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談 / 鮑伯佛西 - 電影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8-03-26T17:08

Table of Contents

2018 金馬奇幻影展:鮑伯佛西 / 聞天祥

https://goo.gl/QEq8Vz

--

2018 金馬奇幻影展選了鮑伯佛西(Bob Fosse)作焦點導演。我承認他是我的心頭愛。
能夠找齊他導演的 5 部電影:
《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 1969)、《酒店》(Cabaret, 1972)、
《連尼》(Lenny, 1974)、《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 1979)、
《兔女郎謀殺案》(Star 80, 1983),堪稱樂事。

鮑伯佛西 1927 年生於芝加哥,9 歲學舞,中學時期就已是職業舞者,
他在歌舞片黃金時期加入了大本營「米高梅」公司,夢想成為舞王佛雷亞斯坦
(Fred Astaire)的接班人,但還沒在大銀幕上正式擔綱,就因為擔任配角的
《刁蠻公主》(Kiss Me Kate, 1953)裡其中一曲〈從此刻開始〉
(From This Moment On)不到一分鐘的自編舞步,引起注意,把他帶到了百老匯,
成為編舞家和導演。在拿了 5 座百老匯東尼獎後,再重返好萊塢。


1969 年,他執導首部電影《生命的旋律》便是改編他 1966 年的同名歌舞劇,
但源頭則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57 年的名片《卡比莉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女主角雖是風塵女郎,卻對浪漫愛情依然抱持夢想,
屢被負心也在所不惜。即使故事大同小異,但佛西的歌舞卻不容小覷。

舞廳小姐們上工時跳的那支〈大財主〉(Big Spender)已夠撼人耳目;
幾乎把舞者身體所有關節都派上用場的〈有錢人的扭擺舞〉(Rich Man's Frug)
更可用酒池「舞」林來形容,直到今日還能看到天王天后的 MV 和演唱會直接取法。
奧斯卡影后莎莉麥克琳也不輕鬆,
〈假如我的朋友能看到〉(If My Friends Could See Me Now)、
〈我是支銅管樂隊〉(I'm A Brass Band)唱作俱佳,除了彰顯角色爛漫個性,
高難度的舞蹈也成為她表演生涯難能可貴的一章。
更重要的是鮑伯佛西在通俗故事外展露的新思考,已從這些歌舞的先鋒氣質中展露無疑。


之後,他轉以納粹崛起為背景,拍出難得一見的硬派歌舞片《酒店》。
1930 年代柏林,納粹正在興起。美國女歌手在俱樂部獻唱,
剛到的英國男教師成了她的室友,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兩人只能當閨蜜。
直到一個公子哥同時撞開他倆的心扉,這段「三角關係」也變得難分難解。
無論是台上的濃妝艷抹,台下的男歡女愛,乍看都像逃避主義的產物。
其實,俗豔滑稽的歌舞秀,是對軍權與暴力的嘲弄。
從虛情假愛到真心不換,更狠狠諷刺了立場搖擺的人們。

《酒店》被譽為歌舞片史最具革命性的經典之一,
顛覆了樂觀光明的傳統,從敘事手法到意識形態都別出心裁。
外表揚剛的米高約克(Michael York)大膽挑戰了同(雙)性戀的男主角。
麗莎明妮莉(Liza Minnelli,她的父親是執導過《相約聖路易》、《風流海盜》、
《花都舞影》、《龍鳳花車》的文生明尼利,母親是歌舞片史上最傳奇的女明星茱蒂嘉蘭)
結合放蕩與純真、以鐵肺鋼嗓振臂高歌的天后演出,搭配喬伊葛雷(Joel Grey,
他的女兒珍妮佛葛雷也在 1987 年主演過賣座歌舞片《熱舞十七》,
他自己則曾於《在黑暗中漫舞》客串)以小丑姿態穿針引線指桑罵槐,
雙雙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與男配角。鮑伯佛西更一舉打敗《教父》(Godfather)的
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奪下最佳導演,所受推崇可見一斑。


但鮑伯佛西顯然並不滿足被框侷在歌舞片裡,就像他不認為歌舞片不能複雜與晦暗一樣。
接下來以聲名狼藉的單口喜劇明星連尼布魯斯(Lenny Bruce)的生平為藍本執導的
《連尼》再獲奧斯卡提名,證明他確實不只兩把刷子。

