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拾零話“捧哏” ( 趙佩茹 ) - 相聲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07-11-17T01:26

Table of Contents

轉貼一篇關於捧哏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這篇文章是趙佩茹先生口述,趙先生是誰呢?

就是小蘑菇的長期伙伴,小蘑菇是誰呢?就是逢大師師父的大哥

趙先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也有許多錄音留下來,真是捧哏名家,不騙人。

這篇文章有一部份趙先生的心得

--
在對口相聲裡逗,捧同樣重要,決不是逗的重,捧的輕,捧逗有捧逗的技巧,一個包袱響
了是倆人的力量。讓我說衡量捧逗的作用不能從話多話少上看,怎麼說呢?有時候越是話
少,越是"肩膀" ;短一句包袱就響不了。在傳統對口相聲裡捧哏的作用非常明顯,決不是
單口可以隨便改對口;對口隨便改單口,一改那句頭滿不合托啦!比如我演的"揭瓦"內容
是諷刺舊社會一個小市民欺軟怕硬,假充光棍。他揭了房上的瓦,房東找他來,他還打了
對方,惹惱了房東的兒子們,氣沖沖地拿著傢伙找他打架來了,他一害怕,這兒有兩句台
詞是:

甲: … …我們院裡有塊大石頭,一百多斤,平常我哪兒弄得動呀,那天也是急勁,一伸
手給舉起來了。我舉起石頭一想,我砸死一個夠本,砸死兩個賺一個,托著石頭往門道跑
,一撒手,當的一聲… …

乙:砸死幾個?

甲:我把門頂上了!

乙:對!頂上門怕人進來。

這裡捧哏的只有這麼兩句話,可是在甲敘述經過時他也得幫助做戲,除了集中精神地聽甲
述說外,到"當的一聲"這兒他得帶點緊張語氣問: "砸死幾個" ?甲回答: "我把門頂上
了" !到這兒包袱就響了,聽眾知道甲是虛張聲勢,於是覺得可笑。但這類包袱後邊捧哏
的卻不能立即"刨"甲,如果說一句: "真洩氣" !那對底下的情節倒有損失了,所以我體
會要一本正經地說: "對!頂上門怕人進來" 。這樣對內容髮展會有好處。再如:

甲:我跳後牆跑,我打後牆往下一出溜… …

乙:跑啦? (有意地支,起墊的作用)

甲:後邊蹲著四個哪!

乙:把您的後路卡了。

看,這簡短的對話夠多麼緊湊,生動,可是捧哏的要不用這兩句吃緊的台詞,還是一般地
詢問或順口搭音,那不僅給逗哏的添了麻煩,也大大地洩了勁:

甲:我跳後牆跑,我打後牆往下一出溜… …

乙:怎麼樣?

甲:還怎麼樣哪,我要跑沒跑了!

乙:怎麼沒跑了哪?

甲:後邊蹲著四個哪!

乙:好嘛!

甲:他們把我的後路卡了!

乙:是啊!

這一來,多出了好幾句,還沒有原來那四句交代的清楚。

在相聲"論捧逗"裡曾說: "逗哏的是撥船的,捧哏的是掌舵的" 。這種形容是恰如其分的
。因為撥船,掌舵是一個勁頭兒,甲乙演相聲,不"合托"包袱就響不了。倆人高矮音,大
小勁得配合好了,比如到翻包袱的時候捧哏的調門應該比逗哏的高一點,如果使到那兒聲
音一低那就把肉埋到飯裡了。不只是發音方面要講究高低,輕重,急徐,表情,動作倆人
得密切結合,要不怎麼叫"相" , "聲"哪!還有的時候根據內容需要打捧哏的這邊出包袱
,那逗哏的就得全神貫注地給他"量"的著。像"燈謎"前邊一人說一則"智力測驗"輪到捧哏
的說: "一個西瓜我切五大塊十小塊" 。甲琢磨了一下說:

甲:我知道,你是先劃印兒,劃好了印兒,叭,一刀切開了,就是五大塊,十小塊。

乙:你拿什麼劃印兒?

甲:拿刀。

乙:劃一個印兒呢?

