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懷念:紫錦囊金佛塔求聖血 - 布袋戲

By Daph Bay
at 2006-06-29T02:05
at 2006-06-29T02:05
Table of Contents
紫錦囊與風輪火轉万俟焉達成協議,由万俟焉保管織夢師的屍體,條件是紫錦囊必須取得
聖血來幫助金太極清醒。
於是天劫來到了靈山金佛塔。
天劫:在下天劫紫錦囊,為了聖血而來。
住持這時說話了(貧僧法號夢遺,呀,不是,是慧根)
慧根:聖血乃是佛門聖物,怎可隨便贈予!
天劫:我相信佛祖很樂意用祂的血來拯救蒼生,這就是大博愛的精神。
慧根:阿彌陀佛,「佛渡有緣人」這句話相信施主你也聽過才是。唯有與佛有緣的人,才
能受到佛祖的眷顧。
天劫:大師你言差矣。經上有言「心、佛、眾生,是三年差別」,以第一義來說,每一個
人法身與佛性均無二無別,也就是說天下間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佛性存在,那何來有緣無
緣之別呢??
慧根:沒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存在。但如果自己沒去發覺它,那佛性也只不過是一件無
用的廢物而已。有人輕輕一點就能發覺佛性的存在;有的人再怎麼開導,也是徒然。因此
有緣與無緣就是在如此微妙的清況下分別。
天劫:大師,修行就是為了發覺佛性的存在。那請問是不是修行越久,道行越深的人就離
佛越近??
慧根:這也未必,這與本身的智慧、領悟力以及機緣都有相當的關聯。像我師叔一休禪師
,他的年紀不及我的三分之一,但是他對佛理、禪意的了悟勝我許多。施主,修行只是一
種發覺自我佛性的起步與基礎。
天劫:雖然我不是出家人,但是我對佛學頗有研究,我自認我已經發覺自我佛性的存在。
慧根:阿彌陀佛,施主不可誇言。佛學不像你所說的那麼簡單。
天劫:你不相信,那你可以考我呀!!
慧根:考你??說是互相研究吧。
天劫:也可以。
慧根:你叫天俠紫錦囊,那請你說出「俠」的真諦是什麼??
天劫:大師你指的「俠」是俠客的俠還是災劫的劫呢??
慧根:當然是俠客的「俠」
天劫:我所用的是災劫的「劫」,並非俠客的「俠」也。
慧根:我所問的是俠客的「俠」,並非災劫的「劫」。
天劫:好,你注意聽。吾人以俠設教,俠之為言,「平」也。故俠之唯一原理為平性動而
愛力生。平性動,吾俠謂之真情;愛力生,吾俠謂之熱腸,而繼之以無畏。不平則鳴,蓋
人對不平而發動自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蓋見人有不平事而發動愛他。見不平就是真情
之流露,相助就是熱腸之動機,拔刀就是無畏之實現。故吾俠生命之立足,只是真情;向
上之工作,只是熱腸;創造之手段,只是無畏。 吾人欲完成「俠」之任務,非真情以立,
熱腸以行,無畏以至,不可也!! 不真情而偽意,不熱腸而冷血,不無畏而懦怯,皆非俠
者所應為,俠而不俠,罪加一等。 在雷霆軒的一休: 恩~~~~
富貴不能淫吾志,俠為之也。貧賤不能短吾氣,俠為之也。威武不能搖吾心,俠為之也。
生死不能奪吾節,俠為之也。
慧根:你將「俠」的真諦解釋得非常完美。但不知你的作風是否與你所講的相同。
天劫:佛家八正道是我為人處世的根據。
慧根:你也了解佛家八正道,講出來聽聽看吧。
天劫:正見,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正思惟,斷滅惡的欲念,生起正當的
欲念,又名正欲。正語,常攝口善業戒,說出和善真誠的言語。正業,常攝身善業戒,努
力做自己正當的行業。正命,以正業維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職業來玷汙聖潔的生命。正
勤,一心專精,不間斷的向善的方面去努力。正念,意念正道,精進正業,不使思想行為
有錯誤。正定,心生清淨,入無漏定。
慧根:哈哈,言善非難,行之難也。老衲出家修行將近一百年了,尚不能事事遵照著八正
道而行,何況是你。 (謎之聲:光看偶頭就知道你做不到了)
天劫:如你所說,並非是修行越久,道行越深的人就越接近佛。
慧根:能言善道,你非是一般人。但不管如何,聖血我是無法給你的。
天劫:佛渡有緣人,我能夠領悟佛性,與佛有緣。你不將佛祖的聖血給我,那就太說不過
去了。
慧根:阿彌陀佛,千言無益。施主請回吧。
天劫:大師,我問你。假如我的手像這樣(手張開朝上)只放不收,始終不變,你說它是什
麼。
慧根:畸形。
天劫:假如我的手像這樣(手張開朝下)只收不放,始終不變,你又說它是什麼。
慧根:一樣是畸形呀。
天劫:那你又是什麼呢??? (謎之聲:紫錦囊罵的好呀)
慧根:我~~~~~我~~~這這~~~~ 時間不早了,施主請回請回。
一休:慧根
慧根:師叔
一休:讓這位施主吃完點心才離開吧。
慧根:是。
天劫:金剛經裡面有記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禪師,你
要我點那一個心呢??
一休:慧根,將聖血送給這位高人吧!
