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眼淚】 男人為何不能哭 - 台灣

By Edith
at 2010-03-09T20:29
at 2010-03-09T20:2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oftcc (goodpeoplegone)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聞天祥:【眼淚】 男人為何不能哭
時間: Tue Mar 9 20:28:35 2010
聞天祥:眼淚 男人為何不能哭
本文轉錄自 :3/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459238.shtml
剛開始,以為「眼淚」講的是個老刑警(蔡振南)和檳榔西施(鄭宜農)的忘年
之交,副線則是老刑警破解了一樁毒販命案而帶出背後復仇女子(房思瑜)的憤
怒。但導演鄭文堂拍出來的並不是一部俐落的動作類型片;相反的,記憶與贖罪
如影隨形地跟著所有角色而讓它有了沈重的質量。因此它很難像時下台灣正夯電
影的輕盈或激情,卻又在慢慢咀嚼間,道出了這個社會刻意掩飾的瘡疤和傷痛,
並試圖諒解。
鄭宜農的演技這回有大幅的進步,把一個檳榔西施的潑辣與世故,演得很有說服
力;她和警察、客人、同事、母親之間的互動,層次分明卻略帶懸疑地透露出她
對往事的在意,以及隻身在這個社會求生存的艱苦與自得。她和同事在KTV差點遭
人性侵那場戲,從表演到導演的場面調度,都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那麼「南哥」絕對是支柱了!雖然有人認為蔡振南的表演方式可想而知,但他渾
身上下充滿說服力的演繹,活脫就是這個老刑警的化身。我們很快就放棄了他和
檳榔西施之間會有什麼不倫火花的期待,卻也從導演刻意釋放的蛛絲馬跡中,感
知到他的關懷,一方面出自對自己當年所犯之過的愧疚,另一方面也像是對自己
失敗的家庭關係的一種補償。前者是本片認真去面對的一座深淵,被視為公義化
身的警察,在什麼情況下讓一個輕罪犯被迫扛下莫須有的重罪,以符合上級對績
效的要求?我們逐步可以理解為什麼一開場局裡的菜鳥警察要他示範灌水刑求犯
人的撇步時,他近乎失控的表現,那是種對輕賤人命的態度的不滿。而他的道德
掙扎與罪惡感,也合理化了他對一個外表清純的女大學生扮演起復仇天使的不以
為然。
嚴格說來,這條支線是有點弱的。房思瑜對這號女學生的詮釋太過扁平,降低了
此角在天使與魔鬼、正義與謀殺之間的曖昧;老刑警抽絲剝繭的過程,也少了推
理與解謎的趣味。
相較之下,當老刑警的祕密被揭發,檳榔西施那瓶曾在KTV救她一命的防狼噴液再
度上場,早已哭不出來的男人在自己生日這天像贖罪似地承受了這個女孩對他的
報復,那眼睛的刺痛、衝向洗臉台的反射動作、以及之後從鏡子看到自己紅腫的
雙眼不斷流淚的荒謬景象,分不出是噴液、眼淚還是自來水,是笑還是哭的時刻,
十足震撼人心!把體制對人的扭曲、人的自我救贖,完全爆發開來。蔡振南強而
有力的表演,加上精彩的攝影,讓鄭宜農的角色從憤怒清醒過來的轉變,顯得合
理又自然。諷刺的是,早已分崩離析卻苦等他來壽宴的家人,因不知道發生了什
麼事而對他的缺席無法諒解,這動∕靜、親∕疏的對比,令人不勝欷噓。
不過也因為這個段落太強了,也讓本片的收尾很難下手。我看過兩個不同的版本,
老實說後來這個版本確實比較好,不過還是難以渾然天成。是否在蔡振南眼淚奪
眶而出,對比壽星缺席的尷尬壽宴就嘎然而止,會比較好?見仁見智。不過「眼淚」
確實是一部對社會勇於挖掘卻又不乏溫柔視角的佳作,鄭文堂不僅做出個人的突
破,也讓這部作品在漸形蓬勃的台灣影壇彰顯出一種難得的質地。
--
作者: oftcc (goodpeoplegone)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聞天祥:【眼淚】 男人為何不能哭
時間: Tue Mar 9 20:28:35 2010
聞天祥:眼淚 男人為何不能哭
