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曲 Island Etude - 電影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07-06-05T01:01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版:http://blog.roodo.com/juicybear/archives/3400795.html

[Movie] 練習曲 Island Etude

官方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05/09
看完就很想記,結果那天的食記都出來了,
電影心得卻不知怎的遲遲沒有下文……。
看看再不寫人家就要下片了,只得努力收拾起精神,
把當初簡單記下的心得雜感拼貼整理出來,
也算是紀錄一點自己的感動與想法。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部有著嚴謹劇情進展的電影,
毋寧說,這是一部將旅途中許多意想不到片段綴合而成,自然勾勒出的小品集;
所以我的感想,也無法寫成一篇怎樣頭尾想連的評論,
只能順著觀影過程中感動我的點點滴滴,記錄下自己無意中被勾起的感動與想法。


這部電影一開始,給予我強烈印象的,當然是電影中的男主角:東明相,
之前就耳聞他的獨特,讓我對他更有了些許的期待與擔憂(因為越期待越怕失望)。
直到真正看到他出場後,我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因為明相,確實是一個特別的大男孩,
從他簡單生澀的笑容中,彷彿可以讓人看到一個純真樸質的心靈,
更讓我相信,接下來的旅程會是一段可期待的經歷!
(特別是對比於開場鄧安寧與Saya做作的演技,更顯出明相的自然;
坦白說,我真的覺得鄧安寧等人真是全戲的大敗筆啊!)

躲避砂石車的明相,相當寫實的場景。

我很喜歡的第一段,是他碰到立陶宛女孩的那部分。
看似渙散的相遇,沒有特殊安排的海邊散步,
卻在道別的那一刻,藉由立陶宛女孩在紙上勾畫出的那個「心」,
讓我受到了深深的觸動。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漫畫:「夢回綠園」,
主角之一的忍在裡面用了「避雨」這個寓意,
形容人們的相遇,有時就好比旅人在途中的大樹下避雨,
不管在樹下談的多開心,雨停了之後,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
彼此知道,我們的路是不同的,所以終有分開的那一天。
然而,在雨中,我也在祈禱,祈禱這場雨可以下得久一點。
為了這一點,我會更珍惜現在可以相處的分分秒秒。……


人生中的愛,不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衍生的嗎?
所以這個手勢,既是Love也是加油!
為了我們相逢時共享的種種,讓我儲備了更多前行的勇氣。


在啟聰學校和楊麗英相遇的那一段,
是讓我無以名之的一段(楊小姐的演出在我看來還是有點過了),
不過那句:「有些事現在不做,就一輩子不會去做。」
確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尤其從像明相這樣條件的孩子口中講出,更讓人動容。
(真的像楊小姐所飾演的老師想的一樣,有時候,不需要太替他們擔心,
因為他們比我們想像的更勇敢、更堅強啊!)


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
就像我大學上「歐洲文學」課時,讀到唐吉軻德(Don Quixote)裡的一段話
「I know who I am, and Who I may be, if I choose.」
那時覺得這句話好有震撼力!
也許,正是因為是從Don Quixote口中講出,才更讓人感受強烈。
(奇怪的是我看中文版,這句翻譯的感覺卻是大不相同,可惜我看不懂西班牙文~哈!)


這彷彿是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成為我們所想要成為的人,
我們可以實踐我們想要達成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限隔自己的是外在環境、是時空壓力,其實只是自己的心。


另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是許效舜飾演的爸爸在海邊朗讀的
《天地一沙鷗》片段(註二),
在那個剎那,才讓我體會到「練習曲」片名的主題與意涵。
可惜許效舜,又是另一個演得讓我很受不了的演員……,
不過,我很喜歡他在片中朗誦的這段文字(特別是配上金黃的海面與獨行的明相):


