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之狼:金錢之外,失去的都是人生 - 電影
By Ula
at 2014-02-23T15:55
at 2014-02-23T15:55
Table of Contents
點評:極度奢靡之外,看完也像主角最後一樣幻夢一場啊。
--
好讀圖文版:http://ppt.cc/ZIN3
--
電影《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講述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
Jordan Belfort)從白手起家成為日進斗金的金融鉅子,賺錢多到無處花,成天浸淫在酒
池肉林裡,過著奢靡無度的放蕩生活,伸手所及的不是毒品就是女人、不是酒趴就是性愛
趴。金錢儼然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慾望,只好追求更極端的誘惑。他們的紙醉金迷是凡人無
法觸及,卻是許多人一生所想望的世界。
我們鄙視那些灑錢求妻的土豪、珠光寶氣的貴婦,新聞媒體緊抓著平民百姓的仇富心態,
一而再地翻攪那些多金士紳,有錢之外最好還能搭配些惡習怪癖才夠獵奇,發散的討論才
夠血腥。我們在電視前大肆地說他炫富、批評他勢利,眼裡盡是金錢,沾染著滿身銅臭味
;可是在另一面卻打從心底羨慕在金字塔頂端,這些不愁吃穿的富豪財主,我們氣了也罵
了,然後呢?
我們關上電視,明天還是得為五斗米折腰,過著為數字精打細算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
活,還有完全都不想提及的學貸車貸房貸。如果一不小心,我們可能就變成月光族;更慘
一點,欠下卡債跌落谷底。不過大多數人都還是會積存每個月一部分薪水,寬裕點的做些
額外投資,可我們存了一輩子,台北的房價仍然高不可攀,甚至連大安區的廁所也買不起
!
電影中喬丹號召一群三教九流、對銷售股票一竅不通的怪咖成立史崔頓證券公司,從零開
始,在速食店教授他們銷售技巧。當時喬登手中拿枝筆要這群怪咖「Sell me this pen.
(把這枝筆賣給我)」有個大隻佬拿走喬登手上的筆,直接說:「在這裡簽名。你買不買
?」
當你有了「需要」,那麼你也不得不買下這隻筆了。在這樣龐大的資本主義體系裡,每天
有各式各樣的供需被製造,然後渴望被滿足,問題是有哪些需求是你真正需要的呢?
社會上普遍還是瀰漫一種拜金氛圍,我們一邊忌妒那些有錢人,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
,罵他們奢侈,一邊卻巴望著總有一天能像他們一樣富有。於是我們的價值觀漸漸在這樣
矛盾的狀態下扭曲,即使一個月只領22K,我也要想辦法弄個名牌包、吃上一餐要價幾千
元的高檔餐廳、以名流之姿出席誰的宴會或者是哪間夜店;窮也得窮的有派頭,至少在人
前不會被比下去。
到頭來只不過是在這樣的痛苦中掙扎罷,再怎麼樣你仍然不屬於那個「有錢人」的世界,
所觸及的不過是他們的九牛一毛。你仍然得為自個兒的生活煩惱,面對週遭對你的要求與
評斷;你還是得每天按時起床,走進那人群簇擁的捷運車廂,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幹著永
無止盡的活兒,如往常一樣哀戚。
耽溺於觸碰不到的東西令人痛苦,汲汲營營卻無法企及更是讓人失落。
當二十出頭的喬丹來到股票交易公司之後,他這輩子注定與數字為伍,將數字視為宗教式
的狂熱崇拜。他年輕氣盛、躍躍欲試,每天盯著股市看盤評估漲跌背後所帶來的交易額度
、每天的成交量、客戶的電話號碼、抽成的趴數…。
後來遭逢失業的喬丹決定東山再起,回到長島靠販賣仙股正式踏入金融界海撈,大膽任用
一票初生之犢,將自己的專業傾囊相授給這些「麻瓜」賣股票。培養一群忠心的員工把規
模做大,憑著他的個人魅力還有獨到的眼界,成為華爾街呼風喚雨的金融鉅子。你可以批
評他沉浸紙醉金迷的世界需索無度,但你卻不能否認他在事業上擁有過人統御能力的事實
。
我們習慣以數字衡量一個人的成就,自小開始我們看成績、長大後我們看薪水,紅包要給
多少才是孝順?錢要賺多少才是成功?我們口口聲聲嘴裡嚷嚷著多少,想聽的絕對不是「
少」而是「多」,多就是好、越多越好。我們看每日股市的數字、收視率的數字、業績的
數字,數字呈現的結果比過程還重要,彷彿一切的成就只有以結果定奪。當數字達標,得
到你要結果之後呢?再度被無限上綱的數字,逼著你要完成隨之而來的那些被稱之為「挑
戰」的東西,戰到最後卻不知自己為何而戰,以及為誰而戰?
