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評 / 東邪西毒 - 電影
By Tom
at 2020-04-30T04:38
at 2020-04-30T04:38
Table of Contents
《東邪西毒》脫下武俠類型的制服
本文轉於《攝影機與絞肉機》,聞天祥著,1996,知書房出版社。
原載於 1994 年 9 月 15 日〈民生報〉
--
台灣上映:1994 年 9 月 17 日
導演:王家衛
編劇:王家衛
攝影:杜可風
演員:張國榮、梁朝偉、楊采妮、林青霞、梁家輝、劉嘉玲、張學友、張曼玉
--
面對《東邪西毒》,死硬派的金庸迷,也許氣結,也許落荒而逃;
但是忠實的王家衛迷,鐵定愛上這部電影。
王家衛的勇氣不只是連徐克、程小東拍《東方不敗》
那種罔顧原著,只取角色的另創新局;
而是乾脆搗毀武俠類型的既定原則,沒有武林至尊,沒有蓋世武功,
所有練功、制敵趣味都付之闕如,唯一一場林青霞在水面發功的戲好像較像樣,
但是她又男又女、精神分裂的熟悉模樣,又像在調侃《東方不敗》,直揭他人瘡疤似的。
摒棄了類型電影的制式快感,《東邪西毒》反而想揪出刀光劍影下的靈魂本相,
算不算更高招呢?
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在沙漠邊陲蓋了間棚子,收錢僱用人殺人,
順便冷眼旁觀那些絕望的(梁朝偉)、固執的(楊采妮)、瘋狂的(林青霞)、
多心的(梁家輝)、不覺的(劉嘉玲)、簡單的(張學友)男男女女,
用更要命的感情彼此殺害。
不同於《龍門客棧》的沙漠小店是屬於外在勢力的鬥爭象徵,
《東邪西毒》的沙漠小店則有如感情犯的休息站,
除了有張國人作為旁觀者的旁白,必要時每個角色還有自暴其密的自白。
而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無動於衷的張國榮,最後也在張曼玉出場後,
洩露了他和其他人一樣是記憶、感情的關係,以及彼此的追隨拋棄,
娓娓道出人世的無常與無奈,讓片中就算是海浪之類的空鏡頭,也顯得意味深長。
而這也是我見過最美的武俠片,其纖細迷人的姿態,
可以是劉嘉玲獨佇水畔,撫摸馬身的淒清;
也可以是林青霞扮演的慕容嫣 / 慕容燕錯亂難分時,打在她臉上的錯綜籠影。
絕非耽溺,而是一種情感的凝鍊。所以就算張曼玉獨坐窗櫺的長鏡頭,
都因為隱藏的情思綿長難盡,而讓一氣呵成的鏡頭變得盪氣迴腸。
《東邪西毒》的大膽,實在太像古裝版的《阿飛正傳》,
那麼地任性、又那麼有創意,明明是 90 年代世紀末的頹廢,
偏要用武俠的浪漫與距離去重構它。
極為複雜的時空跳躍,除了成就了港片有史以來最豐富的人際網脈,
更讓人物之間的各種遇合,產生一股惆悵、不確知的大氛圍。
愛之也好,恨之也好,你不得不承認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才是本片唯一的指標。
如果我們也能擺脫制式印象,相信很難不受其牽動。
--
原文結束。
本文老師於 2009 年後擴、改寫如下:
--
《東邪西毒》Ashes of Time / 聞天祥
本文來自誠品講堂講義,由我繕打至 PTT
如果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會刪掉,謝謝 QQ
--
《東邪西毒》在 1994 年推出時,評價並不如現在傳說的好。
例如在已停辦多年的《中時晚報電影獎》專書中,當時評審對它的評語大多是
「從構想到執行都失敗的範例」、「矯揉造作」、「完全失控」、
「導演不會拍動作戲,無法掌握動感」,然後迅速落選,連年度電影都擠不進去。
在金馬獎則只獲得攝影(杜可風)、
剪接(奚傑偉、譚家明)兩項技術獎(不過那年確實強手甚多)。
但我整整愛了這部電影 15 年!