甲:拉一刀。

乙:劃兩個印兒?

甲:兩刀啊!

乙:那你得劃多少刀啊!我這西瓜上就切一刀,要切它個五大塊十小塊。

甲:那我不知道是怎麼切的啦! (前邊甲的猜測,與乙的對話,都是為了鋪墊得更清楚
些,到乙又加重語氣重複了"一刀切五大塊十小塊" ,於是甲提出不知,好把"肩膀"給乙
,讓他說明真相)

乙:你不知道啊,我買一個西瓜,擱桌上一刀切兩半,沒留神掉地下一半。

甲:那怎麼五大塊十小塊呢? (有動作輔助,伸出左手,手心朝觀眾,又把二指和中指
疊在一起晃了一下,做著五和十的姿勢)

乙:對啊,我是捂大塊去拾小塊(左手按在桌子上,微哈腰右手向下)

這里甲乙的動作,語氣要配合一致,包袱兒非常大。給我捧哏的李壽增先生這個包袱使得
很好,前邊的"五" , "十"墊得不露痕跡,後邊使用動作乾淨利落,讓人明確地感到"五"
是摀住了, "拾"是揀的意思。這雖是個語言上的諧音包袱,離開動作就不易收到強烈效
果。

一個好的捧哏演員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正面烘托,有側面渲染,有輔助甲明墊,有輔
助甲暗墊,有代表觀眾提出質問的時候,也有現掛包袱增強效果的時候。特別是有經驗的
捧哏演員應隨時輔佐甲的表演,萬一他臨時忘了詞,捧哏的也要不露聲色地提醒他。過去
我們出藝時都是老師給捧哏,出現了漏洞及時彌補,觀眾一點也聽不出來,所以說有個好
的捧哏演員會使逗哏的說得舒服,省力。

我個人喜愛捧哏,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我體會捧哏演員容易犯一個毛病: "學
舌" ,這不好,捧哏的除了有時候重複逗哏的一些極為必要的台詞外,最忌諱那種襯話音
的重複,正如"論捧逗"中形容的那位不稱職的捧哏演員,逗哏的說: "昨天我到您家啦"
!他說: "噢,到家啦" !逗哏的說: "啪啪一打門" 。捧的說: "打門不咧" !這就是
"學舌" 。當然在這個段子裡是通過比方說明捧哏重要性的,可是在我們演出相聲時,這
種現象確實存在,有一次我從收音機裡聽到二位同志使"雜學" ,捧哏的光是重複逗哏的
話。甲說: "我去了" !他說: "喔,去了" 。這樣的話一多,人家聽著就不舒服。改成
"您多昝去的? "或是"幹嘛去了" ?也比這麼"學舌"強。有的"雜學"逗哏的學幾口唱倒是
滿夠味兒,可是從整個段子來說卻不是相聲哏,捧哏的作用不好發揮,盡往裡塞話倒給甲
"擋"了,這一來,捧哏的話又少,作用又不大,這樣發展下去對相聲就有損失了。所以我
建議"雜學"這類活也應該根據相聲結構特點安排好"包袱" ,不然捧哏的往那兒一站也僵
得慌。侯寶林,郭啟儒同志使的"戲劇雜談" , "戲劇與方言"在這方面做得就不錯,那裡
邊捧哏的每句話都是"腿" ,他把這話遞過來,逗唱的很快地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段落,比
自己的"轉"省事多了,還顯著那麼自然。

