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動員(1998)──當國家本身成為恐怖 - 電影
By Caitlin
at 2016-03-25T13:40
at 2016-03-25T13:40
Table of Contents
不知道是否巧合,在比利時成為恐怖攻擊目標後不久,電影台重播了《緊急動員》這
部片。片中,丹佐華盛頓飾演一位FBI探員、布魯斯威利飾演陸軍將領。整部劇情的主軸
是,紐約市面臨了慘絕人寰的連環爆炸案,從影片開始的公車、坐滿社交名流的劇院、孩
童嬉鬧的小學甚至是FBI總部大樓都遭受攻擊。即使FBI探員屢次找到個別事件的兇手,卻
仍舊無法阻止接下來的恐怖行動。
然後激烈的辯論就來了──既然FBI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政府應不應該出動軍隊干涉
、避免下次攻擊?「軍隊不是被訓練來鎮壓人民用的,這使我們的憲政精神蕩然無存。」
「但人民感到恐懼,一半的父母拒絕讓小孩上學,他們希望軍隊保護他們。」
在電影中,政府選擇對整個紐約市宣布戒嚴。坦克車和持槍軍人包圍街頭、嚴格檢查
每位從家門走出來的人。令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感到一陣惡寒的是將軍的宣告:
「這些恐怖分子是阿拉伯裔、介於十四到三十歲且剛入境…你可以躲在跟你有相同背
景的人當中,但我們會封鎖整個布魯克林、把你挖出來…今晚開始,任何符合這些背景且
不配合的年輕男性,都會受到軍方拘捕…」
於是軍方逐一進入住家搜索,把所有阿拉伯裔人口關入集中營──這也包括了一位阿
拉伯裔FBI探員的孩子。出生於阿拉伯家庭、信仰伊斯蘭教在美國本就遭受歧視,而現在更
成為政府公然剝奪他們自由權利的理由。為了阻止後續可能的攻擊,軍方甚至開始刑求嫌
疑犯。
「現在是危機時刻,讓一個人受苦可以拯救數百條人命。」將軍說。
「讓一個人受苦?有一就有二,你不如多殺幾個、乾脆全部斬首示眾!…如果我們這
麼輕易就接受了刑求的話,我們奮戰至今的價值就消亡了,而他們將贏得勝利。他們已經
贏了!」探員痛罵,他最後被「請」出門外,無奈聽著門內的慘叫聲。
「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當然可以解釋為人民不應該生活在恐怖主義的暴力威脅
之下;但當國家打著大義名分開始監禁、刑求人民時,人民可否免於國家帶來的恐懼?這
讓我想到《黑暗騎士》中小丑的表現,他的目的就是要證明英雄也會墮落、整個城市可以
陷入瘋狂。國家也許能用刑求、暴力而違反人性的手段去有效解決一位恐怖分子,然後證
明國家和恐怖分子一樣殘暴。美國也好、台灣也好,都是秉持著民主自由的精神、經無數
先烈流血逐步建立的自由國度,若為了打贏一場勝仗而變成一個讓人民恐懼的國家,那勝
利的意義何在?
劇中也提到各族裔對此的不同反應。阿拉伯裔在美國的勢力非常弱小,他們的形象又
總是跟恐怖主義連結在一起,因此成為政府拘捕他們的「正當理由」。看到阿拉伯裔處於
水深火熱之中,人們問了:如果是其他族裔犯下這起恐怖攻擊呢?如果是義大利人或黑人
,他們會被全部監禁起來並遭受如此對待嗎?猶太教與穆斯林、白人黑人與黃種人最終一
起走上街頭;而宣告集會非法後,荷槍實彈的軍人蓄勢待發。
高階的官員有能力進行這些激辯,而第一線的軍人呢?最後也有一場戲,FBI與軍方
互相指控對方違法,所有人都將武器上膛、瞄準「叛徒」;探員與將軍激辯的時候,年輕
軍人們猶豫著是否開槍、流下戰慄的冷汗。士兵們抱著擊退外敵、報效國家的愛國心入伍
,但若瞄準的對象從敵兵變成了原先發誓要守護的人民,扣動板機的瞬間,也許也永遠摧
毀了自己心中某個重要的事物。
這部片的主線雖然是FBI怎麼抓壞人,但最吸引人目光的地方卻是在手段上的辯證。在
我看來,壞人是怎麼被抓到早已不是看點、刑求和監禁的具體成效當然也不是。真正值得
看的是當國家陷入苦難時,誰、該用什麼手段來處理危機的討論。可惜的是短短兩小時的
電影,自然只能做出正義必勝的結論,我十分好奇如果最後的攻擊成功、或是軍人和FBI
彼此開槍,國家將墮落到什麼境界?那些國內的、國外的歷史悲劇,往往也是生誕於國家
巨變之時,佐上政府與人民的麻木,最終使國家成為了殺人機器。
我也想起關於這些辯證有許多參考資料,有本書叫《可侵犯的尊嚴:一位德國律師對
罪行的13個提問 》中有相關討論。關鍵新聞網也做過書摘: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96171/
在經典的「吃一位船員讓其他三人獲救」、「是否擊落被挾持且即將撞向大樓的客機
」等問題裡面,我們應該恪守道德原則,還是將其打破以求獲救人數的極大化?書中提到
《女王訴杜德利與史蒂芬案》的那句話迴盪我心中許久:
「我們往往不得不樹立我們自己也達不到的標準,訂定我們自己也無法遵行的規則─
─我們無須指出捨棄這些基本原則所意味的可怕危險。」
P.S 導演愛德華·茲維克同時期有和丹佐華盛頓合作拍攝另一部片《火線勇氣》,講述一
名在戰場上誤殺同袍的軍官,回國後被軍方要求對其失誤噤聲;他被指派調查另一名軍官
在戰場上的表現,在不斷接近真相時,軍官也開始正面面對自己當年的過錯。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6-03-26T17:10
at 2016-03-26T17:10
By Edwina
at 2016-03-31T14:44
at 2016-03-31T14:44
By Isabella
at 2016-04-04T13:40
at 2016-04-04T13:40
By Donna
at 2016-04-05T07:12
at 2016-04-05T07:12
By Catherine
at 2016-04-09T22:14
at 2016-04-09T22:14
Related Posts
[問題]蝙蝠俠大戰超人
By Lydia
at 2016-03-25T13:34
at 2016-03-25T13:34
超人vs蝙蝠俠 能力不足以撐起野心的作品
By Lucy
at 2016-03-25T13:11
at 2016-03-25T13:11
動物方程式 /超人大戰蝙蝠俠
By Iris
at 2016-03-25T13:08
at 2016-03-25T13:08
一部玩偶的片
By Tom
at 2016-03-25T13:01
at 2016-03-25T13:01
愛的禮讚劇情的一個小問題
By James
at 2016-03-25T12:50
at 2016-03-25T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