本文轉錄自 :3/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459238.shtml
剛開始,以為「眼淚」講的是個老刑警(蔡振南)和檳榔西施(鄭宜農)的忘年
之交,副線則是老刑警破解了一樁毒販命案而帶出背後復仇女子(房思瑜)的憤
怒。但導演鄭文堂拍出來的並不是一部俐落的動作類型片;相反的,記憶與贖罪
如影隨形地跟著所有角色而讓它有了沈重的質量。因此它很難像時下台灣正夯電
影的輕盈或激情,卻又在慢慢咀嚼間,道出了這個社會刻意掩飾的瘡疤和傷痛,
並試圖諒解。
鄭宜農的演技這回有大幅的進步,把一個檳榔西施的潑辣與世故,演得很有說服
力;她和警察、客人、同事、母親之間的互動,層次分明卻略帶懸疑地透露出她
對往事的在意,以及隻身在這個社會求生存的艱苦與自得。她和同事在KTV差點遭
人性侵那場戲,從表演到導演的場面調度,都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那麼「南哥」絕對是支柱了!雖然有人認為蔡振南的表演方式可想而知,但他渾
身上下充滿說服力的演繹,活脫就是這個老刑警的化身。我們很快就放棄了他和
檳榔西施之間會有什麼不倫火花的期待,卻也從導演刻意釋放的蛛絲馬跡中,感
知到他的關懷,一方面出自對自己當年所犯之過的愧疚,另一方面也像是對自己
失敗的家庭關係的一種補償。前者是本片認真去面對的一座深淵,被視為公義化
身的警察,在什麼情況下讓一個輕罪犯被迫扛下莫須有的重罪,以符合上級對績
效的要求?我們逐步可以理解為什麼一開場局裡的菜鳥警察要他示範灌水刑求犯
人的撇步時,他近乎失控的表現,那是種對輕賤人命的態度的不滿。而他的道德
掙扎與罪惡感,也合理化了他對一個外表清純的女大學生扮演起復仇天使的不以
為然。
嚴格說來,這條支線是有點弱的。房思瑜對這號女學生的詮釋太過扁平,降低了
此角在天使與魔鬼、正義與謀殺之間的曖昧;老刑警抽絲剝繭的過程,也少了推
理與解謎的趣味。
相較之下,當老刑警的祕密被揭發,檳榔西施那瓶曾在KTV救她一命的防狼噴液再
度上場,早已哭不出來的男人在自己生日這天像贖罪似地承受了這個女孩對他的
報復,那眼睛的刺痛、衝向洗臉台的反射動作、以及之後從鏡子看到自己紅腫的
雙眼不斷流淚的荒謬景象,分不出是噴液、眼淚還是自來水,是笑還是哭的時刻,
十足震撼人心!把體制對人的扭曲、人的自我救贖,完全爆發開來。蔡振南強而
有力的表演,加上精彩的攝影,讓鄭宜農的角色從憤怒清醒過來的轉變,顯得合
理又自然。諷刺的是,早已分崩離析卻苦等他來壽宴的家人,因不知道發生了什
麼事而對他的缺席無法諒解,這動∕靜、親∕疏的對比,令人不勝欷噓。
不過也因為這個段落太強了,也讓本片的收尾很難下手。我看過兩個不同的版本,
老實說後來這個版本確實比較好,不過還是難以渾然天成。是否在蔡振南眼淚奪
眶而出,對比壽星缺席的尷尬壽宴就嘎然而止,會比較好?見仁見智。不過「眼淚」
確實是一部對社會勇於挖掘卻又不乏溫柔視角的佳作,鄭文堂不僅做出個人的突
破,也讓這部作品在漸形蓬勃的台灣影壇彰顯出一種難得的質地。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010第12屆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即日起徵件

By Selena
at 2010-03-09T16:44
at 2010-03-09T16:44
風和日麗連連看多買了一張票(賣)

By John
at 2010-03-09T01:30
at 2010-03-09T01:30
在風和日麗連連看網站上看到的

By Genevieve
at 2010-03-08T23:24
at 2010-03-08T23:24
部落客工頭堅推【眼淚】

By Ethan
at 2010-03-08T19:43
at 2010-03-08T19:43
機場管制區 開放拍電影

By Cara
at 2010-03-08T08:09
at 2010-03-08T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