《連尼》是鮑伯佛西的《大國民》。透過妻子、母親、經紀人的回憶,
拼貼出連尼布魯斯這個聲名狼藉卻才華洋溢的單口喜劇藝人的生與死。
連尼應是頭一個因為「喜劇語言」而被逮捕的藝人,
他膽敢開國家元首、種族、宗教、性的各式玩笑,尺度無極限。
要到這部電影完成 30 年後(2003),他的罪名才被紐約州長洗清。
全片宛如一場蒙太奇盛宴,自由進出他台上的口無遮攔與台下的點點滴滴,
每個剪接都像風馳電掣的舞步,儘管這次和歌舞劃清界線,甚至選擇黑白來表現。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的表演有著超強渲染力,
讓當初推掉此角的艾爾帕西諾(Al Pacino)看完以後,承認這是他演藝事業唯一的後悔。
瓦萊麗珮萊恩(Valerie Perrine)飾演的脫衣舞孃與連尼之間的愛情,
更是本片一大亮點。
當年《連尼》因傷風敗俗無法在台上映,如今看來卻宛如藝術與言論自由的照妖鏡。


之後,鮑伯佛西拍了被譽為歌舞片版《八又二分之一》的
《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幽默且充滿才華地自省風流人生,
甚至化瀕死經驗為歌舞大秀,不僅在奧斯卡勇奪四獎,
並與黑澤明的《影武者》共享坎城金棕櫚,堪稱其集大成之作。

片中由洛伊史奈德(Roy Scheide)飾演的導演,一面剪接剛殺青的電影,
一面排練新編歌舞劇,前妻是他新戲的女主角,現任女友則和他出現信任危機……,
讓人無論怎麼看都聯想起鮑伯佛西本人。片中所指的爭議影片,應該就是《連尼》,
至於真實世界裡讓他蠟燭兩頭燒忙得不可開交的歌舞劇,其實就是後來在 2002 年
被羅伯馬歇爾(Rob Marshall)搬上大銀幕的《芝加哥》(Chicago)。

不過你不必擔心《爵士春秋》會是細數個人豐功偉業的流水帳。
相反的,它前衛大膽又風趣幽默。透過男主角排練新戲,
其中一段藉飛機旅程探索情慾的性感歌舞,就可看出佛西與傳統的差異在哪裡!

另外,相較於大部分歌舞片多以單一直線敘事及簡單的情節構成,
本片隨著主角與美麗死神之間的言談,自在穿梭於回憶與現在、幻想及真實,
那場發生在心臟手術的豪華後設歌舞,
更證明他是能把歌舞片黃金時代風華保存、改良又充滿個人風格的天才。

先是前妻忿忿不平地唱出〈自你走後〉(After You’ve Gone),
細訴他不負責任的「遺害」;然後現任的女友則以〈做些改變〉
(There’ll Be Some Changes Made)懇求他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之後還出現一堆面貌相似、難以分辨的女郎,圍著他的病床輕輕吟唱
〈現在是誰悔不當初?〉(Who's Sorry Now?)
這是對三0年代巴士比柏克利(Busby Berkeley)式歌舞片的致意與偕仿。

柏克利習慣同時動用數十名女郎,無論身高、外貌、甚至髮色,都雷同得難以分辨。
他稱呼她們是「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一條「項鍊」。
她們單獨看的時候,幾乎毫無個性,但在柏克利的指揮之下,這群女郎隨著節奏律動,
會排列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圖案,再透過角度刁鑽的攝影機捕捉,
呈現的畫面就如同萬花筒般炫目。

但鮑伯佛西卻把這些女郎用來諷刺多如過江之鯽的女人穿梭於主角(也是他自己)的生命,
他卻記不得誰是誰!最後則由主角最放心不下的小女兒以五音不全的歌喉為他演出
〈有些時候〉(Some of These days),鼓勵他千萬要活下去。
最後所有女角坐在一輛白色靈車的車頂,在橫搖鏡頭中出場,
駭人的是你還可以看見一堆面無表情的醫護人員充當伴奏、敲著鈴鼓的恐怖模樣。
米高梅歌舞片黃金時代的電影,幾乎都不乏這種長達近二十分鐘的豪華場面,
但通常做為主角炫技之用。鮑伯佛西卻利用這個傳統的橋段編演主角(他)
面臨死亡時的恐懼、反省,並將之昇華為創意驚人的歌舞場面,實在了不起。


