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裡面大芝和思聰 哪個角色比較難演? - 臺劇

By Daniel
at 2019-04-24T09:17
at 2019-04-24T09:1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ebeshaman (Hebe)》之銘言:
: 雖然與惡裡的演員一面倒認為李大芝的角色最難演
: 但我覺得應思聰的角色也沒好演到哪去
: 光那個生病的眼神 和要演出自然的臉歪嘴斜 難度超高
: 聽說林哲熹的眼睛還因模仿太深 差點回不來
: 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呢?
: 1:李大芝角色最難演
: 2:應思聰角色最難演
: 3:兩位都不好演
: 4:其它...
老實說應思聰的思覺失調並沒有和現實真的很像
我相信他有做過功課
但他參考的對象並不是他所演的那類型
基本上應第一次發病後
他送進急診病房治療其實沒多久
急性患者
比較常見是非常跳躍的思緒和高昂的情感反應
這時候的情緒通常不會是負向的
他會說個不停 然後東說一點 西拉一塊
一邊奇怪你怎聽不懂不理解
一方面又想跟每個人分享他看到的所有東西
可能一下子狂笑 然後下一秒又瞬間哭出來
但應思聰的狀態其實比較像長期慢性思覺失調病患
那是長期被藥物副作用影響才會那樣
不管是錐體外 結巴 動作遲滯都是
尤其是結巴和動作遲滯
那其實是早期第二代或第一代精神科用藥的典型
尤其是台灣早期
因為思覺失調患者病識感不高
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用滴劑 例如好度
偷偷滴在飲用水讓患者服用
通常劑量會偏重(希望對方別再鬧了)
所以長期累積下來的副作用非常嚴重
我在猜林哲熹為戲所觀察的應該是療養院的長期患者
所以演出的樣子比較不像是急性患者
以現在精神科第三、四代用藥
即使服藥好幾年也不會變成應思聰那樣
更別說他還是剛進去
再來是大家(包含我)很感動的那部分
就應思聰闖社工辦公室
和喬平
"為什麼是我?" "或許是因為你比較勇敢"
這邊應思聰演的比較接近狂躁後的鬱期
因為真正的思覺失調 急性期
1.他不會有病識感 不會說什麼為什麼是我
2.說話會完全沒邏輯 讓人無法理解話語意涵
尤其是2 這其實有讓我蠻出戲的
從應思聰自陳媽媽認為他是拖油瓶 大家不愛他
到他說出為什麼不是我的這幾段對白
邏輯太好 也太連貫
要知道
思覺失調患者主要象徵就是解構的語言
那些幻覺 幻聽 還有社交退化是因為他思緒混亂衍伸出來的
以應思聰發作的嚴重狀態
應該是類似 上一秒說監製你懂個屁
下一秒說小欣你不要離開我
再下一秒說你們才有病 不要想用藥控制我
之類非常跳躍 非常沒有邏輯性的對話
甚至我都還覺得這樣跳太有邏輯
可能是上一秒說監製 下一秒說電影是希特勒
納粹不要用PTT 鄉民去念工程學
這種跳躍程度
才比較像思(考) (感)覺 失調
但我後來想想這樣寫台詞
