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救援把赫密斯當送貨專機不就好了 - 電影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20-06-14T17:3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amsungNote9 (While Living)》之銘言:
: 剛剛重看第N次絕地救援 我超愛這片的
: 不過居然現在才想到這一點
: 在電影中
: 要把無人探測器(補給品)送到火星失敗機率高
: NASA的IRIS更因為選錯補給品
: 在發射過程中蛋白質塊液化而失敗
: 接著中國航天局提供太陽神助推器
: 給NASA繼續執行補給任務
: 不過黑人小哥計算出可以將赫密斯用更快的時間送回火星
: 所以選擇用太陽神送補給品給赫密斯再去救華特尼
: 但是卻必須執行高風險的火星上空對接
: 而我突然想到
: 赫密斯經過火星時直接把補給品丟下去給華特尼
: 讓他再待4年跟戰神四號任務成員會合不就好了
: 這樣就不用執行高風險的對接行動了
: 當然四年時間會不會讓居住倉又發生意外
: 高輻射低重力的火星更可能會讓身體機能造成永久損害
: 但總比電影中幾乎是千鈞一髮的對接來的好吧?


這位朋友,不用感到孤單,我也覺得用太空船單純載貨過去火星才是最佳解。以前也有發
過類似的文章,不過也是被大部分人覺得這方法不妥XDD


我覺得可能是電影篇幅的關係省略了許多小說細節,所以才會覺得一定要用這麼刺激的方
式才救到戴蒙哥。其實看完小說我反而更加堅定這個貨運想法(雖然小說也是隊員抗命修
改軌道去救人XDD)。


在小說裡有提到NASA發現瓦特尼存活後有評估整個基地是可以持續運作到下一個任務組員
前來。其實當初會撤離火星主要原因是接駁小艇會被風吹倒才會撤退的,基地本身是可以
抵抗這些天氣因素的,又尤其有一個擅長維修的組員可以隨時修繕。


而且小說在NASA取得聯絡和知道馬鈴薯的訊息後,NASA的規劃可是在火星日第900多天後
才把物資送到火星去,再由下一個任務小組去救人了。要不是居住艙爆掉馬鈴薯無法繼續
種,NASA本來就打算施行長期的救人計劃了。(更正一下,是原本糧食+馬鈴薯可以撐到9
00天左右,投遞物資約850多天抵達火星)


好,這邊提到居住艙爆炸這個轉捩點,也是許多人覺得最有風險的地方,而且有又跟我前
面提到基地可以持續運作有點矛盾。其實這要解釋也很簡單:就是NASA犯蠢,沒有考慮多
一個人還在使用XDD,所以才造成減壓艙使用過度,布料疲勞裂開空氣再炸開(電影好像
只瞬間帶過,小說花了不少篇幅講來龍去脈)。

事後NASA有說明爆炸原因,也告訴瓦特尼後續配套措施和檢查程序,我覺得之後NASA就會
把多一個人的因素納入後續的考量,並一定給瓦特尼更多程序去解決耗損的問題,加上瓦
特尼也會自己去處理各種狀況,其實基地再爆炸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剩下的問題就只
有糧食的部分了。


所以與其還要冒更多人回去營救的風險,把赫密斯號裝滿物資再遙控到火星投放,也比起
太陽神直接墜毀火星的計劃好多了,而且如果是空無一人的太空船過去火星,物資就有六
倍,瓦特尼生存的機率又更高了

另外物資的部分也不是就送這一趟就能撐四年,但小說也有說明整個任務的流程。簡單來
說,已戰神三號任務為例,在前一個戰神二號出發之際,NASA也會開始發射好幾趟
火箭把戰神三號相關的物資陸續送到火星,等戰神三號隊員降落火星後再集中組裝基地。
所以基本上只要瓦特尼有得到赫密斯運來的物資,NASA再陸續發射火箭補充,要撐到下一
組任務小組來應該不成問題(當然所需的成本又是另一個問題了XDD)。


至於瓦特尼如果一個人待在火星四年會不會瘋掉,也可以說一下,在小說裡NASA的醫生有
稍微提到(電影則是上映前在網路用短片當宣傳),瓦特尼的心理素質算是所有組員中最
強的,小說裡也常常看到他的行為或自述都是相當積極正向的,有了通訊後還時常嘴NASA
的人(可惜電影我覺得還不夠多)。而且這些去火星的人不是普通人是太空人啊,之前才
有新聞報導NASA終於選了一批人準備去火星,每個人的生涯背景真的是人類中的菁英啊XD
D