《兔女郎謀殺案》是鮑伯佛西最後一部作品,依然保持了凌厲明快的特點,
真偽交錯的辯證手法,根據獲得普立茲獎的報導改編,
描述「花花公子」模特兒桃樂絲史丹頓遭其丈夫保羅史奈德殺害的始末,
成就了一則深刻的社會觀察與慘烈的愛情故事。

大文豪海明威的孫女瑪麗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
極力擺脫《曼哈頓》(Manhattan, 1979)的青澀形象,
挑戰這號性感火辣又帶點女學生萌樣的兔女郎,成為重要的轉型之作。
但佛西更特別的是花了大篇幅去刻畫佔有慾強、社會適應不良、
最後惱羞成怒而玉石俱焚的老公。茱莉亞羅勃茲的哥哥亞力克羅勃茲(Eric Roberts)
幾乎走火入魔的驚人表演,被譽為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的接班人,
若非後來捲入毒品、進出警局,前途應無可限量。


1987 年,《生命的旋律》重登百老匯舞台的時候,鮑伯佛西也因心臟病發告別人世。
但是他那付把頭肩肘膝運用到極致的佛西式舞步,以及重新定義歌舞類型的作者風範,
讓他在電影史上留下永難磨滅的足跡。

--

原文結束。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Comments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8-03-27T19:23
Bob Fosse真的超強阿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8-03-30T18:35
在歌舞劇跟電影都做到極限的超人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8-04-02T21:33
推!酒店真的歌舞片經典!

問一首配樂 (豆豆秀)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8-03-26T17:00
大衛發現豆豆不是專業的藝術家之後 就去洗澡 然後豆豆在床上沉思 這時候有一首配樂 開頭是yesterday~~~ 查過了 不是木匠兄妹的 yesterday once more 有人可以幫忙解答嗎 謝謝~~~ -- 那個....那個.....實現我的夢想(小聲) 摸你的頭 欺負你到哭 - ...

法鯊新作 [雪人] 評價徹底崩毀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8-03-26T15:58
看電影之前我先看了系列作的前五本,之後才接著繼續看《救贖者》和《雪人》。 如前一位所說的,系列第三部《知更鳥的賭注》就十分不容易讀,不僅是三線交錯,之中 還涉及二戰(?)時挪威人微妙的立場,歷史之外還需要一點在地民情的瞭解,囫圇看完 了還沒有機會重讀。 文字就是可以讓讀者和警探一起被耍得團團轉,相較文字的 ...

辦影展愛台灣?亞太影展行不行? /Ryan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8-03-26T15:57
※ [本文轉錄自 Artfilm 看板 #1QkAVOwa ] 電影慢慢聊》辦影展愛台灣?亞太影展行不行?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376908 鄭秉泓 去年歲末,老字號亞太影展宣佈今年由台灣舉辦,沒想到今年開春即因授權問題數度鬧上 媒體版 ...

史蒂芬史匹柏:網飛電影沒資格參賽奧斯卡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8-03-26T15:52
媽的,最近真的是越來越多自己什麼都不懂 卻還要別人解釋清楚,解釋了又不願意動腦理解 然後看到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就在那邊哈哈打臉 也不想想兩邊說法是不是有矛盾真的是很惱人 乞丐在乞討的時候都還知道要跟人說謝謝啦 電影和電視都是影音媒體,本來就不可能有本質差別 但是不代表所有差別都沒有意義,我以為這是很 ...

萊利在哪裡?《環太平洋2》前傳小說公開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8-03-26T15:37
轉自:https://goo.gl/TjmgwM 雖然這篇報導的文筆不太好,不過至少解釋了很多人的疑問,所以轉到板上來。 --- 萊利在哪裡?《環太平洋2》前傳小說公開第一集男主命運 雖然很多人看到預告時已經知道《環太平洋:起義時刻》跟第一集的風格大不相同,但是 為了想要知道第一集裡的熟面孔後來發生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