清晨,金黃色的太陽在海面上閃耀。
千百成群出來覓食的海鷗,
為了爭奪一條小魚,或幾片麵包屑,
一齊尖聲呼叫,互不相讓。
岳納珊看了,好不心煩。


岳納珊是一隻海鷗的名字。
他遠遠離開那些同伴,獨自練習飛行。
為了追求理想,他忍受孤獨,忍受譏嘲,忍受痛苦,
立志要飛得快,飛得高,飛得漂亮。

資料來源:1989,林海音改寫,《國語課本‧六上》(台北:國立編譯館)。


這個「練習」的意涵,我以為帶得很好!
對應到明相的整段旅程,更讓我們了解到這個「練習」的意義。
正如我們的人生,在短暫的幾十年光陰中,一旦決定要追求什麼,
就要無怨無悔的不斷自我磨練,自我練習,自我挑戰,
即使必須忍受孤獨,忍受嘲笑,也不能有所退縮,
否則,就只能隨波逐流,做一隻海邊搶食麵包屑的小鳥終其一生。
「練習」,原來是追尋自我,完足自我的必經過程,
正如明相的旅程,正如他不斷在海邊練習吉他,
也正如我們每一個人,所曾經努力過得每一天。

PS. 順帶一提,「習」這個字,據說意涵正是「鳥數飛」喔!是不是很妙呢?
(以上引述:朱子《四書集注》首章「學而時習之」--我不是開玩笑的啦!XD)


另一個讓我莫名感動,卻又很難解釋的場景,
是媽祖進香團穿越大肚溪時的這個場景,
不知為何,這成為全片中最讓我感傷的一段……。


看到跪在路上等媽祖陣頭經過的爺爺,明相哭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明相哭,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哭了,
我只知道,在這個場景,是整部片讓我哭得最難過的一段。
我在想,也許是因為這個場景我想起我的外婆。


從小就聽外婆說,她每年都會參加媽祖的進香團。
看到這段我才想起,其實我從未知道那是什麼,
一直到她過世多年以後,透過這部電影的鏡頭,
才讓我第一次看到,也許是我外婆過去每年都參加的這個活動。(外婆也是彰化人)
在那一剎那,我才感受到,對於過去扶養自己長大的親人與環境,
我竟是如此的不了解。(現在邊想邊寫,也還是有點難過)……


在金色陽光中前行的明相。

另外一個有趣的段落,是在堤防上噴圖案的年輕人,
片中唱的那首「EYES CONTACT」,在當時聽來特別有感覺。
帶點英搖味道的旋律,簡單有力的歌詞,
很能傳達那種人生或多或少無法相通的無奈。


片尾時認真看了一下樂手,原來是THE HINDSIGHT的歌曲,
這裡有他們在Myspace上的網站。
(可惜上網試聽就沒有電影中有力了,哈!)


另外很有趣的一段,是那位懷念摯友,騎車獨行大哥的話:
「騎腳踏車,你可以看見最好的一面,也可以看見最壞的一面。」
我覺得他正好點出我看這部電影時,讓我對它最激賞的一個設定。


我覺得,這句話真是點出了這部電影最主要的一個呈現主題了!
因為透過明相的腳踏車旅程所看到的,
不是只是一幅接一幅刻意美化挑選過的自然美景,
相反的,它是要呈現出臺灣的各個面相:
無論是美與醜、善良與貪婪、希望與無奈……,
都一一透過明相的眼,透過他的腳踏車之旅,真實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但正是這一切一切,勾動了我們記憶中的點點滴滴,
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感受。


美麗的鏡頭,黃昏下的兩台車。

這部電影最後很妙的一點,是它把片子的末尾,
拉回明相出發的第一天。
這是一個很棒的結尾,正像Skydancer說的,
它讓你有一種,旅行從未結束的感覺;
另外我很喜歡的一點是,它彷彿提供給你一個機會,
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回味這段旅程。
(然後還有一點是如Icey所說的:臺灣東海岸比較美,結束在西海岸,沒有感覺!XD)


