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應該是什麼樣子?從「尋找甜秘客」談起 - 紀錄片
![Anthony avatar](/img/dog2.jpg)
By Anthony
at 2013-05-26T00:15
at 2013-05-26T00:15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有雷。尚未看過此片者,建議先行離開。
文章來源:http://stingraylien.blogspot.tw/
在臺灣,觀眾所能看到的紀錄片題材,大概有下列幾種:
a. 社會議題紀錄片-創作者關心某個社會議題而產生的紀錄片。無論是災
後重建、勞工議題、原住民族議題、核能問題、SARS與禽流感、死刑議題等
等。創作者長期「蹲點」或是「跟拍」,透過紀錄片,創作者反映出自己的
立場;
b. 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 所放映的紀錄片。歷史、動物、世界知
識....當然,臺灣也有人製作傳記類的紀錄片。
臺灣看得到的大概就是這兩類了。
以上這兩類紀錄片,觀眾其實都得不到「觀後愉悅感」,國家地理頻道與
Discovery 的紀錄片令觀眾得到的是一種「知識充滿」的感覺,還談不上
「看完會開心」。而近年來,我看到會開心的紀錄片,有《青春啦啦隊》與
《不老騎士》,那是因為那些高齡的老太太老先生,在鏡頭前面毫不扭捏,
展現天真無邪的一面,他們認真生活的模式,鼓勵了所有觀眾。但無論如
何,台灣的紀錄片製作模式,都脫離不了「跟拍」「蹲點」「社會議題」。
這次看到了201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尋找甜祕客》,我覺得對台灣所有的
紀錄片工作者而言,會是一項很重大的啟發。
首先,這個故事根本無法跟拍,無法蹲點。片中主角首次發片的時間,那年
我才兩歲,這樣根本不會有任何動態畫面。歌曲流傳到南非是1991年,而主
角首次受邀到南非演唱的時間點是1998 年,本片導演知道這個故事的時
候,都已經是2008 年了。看到了嗎?這位紀錄片導演從不曾在事件現場出
現過,導演也只是「聽說」了這個故事。如果導演決定要拍攝這個故事,那
麼他面臨的風險大不大?素材夠不夠?
素材本身就是一個決定影片成功與否的要素,本片最強的素材應該就是音樂
了,但是缺畫面,不過現在都可以用動畫、訪問、歷史畫面補齊。那麼需要
哪些素材,怎麼處理影片結構,最後一整個事情就是「如何讓影片有強烈的
說服力」。我相信本片的所有一切結構都是透過設計撰稿而得,首先說明南
非的時空環境,然後兩個大粉絲出來說明主角有多紅,接著介紹他的製作人
出場,他的女兒出場。就這麼樣抽絲剝繭般,總算最後是主角在家中,緩緩
打開窗戶,本尊現身....
我忍不住「哇!」了一聲。主角還在!但我知道,這些都是「戲劇結構」。
即便是主角在街頭緩步走路,在雪地裡走路,那都是設計過的。導演早就設
計好一切的一切,導演早就去拜訪當事人好幾次。這樣的製作過程,我想臺
灣的紀錄片工作者是很難想像到的。
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從戲院出來的時候,情緒是愉悅且開心的。我不是因為
關心某個社會議題而去看了紀錄片,而導演的動機也只是「我想要告訴觀眾
一個很棒的傳奇故事」,如此而已。倘若各位去查閱 2013 年奧斯卡所有入
圍的紀錄片,除了「尋找甜祕客」之外,其他都帶有很深的社會議題色彩。
我想「看完會快樂」這件事情影響了影藝學院的會員,對這部片奪魁肯定加
分不少。
順帶我想要提及紀錄片當中的「作者論」與「社會議題」之間的關係。各位
都知道麥可摩爾的紀錄片有很強烈的導演印記,即便他是搞社會議題,但反
諷式的剪接手法變成是他最強烈的「導演印記」。2004 年奧斯卡的最佳紀
錄片《戰爭迷霧》內容只是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國防部長做了25小時
的訪問,然後剪成兩個小時,但表現手法有絕對的「作者方式」。可是台灣
的紀錄片創作者都把「議題」放在作者之前;結果就變成「拍原住民議題的
紀錄片導演」或是「拍災區的紀錄片導演」「拍新移民議題的紀錄片導
演」。「作者標記」反而跟議題連結在一起。如果在沒有任何外界資訊之下
跑去看某部臺灣紀錄片,首先可以從議題來猜猜看導演是誰,再來只好等到
結束時候的字幕表,才會認識導演。所以,臺灣的紀錄片工作者,是否也能
夠跳出自己擅長的議題,再多加強一些個人獨特的表現手法?
站在觀眾的立場,我衷心期待有更多「看了會開心」而且「有作者印記」的
臺灣紀錄片;而站在「曾經是紀錄片導演」的立場,這當然也是我要努力的
目標。在此把這部「尋找甜祕客」推薦給臺灣所有紀錄片工作者,各位都可
以從此片當中找到紀錄片更廣的面向。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科倫拜校園事件
![Dinah avatar](/img/girl.jpg)
By Dinah
at 2013-05-22T21:21
at 2013-05-22T21:21
介紹網路上可看的紀錄片討論串
![Margaret avatar](/img/girl1.jpg)
By Margaret
at 2013-05-22T21:14
at 2013-05-22T21:14
「不能戳的秘密II」 踢爆官員瞞疫情
![George avatar](/img/dog1.jpg)
By George
at 2013-05-22T11:25
at 2013-05-22T11:25
《指尖視力2.0》視障按摩入鏡 50年鳴悲歌
![Freda avatar](/img/cat5.jpg)
By Freda
at 2013-05-20T14:22
at 2013-05-20T14:22
介紹網路上可看的紀錄片討論串
![Margaret avatar](/img/cat4.jpg)
By Margaret
at 2013-05-19T15:41
at 2013-05-19T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