喬丹無所不用其極揮霍著他的大把財產,坐擁豪宅、跑車還有私人遊輪,身邊總有嗑不完
的藥、上不完的床,無數金錢填滿著他的生活,浮華的奢靡背後卻是無盡的空洞與淺薄。
填補空虛的方式即是不斷以毒品性愛豢養著內心貪求的獸,靠著不法炒股營利到內線交易
,吞噬他人畢生的努力,換取自身利益的龐大收穫。這種手段讓我無法稱之為「成功」,
更別說功成名就,頂多稱之為「梟雄」。
金錢上的富有,也相對顯示出在物質之外另一端的匱乏。表面的成功只是繁華角落,當你
失去金錢什麼都沒有,在金錢之外失去的東西卻更多。在電影《華爾街之狼》裡面,我看
到的是更多人類在極致奢華的拜物背後,那種心靈上的乾渴與虛無,他們散盡大把鈔票買
得到一切滿足物質上的需要,週旋在數字之間,最後卻也因為對數字過於貪求全化為烏有
,汲汲營營地揮霍一生最後落得一場空,才是真正的貧窮。
《華爾街之狼》給我們都市人的反思還有一點:「多不見得好,剛好就好。」別再羨慕有
錢人,總得失去些什麼才得以換到這些吧?揚棄那些膚淺的欣羨,你能過得比別人快活。
--
蚊蜻男孩的慘綠記事
關於電影、音樂,還有一些微不足道的魯蛇日常。
http://guanee.blogspot.tw/
--
--
好讀圖文版:http://ppt.cc/ZIN3
--
電影《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講述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
Jordan Belfort)從白手起家成為日進斗金的金融鉅子,賺錢多到無處花,成天浸淫在酒
池肉林裡,過著奢靡無度的放蕩生活,伸手所及的不是毒品就是女人、不是酒趴就是性愛
趴。金錢儼然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慾望,只好追求更極端的誘惑。他們的紙醉金迷是凡人無
法觸及,卻是許多人一生所想望的世界。
我們鄙視那些灑錢求妻的土豪、珠光寶氣的貴婦,新聞媒體緊抓著平民百姓的仇富心態,
一而再地翻攪那些多金士紳,有錢之外最好還能搭配些惡習怪癖才夠獵奇,發散的討論才
夠血腥。我們在電視前大肆地說他炫富、批評他勢利,眼裡盡是金錢,沾染著滿身銅臭味
;可是在另一面卻打從心底羨慕在金字塔頂端,這些不愁吃穿的富豪財主,我們氣了也罵
了,然後呢?
我們關上電視,明天還是得為五斗米折腰,過著為數字精打細算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
活,還有完全都不想提及的學貸車貸房貸。如果一不小心,我們可能就變成月光族;更慘
一點,欠下卡債跌落谷底。不過大多數人都還是會積存每個月一部分薪水,寬裕點的做些
額外投資,可我們存了一輩子,台北的房價仍然高不可攀,甚至連大安區的廁所也買不起
!
電影中喬丹號召一群三教九流、對銷售股票一竅不通的怪咖成立史崔頓證券公司,從零開
始,在速食店教授他們銷售技巧。當時喬登手中拿枝筆要這群怪咖「Sell me this pen.
(把這枝筆賣給我)」有個大隻佬拿走喬登手上的筆,直接說:「在這裡簽名。你買不買
?」
當你有了「需要」,那麼你也不得不買下這隻筆了。在這樣龐大的資本主義體系裡,每天
有各式各樣的供需被製造,然後渴望被滿足,問題是有哪些需求是你真正需要的呢?