長期對武俠片的喜愛,非但沒成為鍾情《東邪西毒》的障礙;
相反的,除了看到 90 年代不少香港電影
在取材與改編上的恣意大膽在王家衛手上達到極限外,
更令人興奮的莫過於作者風格與類型傳統之間的抗衡磨合,在這裡激盪了全新的火花。
打破電影必須忠於原著的老掉牙規矩,在當時並沒什麼值得好說嘴的,
同樣的動作,徐克一直在做,而且成果可觀。
但王家衛的勇氣不只是《笑傲江湖 II 東方不敗》(1992,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
那種罔顧原著、只取角色的另創新局;
而是乾脆搗毀武俠類型的既定原則:沒有武林至尊,沒有蓋世武功,
所有練功、制敵趣味都付之闕如,唯一一場林青霞在水面發功的戲好像較像樣,
但是她又男又女、精神分裂的熟悉模樣,又像在調侃《東方不敗》,直揭他人瘡疤似的。
摒棄了類型電影的制式快感,《東邪西毒》反而想揪出刀光劍影下的靈魂本相,
算不算更高招呢?
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在沙漠邊陲蓋了間棚子,收錢僱用人殺人,
順便冷眼旁觀那些瘋狂的(林青霞)、多心的(梁家輝)、絕望的(梁朝偉)、
固執的(楊采妮)、不覺的(劉嘉玲)、單純的(張學友)男男女女,
用更要命的感情,彼此殺害。
不同於《龍門客棧》的沙漠小店是屬於外在勢力的競鬥象徵,
《東邪西毒》的沙漠小店則有如感情犯的休息站,每一段落安排一個主要人物出場,
除了有張國人作為旁觀者的旁白,必要時每個角色還有自暴其密的追憶。
而表面上說的是個別的故事,但實際上卻向歐陽鋒的內心探去,
看起來像是無動於衷的張國榮(歐陽鋒),最後也在張曼玉出場後,
洩露了他的角色和其他人一樣是記憶、感情、時間下的逃亡者,
所有人都逃不過一連串愛與被愛的關係,以及彼此的追隨拋棄,
娓娓道出人世的無常與無奈,讓片中就算是海浪、黃沙之類的空鏡,也顯得意味深長。
以林青霞飾演的慕容嫣為例。她找歐陽峰殺黃藥師,只因為黃藥師的玩笑與失約。
當初「慕容嫣」女扮男裝(這是武俠片的女性進入江湖前的必要程序)、
以「慕容燕」的化名行走江湖,識破她真實性別身份的黃藥師在酒酣耳熱之際許下
「如果你有妹妹,我一定娶她」的承諾,心神蕩漾的慕容嫣(慕容燕)於是與其相約,
帶妹妹來成親,也等於同意自己以身相許,沒想到約定之日,黃藥師竟沒出現。
深受打擊後,慕容嫣、慕容燕徹底分裂:
男裝的慕容燕來找歐陽鋒,要他殺了辜負妹妹的黃藥師;
隨後女裝的慕容嫣又跳出來叫歐陽鋒不准殺黃藥師。
反覆之間,歐陽鋒也是破這對兄妹根本就是同一人。
有趣的是慕容嫣出現時,不僅手上長堤個鳥籠,
每次跟歐陽鋒說話,也會靠近她屋裡的大鳥籠,這一來、光便會被鳥籠切成碎片,
同影子一塊烙落在她身上,變形、分裂,呼之欲出。
大多數時間已在鳥籠旁的都是慕容嫣,然而會有那麼一時半刻,換成歐陽鋒走進籠邊,
脫口而出:
「有些人離開了之後,才發現離開的人才是自己的最愛。」
表面上是在虛應慕容嫣的糾纏與盤問,但演員的走位、光影的強調,
無不暗示此刻此語,暴露的是歐陽鋒內心的真感受,但他心底的秘密是什麼?
