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的《臉》感動無數鄉鎮 - 台灣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0-06-20T09:5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TSAIMingLian 看板 #1C7NGaiq ]
2010-06-20 中國時報 【張士達/專訪】

 蔡明亮的電影從來不是賣座保證,但不服輸的他,決定把戰線從戲院拉到鄉鎮。他
在羅浮宮拍攝的《臉》去年下片後,踏上為期九個多月的全國巡演旅程。六月六日終於在
澎湖畫下句點,當地只有一家戲院,正放映《鋼鐵人2》,在文化局演藝廳放映的《臉》
顯得非常孤獨。這是一位在國際上被視為大師的導演,卻在台灣的城鎮默默進行小革命。


 蔡明亮從二○○一年的《你那邊幾點》開始,以街頭賣票的方式,為當時跌入谷底
難以行銷的國片另闢生路。他走入校園苦口婆心地演講,直攻夜市向婆婆媽媽兜售預售票
,跑遍全台的驚人毅力成為影壇奇觀。雖然衝不出可觀的票房,但起碼可靠著預售票的成
績,保障院線上映兩周不下片,不會死得太難看。


 國際大導小革命 走出自己路數


 但在二○○八年他監製、李康生執導的《幫幫我愛神》之後,他真的累了。當時他
一面奔走賣票,一面心繫病危的母親,就在上片次日,他送母親回馬來西亞,四天之後,
母親就走了。身心俱疲的他,終於決定重新思考這個跑遍全省沿街賣票的模式。

 直到法國羅浮宮邀請他拍攝《臉》,他才發現新的效應逐漸浮現。「以前都是大剌
剌地上街賣票,根本沒有顧臉皮的,很瘋狂。但這次是一個羅浮宮的典藏,你真的要這樣
賣嗎?」他發現自己拉不下這個「臉」,這次沒有在街頭賣出一張票,儘管身上隨時都有
票,但見了人就是無法拿出來,心裡很掙扎。


 頂著羅浮宮光環 企業包場觀賞


 但過去拜票耕耘的基礎,加上《臉》的羅浮宮光環,終究慢慢地產生了化學作用。
許多企業紛紛包場觀賞,北美館則要收藏他的裝置藝術作品《是夢》,他開始了解,戲院
不是他的創作唯一可以展示的場域,一部電影的成績也不再只顯示在票房上。他發現另一
條路線隱約成形,心情不再那麼慌,因為另一種概念已經出來了。

 於是在《臉》下片後,他再度上路拉開戰線,扛著三五釐米放映機,帶著九本拷貝
、長達一三五分鐘的膠捲,走訪了台灣每一個縣市,放映形式與觀眾族群五花八門,有屏
東的露天蚊子電影院,中正預校清一色的軍校生,金門從山壁鑿出的禮堂,連台中科學博
物館也敞開大門,首度放映一部「沒有恐龍的電影」。蔡明亮說:「我希望把數字的概念
放開,把觀看使用的人增加,但不一定要顯示在票房數字上。」


 戲院非唯一展場 藝術片新出路


 羅浮宮決定典藏放映蔡明亮的作品後,他發現,當觀眾走進博物館裡看一部電影,
他們就不再那麼會去執著於看不看得懂的問題,就像他們去欣賞一幅畫。這似乎是個藝術
電影可以嘗試的出路。「我不會變,我沒有要改變自己,我要改變環境,我要改變電影怎
樣被『使用』的概念。就有點像行動咖啡廳,我到處都可以演,一樣有人看,一樣有票房
,但是不在你的條規裡。」

 蔡明亮說:「我已經不是在走票房的概念了。我很清楚票房對我是另一個世界的事
。但還好我的作品很爭氣,它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數出來。你看我的行為,好像我在反好
萊塢,但其實是好萊塢在反我,在反創作。因為我們不能邊緣它,它能邊緣我。我要告訴
觀眾這一點,但是是以作品做依據。」


