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鑽石 戲裡戲外 - 電影

By Robert
at 2007-02-08T20:30
at 2007-02-08T20:30
Table of Contents
昨天去看血鑽石,雖然是部快要下片的片子,
但是仍然不減它的吸引力.看到華納裡面接近3/4的滿場,
可見得這部片還是有它賣座的地方.
裡面最引我注意的地方,大概是那句TIA,也就是This Is Africa.
我不曉得這句話是誰想到的,也許是導演,也許是編劇or anyway.
雖然整部劇情可以說是跟著這句話在走,我們看到非洲的苦難,
看到人們因為鑽石而可以自相殘殺,看到非洲的鑽石內戰等等.
但這句TIA,很明顯的是帶有第一世界對非洲的偏見.
試問 這個苦難又是誰造成的 是非洲嗎?
-----------------------------------------------------------------------
一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有市場的東西自然就會有人賣.
非法的東西,毒品,槍砲等等 冒著無期徒刑,死刑的風險,
都可以有人嘗試夾帶過海關,或者是為這個送掉性命.
老祖宗也說了: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毒品跟軍火都如此的,更何況是鑽石.走私,這還算小咖勒~
回到主題 This is Africa.這很明顯就帶有第一世界的偏見,
雖然是出自一個看似在非洲成長多年的白人口中(注意,至少他還是白人)
索倫(那個黑人,不是魔戒裡面的黑暗之王)不是還問過他,關於黑人
是否真的天生比白人差的問題,這更明到底誰造成這場鑽石戰爭?
是RUF?是政府軍?還是我們這些買鑽石的國家?
第三世界的勞工,拿著不合理的薪資,有著不合理的工時,工作環境,
只是為了賺去那一點薄薄的利潤,這是第一次嗎?我相信不是第一次,
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當我們透過自己手上的資源,金錢,政治,
來剝削第三世界的農民,工人,平民小老百姓,只是為了換取更便宜的衣服,
鞋子,喝連鎖的咖啡,吃漢堡?你覺得這個交易公平嗎?
賣了鑽石的錢,入的是那些跨國企業,那些政府官員的口袋,人民勒?
人民感受到的,只有"這就是非洲",這麼單純的一句話而已嘛?
所有的苦難都被中飽私囊,發戰爭財,發苦難財.人民真的有這麼可悲嗎?
政府,不過只是人民的代言人罷了.美國或者西方國家,會繼續深手插入
第三世界的內政,不外乎是為了石油,為了資源,為了自己國家的政治利益.
但是,誰要這些政治利益?政府不過是一隻手,真正指揮這隻手的,
是背後那股看不見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因為有太多的人無知,太多的人無所謂,太多的人自私自利,
所以這些國家的政府,為了滿足他們的欲望,只好繼續這樣下去.
記得大一上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學導論>上,老師有一堂課上了一個主題:
<WTO為什麼對我這麼壞?>.這個問題同樣發人深省.
我們都知道WTO是為了減少世界上的貿易障礙,讓關稅降低,以便讓所有的人
都可以用最便宜的錢,買到最想要的東西.促進競爭,促進貿易,促進繁榮.
但是在這背後,先進國家,西方國家.它們透過補貼,透過其他的方式,
來保障自己國內的利益.讓美國便宜的農產品,能夠沒關稅的傾銷到第三世界,
卻對第三世界的產品百般刁難,或者對自己的農民補貼,讓第三世界的商品
無法在先進國家的市場內競爭.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場看似公平的交易,國際貿易的背後,利益被少數
國家瓜分,壟斷.而這些國家是誰?是已開發國家,是先進國家.為什麼這些
國家的政府要如此做?是為了保障我們這些既得利益者.最好是我賺你的錢,
但你不要來搶走我的錢.血鑽石呢?誰管他,重點是我能不能用最便宜的價錢,
買到我想要的鑽石.然後用最貴的價格,來賣掉這些鑽石給消費者.
----------------------------------------------------------------------
血鑽石,絕對只是一個小小的角落,絕對只是冰山的一角.整個非洲,中南美洲
它們的農業,它們的經濟,完全都是受到西方國家的宰制.不但進出口如此,
西方國家的跨國企業,甚至會滲入到這些國家裏面,把這些人民的血汗錢,
給這樣的剝削出來.
不講你可能不知道.君不見世界上最大的100個經濟體中,只有57個是國家.
意味著什麼?世界上有190幾個國家,但大部分的國家,它們的力量甚至於小過
我們所熟知的微軟,麥當勞,IBM等等這些跨國企業.如果哪天有這個機會的話,
這些跨國企業可以買下好幾十個阿富汗之類的國家吧.
為什麼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會讓亞洲國家這麼慘.因為這些在國際上的炒家,
它們所擁有的錢,比東南亞國家政府所加起來的還多.金錢遊戲本來就是比誰的
銀彈比較多.這樣一講,就可以知道它們的恐怖了.
血鑽石好看嗎?我在後面看到的,是整個苦難的非洲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這是一個有點嚴苛的批評,但是我想這的確是部好片,