之後,當林青霞的角色完全瘋狂,明明打扮成男裝慕容燕,卻說著女生慕容嫣的心情,
甚至錯把隱身在後景陰影中的歐陽鋒當作黃藥師而落淚問聲:
「告訴我,你最喜歡的女人哪一位?」
隨後從黑暗走入光線下的歐陽鋒借黃藥師的身份向已經完全進入自己世界的慕容嫣
(此時光影則呈放射狀灑在她身上)說:
「就是妳呀!」
後面街上一句歐陽鋒內心的獨白:
「以前也有人這樣問過我,但是我沒有回答,
換了是黃藥師的身份,那幾個字原來並不難說出口。」
更證明了每個上場的人物其實都觸動了歐陽鋒隱藏的秘密。
這讓我想起片頭那行打在銀幕上的字:
「佛典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
說的不正是這回事!
是夜,歐陽鋒感覺到有人在撫摸他,自然是慕容嫣(慕容燕)了。
這時光影如蕩漾的水波在他們的臉上浮動,
低角度的攝影捕捉了女人的手在男人身體上游移,
歐陽鋒睜開眼又閉上眼,身後的林青霞便成了張曼玉,
然而林青霞的主觀裡,身前的這個男人也變成了梁家輝(黃藥師),
而不再是張國榮(歐陽鋒)。身體的接觸與替代,凸顯的卻是彼此更大的孤獨。
王家衛的下一部作品《墮落天使》裡的金城武、李嘉欣也上演過類似的寂寞。
而林青霞的顛鸞倒鳳、為愛癡狂,日後則演變成劉鎮偉導演的《東西遊記》的朱茵
(青霞仙子、紫霞仙子)以及《天下無雙》的王菲(長公主)。
《東邪西毒》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武俠片。
不只是林青霞錯亂難分時,打在她臉上的錯綜光影,時而如牢籠,時而如琴弦或流水;
劉嘉玲獨佇水畔,撫摸馬身的淒清,以及那雙夾緊馬身的白皙小腿所暗示的情慾苦楚,
亦是盡在不言中。絕非耽溺,而是一種情感的凝鍊。
所以就算張曼玉獨坐窗櫺的長鏡頭,都因為隱藏的情思綿長難盡而顯得有份量,
尤其下兩個鏡頭拍她對著鏡子發現自己終究還是輸了
(最美好的時候,最愛的人不在身邊),
那瞭悟的哭泣也因鏡頭的停住、承載,而更加盪氣迴腸。
張曼玉大概是全片演出長度最短、但情感密度卻最高的角色。
但楊采妮飾演的雞蛋妹(她帶著一籃雞蛋,希望有人能替她被殺的弟弟報仇)
就無足輕重嗎?她的功能除了表現出每個人都有堅持的信念,
別人覺得浪費時間,她卻覺得很重要
(同樣的,張學友飾演的洪七也是如此,他寧可幫雞蛋妹而失去一根指頭)。
雞蛋妹也是勾起片中男人對另一個女人「回憶」的轉換媒介:西毒歐陽鋒從茅屋看下去,
雞蛋妹讓他想起一個女人(後來成為他大嫂的張曼玉)和故鄉的桃花;
盲劍俠也想請另一個女人(愛上別人的妻子由嘉玲)和故鄉的桃花
(但此時的桃花卻是劉嘉玲的名字)。
而愛上喜歡桃花的張曼玉卻得不到他的黃藥師,卻沾惹了名字叫桃花的劉嘉玲,
玩弄了在桃花林認識的林青霞...,
「桃花」顯然以各種不同的型態(花名、人名、地名)成了本片最另類的母題。
相較之下,傳統武俠片所強調的武打場面,在《東邪西毒》反而有種收斂。
對戰場面幾乎少有全身鏡頭(慕容嫣變成獨孤求敗的水面爆破畫面例外),
因此很難倚賴連續動作或身段帶出過程,例如梁朝偉飾演的盲俠與馬賊對戰時,
我們只看到個別的眼神、手、腳等身體局部,剪接比招式還重要。
除祛了練功、復仇這些過往必須交代的過程,
《東邪西毒》才得以把過往外在的爭鬥移到心理與記憶做拉扯,
每個人都是一個戰場,彼此之間又交集出不同的新戰場,
他讓你看不清楚外在的廝殺,代之的卻是心裡面的血跡斑斑。
