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薦 / 明星演員隱身導演的代表作 - 電影

By Rosalind
at 2017-04-13T23:41
at 2017-04-13T23:41
Table of Contents
〈聞天祥專欄〉10 部讓明星導演決定隱身的代表作
http://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8502 (上)
http://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8503 (下)
2015 年 8 月
--
他們的演技無庸置疑,甚至是擁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成為導演也表現出色,
自導自演毫無問題,為何在這些作品選擇完全隱身在攝影機後面呢?
1. 神秘河流 Mystic River(2003)
從 1970 年代就開始執導演筒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起初多半自導自演,
但隨著執導類型愈來愈多,也不見得每部片都非擔綱不可,反而導演成就愈受肯定。
例如讓西恩潘(Sean Penn)、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
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男配角獎的【神秘河流】就是一例。
劇情始於一段童年往事,三個男孩在街上玩耍,
其中一名被冒牌警探編個罪名載走,經歷了四天不足為外人道的侵害。
而當年束手無策的兩個人在多年後,其中一個(西恩潘)的女兒慘遭殺害,
另一個(凱文貝肯)則是負責偵辦的警探,而案發當晚,
當年被擄的男孩、現在則是稍嫌壓抑的中年男人(提姆羅賓斯)湊巧也一身是血地回家。
於是三個人的命運再度被捲在一塊。
本片對於男性心理的刻畫細膩有加,如豹尾般的片尾更有超乎「抓兇手」快感的深刻,
不僅解構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瞭解,也捕捉到情感的陰暗面,
讓這部好萊塢電影擁有少見的沈鬱跌宕,餘韻動人。
--
2. 越過死亡線 Dead Man Walking(1995)
說到西恩潘、提姆羅賓斯,也都是演而優則導的明星導演。
而且提姆羅賓斯執導的處女作【越過死亡線】
正好由西恩潘飾演一名因殺人罪而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也以本片首度提名奧斯卡,
而當時提姆羅賓斯的親密愛侶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則飾演一名修女,
也是這名囚犯在生命尾聲時遇到的精神導師,則順利在奧斯卡封后。
影片對於死刑的質疑與討論,正是當今台灣爭論不休卻難以理性溝通的問題。
提姆羅賓斯、蘇珊莎蘭登都是樂於也勇於發揮明星影響力從事從事社會運動的人,
然而這部觀點清晰的作品並未因此顯得說教,提姆羅賓斯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
--
3.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2007)
兩屆奧斯卡影帝西恩潘導演生涯至今最受好評的作品【阿拉斯加之死】,
挖掘了艾米爾賀許(Emile Hirsch) 飾演一個看似天之驕子、卻在大學畢業後,
毅然捨棄了身家財產,獨自前往阿拉斯加荒野探索,
這趟捨棄物質、回歸自然卻步向死亡的旅程,辯證了美國中產階級與個人價值的矛盾,
而其大膽探觸又不粉飾太平的角度,也讓它得以保持尊重與同理。
雖然在奧斯卡只入圍了兩項,卻讓西恩潘首度獲得美國導演公會獎提名。
--
4. 凡夫俗子 Ordinary People(1980)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是好萊塢巨星中第一個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
而在這部得獎作品【凡夫俗子】裡,
他就選擇藏身幕後,細細刻畫美式小家庭歷經情感衝擊後的分崩離析,
當時在奧斯卡勇奪最佳影片、導演、改編劇本和男配角獎,
也把好萊塢明星演而優則導的風氣帶向高峰。
除了這部導演處女作,他二度入圍奧斯卡的【益智遊戲】、
以及捧紅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 1992)
也都只導不演。
--
5.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
近來在影壇有點銷聲匿跡的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
第二部執導的作品【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 1995)
就順利拿下奧斯卡最影片和導演。
但得獎九年後,他才又推出【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這部非英語發音的耶穌受難電影,雖有部分宗教爭議,以及近乎血腥的畫面,
但相較於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
【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98)所遭遇的抵制與困境,
這部片反而成功地把阻力變成助力,透過驚人的媒體效應,
在美國創下超過 3 億 7 千萬美元的超級票房,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非英語片及宗教電影。
這也讓梅爾吉勃遜在下一部片【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嘗試使用更陌生的古語。
--
6. 開羅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向來編導演一把抓,
然而碰到【開羅紫玫瑰】這部以經濟大蕭條的三0年代為背景的電影,他也選擇退居幕後。
本片描寫一個樂此不疲猛看電影的女侍,看到一個角色為她從銀幕出走,
就連飾演此角的好萊塢明星也在一邊抓角色回銀幕,一邊喜歡上她,
這份際遇簡直比所有電影情節都還來得離奇。
很多人都以為伍迪艾倫「霸佔」演員位置,而忽略了他其實「視情況而定」的作風。
有誰比他更合適喋喋不休的知識分子角色?
但是當拍的是【開羅紫玫瑰】,需要復古浪漫的幻覺時,退居幕後絕對是明智之舉。
九0年代的【百老匯上空子彈】(Bullets Over Broadway, 1994)
和進入 21世 紀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2011)應該都是同樣理由吧!
--