觀眾大概看不懂 也沒辦法表達該劇想表達的內容
所以我出戲之餘 還是有被感動到就是
話說回來 這當然是雞蛋裡挑一點骨頭
林哲熹已經很厲害了
他的眼神完全有詮釋到服藥前後的轉變
加上最後一集 他出院那時
應該是經過藥物調整比較順利
眼神又介於有吃藥和藥性過重之間
這真的蠻厲害的
我自己是覺得應思聰這個角色非常難演
光是要演到讓大眾有共鳴
又要讓長接觸思覺失調的人不覺得太突兀
這本身就非常困難
另外
順便跟大家說明一下
思覺失調患者
他本身的攻擊性並不強
甚至可能更低一些
應該是說 社交上自我封閉反而是更常見的狀態
就躲在房間裡 自己做自己的事
因為別人也不理解 給別人看也沒用
像應這樣一發作 摔東西 罵人 要找人算帳這種其實是很罕見的
再來
他們手上拿著利器未必是要傷人
像我自己就遇過發病 然後拿著菜刀
因為他說他在樹上有餐廳要煮菜 因為蘋果在陽明山上之類的
他拿刀 旁人都超驚恐
但對他來說 他就只是要拿著去煮菜
我想應拿的是鏡子碎片
應該也不是要當武器
還有 喬平這個社工
大家覺得聖光開很大 太冷靜
但我認識的社工
有這樣強度的人還真不少
有遇過在發狂的家暴家庭中
還能很冷靜 穩定地將場面緩和下來的
也看過對著血流如注還在不斷自殘的個案
能陪他聊個數個小時 順利讓個案就醫的
社工是一個很吃特質的職業
一來薪水極低 就三四萬吧 甚至有的還要回捐
二來是對家庭的涉入要極深
所以基本上所有社工都有雞婆的個性
平常和他們共事會覺得主導性怎那麼強 又愛管閒事(就喬平那樣)
但出了事 他們往往是第一個能穩定個案的人
話說回主題
因為應這角色的相當複雜性
還要做到導演想達到的戲劇效果和想傳達的東西
所以我投應一票
--
: 雖然與惡裡的演員一面倒認為李大芝的角色最難演
: 但我覺得應思聰的角色也沒好演到哪去
: 光那個生病的眼神 和要演出自然的臉歪嘴斜 難度超高
: 聽說林哲熹的眼睛還因模仿太深 差點回不來
: 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呢?
: 1:李大芝角色最難演
: 2:應思聰角色最難演
: 3:兩位都不好演
: 4:其它...
老實說應思聰的思覺失調並沒有和現實真的很像
我相信他有做過功課
但他參考的對象並不是他所演的那類型
基本上應第一次發病後
他送進急診病房治療其實沒多久
急性患者
比較常見是非常跳躍的思緒和高昂的情感反應
這時候的情緒通常不會是負向的
他會說個不停 然後東說一點 西拉一塊
一邊奇怪你怎聽不懂不理解
一方面又想跟每個人分享他看到的所有東西
可能一下子狂笑 然後下一秒又瞬間哭出來
但應思聰的狀態其實比較像長期慢性思覺失調病患
那是長期被藥物副作用影響才會那樣
不管是錐體外 結巴 動作遲滯都是
尤其是結巴和動作遲滯
那其實是早期第二代或第一代精神科用藥的典型
尤其是台灣早期
因為思覺失調患者病識感不高
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用滴劑 例如好度
偷偷滴在飲用水讓患者服用
通常劑量會偏重(希望對方別再鬧了)
所以長期累積下來的副作用非常嚴重