呈現的不再是我們的類型經驗,而是全新的美感境界。
《東邪西毒》的大膽實在太像古裝版的《阿飛正傳》,
那麼地任性、又那麼有創意,明明是 90 年代世紀末的頹廢,
偏要用武俠的浪漫與距離去重構它。
複雜的時空跳躍,除了成就了港片少見的複雜人際網脈,
更讓人物之間的各種遇合,產生一股惆悵、不確知的大氛圍。
愛之也好,恨之也好,你不得不承認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才是本片唯一的指標。
如果我們也能擺脫制式印象,很難不受其牽動。
過了將近 14 年後,數位修復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在 2008 年坎城影展首映,
本地則是在 2009 台北電影節現身。
新版本的風景顏色看起來更鮮艷了些,音樂也做了部分調整,
電子合成味被傳統器樂所取代,還包括馬友友的部份獨奏,
但蕩氣迴腸的還是舊版就已存在的旋律(陳勳奇作曲)。
語言讓我有些驚訝,因為我們過去在台灣看的是全部配成國語的版本,
沒想到終極樣貌竟是林青霞說國語,其他人說粵語。
在結構上,終極版也用「驚蟄、白鷺」等節氣作為區隔,讓影片的段落化更明顯,
也教上場角色比較容易被凸顯,少了過去那種千絲萬縷的感覺,
卻方便觀眾辨識與調整觀影節奏。
至於舊版最後由大量短鏡頭集成的尾巴
(宛如後續,又相片花,甚至可作為王家衛拍了幾十萬呎底片的證據),
則只剩下張國榮的身影,這似乎更清晰化了片中真正「心在動」的人是誰,
可惜的是那美極了、迴旋而下鳥瞰瘋狂卻又落寞的林青霞躺在一堆紅辣椒的鏡頭,
以及只在台灣版驚鴻一瞥(證明短暫演過此片)的王祖賢,都不見了。
對我而言,《東邪西毒:終極版》調整的其實只是表面的聲跟色,
內涵與玲為倒是從一而終的。
只不過從一部飽受爭議的作品變成口耳相傳的經典,再看看片中人的生死離散,
好像部分呼應了《東邪西毒》的英文片名《Ashes of Time》,
卻又證明某些電影掙脫時光魔咒的能耐。
(原載於世界電影)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上次轉載《阿飛正傳》的演講逐字稿,老師談到《東邪西毒》所以就轉載上來,
本來以為只有書版本的,後來想起來老師在講堂有講過《東邪西毒》,
不知不覺就打了一大串上來了,還好有一些文字是一樣的,
如果有錯的話我之後再校對檢查 :)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轉於《攝影機與絞肉機》,聞天祥著,1996,知書房出版社。
原載於 1994 年 9 月 15 日〈民生報〉
--
台灣上映:1994 年 9 月 17 日
導演:王家衛
編劇:王家衛
攝影:杜可風
演員:張國榮、梁朝偉、楊采妮、林青霞、梁家輝、劉嘉玲、張學友、張曼玉
--
面對《東邪西毒》,死硬派的金庸迷,也許氣結,也許落荒而逃;
但是忠實的王家衛迷,鐵定愛上這部電影。
王家衛的勇氣不只是連徐克、程小東拍《東方不敗》
那種罔顧原著,只取角色的另創新局;
而是乾脆搗毀武俠類型的既定原則,沒有武林至尊,沒有蓋世武功,
所有練功、制敵趣味都付之闕如,唯一一場林青霞在水面發功的戲好像較像樣,
但是她又男又女、精神分裂的熟悉模樣,又像在調侃《東方不敗》,直揭他人瘡疤似的。
摒棄了類型電影的制式快感,《東邪西毒》反而想揪出刀光劍影下的靈魂本相,
算不算更高招呢?
