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小故事(上) - 藝術電影
By Bethany
at 2008-09-19T15:54
at 2008-09-19T15:54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cineplex (保持生命的熱度)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綠光小故事(上)
時間: Fri Sep 19 11:47:17 2008
1987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還叫電影圖書館,金馬影展還由他們舉辦,新聲戲院也還
沒變成今天的錢櫃KTV,我在那裡第一次看到侯麥的電影。當時還在讀高中,下了課趕車
去看,電影雖才開演,但一千多人的戲院幾乎已經坐滿,不想浪費時間去找位子而漏看
任何畫面,我索性站著看完整部【綠光】。真是一部奇片啊!剛開始只是一個愛發牢騷
的巴黎女子的夏日記事,但隨著影片的進行,愈來愈讓人理解她的堅持,而忍不住認同
起她來;當電影最後,夕陽西沈、一抹綠光果真從海平面射出時,全場忍不住爆出如雷
掌聲。那是影展的黃金年代,視聽娛樂沒今天多,院線能看的東西也少,每年一度的國
際影展總能讓熱血影迷、文藝青年排成長長的隊伍朝聖。而這場觀影經驗,如儀式般地
深印在我的腦海,也讓我從此成了侯麥的影迷,不錯過他任何一部電影。
-- 資深影評人 聞天祥
將近十多年了吧,是某隔壁社團活動,經過時瞥見留下來看的,影碟投到銀幕上,大大
的、一片模糊,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侯麥。據說看到綠光便可以洞察自我與別人,可以
找到所有的秘密,不知道侯麥後來還相信這夢想嗎。那時我也好嚮往找到綠光,但原來
綠光或者只是歲月的代稱,慢慢地,終將你會看得到所有秘密,而看到了,就無法回到
看不到,也無法成為沒看到,然後,你覺得非常後悔,寧可回到不透明的年紀。綠光不
在電影裡,在綠光裡的是與綠光的相對位置。
-- 影評人 黃以曦
「影廬」,在這個三不五時被警察光顧,全台唯一可接觸藝術電影的私營電影資料館內
一間暗不見天日的小房間裡,我認識了侯麥,沒想到,數年以後,他成為我在巴黎大學
的導師,而這位我眼中的大導演,卻也是位讓巴黎電影系學生們昏昏欲睡的「講」師,
隔年,我寫下了《默片有聲導演》,而這一切,都因【綠光】而結下的緣份。
-- 作家 彭怡平
整整二十年前,一九八七年,我竟神秘地看了一部《綠光》。那是建中班聯會每個月都
會辦一次的電影欣賞,地點在中山堂,還要先索票才能進場(不知現在電影欣賞這回事
是不是還存在)。放完《綠光》,一堆建中生罵聲連連,但《綠光》這部片恐怕是我看
過的純文藝片的第一部,很有韻味,結局也很感人。如果當時我才高一就已經可以喜歡
《綠光》的話,我相信在二十年後,心思更加早熟的台灣人,會不分年紀,一定也能夠
再感受到《綠光》豐沛的情感。其中的一個後遺症是:一到海邊正值日落時間,就會想
等看看綠光會不會出現。廢話,我當然已經看過好幾次了。
-- 影評人 周星星
第一次見識《綠光》,是透過畫質斑駁的VHS影帶;第二次看《綠光》,是從朋友手上借
到六區推廣版的DVD,這中間至少相隔了十年以上。時間,總是無情地弭平了記憶中某些
格外深刻的痕跡;神奇的是,我仍然記得在《秋天的故事》裡已然蒼老的黛芬(Marie
Riviere飾)當年等待綠光的神態。期待今年秋天,在大銀幕上正式與《綠光》相見。
--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 台長 ryan
1995的金馬影展的《人約巴黎》讓我認識的侯麥,儘管電影裡只是生活的對話、平實的
風格,但是那份如春風般的氣息教人著迷。後來陸續在影展上看到他的作品、成他的信
徒,之後我更在重慶南路旁的藝術電影「聖殿」買到侯麥傳說的經典《綠光》,就算那
只是畫質跟翻譯都不算太好的VHS,但侯麥對愛情世界的剖析,還有在膠捲裡藏著的溫暖
與幸福,都讓人回味不已,直到今年我還能想起當「綠光」乍現的那一刻。
-- 華納家庭娛樂 劉德湧
--
作者: cineplex (保持生命的熱度)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綠光小故事(上)
時間: Fri Sep 19 11:47:17 2008
1987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還叫電影圖書館,金馬影展還由他們舉辦,新聲戲院也還