 全國巡演九個月 深入群眾溝通


 台灣享譽國際的侯孝賢、楊德昌等大導演中,只有蔡明亮堅持這樣不斷地走入觀眾
群親自溝通。「我其實以前很賭爛那些觀眾,但我慢慢發現,我討厭他是不公平的,就像
他討厭我也是不公平的。就像如果我媽媽看不懂,我罵我媽媽,你覺得這公平嗎?」因此
他盡量試著從演講中,讓觀眾知道電影的概念、國片的體質與機會。他也越來越清楚地思
考到,原來自己也曾是這些觀眾的一份子。「如果我不是八○年代來到台灣,我就不會遇
到台灣新電影、解嚴、電影資料館、金馬國際影展。」他認為台灣是個很幸福的地方,可
以擁有這麼多養分,他因此很幸運地可以學會欣賞不同的電影,可以欣賞邵式武俠電影,
也可欣賞北歐獨立製片。

 蔡明亮說:「大多數人的觀念都是認為:電影幹嘛要拍自我?電影就是市場調查,
就是給觀眾想要的。很少人像我每場演講都在問『電影是什麼』。他們也很無辜,來看一
場電影還要被教訓一場。但他們會看到我的善意跟態度,因為我領略到、經歷過了,我嘗
到了裡面的失敗跟開心,所以我要跟你分享。」他估計全省巡迴下來,觀眾總數應該超過
三、四萬人,儘管有些是被規定出席的:「像中正預校那八百個阿兵哥聽我講很嚴肅的東
西,跟他們也沒什麼關係,但演講結束後買我的書最多的也是那一場,可能他們只是無聊
,但也可能真的聽進去了。」


 不追主流拍自我 掙脫票房桎梏


 蔡明亮認為,台灣電影史數十年來走了兩個極端的偏鋒,一種是極度商業的三廳、
軍教等類型,每種類型都在大賣多年後因一直重複,讓觀眾失去興趣而沒落。另一種則是
商業片萎縮後,從台灣新電影開始,以個人創作路線為基礎的作品,持續了將近二十年。
但如今需要的第三種階段,卻是以更包容的心態,去同時接受、欣賞不同方向的電影。觀
眾應該可以欣賞《艋舺》,也可以欣賞蔡明亮,兩種都是用心拍的電影,兩者之間並不衝
突。

 如今的蔡明亮,決定讓自己從追逐戲院票房的桎梏中掙脫,不再試圖把自己明明不
主流的作品放在主流的位子上,因為他已經試著放過很多次了。「我不會想像我加一個偶
像演員可能會有一千萬票房,那對我來說沒什麼意義。這麼多年我有掙扎過要做商業片嗎
?我沒有,我從來不掙扎的,從我決定要用李康生,我就不掙扎了。」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23.192.206.64 (06/20 09:51)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魏德聖拍「賽德克」 靠意志抗恙蟲病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0-06-19T17:03
新聞連結: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672964.shtml 魏德聖拍「賽德克」 靠意志抗恙蟲病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台北報導】 2010.06.19 03:29 am 導演魏德聖(前中)在拍「賽德克.巴萊」時曾得恙蟲病。圖/果子電影提供 ...

台北星期天小兵立大功 艾比奎松 挑戰戴普戲路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0-06-19T04:55
整理了最新的國片(含華語片)票房   沒在裡頭的就是沒有資料,下檔了唷   下表為開眼的台北單日累計票房截至2010/06/17(四)   排序依其原來的單日排序,也就是愈下面的愈少人看了   戲院可能隨時下檔該電影   只有台北不是全省的票房,某經驗法則說乘於二倍就是全省票房   但某些只有在台 ...

賽德克山林戰 恙蟲病蔓延 導演魏德聖也中鏢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0-06-19T04:28
新聞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19/today-show8.htm (張菫宸)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開鏡以來,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山上拍攝 ,劇組人員經歷山上不穩定的天氣,還一天到晚被「咬人貓」刺傷,劇組染上「恙 蟲病」,連魏德聖也染 ...

公路‧移動──北影公路電影推薦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0-06-18T20:11
※ [本文轉錄自 Artfilm 看板 #1C6s9s_S ] 作者: TIFF2010 (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 看板: Artfilm 標題: [情報] 公路‧移動──北影公路電影推薦 時間: Fri Jun 18 20:11:32 2010 本文出自 台北電影節部落格 http://tiff2010. ...

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謝錦>7/11在台南與你相見!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0-06-18T16:49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6p92_K ] 作者: pacekobe (Pace) 看板: movie 標題: [情報] 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andlt;謝錦andgt;7/11在台南與你相見! 時間: Fri Jun 18 16:45:53 2010 andlt;andlt;謝錦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