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在沙漠邊陲蓋了間棚子,收錢僱用人殺人,
順便冷眼旁觀那些絕望的(梁朝偉)、固執的(楊采妮)、瘋狂的(林青霞)、
多心的(梁家輝)、不覺的(劉嘉玲)、簡單的(張學友)男男女女,
用更要命的感情彼此殺害。
不同於《龍門客棧》的沙漠小店是屬於外在勢力的鬥爭象徵,
《東邪西毒》的沙漠小店則有如感情犯的休息站,
除了有張國人作為旁觀者的旁白,必要時每個角色還有自暴其密的自白。
而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無動於衷的張國榮,最後也在張曼玉出場後,
洩露了他和其他人一樣是記憶、感情的關係,以及彼此的追隨拋棄,
娓娓道出人世的無常與無奈,讓片中就算是海浪之類的空鏡頭,也顯得意味深長。
而這也是我見過最美的武俠片,其纖細迷人的姿態,
可以是劉嘉玲獨佇水畔,撫摸馬身的淒清;
也可以是林青霞扮演的慕容嫣 / 慕容燕錯亂難分時,打在她臉上的錯綜籠影。
絕非耽溺,而是一種情感的凝鍊。所以就算張曼玉獨坐窗櫺的長鏡頭,
都因為隱藏的情思綿長難盡,而讓一氣呵成的鏡頭變得盪氣迴腸。
《東邪西毒》的大膽,實在太像古裝版的《阿飛正傳》,
那麼地任性、又那麼有創意,明明是 90 年代世紀末的頹廢,
偏要用武俠的浪漫與距離去重構它。
極為複雜的時空跳躍,除了成就了港片有史以來最豐富的人際網脈,
更讓人物之間的各種遇合,產生一股惆悵、不確知的大氛圍。
愛之也好,恨之也好,你不得不承認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才是本片唯一的指標。
如果我們也能擺脫制式印象,相信很難不受其牽動。
--
原文結束。
本文老師於 2009 年後擴、改寫如下:
--
《東邪西毒》Ashes of Time / 聞天祥
本文來自誠品講堂講義,由我繕打至 PTT
如果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會刪掉,謝謝 QQ
--
《東邪西毒》在 1994 年推出時,評價並不如現在傳說的好。
例如在已停辦多年的《中時晚報電影獎》專書中,當時評審對它的評語大多是
「從構想到執行都失敗的範例」、「矯揉造作」、「完全失控」、
「導演不會拍動作戲,無法掌握動感」,然後迅速落選,連年度電影都擠不進去。
在金馬獎則只獲得攝影(杜可風)、
剪接(奚傑偉、譚家明)兩項技術獎(不過那年確實強手甚多)。
但我整整愛了這部電影 15 年!
長期對武俠片的喜愛,非但沒成為鍾情《東邪西毒》的障礙;
相反的,除了看到 90 年代不少香港電影
在取材與改編上的恣意大膽在王家衛手上達到極限外,
更令人興奮的莫過於作者風格與類型傳統之間的抗衡磨合,在這裡激盪了全新的火花。
打破電影必須忠於原著的老掉牙規矩,在當時並沒什麼值得好說嘴的,
同樣的動作,徐克一直在做,而且成果可觀。
但王家衛的勇氣不只是《笑傲江湖 II 東方不敗》(1992,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
那種罔顧原著、只取角色的另創新局;
而是乾脆搗毀武俠類型的既定原則:沒有武林至尊,沒有蓋世武功,
所有練功、制敵趣味都付之闕如,唯一一場林青霞在水面發功的戲好像較像樣,
但是她又男又女、精神分裂的熟悉模樣,又像在調侃《東方不敗》,直揭他人瘡疤似的。
摒棄了類型電影的制式快感,《東邪西毒》反而想揪出刀光劍影下的靈魂本相,
算不算更高招呢?
