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女王瑪莉一世 Mary Queen of Scots - 電影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8-11-09T01:13

Table of Contents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 蘇格蘭女王瑪莉一世 (台)
Mary, Queen of Scots (en)
Mary, Reine d'Ecosse (fr-CH)

2.觀影時間 : 11/06

3.觀影地點 : 住家網路

4.觀影方式 : 網路,iTunes 紐西蘭版商店
https://itunes.apple.com/nz/movie/mary-queen-of-scots/id924571000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今年底又有瑟夏羅南又有瑪戈羅比的歷史大片《雙后傳》Mary Queen of Scots ,雖然預告看起來有一點囧,但不論好看難看都已在我必看清單中。倒是心血來潮想看些此前的其他雙后(好像中文應該稱「雙王」?)故事時,經典可找 1936 凱薩琳赫本版、近代可找 1971 凡妮莎雷德葛瑞夫版、當代可找 YA 美劇《風中的女王》... 不過我這回找到的是瑞士製作的 2013 年版,這是唯一歐陸製作而非英美製作,果然呈現不同風格,尤其讓其實自小被法國宮廷養大的瑪麗女王暢快講法語!

此片班底,有我不認識的瑞士導演 Thomas Imbach、有我也不認識的瑞士女主角 Camille Rutherford 飾演女王、我唯一認識的英語系面孔演員倒是《敦克爾克大行動》Aneurin Banard。不過這個版本有重量級的 Stefan Zweig 原著 "Maria Stuart" 為基礎、然後在音樂上找到了 20 世紀俄羅斯古典與現代音樂先鋒派巨匠 Sofia Gubaidulina!對我來說這在看片前就已是品質保證、看片後果然滿載而歸!我看英美歷史電影也不少了,但一直覺得法語系的歷史電影別有韻味,這部瑞士片就組合了這許多藝術家的長才交出了另闢蹊徑的一次新詮。
https://imgur.com/cHXrTuo


瑪麗,想像的表姐妹

看看今年的瑟夏羅南與瑪戈羅比版,我們大概知道是很典型的英國宮廷劇,必有壯盛軍容、必有肅殺宮廷、必有雙后對質(很爽快,但史實沒有,這點也被英國歷史學家狠狠詬病)、當然也必有雙影后聲嘶力竭大飆戲... 不過我回頭看的這部瑞士 2013 年版,倒是化繁為簡回歸基本面:這雙后,史實中是從未見面的,只有一封封看不見臉的書信、只有一次次使節代言的命令。電影當真全部聚焦在瑪麗的視角、完完全全不離開她去異地拍她所看不見的事、更是完完全全隱藏伊莉莎白直到片尾不露面。

的確,這一切都只是透過整個國家與宗教系統的再現而已,一直都只有一個想像的伊莉莎白,如同戲子手上的紅髮玩偶、也如同使節隨從捧進來的大頭肖像。電影中的瑪麗一開始就對這位遙遠的表姐(其實輩份是表姑,但年齡沒差太多、瑪麗又像是傾慕姊姊一般,我就且稱之為表姐妹)惺惺相惜,覺得在男性貴族與政教風雲中、妳我兩個孤身女子同舟一命、我們都對非黑即白的男性世界懷抱母儀天下的開明理想,然後一封封信寫給妳、一次次邀約企盼妳、一次次等著與妳攜手共創太平盛世... 怎奈左等右等一輩子也等不到,令瑪麗又是渴望又是心焦。

此片的茨威格原著,可是禁得起歷史考證的,有明確記載的可考事件大體都保留、只是對事件發生的因果動機與近身思考都有作者給予的新詮。數百年來在英國被傳得荒淫殘忍惡名昭彰的瑪麗,在茨威格考據與解讀下竟可以很正面很仁善甚至很浪漫。這版的瑪麗,從童年被當成個法國皇后而非蘇格蘭女王養大開始,就被養得很個人、很理想、很不政治:她總是天真地事事要求兩全,不但新教與天主教要兩全、兩個英格蘭女王要兩全、連前夫與新丈夫也要兩全... 只是她身週與手下的人可不想兩全,一定狹她之名戰到底,她就成了犧牲品。
https://imgur.com/MYMTvMx


瑪麗,極端裡的兩全

電影採取回憶形式,摘要瑪麗一生,從出生到被捕到死刑,整個是個瑪麗單人的回憶錄。這回憶錄以書信形式訴說,導演當然是訴說給觀眾聽、瑪麗自己卻是訴說給伊莉莎白,彷彿這混亂世道我堅持獨行之餘、還有表姐妳與我互相惕勵。這整個是一個瑪麗的心理自剖,正是茨威格書寫瑪麗傳記的獨到之處,而電影饒富韻味地運用一場場黑幕中的靜靜獨白、一次次遠鏡頭透過枯枝拍攝的瑪麗移駕與奔馳、佐以蒼涼大地上神遊物外的踉蹌視角,彷彿臨死的瑪麗靈魂已飛在空中拉開距離靜靜觀察此生盲點,然後配上 Sofia Gubaidulina 的前衛音樂更是處處心驚。