7.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A Scene at the Sea(1991)
北野武的明星形象是諧趣與暴力的混和,
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則是一部描述聾啞男孩在某個夏天
從一塊被丟棄的衝浪板迷上這個運動,而他同樣聽障的女友則在旁默默守候的故事。
溫柔、靜懿、青春,以及即使壓抑也藏不住的浪漫,北野武和伍迪艾倫一樣,
很識趣地在這個不適合他演出的銀幕上暫時缺席,卻成就了他最動人的作品。
不過他有沒閒著,除了自編自導,從這部片子開始,他也身兼剪接,
讓北野武式的節奏和他有名的倒裝句法,都有更清晰的展現。
--
8. 少女小漁(1995)
被譽為華人藝壇全能才女的張艾嘉,七0年代就拿到金馬獎,八0年代演而優則導,
【最愛】(1986)還創下個人同時入圍四項金馬獎的紀錄。
而九0年代的【少女小漁】不僅是讓劉若英一舉成名,也是張艾嘉首度在海外執導的作品。
小漁是個大陸女孩,被送到美國陪伴男友,卻為了居留權而和一個老男人假結婚。
美國老先生其實是個紳士,他和小漁的相處,相較於男友的理所當然,
以及小漁在美國的所見所感,讓這部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早期李安的海外華人電影,
在張艾嘉的鏡頭下另闢蹊徑,女性在整齣移民夢的位置和心態都顯得更加立體鮮明。
不但凸顯了她與李安的不同之處,導演手法也更見內斂成熟。
--
9.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
在八0年代以演員身份崛起的姜文,演技精湛,九0年代投入導演,
處女作是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卻活脫像他自己的半自傳電影的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片對比了外面世界的政治動盪,以及少年內在的青春蠢動。
充滿辯證趣味的第一人稱敘事,帶出了少年記憶的酸甜苦辣,
也為中國電影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質感,活力奔放。
它也是首部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中國大陸電影。
姜文雖然在這部懷舊卻又生猛的電影缺席幕前,
但由他磨出來的「小姜文」夏雨,渾然天成的演技,
獲頒威尼斯影展與金馬獎的雙料影帝。
--
10. 軍中樂園(2014)
童星起家的鈕承澤,是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代表演員之一,
從 2000 年起接觸導演工作,先在電視劇獲得肯定,
並於 2007 年以【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成為電影導演。
他幾乎都會在自己導演的作品裡軋一角,
甚至因此成為媒體議論八卦的重點,但在【軍中樂園】則首度全盤退居幕後,
去勾勒 1969 那個年代,一個被分發到金門特約茶室服役的男孩,
目睹與經歷時代的某些無奈,讓忠誠正義與背叛欺瞞有了更難一刀兩斷的辯證,
也為身不由己的小人物留下一抹印記。
--
題外話:
我最愛的書與電影《阿拉斯加之死》入圍聞老師的片單了,好感動 QQ
《開羅紫玫瑰》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果然有出現,
出現《軍中樂園》倒是讓我蠻意外的。
《益智遊戲》也很好看,但是當年強碰《阿甘正傳》。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8502 (上)
http://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8503 (下)
2015 年 8 月
--
他們的演技無庸置疑,甚至是擁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成為導演也表現出色,
自導自演毫無問題,為何在這些作品選擇完全隱身在攝影機後面呢?
1. 神秘河流 Mystic River(2003)
從 1970 年代就開始執導演筒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起初多半自導自演,
但隨著執導類型愈來愈多,也不見得每部片都非擔綱不可,反而導演成就愈受肯定。
例如讓西恩潘(Sean Penn)、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
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男配角獎的【神秘河流】就是一例。
劇情始於一段童年往事,三個男孩在街上玩耍,
其中一名被冒牌警探編個罪名載走,經歷了四天不足為外人道的侵害。
而當年束手無策的兩個人在多年後,其中一個(西恩潘)的女兒慘遭殺害,
另一個(凱文貝肯)則是負責偵辦的警探,而案發當晚,
當年被擄的男孩、現在則是稍嫌壓抑的中年男人(提姆羅賓斯)湊巧也一身是血地回家。
於是三個人的命運再度被捲在一塊。
本片對於男性心理的刻畫細膩有加,如豹尾般的片尾更有超乎「抓兇手」快感的深刻,
不僅解構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瞭解,也捕捉到情感的陰暗面,
讓這部好萊塢電影擁有少見的沈鬱跌宕,餘韻動人。
--
2. 越過死亡線 Dead Man Walking(1995)
說到西恩潘、提姆羅賓斯,也都是演而優則導的明星導演。
而且提姆羅賓斯執導的處女作【越過死亡線】
正好由西恩潘飾演一名因殺人罪而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也以本片首度提名奧斯卡,
而當時提姆羅賓斯的親密愛侶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則飾演一名修女,
也是這名囚犯在生命尾聲時遇到的精神導師,則順利在奧斯卡封后。
影片對於死刑的質疑與討論,正是當今台灣爭論不休卻難以理性溝通的問題。
提姆羅賓斯、蘇珊莎蘭登都是樂於也勇於發揮明星影響力從事從事社會運動的人,
然而這部觀點清晰的作品並未因此顯得說教,提姆羅賓斯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
--
3.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2007)
兩屆奧斯卡影帝西恩潘導演生涯至今最受好評的作品【阿拉斯加之死】,
挖掘了艾米爾賀許(Emile Hirsch) 飾演一個看似天之驕子、卻在大學畢業後,
毅然捨棄了身家財產,獨自前往阿拉斯加荒野探索,
這趟捨棄物質、回歸自然卻步向死亡的旅程,辯證了美國中產階級與個人價值的矛盾,
而其大膽探觸又不粉飾太平的角度,也讓它得以保持尊重與同理。
雖然在奧斯卡只入圍了兩項,卻讓西恩潘首度獲得美國導演公會獎提名。
