀錄片傳達的感動,邀集
更多愛心人士小額捐款,幫助世界未被發現的唇顎裂
兒童。
紀錄片並不濫情,用近乎客觀的角度記載台灣義
診團到東南亞各地義診遭遇的困難。「補臉天使」醫
生羅慧夫,自1998年發起義診,他表示,台灣剛開始
對唇顎裂並沒有很好的醫療水準與基礎,但幾年下來
,已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準則,「一邊學習別人的
技術,轉化為自己適用的,希望能將這些水準運用在
其他國家」。
羅慧夫指出,東南亞國家多半貧窮,台灣義診團
到當地去,絕不會因為當地經濟水準低就亂開刀,「
要讓這些孩子擁有台灣孩子的醫療品質」。堅持著這
個信念,義診團隊每年約有1次至2次的義診,而醫療
人員必須面對不同文化和醫療環境的挑戰。
■從看診開始
所有義診,都從看診開始。首先醫師團隊會先檢
查社工帶來的病患,確定病患身體狀況沒問題,才排
開刀時間。這些醫師一下飛機就開始義診,看診病患
超過義診團負擔,卻無人抱怨。
長庚醫院麻醉科醫師團隊尷尬笑說,到當地考察
時,不少人水土不服而拉肚子、發燒。「而且每次出
國,總是大包小包,義診團能帶的都盡量帶,儘管如
此,能夠親自帶去的東西,好像永遠都不夠。」
紀錄片導演王船舷說,柬埔寨約有1千2百萬人口
,過去因內戰而在鄉下埋了六百萬顆地雷;菲律賓當
地導遊經常警告她們,山上有叛軍綁架觀光客,要義
診團們不要出門。但為了解病患狀況,社工們仍勇敢
地出門家訪,把病患的資訊帶給醫生,確認手術安全。
開刀,是義診的重頭戲,東南亞地區因設備不足
,幾乎每個麻醉醫師都在接受「挑戰」。長庚麻醉科
醫師劉雪金回憶第一次去柬埔寨的狀況就非常危險,
「當地使用台灣已很少用的舊式麻醉藥品,若病患使
用那種藥,再注射止血的血管收縮劑,很容易心律不
整」。
■再累也要去
這些國家因為窮困,醫療不被視為「必要」,有
病就一直拖,直到拖不下去為止。唇顎裂雖不致命,
卻會嚴重影響外觀及語言表達能力,對患者來說,有
一張完整的臉有激勵象徵。義診團隊曾遇過一天停電
九次、只能用手電筒的開刀情境;醫生從早開到晚,
只能在兩台手術間的空檔休息、麻醉醫生甚至得在開
刀中途不斷修機器,她們自嘲地說:「回台灣後都可
當工務科科長了!」
在如此惡劣的醫療環境下,義診團隊仍堅持到當
地服務。長庚整形外科醫師羅綸洲表示,義診的重要
性包括可讓當地醫生較快學會,「看書再做太難了」
,菲律賓的種子醫師Ramon即表示,透過義診團學習
很多技術。
此外,當地許多家長一直以為只有自己的孩子罹
患這種病,直到前來義診才發現有其他人也有同樣狀
況,「這是好事,鼓勵家長照顧孩子,不再認為這病
是宿命」。基於對醫療團隊的信任,許多民眾會主動
問診,逐漸提高當地對醫療的重視。
■一起當園丁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表示,義診8年以
來,至少改變上千位孩子的生命。儘管如此,義診團
卻無法完全服務到每一位孩子。有時候當地若道路中
斷,患者便無法到首都開刀,醫生Glendora更直指:
「她們沒錢,交通困難,即使我們告訴她們是免費手
術,也不會來。」甚至也有家長認為,做完外唇手術
,不影響外形即可,「家長覺得已習慣孩子說話不清
楚,就不做下顎手術」。
除了醫療團必要的器材與開支,唇顎裂小孩及家
長的交通費也需要幫忙;基金會希望選擇當地外科醫
護人員來台學習相關醫技,讓她們回去成為當地種子
醫生,延續唇顎裂修補醫療手術的能力。唇顎裂醫療
也需追蹤牙科及耳鼻喉醫療,共需17年追蹤醫療。
王金英表示, 一名8歲的柬埔寨女孩荃虹,在短
短一小時的手術後,恢復正常臉龐,目前就讀小學二
年級,成績優異,長大後希望能當醫師,幫助其他的
孩子。
欲擔任認養人的民眾,可選擇一個月捐一千元持
續一年,或一個月五百元持續兩年,基金會會把被認
養人資料寄給認養人;若想捐款但經濟能力不足的民
眾,也可選擇向基金會購買秘魯有機咖啡,半磅450
元,並可獲得《生命換日線》DVD。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希望台灣民眾一起加入國際園丁行列,共同灌溉「用
愛彌補」的愛心園地。
--
作者: Muhchyng (After 17) 看板: movie
標題: [心得] (紀錄片)生命換日線
時間: Wed Nov 22 11:29:14 2006
※昨天參加紀錄片首映會寫的,很棒的紀錄片,也希望大家支持募捐,咖啡很棒XD
http://www.wretch.cc/blog/Unbelief&article_id=2287259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生命換日線》
紀錄片首映,分享六年來的義診點滴,並發起「國際
園丁認養計畫」,希望透過紀錄片傳達的感動,邀集
更多愛心人士小額捐款,幫助世界未被發現的唇顎裂
兒童。
紀錄片並不濫情,用近乎客觀的角度記載台灣義
診團到東南亞各地義診遭遇的困難。「補臉天使」醫
生羅慧夫,自1998年發起義診,他表示,台灣剛開始
