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評 / 大娛樂家 - 電影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8-01-04T10:38

Table of Contents

大娛樂家 / 聞天祥

https://goo.gl/ssfepL

--

《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是一部帶有傳記色彩的歌舞片,
大膽啟用了來自澳洲的廣告導演與視覺特效師麥可格雷希(Michael Gracey)執導,
但由經驗豐富的比爾康登(Bill Condon《芝加哥》、《夢幻女郎》、《美女與野獸》)
和珍妮比克斯(Jenny Bicks《慾望城市》)共同編劇,
以美國傳奇馬戲團大亨 P.T.巴納姆(P. T. Barnum)的生平進行鬆散式的改編,
並由休傑克曼(Hugh Jackman)飾演這位奇人,
他也再度以此片入圍了金球獎歌舞或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巴納姆是個貧窮的裁縫之子,父親過世,流落街頭,他仍抱著夢想而活。
不僅贏得富家千金芳心,與他同甘共苦。
他更突發奇想,從失敗的怪異博物館轉為真人怪胎秀,
即使引來劇評詆毀,甚至歧視者的恐嚇,他也不以為忤,
只管讓馬戲團滿座,觀眾看了開心,進而財源滾滾。

雖然後來擠身富豪,但他明知那些名流對他棄如敝屣,
因此不僅說服名門出身的年輕編劇加入,被引薦至白金漢宮,
甚至引進歐洲最富盛名的女高音到美國巡演,讓自己的經紀事業達到巔峰。

然而就在此時,他的婚姻、事業也遇到多重挑戰,以至於近乎一蹶不振的打擊。
但想當然爾,「The show must go on」的信條
在這部叫做「The Greatest Showman」的電影當然要被貫徹,
更何況這還是部貨真價實的歌舞片,怎能不以正面信條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呢?

就類型的角度來看,《大娛樂家》確實掌握了「整合作用」的重要。
一曲〈A Million Dreams〉把主角的個性與志向道出之外,
還順勢連接起他從青少年到成年的變化及不改其志的堅定;
並藉由情人的加入唱和,暗示了彼此的情投意合與有志一同,
而不單單只是定情的功能而已。

相反的,柴克艾弗隆(Zac Efron)飾演出身名門的白人編劇,
愛上了有色人種的空中女飛人千黛亞(Zendaya),
兩人透過馬戲團繩索的飛降追索、欲抱還離,
以極其炫目之姿合唱的〈Rewrite the Stars〉則在追求、推拒之間,
表達出相愛卻難以結合的苦痛,賦予「求愛之歌」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面貌。

耐人尋味的是蕾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
飾演被譽為「瑞典夜鶯」的女高音在舞台上唱的那首〈Never Enough〉
(事實上我們在電影裡聽到的是蘿倫艾瑞 Loren Allred 的幕後代唱),
先不論歐洲首席聲樂家在征服美國的舞台上唱這麼流行的曲調是否合理,
重要的是這首歌曲首次出現的功能是以雷霆萬鈞之勢打造天后氣勢,
待她在巡演途中發現自己落花有意,男主角卻流水無情,
同曲重唱,氣勢不再,變得如泣如訴,
有如弦外之音地道出她想要卻得不到的「never enough」。

《大娛樂家》在勾勒巴納姆這個人物的正面理念之餘,
其實碰觸了好幾個有潛力的敏感議題。
階級與歧視,是再明顯不過的。

首先,他自己就深受其苦,
從兒時那道狠狠提醒他別想高攀人家女兒的耳光,
到後來上流社會對他敬謝不敏的態度;
與其相對的,是在他流落街頭飢寒交迫時,
唯一對他伸出援手給他食物的,是個相貌必須遮掩的「異類」。
這不見得是他經營馬戲團時特別青睞旁人眼中那些「怪胎」的原因,卻形成有意義的對照。