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在沙漠邊陲蓋了間棚子,收錢僱用人殺人,
順便冷眼旁觀那些瘋狂的(林青霞)、多心的(梁家輝)、絕望的(梁朝偉)、
固執的(楊采妮)、不覺的(劉嘉玲)、單純的(張學友)男男女女,
用更要命的感情,彼此殺害。
不同於《龍門客棧》的沙漠小店是屬於外在勢力的競鬥象徵,
《東邪西毒》的沙漠小店則有如感情犯的休息站,每一段落安排一個主要人物出場,
除了有張國人作為旁觀者的旁白,必要時每個角色還有自暴其密的追憶。
而表面上說的是個別的故事,但實際上卻向歐陽鋒的內心探去,
看起來像是無動於衷的張國榮(歐陽鋒),最後也在張曼玉出場後,
洩露了他的角色和其他人一樣是記憶、感情、時間下的逃亡者,
所有人都逃不過一連串愛與被愛的關係,以及彼此的追隨拋棄,
娓娓道出人世的無常與無奈,讓片中就算是海浪、黃沙之類的空鏡,也顯得意味深長。
以林青霞飾演的慕容嫣為例。她找歐陽峰殺黃藥師,只因為黃藥師的玩笑與失約。
當初「慕容嫣」女扮男裝(這是武俠片的女性進入江湖前的必要程序)、
以「慕容燕」的化名行走江湖,識破她真實性別身份的黃藥師在酒酣耳熱之際許下
「如果你有妹妹,我一定娶她」的承諾,心神蕩漾的慕容嫣(慕容燕)於是與其相約,
帶妹妹來成親,也等於同意自己以身相許,沒想到約定之日,黃藥師竟沒出現。
深受打擊後,慕容嫣、慕容燕徹底分裂:
男裝的慕容燕來找歐陽鋒,要他殺了辜負妹妹的黃藥師;
隨後女裝的慕容嫣又跳出來叫歐陽鋒不准殺黃藥師。
反覆之間,歐陽鋒也是破這對兄妹根本就是同一人。
有趣的是慕容嫣出現時,不僅手上長堤個鳥籠,
每次跟歐陽鋒說話,也會靠近她屋裡的大鳥籠,這一來、光便會被鳥籠切成碎片,
同影子一塊烙落在她身上,變形、分裂,呼之欲出。
大多數時間已在鳥籠旁的都是慕容嫣,然而會有那麼一時半刻,換成歐陽鋒走進籠邊,
脫口而出:
「有些人離開了之後,才發現離開的人才是自己的最愛。」
表面上是在虛應慕容嫣的糾纏與盤問,但演員的走位、光影的強調,
無不暗示此刻此語,暴露的是歐陽鋒內心的真感受,但他心底的秘密是什麼?
之後,當林青霞的角色完全瘋狂,明明打扮成男裝慕容燕,卻說著女生慕容嫣的心情,
甚至錯把隱身在後景陰影中的歐陽鋒當作黃藥師而落淚問聲:
「告訴我,你最喜歡的女人哪一位?」
隨後從黑暗走入光線下的歐陽鋒借黃藥師的身份向已經完全進入自己世界的慕容嫣
(此時光影則呈放射狀灑在她身上)說:
「就是妳呀!」
後面街上一句歐陽鋒內心的獨白:
「以前也有人這樣問過我,但是我沒有回答,
換了是黃藥師的身份,那幾個字原來並不難說出口。」
更證明了每個上場的人物其實都觸動了歐陽鋒隱藏的秘密。
這讓我想起片頭那行打在銀幕上的字:
「佛典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
說的不正是這回事!