沒變成今天的錢櫃KTV,我在那裡第一次看到侯麥的電影。當時還在讀高中,下了課趕車
去看,電影雖才開演,但一千多人的戲院幾乎已經坐滿,不想浪費時間去找位子而漏看
任何畫面,我索性站著看完整部【綠光】。真是一部奇片啊!剛開始只是一個愛發牢騷
的巴黎女子的夏日記事,但隨著影片的進行,愈來愈讓人理解她的堅持,而忍不住認同
起她來;當電影最後,夕陽西沈、一抹綠光果真從海平面射出時,全場忍不住爆出如雷
掌聲。那是影展的黃金年代,視聽娛樂沒今天多,院線能看的東西也少,每年一度的國
際影展總能讓熱血影迷、文藝青年排成長長的隊伍朝聖。而這場觀影經驗,如儀式般地
深印在我的腦海,也讓我從此成了侯麥的影迷,不錯過他任何一部電影。
-- 資深影評人 聞天祥
將近十多年了吧,是某隔壁社團活動,經過時瞥見留下來看的,影碟投到銀幕上,大大
的、一片模糊,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侯麥。據說看到綠光便可以洞察自我與別人,可以
找到所有的秘密,不知道侯麥後來還相信這夢想嗎。那時我也好嚮往找到綠光,但原來
綠光或者只是歲月的代稱,慢慢地,終將你會看得到所有秘密,而看到了,就無法回到
看不到,也無法成為沒看到,然後,你覺得非常後悔,寧可回到不透明的年紀。綠光不
在電影裡,在綠光裡的是與綠光的相對位置。
-- 影評人 黃以曦
「影廬」,在這個三不五時被警察光顧,全台唯一可接觸藝術電影的私營電影資料館內
一間暗不見天日的小房間裡,我認識了侯麥,沒想到,數年以後,他成為我在巴黎大學
的導師,而這位我眼中的大導演,卻也是位讓巴黎電影系學生們昏昏欲睡的「講」師,
隔年,我寫下了《默片有聲導演》,而這一切,都因【綠光】而結下的緣份。
-- 作家 彭怡平
整整二十年前,一九八七年,我竟神秘地看了一部《綠光》。那是建中班聯會每個月都
會辦一次的電影欣賞,地點在中山堂,還要先索票才能進場(不知現在電影欣賞這回事
是不是還存在)。放完《綠光》,一堆建中生罵聲連連,但《綠光》這部片恐怕是我看
過的純文藝片的第一部,很有韻味,結局也很感人。如果當時我才高一就已經可以喜歡
《綠光》的話,我相信在二十年後,心思更加早熟的台灣人,會不分年紀,一定也能夠
再感受到《綠光》豐沛的情感。其中的一個後遺症是:一到海邊正值日落時間,就會想
等看看綠光會不會出現。廢話,我當然已經看過好幾次了。
-- 影評人 周星星
第一次見識《綠光》,是透過畫質斑駁的VHS影帶;第二次看《綠光》,是從朋友手上借
到六區推廣版的DVD,這中間至少相隔了十年以上。時間,總是無情地弭平了記憶中某些
格外深刻的痕跡;神奇的是,我仍然記得在《秋天的故事》裡已然蒼老的黛芬(Marie
Riviere飾)當年等待綠光的神態。期待今年秋天,在大銀幕上正式與《綠光》相見。
--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 台長 ryan
1995的金馬影展的《人約巴黎》讓我認識的侯麥,儘管電影裡只是生活的對話、平實的
風格,但是那份如春風般的氣息教人著迷。後來陸續在影展上看到他的作品、成他的信
徒,之後我更在重慶南路旁的藝術電影「聖殿」買到侯麥傳說的經典《綠光》,就算那
只是畫質跟翻譯都不算太好的VHS,但侯麥對愛情世界的剖析,還有在膠捲裡藏著的溫暖
與幸福,都讓人回味不已,直到今年我還能想起當「綠光」乍現的那一刻。
-- 華納家庭娛樂 劉德湧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08-09-21T10:32
at 2008-09-21T10:32
Related Posts
台北電影節 票房逐年衰退
By Frederic
at 2008-09-19T14:16
at 2008-09-19T14:16
女性影展沙龍講座
By Belly
at 2008-09-18T16:27
at 2008-09-18T16:27
罪愛 - By 蘇蘭 (有雷)
By Daph Bay
at 2008-09-18T14:31
at 2008-09-18T14:31
侯麥經典作品【綠光 】喚醒影人記憶
By Hedwig
at 2008-09-18T12:22
at 2008-09-18T12:22
╰電影院╯ 9/20 (六) 鬼迷茱麗葉
By Candice
at 2008-09-18T10:28
at 2008-09-18T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