--
4. 凡夫俗子 Ordinary People(1980)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是好萊塢巨星中第一個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
而在這部得獎作品【凡夫俗子】裡,
他就選擇藏身幕後,細細刻畫美式小家庭歷經情感衝擊後的分崩離析,
當時在奧斯卡勇奪最佳影片、導演、改編劇本和男配角獎,
也把好萊塢明星演而優則導的風氣帶向高峰。
除了這部導演處女作,他二度入圍奧斯卡的【益智遊戲】、
以及捧紅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 1992)
也都只導不演。
--
5.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
近來在影壇有點銷聲匿跡的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
第二部執導的作品【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 1995)
就順利拿下奧斯卡最影片和導演。
但得獎九年後,他才又推出【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這部非英語發音的耶穌受難電影,雖有部分宗教爭議,以及近乎血腥的畫面,
但相較於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
【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98)所遭遇的抵制與困境,
這部片反而成功地把阻力變成助力,透過驚人的媒體效應,
在美國創下超過 3 億 7 千萬美元的超級票房,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非英語片及宗教電影。
這也讓梅爾吉勃遜在下一部片【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嘗試使用更陌生的古語。
--
6. 開羅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向來編導演一把抓,
然而碰到【開羅紫玫瑰】這部以經濟大蕭條的三0年代為背景的電影,他也選擇退居幕後。
本片描寫一個樂此不疲猛看電影的女侍,看到一個角色為她從銀幕出走,
就連飾演此角的好萊塢明星也在一邊抓角色回銀幕,一邊喜歡上她,
這份際遇簡直比所有電影情節都還來得離奇。
很多人都以為伍迪艾倫「霸佔」演員位置,而忽略了他其實「視情況而定」的作風。
有誰比他更合適喋喋不休的知識分子角色?
但是當拍的是【開羅紫玫瑰】,需要復古浪漫的幻覺時,退居幕後絕對是明智之舉。
九0年代的【百老匯上空子彈】(Bullets Over Broadway, 1994)
和進入 21世 紀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2011)應該都是同樣理由吧!
--
7.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A Scene at the Sea(1991)
北野武的明星形象是諧趣與暴力的混和,
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則是一部描述聾啞男孩在某個夏天
從一塊被丟棄的衝浪板迷上這個運動,而他同樣聽障的女友則在旁默默守候的故事。
溫柔、靜懿、青春,以及即使壓抑也藏不住的浪漫,北野武和伍迪艾倫一樣,
很識趣地在這個不適合他演出的銀幕上暫時缺席,卻成就了他最動人的作品。
不過他有沒閒著,除了自編自導,從這部片子開始,他也身兼剪接,
讓北野武式的節奏和他有名的倒裝句法,都有更清晰的展現。
--
8. 少女小漁(1995)
被譽為華人藝壇全能才女的張艾嘉,七0年代就拿到金馬獎,八0年代演而優則導,
【最愛】(1986)還創下個人同時入圍四項金馬獎的紀錄。
而九0年代的【少女小漁】不僅是讓劉若英一舉成名,也是張艾嘉首度在海外執導的作品。
小漁是個大陸女孩,被送到美國陪伴男友,卻為了居留權而和一個老男人假結婚。
美國老先生其實是個紳士,他和小漁的相處,相較於男友的理所當然,
以及小漁在美國的所見所感,讓這部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早期李安的海外華人電影,
在張艾嘉的鏡頭下另闢蹊徑,女性在整齣移民夢的位置和心態都顯得更加立體鮮明。
不但凸顯了她與李安的不同之處,導演手法也更見內斂成熟。
--
9.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
在八0年代以演員身份崛起的姜文,演技精湛,九0年代投入導演,
處女作是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卻活脫像他自己的半自傳電影的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片對比了外面世界的政治動盪,以及少年內在的青春蠢動。
充滿辯證趣味的第一人稱敘事,帶出了少年記憶的酸甜苦辣,
也為中國電影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質感,活力奔放。
它也是首部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中國大陸電影。
姜文雖然在這部懷舊卻又生猛的電影缺席幕前,
但由他磨出來的「小姜文」夏雨,渾然天成的演技,
獲頒威尼斯影展與金馬獎的雙料影帝。
--
10. 軍中樂園(2014)
童星起家的鈕承澤,是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代表演員之一,
從 2000 年起接觸導演工作,先在電視劇獲得肯定,
並於 2007 年以【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成為電影導演。
他幾乎都會在自己導演的作品裡軋一角,
甚至因此成為媒體議論八卦的重點,但在【軍中樂園】則首度全盤退居幕後,
去勾勒 1969 那個年代,一個被分發到金門特約茶室服役的男孩,
目睹與經歷時代的某些無奈,讓忠誠正義與背叛欺瞞有了更難一刀兩斷的辯證,
也為身不由己的小人物留下一抹印記。
--
題外話:
我最愛的書與電影《阿拉斯加之死》入圍聞老師的片單了,好感動 QQ
《開羅紫玫瑰》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果然有出現,
出現《軍中樂園》倒是讓我蠻意外的。
《益智遊戲》也很好看,但是當年強碰《阿甘正傳》。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17-04-18T13:11
at 2017-04-18T13:11