是夜,歐陽鋒感覺到有人在撫摸他,自然是慕容嫣(慕容燕)了。
這時光影如蕩漾的水波在他們的臉上浮動,
低角度的攝影捕捉了女人的手在男人身體上游移,
歐陽鋒睜開眼又閉上眼,身後的林青霞便成了張曼玉,
然而林青霞的主觀裡,身前的這個男人也變成了梁家輝(黃藥師),
而不再是張國榮(歐陽鋒)。身體的接觸與替代,凸顯的卻是彼此更大的孤獨。
王家衛的下一部作品《墮落天使》裡的金城武、李嘉欣也上演過類似的寂寞。
而林青霞的顛鸞倒鳳、為愛癡狂,日後則演變成劉鎮偉導演的《東西遊記》的朱茵
(青霞仙子、紫霞仙子)以及《天下無雙》的王菲(長公主)。
《東邪西毒》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武俠片。
不只是林青霞錯亂難分時,打在她臉上的錯綜光影,時而如牢籠,時而如琴弦或流水;
劉嘉玲獨佇水畔,撫摸馬身的淒清,以及那雙夾緊馬身的白皙小腿所暗示的情慾苦楚,
亦是盡在不言中。絕非耽溺,而是一種情感的凝鍊。
所以就算張曼玉獨坐窗櫺的長鏡頭,都因為隱藏的情思綿長難盡而顯得有份量,
尤其下兩個鏡頭拍她對著鏡子發現自己終究還是輸了
(最美好的時候,最愛的人不在身邊),
那瞭悟的哭泣也因鏡頭的停住、承載,而更加盪氣迴腸。
張曼玉大概是全片演出長度最短、但情感密度卻最高的角色。
但楊采妮飾演的雞蛋妹(她帶著一籃雞蛋,希望有人能替她被殺的弟弟報仇)
就無足輕重嗎?她的功能除了表現出每個人都有堅持的信念,
別人覺得浪費時間,她卻覺得很重要
(同樣的,張學友飾演的洪七也是如此,他寧可幫雞蛋妹而失去一根指頭)。
雞蛋妹也是勾起片中男人對另一個女人「回憶」的轉換媒介:西毒歐陽鋒從茅屋看下去,
雞蛋妹讓他想起一個女人(後來成為他大嫂的張曼玉)和故鄉的桃花;
盲劍俠也想請另一個女人(愛上別人的妻子由嘉玲)和故鄉的桃花
(但此時的桃花卻是劉嘉玲的名字)。
而愛上喜歡桃花的張曼玉卻得不到他的黃藥師,卻沾惹了名字叫桃花的劉嘉玲,
玩弄了在桃花林認識的林青霞...,
「桃花」顯然以各種不同的型態(花名、人名、地名)成了本片最另類的母題。
相較之下,傳統武俠片所強調的武打場面,在《東邪西毒》反而有種收斂。
對戰場面幾乎少有全身鏡頭(慕容嫣變成獨孤求敗的水面爆破畫面例外),
因此很難倚賴連續動作或身段帶出過程,例如梁朝偉飾演的盲俠與馬賊對戰時,
我們只看到個別的眼神、手、腳等身體局部,剪接比招式還重要。
除祛了練功、復仇這些過往必須交代的過程,
《東邪西毒》才得以把過往外在的爭鬥移到心理與記憶做拉扯,
每個人都是一個戰場,彼此之間又交集出不同的新戰場,
他讓你看不清楚外在的廝殺,代之的卻是心裡面的血跡斑斑。
呈現的不再是我們的類型經驗,而是全新的美感境界。
《東邪西毒》的大膽實在太像古裝版的《阿飛正傳》,
那麼地任性、又那麼有創意,明明是 90 年代世紀末的頹廢,
偏要用武俠的浪漫與距離去重構它。
複雜的時空跳躍,除了成就了港片少見的複雜人際網脈,
更讓人物之間的各種遇合,產生一股惆悵、不確知的大氛圍。
愛之也好,恨之也好,你不得不承認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才是本片唯一的指標。
如果我們也能擺脫制式印象,很難不受其牽動。
過了將近 14 年後,數位修復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在 2008 年坎城影展首映,
本地則是在 2009 台北電影節現身。
新版本的風景顏色看起來更鮮艷了些,音樂也做了部分調整,
電子合成味被傳統器樂所取代,還包括馬友友的部份獨奏,
但蕩氣迴腸的還是舊版就已存在的旋律(陳勳奇作曲)。
語言讓我有些驚訝,因為我們過去在台灣看的是全部配成國語的版本,
沒想到終極樣貌竟是林青霞說國語,其他人說粵語。
在結構上,終極版也用「驚蟄、白鷺」等節氣作為區隔,讓影片的段落化更明顯,
也教上場角色比較容易被凸顯,少了過去那種千絲萬縷的感覺,
卻方便觀眾辨識與調整觀影節奏。
至於舊版最後由大量短鏡頭集成的尾巴
(宛如後續,又相片花,甚至可作為王家衛拍了幾十萬呎底片的證據),
則只剩下張國榮的身影,這似乎更清晰化了片中真正「心在動」的人是誰,
可惜的是那美極了、迴旋而下鳥瞰瘋狂卻又落寞的林青霞躺在一堆紅辣椒的鏡頭,
以及只在台灣版驚鴻一瞥(證明短暫演過此片)的王祖賢,都不見了。
對我而言,《東邪西毒:終極版》調整的其實只是表面的聲跟色,
內涵與玲為倒是從一而終的。
只不過從一部飽受爭議的作品變成口耳相傳的經典,再看看片中人的生死離散,
好像部分呼應了《東邪西毒》的英文片名《Ashes of Time》,