社會上普遍還是瀰漫一種拜金氛圍,我們一邊忌妒那些有錢人,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
,罵他們奢侈,一邊卻巴望著總有一天能像他們一樣富有。於是我們的價值觀漸漸在這樣
矛盾的狀態下扭曲,即使一個月只領22K,我也要想辦法弄個名牌包、吃上一餐要價幾千
元的高檔餐廳、以名流之姿出席誰的宴會或者是哪間夜店;窮也得窮的有派頭,至少在人
前不會被比下去。
到頭來只不過是在這樣的痛苦中掙扎罷,再怎麼樣你仍然不屬於那個「有錢人」的世界,
所觸及的不過是他們的九牛一毛。你仍然得為自個兒的生活煩惱,面對週遭對你的要求與
評斷;你還是得每天按時起床,走進那人群簇擁的捷運車廂,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幹著永
無止盡的活兒,如往常一樣哀戚。
耽溺於觸碰不到的東西令人痛苦,汲汲營營卻無法企及更是讓人失落。
當二十出頭的喬丹來到股票交易公司之後,他這輩子注定與數字為伍,將數字視為宗教式
的狂熱崇拜。他年輕氣盛、躍躍欲試,每天盯著股市看盤評估漲跌背後所帶來的交易額度
、每天的成交量、客戶的電話號碼、抽成的趴數…。
後來遭逢失業的喬丹決定東山再起,回到長島靠販賣仙股正式踏入金融界海撈,大膽任用
一票初生之犢,將自己的專業傾囊相授給這些「麻瓜」賣股票。培養一群忠心的員工把規
模做大,憑著他的個人魅力還有獨到的眼界,成為華爾街呼風喚雨的金融鉅子。你可以批
評他沉浸紙醉金迷的世界需索無度,但你卻不能否認他在事業上擁有過人統御能力的事實
。
我們習慣以數字衡量一個人的成就,自小開始我們看成績、長大後我們看薪水,紅包要給
多少才是孝順?錢要賺多少才是成功?我們口口聲聲嘴裡嚷嚷著多少,想聽的絕對不是「
少」而是「多」,多就是好、越多越好。我們看每日股市的數字、收視率的數字、業績的
數字,數字呈現的結果比過程還重要,彷彿一切的成就只有以結果定奪。當數字達標,得
到你要結果之後呢?再度被無限上綱的數字,逼著你要完成隨之而來的那些被稱之為「挑
戰」的東西,戰到最後卻不知自己為何而戰,以及為誰而戰?
喬丹無所不用其極揮霍著他的大把財產,坐擁豪宅、跑車還有私人遊輪,身邊總有嗑不完
的藥、上不完的床,無數金錢填滿著他的生活,浮華的奢靡背後卻是無盡的空洞與淺薄。
填補空虛的方式即是不斷以毒品性愛豢養著內心貪求的獸,靠著不法炒股營利到內線交易
,吞噬他人畢生的努力,換取自身利益的龐大收穫。這種手段讓我無法稱之為「成功」,
更別說功成名就,頂多稱之為「梟雄」。
金錢上的富有,也相對顯示出在物質之外另一端的匱乏。表面的成功只是繁華角落,當你
失去金錢什麼都沒有,在金錢之外失去的東西卻更多。在電影《華爾街之狼》裡面,我看
到的是更多人類在極致奢華的拜物背後,那種心靈上的乾渴與虛無,他們散盡大把鈔票買
得到一切滿足物質上的需要,週旋在數字之間,最後卻也因為對數字過於貪求全化為烏有
,汲汲營營地揮霍一生最後落得一場空,才是真正的貧窮。
《華爾街之狼》給我們都市人的反思還有一點:「多不見得好,剛好就好。」別再羨慕有
錢人,總得失去些什麼才得以換到這些吧?揚棄那些膚淺的欣羨,你能過得比別人快活。
--
蚊蜻男孩的慘綠記事
關於電影、音樂,還有一些微不足道的魯蛇日常。
http://guanee.blogspot.tw/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John
at 2014-02-24T18:49
at 2014-02-24T18:49
By Ingrid
at 2014-02-28T18:47
at 2014-02-28T18:4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4-03-02T18:56
at 2014-03-02T18:56
By Genevieve
at 2014-03-05T16:06
at 2014-03-05T16:06
By John
at 2014-03-06T15:20
at 2014-03-06T15:20
By Hazel
at 2014-03-08T15:05
at 2014-03-08T15:05
By Valerie
at 2014-03-09T11:44
at 2014-03-09T11:44
Related Posts
華爾街的狂歡節──《華爾街之狼》
By Margaret
at 2014-02-23T15:46
at 2014-02-23T15:46
寂寞拍賣師與雲端情人的虛虛實實
By Hedwig
at 2014-02-23T15:42
at 2014-02-23T15:42
警長:貝爾斯汀貝爾太出色 新蝙蝠俠挑戰大
By Susan
at 2014-02-23T15:19
at 2014-02-23T15:19
女俠蓋爾加朵曝照秀美肌 為“蝙蝠俠戰超
By James
at 2014-02-23T15:15
at 2014-02-23T15:15
《蝙蝠俠》確定翻拍影集!老班底麥肯錫
By Tom
at 2014-02-23T15:11
at 2014-02-23T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