我在猜林哲熹為戲所觀察的應該是療養院的長期患者
所以演出的樣子比較不像是急性患者
以現在精神科第三、四代用藥
即使服藥好幾年也不會變成應思聰那樣
更別說他還是剛進去
再來是大家(包含我)很感動的那部分
就應思聰闖社工辦公室
和喬平
"為什麼是我?" "或許是因為你比較勇敢"
這邊應思聰演的比較接近狂躁後的鬱期
因為真正的思覺失調 急性期
1.他不會有病識感 不會說什麼為什麼是我
2.說話會完全沒邏輯 讓人無法理解話語意涵
尤其是2 這其實有讓我蠻出戲的
從應思聰自陳媽媽認為他是拖油瓶 大家不愛他
到他說出為什麼不是我的這幾段對白
邏輯太好 也太連貫
要知道
思覺失調患者主要象徵就是解構的語言
那些幻覺 幻聽 還有社交退化是因為他思緒混亂衍伸出來的
以應思聰發作的嚴重狀態
應該是類似 上一秒說監製你懂個屁
下一秒說小欣你不要離開我
再下一秒說你們才有病 不要想用藥控制我
之類非常跳躍 非常沒有邏輯性的對話
甚至我都還覺得這樣跳太有邏輯
可能是上一秒說監製 下一秒說電影是希特勒
納粹不要用PTT 鄉民去念工程學
這種跳躍程度
才比較像思(考) (感)覺 失調
但我後來想想這樣寫台詞
觀眾大概看不懂 也沒辦法表達該劇想表達的內容
所以我出戲之餘 還是有被感動到就是
話說回來 這當然是雞蛋裡挑一點骨頭
林哲熹已經很厲害了
他的眼神完全有詮釋到服藥前後的轉變
加上最後一集 他出院那時
應該是經過藥物調整比較順利
眼神又介於有吃藥和藥性過重之間
這真的蠻厲害的
我自己是覺得應思聰這個角色非常難演
光是要演到讓大眾有共鳴
又要讓長接觸思覺失調的人不覺得太突兀
這本身就非常困難
另外
順便跟大家說明一下
思覺失調患者
他本身的攻擊性並不強
甚至可能更低一些
應該是說 社交上自我封閉反而是更常見的狀態
就躲在房間裡 自己做自己的事
因為別人也不理解 給別人看也沒用
像應這樣一發作 摔東西 罵人 要找人算帳這種其實是很罕見的
再來
他們手上拿著利器未必是要傷人
像我自己就遇過發病 然後拿著菜刀
因為他說他在樹上有餐廳要煮菜 因為蘋果在陽明山上之類的
他拿刀 旁人都超驚恐
但對他來說 他就只是要拿著去煮菜
我想應拿的是鏡子碎片
應該也不是要當武器
還有 喬平這個社工
大家覺得聖光開很大 太冷靜
但我認識的社工
有這樣強度的人還真不少
有遇過在發狂的家暴家庭中
還能很冷靜 穩定地將場面緩和下來的
也看過對著血流如注還在不斷自殘的個案
能陪他聊個數個小時 順利讓個案就醫的
社工是一個很吃特質的職業
一來薪水極低 就三四萬吧 甚至有的還要回捐
二來是對家庭的涉入要極深
所以基本上所有社工都有雞婆的個性
平常和他們共事會覺得主導性怎那麼強 又愛管閒事(就喬平那樣)
但出了事 他們往往是第一個能穩定個案的人
話說回主題
因為應這角色的相當複雜性
還要做到導演想達到的戲劇效果和想傳達的東西
所以我投應一票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Zanna
at 2019-04-27T05:31
at 2019-04-27T05:31