咱們捧哏演員在台上要盯住逗哏的,隨著他的敘述表示各種不同的感情,有肯定的,也有
否定的;有誇耀讚美的,也有冷嘲熱諷的;有的是用語言,有的是用神氣。在台上要緊的是
別給逗哏的"散神" ,他正拿話"鋪"呢,他得讓觀眾集中精神聽他說;不該捧哏演員說話時
,只能用表情輔助,相聲是用語言說故事嘛,人家對主要台詞沒聽清,到地方怎麼笑呀!
怎麼叫"散神"呢?我看首先是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演出,老以為:這沒什麼,或者在場上心
不在焉,東張西望,這都容易"散神" 。還有就是別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帶到台上,有的同
志在台上總拿手絹擦眼睛,要不就無目的地動,有這麼兩下,聽眾的精神就走的。不該笑
的時候笑也不好,總起來說,捧哏的在場上處處得想法"攏神"才好呢。還有,捧哏的在台
上不能蓋著逗哏的,台詞是這樣,調門也是這樣。前邊咱們談過,捧哏的有捧哏的話,在
調門上,除了翻包袱時稍高外,平時總要比逗哏的低一點。有的同志逗慣了哏,再讓他捧
哏時,您看吧,話特別多,聲調上也渲染得過重,結果怎麼聽怎麼像倆逗哏的。捧哏既能
完成任務又不喧賓奪主最理想,也最吃功夫。除了提高表演技巧,藝術修養,要緊的得提
高思想水平,在政治,文化學習上要多努力。

我跟常寶堃烈士合作過十五年,他的藝術造詣很高,可是為人非常謙虛,他尊重捧哏演員
,倚重捧哏演員,所以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他對我說: "有的活看誰逗著相宜就誰逗"
。我們合作那些年像"福壽全" , "拉洋片" , "耍猴" , "醋點燈" , "墳頭子"這些活
都是我逗,他捧得也好,一絲不苟,尤其是"福壽全"這塊活他捧得最好,給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他對藝術上好學不倦,演出之前我們總是在一塊兒仔細"對活" ,直到台詞,口
鋒,神氣完全"合托"了為止,下場後就根據演出效果總結經驗,發現了毛病立時研究修改
。時間緊的時候,我們就在趕場的路上對詞,誰琢磨出了新包袱就趕快報告對方,能用的
就再研究使法。我們合演的近百個段子,他會我的詞,我也會他的詞,所以表演起來熟練
自如,得心應手。在生活上我們互相尊重,彼此關心。每逢劇場,電台約我們演出時,他
總是認真地跟我商量,問我怎樣做好。我覺得寶堃烈士對待捧哏的態度,做法是值得相聲
演員們學習的。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07-11-18T04:39
哇!好好看 !>/////<

表演十分鐘的相聲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07-11-16T10:53
各位前輩好 小弟近日臨危受命,必須在一個活動中表演約十分鐘長的相聲 不知道能否請前輩們建議一下,有沒有什麼適合的段子可用? 希望是幽默感十足、中國風味又較濃厚的段子 先謝過了! - ...

大宅,門都沒有、消失的931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07-11-16T03:44
推 scpx:說句話希望大大別見怪我覺得蔡康永的存在歡樂三國志是敗筆 11/15 23:30 → scpx:沒他換個人可能會好點兒 11/15 23:31 我不會見怪啦,^^ 不過對我來說,能讓我真正記住蔡康永這人的理由, 正是 ...

相聲影片欣賞 11/17 16:00~18:00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07-11-16T00:44
相聲影片欣賞 地點:大柵欄 (北市信義區吳興街362號) 時間:2007/11/17 Sat 16:00~18:00 主題:捧哏捧了啥? 內容: 1.捧哏一號的捧哏藝術 2.捧哏二號的捧哏藝術 3.捧哏三號的捧哏藝術 價格:一人100元新台幣 聯絡電話:02- ...

樊光耀對相聲沒興趣了 ...ˊˋ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07-11-15T15:50
這期的一週刊 有專訪唐先生 提到拜吳兆南老師為師後 才尷尬的發現 自己已經不想說相聲了 為了拍遠傳的廣告 還不得不推掉相聲的表演 是向現實低頭嗎? 現在像樊光耀.劉增鍇這些傳統藝人 漸漸被那些嘩眾取寵不知所云的藝人取代 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 - ...

Re: 求問一個段子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07-11-15T13:00
※ 引述《windoors ( )》之銘言: : 很久依前聽過一個段子 : 開場的時候大概是在說 : 響應捐器官 等等如果有人的手機響起 : 會有專人衝過去幫你捐出你的器官 : 好像是瓦舍的 怎近一直在想 卻想不起來 麻煩板上大大點醒 侯冠群好像常常在開場的時候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