我覺得這種過門處理真有味道!它讓瑪麗一生時時刻刻都成了內心小劇場,瑪麗珍視什麼、她有限視界能見什麼、電影就拍出什麼。也許這也是成本控管好策略?所有壯盛軍容與國宴排場通通省 XD 畢竟那對瑪麗都是繁文縟節如浮雲;她真正在意的是一幕幕親密小時刻,是她與貼身侍女「四瑪麗」的相親相愛與夢想、與御用戲子 Rizzio 的戲談人生、與新教私生弟弟 Moray的妥協與默契、與教改領袖 Knox 的辯論與啟示、與首任夫婿法國國王的嘗試與挫折、與二任夫婿 Darnley的結盟與離心、與三任夫婿 Bothwell 的交心與犯禁、也是她抱著孩子去信表姐的理想與期許...

瑪麗很有意志,但也很理想化、有崇高價值、有浪漫的世界觀,因此儘管她的價值堅定清楚,政治方向卻總是為人所左右,想面面俱到卻總是兩面不討好。她幼年在法國的宮廷訓練,文明又開放,可以高談很多從中世紀走向新時代的開明理想;但回到蘇格蘭,這仍是個落後百年以上的中世紀社會,都在你爭我奪弱肉強食。我們很快發現,儘管許多傳統歷史的凝視下,瑪麗陰晴不定作風搖擺又荒淫?但在茨威格與此片詮釋下,往往只是她於公左支右絀努力兼容兩全、於私珍惜每個會心靈感與交心一刻。
https://imgur.com/2lCL52j


瑪麗,小白兔入叢林?

這樣看下來,傳統形象瘋狂殘暴又荒淫的瑪麗,也許只是理想太高卻不識政治現實?電影唯一有拍到的一幕殘酷,在她童年出逃時目擊的燒殺擄掠、尤其是與她同齡的平民孩子被吊死棄屍腐爛掉,不過也就這樣了,蘇格蘭內兩教如何紛爭、兩派如何鬥爭,基本上她從來見不到其水火不容,只是天真地做她認為對的事,然後莫名其妙搞一團亂罷了。

也許,在瑪麗與伊莉莎白雙王之間,瑪麗還是出身太良好了?瑪麗血統純正、一切要當王就當王是理所當然想都不用多想;伊莉莎白卻是血統爭議,照傳統天主教絕對無法繼承,因此必須一路以硬實力撐下去。這就造成了瑪麗純真掏心掏肺以為很輕鬆、伊莉莎白卻嚴陣以待謀定後動而避不見面(一見面就等於承認雙王共存,自毀立場,真拼血統就輸了),也造成了瑪麗但走正道我行我素、伊莉莎白卻隱身背後有許多世故權謀步步為營?

電影最後,當然如同史實瑪麗是要被叛軍擊潰、流亡南下求援表姐、卻被表姐囚禁 18 年終不免一死的,然而這死亡的重量在哪呢?茨威格原著的關鍵句「我今日死,就是新生」,給予了露臉的瑪麗堅定自信的風骨、也給了仍未露臉(此時下獄見面總無政治顧忌了,但仍無顏面對)的伊莉莎白一個怯懦的逃避。的確回頭想想,瑪麗直道一生以真心待人、和她們遠距想像的那伊莉莎白無婚無後充滿權謀,這一比起來儘管瑪麗輸了政治、伊莉莎白卻輸了人生。
https://imgur.com/0fS5jEG


瑪麗,死亡印證存在

我仍在期待今年 2018 羅南飾演瑪麗的《雙后傳》、好奇它會為我們熟悉的這段歷史呈現怎麼樣的敘事視角呢?看這部 2013 年瑞士拍的《蘇格蘭女王瑪莉一世》,倒是一來浪漫地為這絕世女子感到心折、二來嘆口氣為這悲劇女子感到憂傷、三來竟為她臨終書寫自剖的心理分析與暢然體悟感到療癒。這是世人熟悉的瑪麗老題材、世人不熟的茨威格老視角,不砸錢做華服與大場面、卻重近身小人小物的另類宮廷劇風格,有寫信吟詩的歌謠節奏、也有前衛配樂隨時挑動我們閱讀歷史的敏感警覺,整體做出了一種鄉野故事娓娓道來靜靜思量的味道。

