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評 / 霸王別姬 - 電影

By Genevieve
at 2020-09-13T06:01
at 2020-09-13T06:01
Table of Contents
《霸王別姬》停在金棕櫚上的蝴蝶
本文轉於《攝影機與絞肉機》,聞天祥著,1996,知書房出版社。
原載於 1993 年 12 月 9 日〈民生報〉
--
台灣上映:1993 年 12 月 10 日
導演:陳凱歌
編劇:李碧華、蘆葦
攝影:顧長衛、趙發全(轉載按:Wiki 資料補充)
演員:張國榮、張豐毅、鞏俐
--
陳凱歌向來愛把電影的主人翁,放置在格格不入的環境,
令他的執著去撞擊現實,擦磋出宿命的血痕。
由此來看《霸王別姬》,程蝶衣(張國榮飾)是最有資格成為導演的代言或化身的角色。
他在表面上的愛戲成癡、人戲不分,不單單是對藝術的沈迷,
從他敢在法庭堅持為懂戲的日本軍官演出無罪,到中年猶敢批評樣板戲可笑的行為來看,
程蝶衣與芸芸眾生最大的差別,就在他對完美理想的堅持,連死亡都是一種殉道的表現。
與他對映的段小樓(張豐毅飾)在台上表演無所懼的西楚霸王,
現實中卻屢屢以妥協摧毀理想美。少年時代那場把煙桿插入蝶衣口中的戲,
曖昧地引出性啟蒙的興味,卻被成年後故好花酒的舉止所遮掩;
即使真正娶了出身青樓的「真」女子菊仙(鞏俐飾),最終還是放棄保護她的責任。
可見同 / 異性戀的傾向道非癥結所在,而是急於逃避的心態模糊了自個心理的界線,
也突出了程蝶衣的固執。
李碧華的小說是改編電影的甚好藍本,因為她總能提供出色的點子,
而又留予碩大的詮釋空間,無礙導演的作者權。
《霸王別姬》的電影境界遠勝小說,就是這種關係下的結果。
特別是因為鞏俐而加重份量的菊仙一角,展現了十足可觀的角色張力,
她既是蝶衣的情敵、又能化為母親的意象,到頭來甚至是最懂他的知己。
因為性別而產生的敵恨、憐惜等等情結,都因為她的加入而形成更複雜動人的網脈。
延伸到表演上,鞏俐也絕對有和張國榮、張豐毅鼎足而三的成果,豐厚了整個面貌。
以往,陳凱歌較重視人物和空間的關係,
簡樸但紮實的風格常能傳遞出人與土地的內在聯繫。
《霸王別姬》隨著題材的傳奇色彩而轉入片廠風格的優美飄忽,
不但分鏡之繁瑣在他前所未見,時間的重要性也逐漸超越空間。
不少外國評論因此盛讚它的史詩格局,中國這廂卻有認為歷史只是裝飾背景的另論;
正如香港把《孩子王》當成陳凱歌的最高成就,卻在坎城被詆譭為最沈悶的電影一樣。
陳凱歌的變與不變,是不會比程蝶衣或段小樓來得輕鬆的;
但顯然,金棕櫚獎證明他的遭遇要幸運多了!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轉載這篇只有修改一些標點符號,因為是繕打上來的,如有錯字麻煩板友提醒,感謝。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轉於《攝影機與絞肉機》,聞天祥著,1996,知書房出版社。
原載於 1993 年 12 月 9 日〈民生報〉
--
台灣上映:1993 年 12 月 10 日
導演:陳凱歌
編劇:李碧華、蘆葦
攝影:顧長衛、趙發全(轉載按:Wiki 資料補充)
演員:張國榮、張豐毅、鞏俐
--
陳凱歌向來愛把電影的主人翁,放置在格格不入的環境,
令他的執著去撞擊現實,擦磋出宿命的血痕。
由此來看《霸王別姬》,程蝶衣(張國榮飾)是最有資格成為導演的代言或化身的角色。
他在表面上的愛戲成癡、人戲不分,不單單是對藝術的沈迷,
從他敢在法庭堅持為懂戲的日本軍官演出無罪,到中年猶敢批評樣板戲可笑的行為來看,
程蝶衣與芸芸眾生最大的差別,就在他對完美理想的堅持,連死亡都是一種殉道的表現。
與他對映的段小樓(張豐毅飾)在台上表演無所懼的西楚霸王,
現實中卻屢屢以妥協摧毀理想美。少年時代那場把煙桿插入蝶衣口中的戲,
曖昧地引出性啟蒙的興味,卻被成年後故好花酒的舉止所遮掩;
即使真正娶了出身青樓的「真」女子菊仙(鞏俐飾),最終還是放棄保護她的責任。
可見同 / 異性戀的傾向道非癥結所在,而是急於逃避的心態模糊了自個心理的界線,
也突出了程蝶衣的固執。
李碧華的小說是改編電影的甚好藍本,因為她總能提供出色的點子,
而又留予碩大的詮釋空間,無礙導演的作者權。
《霸王別姬》的電影境界遠勝小說,就是這種關係下的結果。
特別是因為鞏俐而加重份量的菊仙一角,展現了十足可觀的角色張力,
她既是蝶衣的情敵、又能化為母親的意象,到頭來甚至是最懂他的知己。
因為性別而產生的敵恨、憐惜等等情結,都因為她的加入而形成更複雜動人的網脈。
延伸到表演上,鞏俐也絕對有和張國榮、張豐毅鼎足而三的成果,豐厚了整個面貌。
以往,陳凱歌較重視人物和空間的關係,
簡樸但紮實的風格常能傳遞出人與土地的內在聯繫。
《霸王別姬》隨著題材的傳奇色彩而轉入片廠風格的優美飄忽,
不但分鏡之繁瑣在他前所未見,時間的重要性也逐漸超越空間。
不少外國評論因此盛讚它的史詩格局,中國這廂卻有認為歷史只是裝飾背景的另論;
正如香港把《孩子王》當成陳凱歌的最高成就,卻在坎城被詆譭為最沈悶的電影一樣。
陳凱歌的變與不變,是不會比程蝶衣或段小樓來得輕鬆的;
但顯然,金棕櫚獎證明他的遭遇要幸運多了!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轉載這篇只有修改一些標點符號,因為是繕打上來的,如有錯字麻煩板友提醒,感謝。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20-09-16T19:06
at 2020-09-16T19:06

By Ivy
at 2020-09-21T02:54
at 2020-09-21T02:54

By Andy
at 2020-09-24T15:30
at 2020-09-24T15:30

By Kumar
at 2020-09-28T13:12
at 2020-09-28T13:12
Related Posts
聞天祥談 / Christopher Nolan 諾蘭

By Jacob
at 2020-09-13T03:45
at 2020-09-13T03:45
史上第一位!《永恆族》導演趙婷奪金獅獎

By Hardy
at 2020-09-13T03:20
at 2020-09-13T03:20
花木蘭台灣票房亮眼 網路抵制為何沒差?

By Rebecca
at 2020-09-13T02:40
at 2020-09-13T02:40
2020 威尼斯影展 得獎名單:趙婷奪金獅

By Vanessa
at 2020-09-13T02:11
at 2020-09-13T02:11
這次媒體吹花木蘭吹的太詭異了吧

By Olivia
at 2020-09-13T02:06
at 2020-09-13T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