所以對我而言,改由太空船當太空貨運送貨到火星投放,真的比一群人再飛回去火星等瓦
特尼搭改裝接駁小艇噴上太空後再接人好多了。

不過也要說,有這個大膽的救援最後才有張力,整個故事也才夠高潮迭起,要不然這麼實
際也太無聊了XDD

(不過電影最後這段我真心覺得太爛了,小說是太空船炸掉門後速度ok了就放人把瓦特尼
接回來,電影還給隊長表現不綁攜帶飛過去接人,瓦特尼也真的搞鋼鐵人那一套,太胡扯
了XDD)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0-06-15T19:47
可是麥特戴蒙在另外一個星球待太久就崩潰啦
Una avatar
By Una
at 2020-06-16T06:15
感謝認真回復XD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6-20T21:33
不過作者其實也有說過其實火星的空氣密度低,風暴
再大也吹不倒MAV,這是本書最大但是必須要有的BUG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0-06-25T03:50
而且低重力的火星對身體機能影響太大,早點閃更好。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0-06-29T10:15
小說太拖了 基本上就是讓主角一直碰各種高科技困難
A衰事-解決A-B困難-解決B-C-D-E-F-G 電影比較剛好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0-07-03T13:12
減壓艙有提到馬克都用同一個才提早爆掉 另一個爆也
是遲早的事 所以不得不救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0-07-05T21:56
現實面是美國不立刻救人,會被告死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0-07-07T21:08
美國的律師文化,經不起“誰負責”3字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0-07-11T16:15
別小看火星大氣,火星有沙塵暴,也有超過時速100km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0-07-15T23:51
的風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0-07-20T07:35
坦白說這本小說寫得不怎樣,尤其是人物刻劃方面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0-07-20T21:03
電影我記得一開始出發點就是NASA想縮短救援時間,所
以才會出現因倉促測試造成原本的計劃失敗的橋段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20-07-23T14:29
如果事情可以慢慢來我想NASA也不會那麼急著想發射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20-07-26T19:48
實際上如果最初發射食物的計劃有成功,後面或許就真
的可以慢慢來,起碼華特尼已經不會餓死

電影幾乎都要做個懸尾是不是陋習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20-06-14T15:57
好萊塢的幾乎九成九都會做個懸疑尾巴 例如感染片有個倖存者被感染然後黑屏跑製作者名單 或是boss被幹掉,最後又帶一個復活場景 日本片好像七成左右 然後一堆大爛片也硬要作懸尾 是以為自己還能拍第二部嗎? 每次看到就像是玩遊戲全破前主機突然壞掉的感覺 電影幾乎都要故意做個懸尾是不是一種陋習 0 ...

一部很古老的歐美太空片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0-06-14T15:37
想詢一部歐美的太空片 應該超過20年以上了 看的時候年紀太小,線索有點少 印象最深的是電影結尾 男主角發現隊員是異形 把他鎖在一個倉室發射到太空去 後來男主角與另一名黑人隊員要返航了 返航的時候黑人還有跟地球的女兒視訊,女兒還跟黑人爸爸說她牙齒掉了兩顆 結果最後男主角發現黑人也是異形, (但黑人好像是好的異 ...

大家看到槍戰會出戲嗎?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20-06-14T15:32
每次看到電影有槍戰都會出戲 十幾個人射一個人 槍淋彈雨卻一發都沒射中 十幾個阿嬤閉著眼睛射說不定都還比他們準 然後主角跟他們對轟卻射倒好幾個 然後自己還是安然無事 只要看到這種橋段就會覺得很出戲 變的很討厭看槍戰 有人也會這樣嗎 - ...

愛將爆「周星馳地雷」!踩中雷點秒被翻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0-06-14T15:20
愛將爆「周星馳地雷」!踩中雷點秒被翻白眼 背後原因曝星爺成功祕密 「喜劇天王」周星馳的作品陪伴了無數人長大,從演員到跨足幕後當起導演,不管是哪個 領域的成就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多年來有關他的爆料也不少,近日他的愛將李尚 正便提起和星爺合作時千萬要注意的雷點,稍有不慎小心被賞白眼。 李尚正和周星馳合作 ...

經典美劇《六人行》「都是白人」惹種族歧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0-06-14T14:09
這真的很無聊 台灣也是啊 就原住民啊 電影開個玩笑也不行 什麼彭恰恰事件還記得嗎? 夠無聊的 根本是走火入魔了 其實文化一直變 舉例黑人來說: 從黑人被壓榨 到平權 到反歧視 到反歧視過頭 到現在的:刻意反歧視的政治操弄的怪氣氛 永遠吵不完 我覺得根本就開放就好 你歧視就歧視啊 我也歧視你啊 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