By Joseph
at 2019-05-01T03:44
at 2019-05-01T03:44

By Zenobia
at 2019-05-05T08:51
at 2019-05-05T08:51

By Dorothy
at 2019-05-08T20:07
at 2019-05-08T20:07

By Robert
at 2019-05-10T04:44
at 2019-05-10T04:44

By Linda
at 2019-05-11T03:45
at 2019-05-11T03:45

By John
at 2019-05-11T08:21
at 2019-05-11T08:21

By Ingrid
at 2019-05-12T15:05
at 2019-05-12T15:05

By Connor
at 2019-05-15T15:08
at 2019-05-15T15:08

By Christine
at 2019-05-18T23:20
at 2019-05-18T23:20

By Genevieve
at 2019-05-19T19:20
at 2019-05-19T19:2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5-24T07:29
at 2019-05-24T07:29

By Eartha
at 2019-05-25T11:15
at 2019-05-25T11:15

By Catherine
at 2019-05-27T18:45
at 2019-05-27T18:45

By Hedwig
at 2019-05-30T06:26
at 2019-05-30T06:26

By Steve
at 2019-06-01T19:07
at 2019-06-01T19:07

By Steve
at 2019-06-04T10:14
at 2019-06-04T10:14

By Kelly
at 2019-06-08T19:43
at 2019-06-08T19:43

By Tom
at 2019-06-11T05:56
at 2019-06-11T05:56

By Freda
at 2019-06-13T22:54
at 2019-06-13T22:54

By Jessica
at 2019-06-18T06:05
at 2019-06-18T06:05

By Bennie
at 2019-06-20T11:52
at 2019-06-20T11:52

By Linda
at 2019-06-24T15:56
at 2019-06-24T15:56

By Jessica
at 2019-06-28T04:54
at 2019-06-28T04:54

By Poppy
at 2019-06-30T08:28
at 2019-06-30T08:28

By Oscar
at 2019-07-01T14:31
at 2019-07-01T14:31

By Ophelia
at 2019-07-04T18:16
at 2019-07-04T18:16

By Irma
at 2019-07-07T23:54
at 2019-07-07T23:54

By Audriana
at 2019-07-10T11:39
at 2019-07-10T11:39

By Ina
at 2019-07-11T04:42
at 2019-07-11T04:42

By Michael
at 2019-07-13T14:31
at 2019-07-13T14:31

By Daph Bay
at 2019-07-17T14:36
at 2019-07-17T14:36

By John
at 2019-07-21T22:57
at 2019-07-21T22:57

By Ida
at 2019-07-23T14:52
at 2019-07-23T14:52

By Oscar
at 2019-07-23T16:47
at 2019-07-23T16:47

By Aaliyah
at 2019-07-28T13:13
at 2019-07-28T13:13

By Necoo
at 2019-08-01T21:44
at 2019-08-01T21:44

By Gilbert
at 2019-08-05T08:52
at 2019-08-05T08:52

By Kyle
at 2019-08-08T15:03
at 2019-08-08T15:03

By Rebecca
at 2019-08-10T19:52
at 2019-08-10T19:52

By Harry
at 2019-08-11T21:23
at 2019-08-11T21:23

By Lauren
at 2019-08-15T10:58
at 2019-08-15T10:58

By Suhail Hany
at 2019-08-18T20:29
at 2019-08-18T20:29

By Yedda
at 2019-08-22T10:13
at 2019-08-22T10:13

By Una
at 2019-08-27T09:52
at 2019-08-27T09:52

By Ursula
at 2019-08-29T13:47
at 2019-08-29T13:47

By Ursula
at 2019-09-02T20:22
at 2019-09-02T20:22

By Donna
at 2019-09-05T00:11
at 2019-09-05T00:11

By Sandy
at 2019-09-06T02:42
at 2019-09-06T02:42

By Anonymous
at 2019-09-08T17:51
at 2019-09-08T17:51

By Selena
at 2019-09-12T12:13
at 2019-09-12T12:13

By Quanna
at 2019-09-13T02:12
at 2019-09-13T02:12

By Barb Cronin
at 2019-09-16T02:18
at 2019-09-16T02:18

By Vanessa
at 2019-09-20T01:17
at 2019-09-20T01:17

By Yuri
at 2019-09-21T20:18
at 2019-09-21T20:18

By Rae
at 2019-09-26T13:49
at 2019-09-26T13:49

By Quanna
at 2019-09-28T15:47
at 2019-09-28T15:47

By Queena
at 2019-09-30T23:21
at 2019-09-30T23:21

By Connor
at 2019-10-03T21:34
at 2019-10-03T21:34

By Margaret
at 2019-10-07T02:17
at 2019-10-07T02:17
Related Posts
圈套之各種小感想(前四集雷)

By Andrew
at 2019-04-23T22:20
at 2019-04-23T22:20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 第10集 客台十點

By Mason
at 2019-04-23T22:01
at 2019-04-23T22:01
如果愛,重來│片花│預告

By Ina
at 2019-04-23T21:12
at 2019-04-23T21:12
HISTORY3 – 圈套 第4集

By Noah
at 2019-04-23T20:40
at 2019-04-23T20:40
女人30 第4集

By Kristin
at 2019-04-23T20:05
at 2019-04-23T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