很自然地,影片也不免質問了巴納姆把這些「異人」變為「藝人」
是否也只把他們當做搖錢樹看待?
但是當他們反過來強調無論如何,至少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有「家」的感覺。
亦即無論巴納姆的初衷是什麼或中途是否變質,
他在無形當中造就了可能比藝術或娛樂更重要的事。
而這也在最後成為他東山再起的動力,以及他交棒的理由。

可惜的是,我們只看到巴納姆招募這些侏儒、巨人、狗男孩、刺青哥、
連體雙胞胎、白子、長鬍子的女人……,
然後缺乏過程,他們就以整齊劃一的架勢出現。

只有第一場秀勉強還能看到一點拇指將軍和空中飛人的零星火花,
其餘的就是一再重複的群舞。
馬戲團成立的時候如此,東山再起也一樣,個體性、差異性都被忽略了。

這自然是取捨下的結果,當巴納姆成為真正的敘事主體,
還有「瑞典夜鶯」帶來的外遇危機以及年輕劇作家的愛情習題分走支線,
這些合力高唱〈This Is Me〉跟歧視對抗的異(藝)人們,
儘管把這首歌唱得震天價響,但其餘時候都只能成為「背景」。

在〈The Greatest Show〉、〈From Now On〉等眾人得以表現的歌舞中,
也都放棄呈現他們從一盤散沙到團結一心或者如何找到自己的才華歸屬,
而只是不斷重複單一的整齊舞步,不僅失去成為一部更厲害的「後台歌舞片」的機會,
影片若真心想要擁抱每個人的差異,這種表現性反而顯得有點諷刺。

即使沒有把提出的命題最更深邃的探索,
《大娛樂家》依然稱得上是部充滿聲色之娛的電影。
而且作為一部原創歌舞片,電影感也做得相當強烈。

許多舞蹈場面的調度節奏都令人目不暇給,
休傑克曼與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在天台的共舞看似簡單,
但每個旋轉飛身都快得忍不住令人忍不住懷疑是特效幫忙下的結果;
休傑克曼在酒吧說服柴克艾弗隆加入陣營的〈The Other Side〉本身音樂節奏就夠快的,
兩人把酒論英雄,從談判到成交,過招的程度簡直像跳舞的武俠片一樣誇張。
遑論柴克艾佛隆變身空中飛人猛追千黛亞的上天下地了。

導演確保這部令人容易聯想到百老匯的歌舞電影擁有絕對在大銀幕上才能造就的奇觀。
而所有演員在歌舞的表現也都有超乎預期的成績,休傑克曼自然是其中的靈魂人物,
他的演唱比起《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2012)顯得更得心應手。

