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談 / The Human Voice - 電影

By Carol
at 2020-08-04T04:57
at 2020-08-04T04:57
Table of Contents
【聞天祥專欄】阿莫多瓦+蒂妲絲雲頓:從考克多到蔡明亮
https://is.gd/y8EivE
--
疫情肆虐,全球影業近乎停擺。
當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與英國女星蒂妲絲雲頓(Tilda Swinton)
合作拍攝《The Human Voice》的消息傳出,影迷一陣驚喜。
《The Human Voice》改編自法國詩人導演考克多(Jean Cocteau, 1889-1963)
編寫的單人獨幕舞台劇,法文原名《La voix humaine》,首演於 1930 年。
整齣戲就是女主角在跟一個觀眾看不到也聽不到的男子講電話,
對方顯然曾是她的情人,但已投入另一個懷抱;所有過往,端靠女主角抱著電話道盡。
她示愛、道歉、扯謊、挽回,即使完全徒勞無功。
是一個讓演員得以控制全場、極為過癮的戲。
其實它的電影版早就拍過,也在去年「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放映,
就是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1906-1977)導演的《愛》(L'Amore, 1948),
不過它只占了電影一半。
《愛》是部很奇特的片子,硬生生分成兩個部分。
其中一段又名《奇蹟》(Il Miracol),描述牧羊女在山中偶遇神祕男子,
以為他是聖徒現身,結果被灌醉迷姦,不久便被發現懷孕,在村民的唾棄與嘲弄下,
她仍堅持這是上帝所使的神蹟,「信仰」在這裡做了精彩的辯證,
分娩那場戲更充滿生命的光華。
當年還只是編劇的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
客串演出了那個假裝「聖徒」的「騙徒」,而成為另一個亮點。
而《愛》的另一段就是《The Human Voice》,
話筒那頭是變了心的男人,再多淚水與哀求也喚不回消逝的愛。
兩段都是羅塞里尼當時最重要的女主角安娜麥蘭妮(Anna Magnani, 1908-1973)所主演,
截然不同但一樣精彩的演技,也獲得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女主角。
有趣的是,羅塞里尼下一任繆思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1915-1982)
多年後也演了《The Human Voice》,1966 年在美國 ABC 電視台播出,亦頗受好評。
其實,阿莫多瓦會拍《The Human Voice》也無須意外。
讓他國際聲名鵲起的代表作《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
(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女主角從頭到尾都在打電話找負心漢,明顯就在向考克多取經兼致敬!
然後我突然想到蔡明亮 1984 年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房間裡的衣櫃》。
劇中面臨創作瓶頸與生活困境的編劇,也接到情人即將結婚的電話,
試圖阻止、挽回,最後祝福。
但沒印象蔡明亮提過考克多對這齣戲有影響,可能只是我的聯想。
這個在當時被許多人解讀為探討「劇作家心態」的舞台劇,其實有更多情感投射在其中。
一個人的詠嘆調,唱的盡是孤獨,哀悼自己曾經以為的幸福。
阿莫多瓦在《痛苦與榮耀》回顧了自己的人生與創作後,會怎麼詮釋 90 年前的本子?
甫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蒂妲絲雲頓,和安娜麥蘭妮、英格麗褒曼的路數必然不同。
太期待的我,忍不住胡思亂想。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一樣又是忘了 PO 這篇呀~
費里尼,你讓我好累呀 T_T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is.gd/y8EivE
--
疫情肆虐,全球影業近乎停擺。
當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與英國女星蒂妲絲雲頓(Tilda Swinton)
合作拍攝《The Human Voice》的消息傳出,影迷一陣驚喜。
《The Human Voice》改編自法國詩人導演考克多(Jean Cocteau, 1889-1963)
編寫的單人獨幕舞台劇,法文原名《La voix humaine》,首演於 1930 年。
整齣戲就是女主角在跟一個觀眾看不到也聽不到的男子講電話,
對方顯然曾是她的情人,但已投入另一個懷抱;所有過往,端靠女主角抱著電話道盡。
她示愛、道歉、扯謊、挽回,即使完全徒勞無功。
是一個讓演員得以控制全場、極為過癮的戲。
其實它的電影版早就拍過,也在去年「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放映,
就是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1906-1977)導演的《愛》(L'Amore, 1948),
不過它只占了電影一半。
《愛》是部很奇特的片子,硬生生分成兩個部分。
其中一段又名《奇蹟》(Il Miracol),描述牧羊女在山中偶遇神祕男子,
以為他是聖徒現身,結果被灌醉迷姦,不久便被發現懷孕,在村民的唾棄與嘲弄下,
她仍堅持這是上帝所使的神蹟,「信仰」在這裡做了精彩的辯證,
分娩那場戲更充滿生命的光華。
當年還只是編劇的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
客串演出了那個假裝「聖徒」的「騙徒」,而成為另一個亮點。
而《愛》的另一段就是《The Human Voice》,
話筒那頭是變了心的男人,再多淚水與哀求也喚不回消逝的愛。
兩段都是羅塞里尼當時最重要的女主角安娜麥蘭妮(Anna Magnani, 1908-1973)所主演,
截然不同但一樣精彩的演技,也獲得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女主角。
有趣的是,羅塞里尼下一任繆思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1915-1982)
多年後也演了《The Human Voice》,1966 年在美國 ABC 電視台播出,亦頗受好評。
其實,阿莫多瓦會拍《The Human Voice》也無須意外。
讓他國際聲名鵲起的代表作《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
(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女主角從頭到尾都在打電話找負心漢,明顯就在向考克多取經兼致敬!
然後我突然想到蔡明亮 1984 年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房間裡的衣櫃》。
劇中面臨創作瓶頸與生活困境的編劇,也接到情人即將結婚的電話,
試圖阻止、挽回,最後祝福。
但沒印象蔡明亮提過考克多對這齣戲有影響,可能只是我的聯想。
這個在當時被許多人解讀為探討「劇作家心態」的舞台劇,其實有更多情感投射在其中。
一個人的詠嘆調,唱的盡是孤獨,哀悼自己曾經以為的幸福。
阿莫多瓦在《痛苦與榮耀》回顧了自己的人生與創作後,會怎麼詮釋 90 年前的本子?
甫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蒂妲絲雲頓,和安娜麥蘭妮、英格麗褒曼的路數必然不同。
太期待的我,忍不住胡思亂想。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一樣又是忘了 PO 這篇呀~
費里尼,你讓我好累呀 T_T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William
at 2020-08-04T22:21
at 2020-08-04T22:21
Related Posts
《超危險駕駛》心情低落不是情緒失控的藉口

By Joe
at 2020-08-04T04:30
at 2020-08-04T04:30
星之彩 >>內有劇透<<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8-04T00:58
at 2020-08-04T00:58
2020 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 得獎名單

By Damian
at 2020-08-04T00:56
at 2020-08-04T00:56
羅伯派汀森、克莉絲汀回歸?導演揭《暮光

By Leila
at 2020-08-04T00:40
at 2020-08-04T00:40
記憶拼圖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8-04T00:23
at 2020-08-04T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