美國人能夠想到這些,能夠肯拍這些,已經要給他們鼓鼓掌了.
--
但是仍然不減它的吸引力.看到華納裡面接近3/4的滿場,
可見得這部片還是有它賣座的地方.
裡面最引我注意的地方,大概是那句TIA,也就是This Is Africa.
我不曉得這句話是誰想到的,也許是導演,也許是編劇or anyway.
雖然整部劇情可以說是跟著這句話在走,我們看到非洲的苦難,
看到人們因為鑽石而可以自相殘殺,看到非洲的鑽石內戰等等.
但這句TIA,很明顯的是帶有第一世界對非洲的偏見.
試問 這個苦難又是誰造成的 是非洲嗎?
-----------------------------------------------------------------------
一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有市場的東西自然就會有人賣.
非法的東西,毒品,槍砲等等 冒著無期徒刑,死刑的風險,
都可以有人嘗試夾帶過海關,或者是為這個送掉性命.
老祖宗也說了: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毒品跟軍火都如此的,更何況是鑽石.走私,這還算小咖勒~
回到主題 This is Africa.這很明顯就帶有第一世界的偏見,
雖然是出自一個看似在非洲成長多年的白人口中(注意,至少他還是白人)
索倫(那個黑人,不是魔戒裡面的黑暗之王)不是還問過他,關於黑人
是否真的天生比白人差的問題,這更明到底誰造成這場鑽石戰爭?
是RUF?是政府軍?還是我們這些買鑽石的國家?
第三世界的勞工,拿著不合理的薪資,有著不合理的工時,工作環境,
只是為了賺去那一點薄薄的利潤,這是第一次嗎?我相信不是第一次,
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當我們透過自己手上的資源,金錢,政治,
來剝削第三世界的農民,工人,平民小老百姓,只是為了換取更便宜的衣服,
鞋子,喝連鎖的咖啡,吃漢堡?你覺得這個交易公平嗎?
賣了鑽石的錢,入的是那些跨國企業,那些政府官員的口袋,人民勒?
人民感受到的,只有"這就是非洲",這麼單純的一句話而已嘛?
所有的苦難都被中飽私囊,發戰爭財,發苦難財.人民真的有這麼可悲嗎?
政府,不過只是人民的代言人罷了.美國或者西方國家,會繼續深手插入
第三世界的內政,不外乎是為了石油,為了資源,為了自己國家的政治利益.
但是,誰要這些政治利益?政府不過是一隻手,真正指揮這隻手的,
是背後那股看不見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因為有太多的人無知,太多的人無所謂,太多的人自私自利,
所以這些國家的政府,為了滿足他們的欲望,只好繼續這樣下去.
記得大一上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學導論>上,老師有一堂課上了一個主題:
<WTO為什麼對我這麼壞?>.這個問題同樣發人深省.
我們都知道WTO是為了減少世界上的貿易障礙,讓關稅降低,以便讓所有的人
都可以用最便宜的錢,買到最想要的東西.促進競爭,促進貿易,促進繁榮.
但是在這背後,先進國家,西方國家.它們透過補貼,透過其他的方式,
來保障自己國內的利益.讓美國便宜的農產品,能夠沒關稅的傾銷到第三世界,
卻對第三世界的產品百般刁難,或者對自己的農民補貼,讓第三世界的商品
無法在先進國家的市場內競爭.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場看似公平的交易,國際貿易的背後,利益被少數
國家瓜分,壟斷.而這些國家是誰?是已開發國家,是先進國家.為什麼這些
國家的政府要如此做?是為了保障我們這些既得利益者.最好是我賺你的錢,
但你不要來搶走我的錢.血鑽石呢?誰管他,重點是我能不能用最便宜的價錢,
買到我想要的鑽石.然後用最貴的價格,來賣掉這些鑽石給消費者.
----------------------------------------------------------------------
血鑽石,絕對只是一個小小的角落,絕對只是冰山的一角.整個非洲,中南美洲
它們的農業,它們的經濟,完全都是受到西方國家的宰制.不但進出口如此,
西方國家的跨國企業,甚至會滲入到這些國家裏面,把這些人民的血汗錢,
給這樣的剝削出來.
不講你可能不知道.君不見世界上最大的100個經濟體中,只有57個是國家.
意味著什麼?世界上有190幾個國家,但大部分的國家,它們的力量甚至於小過
我們所熟知的微軟,麥當勞,IBM等等這些跨國企業.如果哪天有這個機會的話,
這些跨國企業可以買下好幾十個阿富汗之類的國家吧.
為什麼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會讓亞洲國家這麼慘.因為這些在國際上的炒家,
它們所擁有的錢,比東南亞國家政府所加起來的還多.金錢遊戲本來就是比誰的
銀彈比較多.這樣一講,就可以知道它們的恐怖了.
血鑽石好看嗎?我在後面看到的,是整個苦難的非洲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這是一個有點嚴苛的批評,但是我想這的確是部好片,
美國人能夠想到這些,能夠肯拍這些,已經要給他們鼓鼓掌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Damian
at 2007-02-10T12:48
at 2007-02-10T12:48