片中也提到了評論與行銷之間的鬥法與問題。
與其說是評論家複雜了藝術,不如說更多時候是我們低估了娛樂。
影片最後看似斬釘截鐵地提出答案,但真的如此嗎?
這將是個永遠辯證不完的問題。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好久沒看到老師寫這麼長的影評了。
這篇感覺應該不是邀稿,因為在週刊上的文章都比較短,
而且這部上映有一段時間了,現在才發表這篇影評,
老師真的很用心在寫這篇啊。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Comments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01-07T05:36
推用心影評~~ 提出一些辯證跟群體差異未做足的缺點
但也沒有忽視電影的魔力與吸引人的地方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8-01-09T05:15
中肯給推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8-01-10T07:33
蜜雪兒威廉絲真的好美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8-01-14T23:13
推老師影評 寫的言之有物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8-01-17T07:10
推 好用心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8-01-20T23:15
中肯 推!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8-01-24T09:46
寫得好全面 推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01-28T12:24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8-01-28T13:33
推推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8-01-31T18:42
這篇是寫在世界電影雜誌的,兩大面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8-02-02T10:54
所以其實覺得這篇可能沒辦法寫得太誠實...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02-06T10:33
用心 推推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8-02-08T03:23
這篇寫的好~不愧是老師!!!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8-02-08T20:57
推 點出少了什麼的重點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8-02-12T12:59
言之有物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8-02-17T06:36
這才叫影評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8-02-18T07:51
寫好多 藝術大於評論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8-02-20T11:38
個體差異那邊超中肯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8-02-24T09:07
用心推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8-02-25T13:40
推言之有物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8-03-02T09:56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8-03-04T00:31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8-03-08T17:25
寫得真好,其實在敘事主體是PT的時候,其他部分就不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8-03-12T09:48
得不被犧牲了。團員、夜鶯都是這樣。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8-03-17T00:00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8-03-20T06:39
The other side真的神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8-03-22T18:48
超中肯 就算是邀稿也是寫得很到位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8-03-26T12:51
老師評論鞭辟入理,膾炙人口,我輩小子無不拍案叫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3-29T07:01
絕,風行草偃,蔚為當代觀影神作!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8-04-03T04:58
同意,花篇幅給珍妮林德搞曖昧還不如多給團員跟合夥
人相處的細節。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8-04-04T22:19
結果兩邊的氣氛都沒做足,編排的最好的地方是一開頭
到主角結婚那段歌舞,行雲流暢一氣呵成。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8-04-06T00:47
珍妮林德 劇情不是有講 巴納姆想提供高質的演出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8-04-08T03:24
讓上流社會認同 巴納姆 所以才放棄馬戲團 去巡演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8-04-09T01:16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8-04-10T05:01
珍妮林德很重要,但我覺得不用搞曖昧也可以帶出那種
對比感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04-13T04:19
珍妮出現就是劇情的轉捩點,角色很重要,唯一可惜的
是電影時間太短,只能在其他方面取捨

2017台灣電影市場觀察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8-01-04T10:09
新聞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454 (關鍵評論網) 完整標題:2017台灣電影市場觀察:好萊塢所向披靡,台片發行數第四、票房第二 2017年是台灣電影票房透明化後,第一個完整公開資訊的年份。 過去台灣電影票房資訊,不會公開給大眾知曉。但從20 ...

星際大戰1-6部曲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8-01-04T10:02
※ 引述《uland26922 (崇蟲)》之銘言: : 因為這幾年興站開始復出拍續集 : 又加上大家都總說帝國大反擊是影史上數一數二的好片 : 從很久以前就想要補齊一直沒看的星際大戰系列 : 剛好期末忙得差不多終於可以惡補一下 : 有些BUG想要討論討論一番 : 以下有雷 : 1.星戰正傳3部曲時是不是沒有設 ...

Netflix《光靈》確定開拍續集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8-01-04T09:37
Netflix原創電影《光靈》確定開拍續集!威爾史密斯、喬爾艾哲頓可望回歸 耗資9000萬美金打造、堪稱線上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至今最高成本的原創電影《光靈》 ,儘管各界評價一片慘綠,但憑藉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巨星號召力,加上廣邀多位流行樂歌 手獻上新曲加持的跨刀助陣,該片仍不畏負評在上線首三日創下超 ...

幸福路上-笑中帶淚,淚中帶笑國片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8-01-04T08:53
參加1/3新莊高中特映會 意外的超多年紀很小的小朋友來觀影atat 可能是免費而且又是動畫所以超多爸媽帶小朋友來看。 這部片我比較推薦給大人看,跟《可可夜總會》一樣,大人的感觸會更深,尤其是出生在 台灣解嚴前後那個年代的大人。 近年其實這種賺人熱淚的影片其實很多,像是《天才的禮物》、《奇蹟男孩》、《可 ...

《星塵傳奇Stardust》改編原作,意外驚喜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8-01-04T08:24
寫這篇好雷雖然時間有點久遠 但主要是因為這幾天首次浮出版面 寫下「負雷」與神同行後 許多版友問我,按照我的標準還有哪些片能給好雷 想了一下,突然想起這部電影似乎性質有點類似 那就是《星塵傳奇》,偏偏這部片似乎並不是那麼多人認識 想想也有點可惜...試著介紹給大家有機會去看看 我先把幾點相似處做比較,但我推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