~~~~~~~~~~~~~~~~~~~~~~~~~~~~~~~~~~~~~~~~~~~~~~~~~~~~~~~~
天劫:早就叫你拿過來了,還在這裡給我浪費時間 (強雄貌)
--
聖血來幫助金太極清醒。
於是天劫來到了靈山金佛塔。
天劫:在下天劫紫錦囊,為了聖血而來。
住持這時說話了(貧僧法號夢遺,呀,不是,是慧根)
慧根:聖血乃是佛門聖物,怎可隨便贈予!
天劫:我相信佛祖很樂意用祂的血來拯救蒼生,這就是大博愛的精神。
慧根:阿彌陀佛,「佛渡有緣人」這句話相信施主你也聽過才是。唯有與佛有緣的人,才
能受到佛祖的眷顧。
天劫:大師你言差矣。經上有言「心、佛、眾生,是三年差別」,以第一義來說,每一個
人法身與佛性均無二無別,也就是說天下間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佛性存在,那何來有緣無
緣之別呢??
慧根:沒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存在。但如果自己沒去發覺它,那佛性也只不過是一件無
用的廢物而已。有人輕輕一點就能發覺佛性的存在;有的人再怎麼開導,也是徒然。因此
有緣與無緣就是在如此微妙的清況下分別。
天劫:大師,修行就是為了發覺佛性的存在。那請問是不是修行越久,道行越深的人就離
佛越近??
慧根:這也未必,這與本身的智慧、領悟力以及機緣都有相當的關聯。像我師叔一休禪師
,他的年紀不及我的三分之一,但是他對佛理、禪意的了悟勝我許多。施主,修行只是一
種發覺自我佛性的起步與基礎。
天劫:雖然我不是出家人,但是我對佛學頗有研究,我自認我已經發覺自我佛性的存在。
慧根:阿彌陀佛,施主不可誇言。佛學不像你所說的那麼簡單。
天劫:你不相信,那你可以考我呀!!
慧根:考你??說是互相研究吧。
天劫:也可以。
慧根:你叫天俠紫錦囊,那請你說出「俠」的真諦是什麼??
天劫:大師你指的「俠」是俠客的俠還是災劫的劫呢??
慧根:當然是俠客的「俠」
天劫:我所用的是災劫的「劫」,並非俠客的「俠」也。
慧根:我所問的是俠客的「俠」,並非災劫的「劫」。
天劫:好,你注意聽。吾人以俠設教,俠之為言,「平」也。故俠之唯一原理為平性動而
愛力生。平性動,吾俠謂之真情;愛力生,吾俠謂之熱腸,而繼之以無畏。不平則鳴,蓋
人對不平而發動自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蓋見人有不平事而發動愛他。見不平就是真情
之流露,相助就是熱腸之動機,拔刀就是無畏之實現。故吾俠生命之立足,只是真情;向
上之工作,只是熱腸;創造之手段,只是無畏。 吾人欲完成「俠」之任務,非真情以立,
熱腸以行,無畏以至,不可也!! 不真情而偽意,不熱腸而冷血,不無畏而懦怯,皆非俠
者所應為,俠而不俠,罪加一等。 在雷霆軒的一休: 恩~~~~
富貴不能淫吾志,俠為之也。貧賤不能短吾氣,俠為之也。威武不能搖吾心,俠為之也。
生死不能奪吾節,俠為之也。
慧根:你將「俠」的真諦解釋得非常完美。但不知你的作風是否與你所講的相同。
天劫:佛家八正道是我為人處世的根據。
慧根:你也了解佛家八正道,講出來聽聽看吧。
天劫:正見,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正思惟,斷滅惡的欲念,生起正當的
欲念,又名正欲。正語,常攝口善業戒,說出和善真誠的言語。正業,常攝身善業戒,努
力做自己正當的行業。正命,以正業維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職業來玷汙聖潔的生命。正
勤,一心專精,不間斷的向善的方面去努力。正念,意念正道,精進正業,不使思想行為
有錯誤。正定,心生清淨,入無漏定。
慧根:哈哈,言善非難,行之難也。老衲出家修行將近一百年了,尚不能事事遵照著八正
道而行,何況是你。 (謎之聲:光看偶頭就知道你做不到了)
天劫:如你所說,並非是修行越久,道行越深的人就越接近佛。
慧根:能言善道,你非是一般人。但不管如何,聖血我是無法給你的。
天劫:佛渡有緣人,我能夠領悟佛性,與佛有緣。你不將佛祖的聖血給我,那就太說不過
去了。
慧根:阿彌陀佛,千言無益。施主請回吧。
天劫:大師,我問你。假如我的手像這樣(手張開朝上)只放不收,始終不變,你說它是什
麼。
慧根:畸形。
天劫:假如我的手像這樣(手張開朝下)只收不放,始終不變,你又說它是什麼。
慧根:一樣是畸形呀。
天劫:那你又是什麼呢??? (謎之聲:紫錦囊罵的好呀)
慧根:我~~~~~我~~~這這~~~~ 時間不早了,施主請回請回。
一休:慧根
慧根:師叔
一休:讓這位施主吃完點心才離開吧。
慧根:是。
天劫:金剛經裡面有記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禪師,你
要我點那一個心呢??
一休:慧根,將聖血送給這位高人吧!
~~~~~~~~~~~~~~~~~~~~~~~~~~~~~~~~~~~~~~~~~~~~~~~~~~~~~~~~
天劫:早就叫你拿過來了,還在這裡給我浪費時間 (強雄貌)
--
Tags:
布袋戲
All Comments