By Noah
at 2007-02-13T09:20
at 2007-02-13T09:20

By Iris
at 2007-02-14T02:24
at 2007-02-14T02:24

By John
at 2007-02-15T07:42
at 2007-02-15T07:42

By Joe
at 2007-02-16T18:03
at 2007-02-16T18:03

By Ula
at 2007-02-18T04:20
at 2007-02-18T04:20

By Daniel
at 2007-02-19T13:11
at 2007-02-19T13:11

By Donna
at 2007-02-21T09:50
at 2007-02-21T09:50

By Gilbert
at 2007-02-25T18:42
at 2007-02-25T18:42

By Jack
at 2007-02-27T02:02
at 2007-02-27T02:02

By Joe
at 2007-02-28T06:20
at 2007-02-28T06:20

By Wallis
at 2007-03-03T09:47
at 2007-03-03T09:47

By Erin
at 2007-03-03T21:18
at 2007-03-03T21:18

By Necoo
at 2007-03-05T16:15
at 2007-03-05T16:15

By Ingrid
at 2007-03-07T18:10
at 2007-03-07T18:10

By Rebecca
at 2007-03-09T06:36
at 2007-03-09T06:36

By Lucy
at 2007-03-11T07:47
at 2007-03-11T07:47

By Daniel
at 2007-03-15T02:14
at 2007-03-15T02:14

By Christine
at 2007-03-15T15:43
at 2007-03-15T15:43

By Agatha
at 2007-03-15T20:57
at 2007-03-15T20:57

By Jack
at 2007-03-17T06:41
at 2007-03-17T06:41
Related Posts
小太陽的願望

By Annie
at 2007-02-07T04:33
at 2007-02-07T04:33
Infamous

By Zora
at 2007-02-07T02:18
at 2007-02-07T02:18
聞天祥影評《阿波卡獵逃》

By Annie
at 2007-02-06T23:50
at 2007-02-06T23:50
傷城【寫地雷】

By Donna
at 2007-02-06T05:09
at 2007-02-06T05:09
竊聽風暴

By Queena
at 2007-02-05T23:10
at 2007-02-05T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