By Eden
at 2017-04-20T01:44
at 2017-04-20T01:44

By Belly
at 2017-04-20T08:16
at 2017-04-20T08:16

By Kelly
at 2017-04-20T23:45
at 2017-04-20T23:45

By Noah
at 2017-04-22T04:24
at 2017-04-22T04:24

By James
at 2017-04-26T22:34
at 2017-04-26T22:34

By Liam
at 2017-04-29T20:35
at 2017-04-29T20:35

By Carol
at 2017-05-01T11:29
at 2017-05-01T11:29

By Frederica
at 2017-05-06T10:32
at 2017-05-06T10:32

By John
at 2017-05-07T02:14
at 2017-05-07T02:14

By Noah
at 2017-05-09T10:00
at 2017-05-09T10:00

By Wallis
at 2017-05-13T11:31
at 2017-05-13T11:31

By Aaliyah
at 2017-05-13T16:33
at 2017-05-13T16:33
Related Posts
有沒有「少年吔,安啦!」都不重發行的掛

By Mia
at 2017-04-13T23:32
at 2017-04-13T23:32
喬許布洛林加盟《死侍2》

By Irma
at 2017-04-13T23:18
at 2017-04-13T23:18
《日常對話》特映會

By Rebecca
at 2017-04-13T23:11
at 2017-04-13T23:11
北非諜影教父排行百大電影前三大家認同嗎?

By Ophelia
at 2017-04-13T23:09
at 2017-04-13T23:09
The Hitman’s Bodyguard 前導預告

By Odelette
at 2017-04-13T23:04
at 2017-04-13T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