對唇顎裂並沒有很好的醫療水準與基礎,但幾年下來
,已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準則,「一邊學習別人的
技術,轉化為自己適用的,希望能將這些水準運用在
其他國家」。
羅慧夫指出,東南亞國家多半貧窮,台灣義診團
到當地去,絕不會因為當地經濟水準低就亂開刀,「
要讓這些孩子擁有台灣孩子的醫療品質」。堅持著這
個信念,義診團隊每年約有1次至2次的義診,而醫療
人員必須面對不同文化和醫療環境的挑戰。
■從看診開始
所有義診,都從看診開始。首先醫師團隊會先檢
查社工帶來的病患,確定病患身體狀況沒問題,才排
開刀時間。這些醫師一下飛機就開始義診,看診病患
超過義診團負擔,卻無人抱怨。
長庚醫院麻醉科醫師團隊尷尬笑說,到當地考察
時,不少人水土不服而拉肚子、發燒。「而且每次出
國,總是大包小包,義診團能帶的都盡量帶,儘管如
此,能夠親自帶去的東西,好像永遠都不夠。」
紀錄片導演王船舷說,柬埔寨約有1千2百萬人口
,過去因內戰而在鄉下埋了六百萬顆地雷;菲律賓當
地導遊經常警告她們,山上有叛軍綁架觀光客,要義
診團們不要出門。但為了解病患狀況,社工們仍勇敢
地出門家訪,把病患的資訊帶給醫生,確認手術安全。
開刀,是義診的重頭戲,東南亞地區因設備不足
,幾乎每個麻醉醫師都在接受「挑戰」。長庚麻醉科
醫師劉雪金回憶第一次去柬埔寨的狀況就非常危險,
「當地使用台灣已很少用的舊式麻醉藥品,若病患使
用那種藥,再注射止血的血管收縮劑,很容易心律不
整」。
■再累也要去
這些國家因為窮困,醫療不被視為「必要」,有
病就一直拖,直到拖不下去為止。唇顎裂雖不致命,
卻會嚴重影響外觀及語言表達能力,對患者來說,有
一張完整的臉有激勵象徵。義診團隊曾遇過一天停電
九次、只能用手電筒的開刀情境;醫生從早開到晚,
只能在兩台手術間的空檔休息、麻醉醫生甚至得在開
刀中途不斷修機器,她們自嘲地說:「回台灣後都可
當工務科科長了!」
在如此惡劣的醫療環境下,義診團隊仍堅持到當
地服務。長庚整形外科醫師羅綸洲表示,義診的重要
性包括可讓當地醫生較快學會,「看書再做太難了」
,菲律賓的種子醫師Ramon即表示,透過義診團學習
很多技術。
此外,當地許多家長一直以為只有自己的孩子罹
患這種病,直到前來義診才發現有其他人也有同樣狀
況,「這是好事,鼓勵家長照顧孩子,不再認為這病
是宿命」。基於對醫療團隊的信任,許多民眾會主動
問診,逐漸提高當地對醫療的重視。
■一起當園丁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表示,義診8年以
來,至少改變上千位孩子的生命。儘管如此,義診團
卻無法完全服務到每一位孩子。有時候當地若道路中
斷,患者便無法到首都開刀,醫生Glendora更直指:
「她們沒錢,交通困難,即使我們告訴她們是免費手
術,也不會來。」甚至也有家長認為,做完外唇手術
,不影響外形即可,「家長覺得已習慣孩子說話不清
楚,就不做下顎手術」。
除了醫療團必要的器材與開支,唇顎裂小孩及家
長的交通費也需要幫忙;基金會希望選擇當地外科醫
護人員來台學習相關醫技,讓她們回去成為當地種子
醫生,延續唇顎裂修補醫療手術的能力。唇顎裂醫療
也需追蹤牙科及耳鼻喉醫療,共需17年追蹤醫療。
王金英表示, 一名8歲的柬埔寨女孩荃虹,在短
短一小時的手術後,恢復正常臉龐,目前就讀小學二
年級,成績優異,長大後希望能當醫師,幫助其他的
孩子。
欲擔任認養人的民眾,可選擇一個月捐一千元持
續一年,或一個月五百元持續兩年,基金會會把被認
養人資料寄給認養人;若想捐款但經濟能力不足的民
眾,也可選擇向基金會購買秘魯有機咖啡,半磅450
元,並可獲得《生命換日線》DVD。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希望台灣民眾一起加入國際園丁行列,共同灌溉「用
愛彌補」的愛心園地。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徵對表演有興趣的男孩女孩~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6-11-20T23:55
at 2006-11-20T23:55
[慈濟醫學系學術講座]"南方澳海洋紀事"밠…

By Iris
at 2006-11-20T23:53
at 2006-11-20T23:53
夢想無限(11/18台大管理學院)

By Belly
at 2006-11-20T21:30
at 2006-11-20T21:30
搶救金獅獎:誠徵觀眾!11月26-30日 (歡迎大量轉文)

By Susan
at 2006-11-20T19:48
at 2006-11-20T19:48
首爾列車 紀錄片放映暨研討會

By Audriana
at 2006-11-20T15:11
at 2006-11-20T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