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德:選擇帶來的化學變化 - 電影

By Lily
at 2018-09-09T18:02
at 2018-09-09T18:02
Table of Contents
medium網頁好讀版
https://medium.com/@zitotw/bc1c14e05db6
正如電影中父、子、孫三代之間盤根錯節的心結一般,范保德整部電影的敘事線相當錯綜複雜,不斷在時間點及敘事者間跳躍,電影越看越讓人感到困惑及難以消化。所幸在這龐大的毛線球中,導演還是有留下了幾處線頭,讓人得以順藤摸瓜重新梳理故事。
----以下會提及劇情內容,建議看過電影再閱讀,以免破壞欣賞電影的樂趣----
------------------------------防雷分隔線------------------------------
由死亡激發的尋根之旅
當年戰爭時,政府給了每一個軍人一顆自殺藥丸,這些軍人不知道為什麼變得勇氣十足,也許是因為我們知道能掌握自己的生與死之後,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
這是阿猴花天酒地之後對范保德說的一席話。面對自己將死的事實,賦予范保德勇氣與能量追蹤父親的足跡、探詢父親的故事與記憶、並去面對父親當年拋棄家人的選擇。在這尋根的路上,拉出了兩條不斷交互疊印的回憶線:年輕的范父與年輕的范保德,兩人同樣喜好女色、在不同女人間飛舞、追求個人自由與野心想要拋下家庭去日本發展、在對兒子說完「總有人要顧家,我以前也顧過」後離開。這段尋根之旅不斷在顯現父子兩人之間的複製性。
在范保德與范父之外,對映父、子、孫三代,范保德與范大齊(婚生兒子)及Newman(私生子)之間的相似之處,又再度強調父子之間先天(血緣)及後天(養育)造成的相似與複製。即使范保德在生活上與Newman沒有連結,但兩人依然有著相似瞎趴(siap-phānn)穿著、對天井中的水聲有同樣的感受性、Newman搭訕Nico的片段也在呼應當年范保德搭訕郭毓琴的片段。
由選擇帶來的化學變化
即使范保德與父親有這麼多相似之處,也差點走上棄家赴日之路,為什麼兩人有著如此不同的下半生?一人乘著自己的野心,拋家棄子前往日本成為人口掮客,穿梭於女人堆,於日本、美國、中國飄盪不定;另一人則是懷著發明的夢想,卻一直待在嘉義的小五金行,與家人共處一生。
電影一直到了尾聲才為這個謎題揭曉,也帶出整部電影的主軸。
水降溫變成冰,冰拿溫變成水,這是物理變化;雞蛋加溫變荷包蛋,拿溫後卻變不回雞蛋,這是化學變化。知道嗎?自從我的生命有了你也和化學變化一樣,回不去了。
范保德兩度提到化學變化,一次在談論他的死亡,一次在談論兒子的出生。儘管范保德說給兒子的這番話讓人動容,但兒子的出生並沒有真的帶來化學變化。范大齊於1988年1月出生,而Newman是在1988年年底出生的,代表兒子出生後范保德依然保持和范父一樣,持續捻花惹草,並在3月懷下了Newman。
真的為范保德帶來化學變化的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是他在離家後,決定不要和父親成為同樣的人,選擇了返家。內在自主的選擇,而非外來發生的事件,為他帶來了真正的化學變化,從此與父親走上分歧的人生道路。
年輕范保德片尾的這番話,由化學變化表面上的原因(兒子出生/血緣)帶出實際的原因(數年後自己的選擇),暗指著即使血緣與成長環境讓我們與親人相似,我們做出的選擇才是真正為自己人生帶來化學變化的關鍵。
--
https://medium.com/@zitotw/bc1c14e05db6
正如電影中父、子、孫三代之間盤根錯節的心結一般,范保德整部電影的敘事線相當錯綜複雜,不斷在時間點及敘事者間跳躍,電影越看越讓人感到困惑及難以消化。所幸在這龐大的毛線球中,導演還是有留下了幾處線頭,讓人得以順藤摸瓜重新梳理故事。
----以下會提及劇情內容,建議看過電影再閱讀,以免破壞欣賞電影的樂趣----
------------------------------防雷分隔線------------------------------
由死亡激發的尋根之旅
當年戰爭時,政府給了每一個軍人一顆自殺藥丸,這些軍人不知道為什麼變得勇氣十足,也許是因為我們知道能掌握自己的生與死之後,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
這是阿猴花天酒地之後對范保德說的一席話。面對自己將死的事實,賦予范保德勇氣與能量追蹤父親的足跡、探詢父親的故事與記憶、並去面對父親當年拋棄家人的選擇。在這尋根的路上,拉出了兩條不斷交互疊印的回憶線:年輕的范父與年輕的范保德,兩人同樣喜好女色、在不同女人間飛舞、追求個人自由與野心想要拋下家庭去日本發展、在對兒子說完「總有人要顧家,我以前也顧過」後離開。這段尋根之旅不斷在顯現父子兩人之間的複製性。
在范保德與范父之外,對映父、子、孫三代,范保德與范大齊(婚生兒子)及Newman(私生子)之間的相似之處,又再度強調父子之間先天(血緣)及後天(養育)造成的相似與複製。即使范保德在生活上與Newman沒有連結,但兩人依然有著相似瞎趴(siap-phānn)穿著、對天井中的水聲有同樣的感受性、Newman搭訕Nico的片段也在呼應當年范保德搭訕郭毓琴的片段。
由選擇帶來的化學變化
即使范保德與父親有這麼多相似之處,也差點走上棄家赴日之路,為什麼兩人有著如此不同的下半生?一人乘著自己的野心,拋家棄子前往日本成為人口掮客,穿梭於女人堆,於日本、美國、中國飄盪不定;另一人則是懷著發明的夢想,卻一直待在嘉義的小五金行,與家人共處一生。
電影一直到了尾聲才為這個謎題揭曉,也帶出整部電影的主軸。
水降溫變成冰,冰拿溫變成水,這是物理變化;雞蛋加溫變荷包蛋,拿溫後卻變不回雞蛋,這是化學變化。知道嗎?自從我的生命有了你也和化學變化一樣,回不去了。
范保德兩度提到化學變化,一次在談論他的死亡,一次在談論兒子的出生。儘管范保德說給兒子的這番話讓人動容,但兒子的出生並沒有真的帶來化學變化。范大齊於1988年1月出生,而Newman是在1988年年底出生的,代表兒子出生後范保德依然保持和范父一樣,持續捻花惹草,並在3月懷下了Newman。
真的為范保德帶來化學變化的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是他在離家後,決定不要和父親成為同樣的人,選擇了返家。內在自主的選擇,而非外來發生的事件,為他帶來了真正的化學變化,從此與父親走上分歧的人生道路。
年輕范保德片尾的這番話,由化學變化表面上的原因(兒子出生/血緣)帶出實際的原因(數年後自己的選擇),暗指著即使血緣與成長環境讓我們與親人相似,我們做出的選擇才是真正為自己人生帶來化學變化的關鍵。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中動畫影展將播映《企鵝公路》!!!

By Queena
at 2018-09-09T17:24
at 2018-09-09T17:24
瘋狂亞洲富豪 不一樣都一樣(有雷)

By Caroline
at 2018-09-09T17:18
at 2018-09-09T17:18
30 or 50 ???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9-09T16:35
at 2018-09-09T16:35
看完瘋狂亞洲富豪的唯一感想

By Selena
at 2018-09-09T16:24
at 2018-09-09T16:24
《我們的50次初吻》吻戲太多無法習慣?!長

By Blanche
at 2018-09-09T15:43
at 2018-09-09T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