比起世界馳名的羅南,此片這位英法混血女主角 Camille Rutherford 名不見經傳,好像在法語圈裡大半都是演些小配角而已?她演女王的氣場當然遠遠遜於羅南(光看羅南在預告的表現就知)、還更像演個純真少女或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我倒認為這樣的演技正符合茨威格版的詮釋、也給我們當代中產以上的年輕女性一個可以認同也可以連結的形象。不論女王不女王,在有限能力有限視野下擇善固執的道路是一樣的、外界難以撼動的結構挑戰也是類似的,我們儘管可能太過天真不夠世故輸個一派塗地、但總勝於撤守價值任世故洪流吞噬了,最後審判仍能頂天立地坦然接受。

當然瑪麗昏庸殘暴又荒淫的形象幾百年來早已深植人心,只是這個形象塑造的出口國是新教大勝利的英國、瑪麗倒也是在海外被天主教徒視為殉道者。到底什麼是瑪麗的真實?肯定是個各說各話沒有定論的開放解讀。而我們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認識的那堅守老派歐洲與人為善的茨威格,竟以極純真視角新詮一個身敗名裂的壞女王?也許茨威格自己才是不識世故誤闖叢林的小白兔?無論如何,宮廷劇的世故路線我們看多了,能有茨威格暢銷德語國家卻在全球乏人問津的著作、能有瑞士拍出一個英美拍不出的叛逆視角,也是個值得珍惜的緣分,且放下成見歸零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3&v=LohK1LZpFsI

--

All Comments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8-11-11T01:19
好文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8-11-11T08:09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有昏庸又殘暴嗎?
昏庸又殘暴的是英格蘭的瑪麗一世吧(伊莉莎白一世的`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8-11-15T14:49
姊姊)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1-19T03:14
鬥了一輩子最還是葬在一起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8-11-19T10:47
惡名昭彰的瑪麗記得是伊麗莎白的姐姐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8-11-22T00:56
唉唉,說到惡名的瑪麗,這位當然比不過英格蘭那位,
不過在蘇格蘭新教眼中也是言之鑿鑿惡形惡狀的。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8-11-25T00:47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也是蠻昏庸啊。才會流亡去投靠英
國親戚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8-11-28T21:10
兩個瑪麗評價都不好啊...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8-12-01T23:43
蘇格蘭瑪麗搞到自己國內待不下去 躲到英格蘭
中間一度想讓她回國 還被蘇格蘭人拒絕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12-02T23:44
英格蘭的也雷,血腥瑪莉可不是叫假的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8-12-05T15:16
好影評 想找來看了

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 配樂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09T00:40
不知道選什麼分類,所以選了討論 我不知道各位會不會在上映前就先聽原聲帶 剛剛我想複習一下第一集的配樂 結果直接看到Spotify上面已經可以開始聽了 目前聽了幾首,上一集以及哈利波特七部曲的配樂 都有變奏改編融入了在這集裡面 我還看了一下iTunes那邊,目前還是預購狀態 有Spotify的版友 ...

《護墊俠》 超越漫威與DC的真英雄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8-11-09T00:21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護墊俠 2.觀影時間 : 拒答 3.觀影地點 : 拒答 4.觀影方式 : 拒答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以下有雷 ~*-*~*-*~*-*~*-*~*-* ...

跟女友坐高科技車的電影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8-11-09T00:17
問片 怎麼樣都想不起來片名 男主角有一個朋友研究AI 邀他參觀地底下的家aka工作室 之後男主角跟女友坐在女友機器人公司的高科技配車上親熱的時候 車子暴衝 車禍 女友過世了 男生痛苦萬分自暴自棄 研究AI的朋友 把AI成果 像是小蟲的東西 植入男主角身體 男主角變全能完人 被AI小蟲誤導是女友機器人公司要殺 ...

詭譎、逗趣又立志的"護墊俠"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8-11-08T23:30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這部輕快、節奏感強烈的印度片讓我想起了三個傻瓜 主角是個誠摯、愛妻、用心用腦袋工作的大叔 片頭就用音樂與畫面帶入了他喜歡用手做東西的特性→ 為了讓在單車後 ...

主角被誤會殺人犯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8-11-08T23:28
大家好 想要請問一部電影 開場似乎是在一個停車場的地方發生命案 印象中凶器有一個滅火器 然後主角恰巧經過後被誤會為殺人犯 後來就接著警察抓犯人的劇情 雖然證據都指出主角是殺人犯 但從頭到尾只有她的老公相信他(或是老公被誤會 老婆相信他) 後來他們成功逃到國外 最後的結局才把開頭的犯案劇情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