我很喜歡這樣的結尾,
尤其是,明相最後遇到的那個外省老伯伯,
當他叨叨敘述著對父母的思念與感懷時,把這部片帶給我感動的整個帶出來了~
還有胡德夫的歌曲,在在都點出這部片的主旨:
我們的母親與我們生長的地方,我們對他們了解了多少?
我們真正看過這個地方,並且愛它嗎?
(看到這裡,我也回想起明相在花蓮遇到的那個和母親失和的少年,
就是一整個與他的故鄉,與他的母親斷了連結的反例。)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很「愛臺灣」的人,
(說真的,我很受不了把這句話像標語一樣掛在嘴上的人)
也不是一個唯「臺」為大,唯「臺」最好的人。
(那種自信到自我膨脹的態度,也實在讓人敬謝不敏)
但是,我很喜歡這片呈現的方式,
它不是要把標語和政治正確篩進你的腦裡,
而是透過自然的影像呈現與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引導你去感受:這裡,就是你生長的地方,你不能改變這一點,
而且也應該更認真的去看待這一點。
因為不論你喜歡與否,批評也罷,這是你永遠無法割斷與它的連結,
否則,就只是一連串沒有盡頭的迷失與怨嘆,
不論你逃到哪裡,寄希望於哪裡,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最後再說一句,我覺得這部片除了主旨很棒,
誘導我回想、感受很多之外,
片中搭配的音樂、美術也很不錯,更憎添了這部片的感人效力。
另外不得不讚嘆的一點,是它的上映檔期,恰好也非常「應景」。
不僅氣候與時節,差不多正是明相旅行的那個時候(陰濕的梅雨還有媽祖出巡);
更妙的是,還剛好卡在母親節前後上映。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有意安排,
不過,這跟我感受到的主題是很相呼應的。


不過,我也還是有一點要批評的,
就是我對於片中「職業演員」的「不自然」演技,
實在是失望到一個無言的地步……。
不曉得我們臺灣的演員訓練是出了什麼問題?
這幾位演員,在我看來,幾乎都是全片的敗筆啊!
但相對來講,非職業演員,有幾位就真的是演得又自然又好,
像明相,像片尾的老伯,或是旅途中插花的許多過客。


聽我朋友說,《壹週刊》史無前例給了這片95的超高分,引起一些爭論。
其實就我來想的話,這部片,
如果純粹以客觀的影片藝術呈現來評斷,這個給分或許確實是有點偏高的;
但是,因為我們在臺灣,因為它能給臺灣的觀影人那麼強烈的感受,
我以為這個分數給它,並不虛浮。


至少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遠渡他鄉了,
這一定會是一部,讓我哭到不行的片子。……


謹推薦給:所有所有曾經或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
願你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屬於你們的感動。


【註一】:
以上照片取自練習曲官方部落格網路相簿。

【註二】:
《天地一沙鷗》(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是美國飛行員作家理查‧巴哈(Richa
rd Bach)的作品,他在書中創造了海鷗岳納珊,一隻一心嚮往飛行、寧願天涯獨行的海
鷗。片中所朗誦的是1989由林海音改寫所改寫的版本,收錄在《國語課本‧六上》中(台
北:國立編譯館),也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海鷗岳納珊的故事。這本書後半部還有很長的
段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結尾的連結。
又:「天地一沙鷗」一詞,出自杜甫《旅夜書懷》詩中末尾的兩句: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杜甫詩中的意涵,和《天地一沙鷗》一書的寓意自然頗為有別,
但這樣的書名譯名,我覺得還是相當不錯的。
(以前的電影也是啊!會從一些詩詞名句中尋找詞語來做為中譯片名,總比現在XXX之XXX
X來的好~~Orz)


下面還有網友節錄的引文,有幾句相當有意思:
生活除了無聊地在漁船與岸門蹣跚來去之外,還另有目標存在。(P.35)
我們可以提升自己免於愚昧,發現自己是優秀、聰慧、靈巧的生物!(P.35)
千年來,我們總是在搶魚頭,但是現在,我們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去學習、去發現、去
追尋自由!(P.43)
煩悶、恐懼和憤怒是海鷗短命的原因,
倘能拋開這三種情緒,他就能活的既長壽又快樂。(P.47)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求自己最喜歡的事,並使之臻於完美,
這件事就是飛行。(P.67)
因為任何數字都是一個極限,而完美事無止盡的。
完美的速度就是達到那個境界。(P.73)
只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任何事都會成功。(P.83)
要永不止息地學習、練習,更要鍥兒不捨地去了解生命中形而上的寶貴真理。(P.85)
你有成為你自己的自由,真實的你,此地此時,沒有什麼擋的了你的路。(P.123)


結語:
這一篇寫得真不好,因為想寫的太多,顯得很雜亂,
而且我也不習慣寫這樣的東西。(大概習慣做憤青太久了,哈!)

