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影評-【情鍵四分鐘】春風不化雨 - 藝術電影
By Oliver
at 2009-08-31T18:27
at 2009-08-31T18:27
Table of Contents
影聞其詳/情鍵四分鐘 春風不化雨
聯合晚報╱聞天祥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107216.shtml
關於藝術、關於師生的電影,多如過江之鯽。德國片「情鍵四分鐘」不只
因為春風「不」化雨的獨特走向,而顯得特殊;更因為兩位主角異於尋常
的生命經驗,而讓他們的交集更添張力。
一個是垂垂老矣的鋼琴女教師,二次大戰時,她是個護士,愛上了當時
國家無法容忍的女共產黨員,音樂沒有解救她們的愛情,政治迫害反而
讓她退卻,甚至目睹了愛人死於納粹之手,而她卻宛如幫凶。因此,
日後在監獄教犯人們彈琴,表面上像是一個藝術家的無私奉獻與有教無類
的教育典範,其實潛藏著悔恨與贖罪。
另一個是倨傲不馴的年輕女受刑人。她的亮相極其駭人,同監者在她身旁
上吊,她醒來的反應不是發現尖叫,而是掏出死者身上僅有的香菸,點燃它
、享受它。是冷血?還是哀莫大於心死?和父親的亂倫關係,為殺人分屍的
男友頂罪,在獄中失去肚子裡的孩子,似乎對她的冷漠、暴力,提供了可信
的線索。因為原該最親密、最教人信任的關係,她都一無所有。
女孩的鋼琴天分,讓女教師不顧一切想要幫她。順水推舟地利用典獄長要
績效、想曝光的政客心理,讓這個一對一的鋼琴課,得以進行;並透過比賽
,來證明她的教學與眼光。此時,一些戲劇性的發展,例如曾被女孩暴力
相向、又在益智競賽敗下陣來的警衛,那股夾雜報復與嫉妒的心理;以及
同監受刑者有點理所當然的排擠;當然還有獄方的見風轉舵;都成了阻撓
這對師徒步上舞台的阻力。然而檯面下更為波濤洶湧的,還是她們沒跟
對方坦白的祕密,以及彼此性格上的弱點。
所以「情鍵四分鐘」不是純粹勵志的電影。即使最後那四分鐘、女受刑人
在台上的表演,就電影效果而言,可謂酣暢淋漓,嘆為觀止,絕對值回票價。
但請注意,那並非鋼琴老師要她彈的舒曼。其狂怒不羈、把琴體的每個部分
都拿來敲擊、更像宣洩的節拍與音符,恐怕正是老師先前所排斥的
(她老是用「黑人音樂」這個貶抑性的名詞去解釋古典正規以外的所有音樂)。
然而當她一曲彈畢,對著看似絕望的老師行屈膝禮的那一剎那,既像是致謝
又有點挑釁的動作,與她被老師釋放卻執意走向自己的音樂天分,纏繞著曖昧,
卻又合情合理。這一刻,只有兩人心知肚明。起立鼓掌的觀眾和蜂擁而上的
警察,都是外面世界的無關緊要了。
從片商到很多觀眾都誤以為飾演狂暴易怒的鋼琴天才的漢娜荷絲普隆,以
本片拿下所謂德國奧斯卡(German Film Awards,這個獎在德國的暱名也是
「蘿拉」而非「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實真正摘下后冠的是飾演鋼琴老師
的資深演員莫妮卡布雷朵。不過這也證明兩人一冷一熱、各擅勝場的演技,
確實為本片貢獻了勢均力敵的可觀張力。
--
Peace and Long Life ,Live long and prosper
--
聯合晚報╱聞天祥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107216.shtml
關於藝術、關於師生的電影,多如過江之鯽。德國片「情鍵四分鐘」不只
因為春風「不」化雨的獨特走向,而顯得特殊;更因為兩位主角異於尋常
的生命經驗,而讓他們的交集更添張力。
一個是垂垂老矣的鋼琴女教師,二次大戰時,她是個護士,愛上了當時
國家無法容忍的女共產黨員,音樂沒有解救她們的愛情,政治迫害反而
讓她退卻,甚至目睹了愛人死於納粹之手,而她卻宛如幫凶。因此,
日後在監獄教犯人們彈琴,表面上像是一個藝術家的無私奉獻與有教無類
的教育典範,其實潛藏著悔恨與贖罪。
另一個是倨傲不馴的年輕女受刑人。她的亮相極其駭人,同監者在她身旁
上吊,她醒來的反應不是發現尖叫,而是掏出死者身上僅有的香菸,點燃它
、享受它。是冷血?還是哀莫大於心死?和父親的亂倫關係,為殺人分屍的
男友頂罪,在獄中失去肚子裡的孩子,似乎對她的冷漠、暴力,提供了可信
的線索。因為原該最親密、最教人信任的關係,她都一無所有。
女孩的鋼琴天分,讓女教師不顧一切想要幫她。順水推舟地利用典獄長要
績效、想曝光的政客心理,讓這個一對一的鋼琴課,得以進行;並透過比賽
,來證明她的教學與眼光。此時,一些戲劇性的發展,例如曾被女孩暴力
相向、又在益智競賽敗下陣來的警衛,那股夾雜報復與嫉妒的心理;以及
同監受刑者有點理所當然的排擠;當然還有獄方的見風轉舵;都成了阻撓
這對師徒步上舞台的阻力。然而檯面下更為波濤洶湧的,還是她們沒跟
對方坦白的祕密,以及彼此性格上的弱點。
所以「情鍵四分鐘」不是純粹勵志的電影。即使最後那四分鐘、女受刑人
在台上的表演,就電影效果而言,可謂酣暢淋漓,嘆為觀止,絕對值回票價。
但請注意,那並非鋼琴老師要她彈的舒曼。其狂怒不羈、把琴體的每個部分
都拿來敲擊、更像宣洩的節拍與音符,恐怕正是老師先前所排斥的
(她老是用「黑人音樂」這個貶抑性的名詞去解釋古典正規以外的所有音樂)。
然而當她一曲彈畢,對著看似絕望的老師行屈膝禮的那一剎那,既像是致謝
又有點挑釁的動作,與她被老師釋放卻執意走向自己的音樂天分,纏繞著曖昧,
卻又合情合理。這一刻,只有兩人心知肚明。起立鼓掌的觀眾和蜂擁而上的
警察,都是外面世界的無關緊要了。
從片商到很多觀眾都誤以為飾演狂暴易怒的鋼琴天才的漢娜荷絲普隆,以
本片拿下所謂德國奧斯卡(German Film Awards,這個獎在德國的暱名也是
「蘿拉」而非「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實真正摘下后冠的是飾演鋼琴老師
的資深演員莫妮卡布雷朵。不過這也證明兩人一冷一熱、各擅勝場的演技,
確實為本片貢獻了勢均力敵的可觀張力。
--
Peace and Long Life ,Live long and prosper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快報!!清大2009科幻影展!!!
By Doris
at 2009-08-30T00:20
at 2009-08-30T00:20
質樸而真誠─《野球孩子》
By Tristan Cohan
at 2009-08-29T23:37
at 2009-08-29T23:37
長達六小時的電影Pa -【CHE】英雄不眠夜
By Margaret
at 2009-08-29T23:28
at 2009-08-29T23:28
當搖滾遇上吸血鬼 高雄電影節「幻想無限」
By Madame
at 2009-08-29T23:10
at 2009-08-29T23:10
年少輕狂的藝術家之愛:《達利和他的넠…
By Annie
at 2009-08-28T18:05
at 2009-08-28T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