卻又證明某些電影掙脫時光魔咒的能耐。
(原載於世界電影)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上次轉載《阿飛正傳》的演講逐字稿,老師談到《東邪西毒》所以就轉載上來,
本來以為只有書版本的,後來想起來老師在講堂有講過《東邪西毒》,
不知不覺就打了一大串上來了,還好有一些文字是一樣的,
如果有錯的話我之後再校對檢查 :)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20-04-30T06:16
at 2020-04-30T06:16
By Kelly
at 2020-05-02T17:46
at 2020-05-02T17:46
By Charlie
at 2020-05-03T05:32
at 2020-05-03T05:32
By Charlie
at 2020-05-06T04:26
at 2020-05-06T04:26
By Olivia
at 2020-05-10T04:50
at 2020-05-10T04:50
By Audriana
at 2020-05-13T16:02
at 2020-05-13T16:02
By Blanche
at 2020-05-16T07:59
at 2020-05-16T07:59
By Jack
at 2020-05-19T05:57
at 2020-05-19T05:5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5-24T05:35
at 2020-05-24T05:35
By Freda
at 2020-05-25T00:10
at 2020-05-25T00:10
By Audriana
at 2020-05-29T00:02
at 2020-05-29T00:02
By Frederica
at 2020-05-29T22:13
at 2020-05-29T22:13
By Olga
at 2020-06-02T05:30
at 2020-06-02T05:30
By Carol
at 2020-06-04T20:14
at 2020-06-04T20:14
By Ophelia
at 2020-06-07T11:00
at 2020-06-07T11:00
By Oliver
at 2020-06-07T13:06
at 2020-06-07T13:06
By Lily
at 2020-06-10T04:26
at 2020-06-10T04:26
By Robert
at 2020-06-10T07:59
at 2020-06-10T07:59
By Odelette
at 2020-06-14T20:21
at 2020-06-14T20:21
By Dinah
at 2020-06-19T17:42
at 2020-06-19T17:42
By Edith
at 2020-06-19T19:36
at 2020-06-19T19:36
By Jessica
at 2020-06-23T03:47
at 2020-06-23T03:47
By Jessica
at 2020-06-27T08:13
at 2020-06-27T08:1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7-01T02:26
at 2020-07-01T02:26
By Ophelia
at 2020-07-03T16:49
at 2020-07-03T16:49
Related Posts
美國惡市場名單 台灣DYTT8網站被點名盜版
By Joseph
at 2020-04-30T02:39
at 2020-04-30T02:39
台灣華納預計排定多部經典電影重映
By Donna
at 2020-04-30T01:06
at 2020-04-30T01:06
《黑暗騎士》三部曲 5/29 台灣重映
By Ursula
at 2020-04-30T01:01
at 2020-04-30T01:01
安海瑟薇自曝本以為要試鏡「小丑女」糗事
By Dora
at 2020-04-30T00:50
at 2020-04-30T00:50
數碼寶貝 絆 向著童年揮手
By Oliver
at 2020-04-30T00:44
at 2020-04-30T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