--
Patricia Franchini: What is your greatest ambition in life?
Parvulesco: To become immortal... and then die.
"A bout de souffle" (1960) Directed by Jean-Luc Godard

Juicybear's Playground:http://blog.roodo.com/juicybear/
來玩的朋友歡迎留言!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07-06-07T12:31
推,細膩動人的分享!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7-06-12T10:53
推,與你有同感,一直感覺少那麼一點點日劇的細膩,和感動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07-06-16T18:31
天地一沙鷗的分享真棒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06-20T11:59
這部很棒!很推薦沒看的人去看︿︿*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7-06-22T19:54
很久沒看到這麼細膩的評論了...很棒!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7-06-24T00:17
推好文~~而且當初上片時 戲院的安排還特別每區都有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7-06-28T19:06
用另類環島的方式 讓“練習曲”的精神延續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07-07-03T06:55
評論很棒!我很喜歡....我也覺得藝人的演技很假...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07-07-07T09:51
但是花蓮那段,那位演媽媽的還不錯。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7-07-08T05:48
我在媽祖出巡哪一段,我也哭了...眼淚就一直掉一直掉...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07-07-09T11:01
我也想到我家裡的人...嘖嘖...後來被笑好久~"~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7-07-12T12:59
大推 寫得好!讓我好想去看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7-07-15T19:57
T__T 我也是在媽祖那段時掉下眼淚...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7-07-16T20:37
練習曲的後效真的持續很久...看到原PO的分享 當時看完ꨠ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07-07-20T19:55
的感動又浮上心頭了...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7-07-24T10:37
推 好電影 也寫得很好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07-07-24T20:38
寫得真好~我也對於有些演員的出現覺得很敗筆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7-28T08:42
我在2010還是要大推2007的練習曲

芭比的盛宴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07-06-04T22:30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gandamp;aelig;stebud 發行時間:1987年 地區:丹麥 劇情簡介:   這部丹麥電影,帶起了近二十年來銀幕上的「飲食電影風and#34;。劇情描述丹麥北部的小 村莊有一對督信路德教的姐妹花,因為宗教而不惜犧牲愛情。她們家有一位從法國避亂而 來的女傭,原來是法 ...

華納威秀的可樂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07-06-04T16:05
※ 引述《romac (也許信心才可以決定一切)》之銘言: : 今天去新竹大遠百的華納威秀看電影 : 想去餐點區單點一杯可樂 : 沒想到聽到的價錢是55塊!! : 甚麼!!一杯可樂要55塊 : 一杯可樂成本會到10塊嗎?華納威秀竟然賣55塊 : 簡直是坑殺消費者的錢,尤其是 ...

達文西密碼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7-06-03T16:21
有人說朗霍華把這部片的拍的無感至極, 就我來看,我倒認為這並非導演的疏失, 影像的操弄、故事的節奏都尚屬及格, 而是劇本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得以發揮之處, 所有的角色全都不迷人,每個人都只是用來揭露事實真相的其中一顆棋子而已。 至於為什麼會搞成這副德行呢? 很簡單嘛,這本小說根本不適合拍成電影, 情報量跟文字 ...

漫舞精靈歐荷伊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7-06-03T07:17
我無法覺得《漫舞精靈歐荷伊》是一部好的芭蕾舞電影,因為它幾 乎是將芭蕾舞拿到藍天綠地、城堡及畫師這些and#34;佈景and#34;之前直接跳,我喜 歡芭蕾,可是它不像電影。   可以想像它搬上舞台,歐荷伊公主優雅地以舞蹈的姿勢起床,任何 時候想表達心情就翩翩起舞,不需在別人面前寬衣解帶到剩下內衣般的 舞衣 ...

命運好好玩/三十姑娘一朵花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7-06-03T07:13
《命運好好玩》和《三十姑娘一朵花》雖然劇情有差,不過被我視 為精神上的雙胞胎,剛好一男一女。   其實我可以理解他們當時的委屈,看起來是很不珍惜家人及默默對 自己好的人,但是真正身處在那個環境,又有幾個人能擺脫這種思考模 式,做出別的決定呢?人的時間、精力、心思感受總共就這麼多,只好 顧此失彼。   而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