By Barb Cronin
at 2006-06-30T10:59
at 2006-06-30T10:59

By Isla
at 2006-07-02T02:18
at 2006-07-02T02:18

By Isla
at 2006-07-05T17:29
at 2006-07-05T17:29

By Candice
at 2006-07-06T06:08
at 2006-07-06T06:08

By Damian
at 2006-07-08T00:06
at 2006-07-08T00:06

By Isla
at 2006-07-11T02:39
at 2006-07-11T02:39

By Barb Cronin
at 2006-07-13T04:56
at 2006-07-13T04:56

By Hedy
at 2006-07-14T23:05
at 2006-07-14T23:05

By Lucy
at 2006-07-15T19:44
at 2006-07-15T19:44

By Lily
at 2006-07-17T07:54
at 2006-07-17T07:54

By Daniel
at 2006-07-21T16:32
at 2006-07-21T16:32

By Mary
at 2006-07-23T15:20
at 2006-07-23T15:20

By Skylar Davis
at 2006-07-27T17:30
at 2006-07-27T17:30

By Margaret
at 2006-07-30T17:29
at 2006-07-30T17:29

By Ivy
at 2006-08-03T01:31
at 2006-08-03T01:31

By Irma
at 2006-08-06T18:50
at 2006-08-06T18:50

By Andy
at 2006-08-07T13:11
at 2006-08-07T13:11

By Daph Bay
at 2006-08-12T05:32
at 2006-08-12T05:32

By Ida
at 2006-08-14T13:27
at 2006-08-14T13:27

By Andy
at 2006-08-15T18:21
at 2006-08-15T18:21

By Donna
at 2006-08-18T11:06
at 2006-08-18T11:06

By Kumar
at 2006-08-22T09:17
at 2006-08-22T09:17

By Andy
at 2006-08-26T14:16
at 2006-08-26T14:16
Related Posts
素還真,15年死過18次!

By Harry
at 2006-06-28T19:29
at 2006-06-28T19:29
如何達到發在意先

By Tom
at 2006-06-28T14:48
at 2006-06-28T14:48
早期霹靂的斷背山

By William
at 2006-06-28T01:03
at 2006-06-28T01:03
霹靂系列一覽表(一)

By Leila
at 2006-06-27T15:17
at 2006-06-27T15:17
六合三傳之風颱美人

By Gilbert
at 2006-06-27T04:16
at 2006-06-27T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