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與大久保 - 大河劇「宛如飛翔」 - 日劇

By Doris
at 2010-12-05T21:47
at 2010-12-05T21:47
Table of Contents
據說最近龍馬傳正夯 雖然我沒看龍馬傳 不過倒把同屬幕末的本戲「宛如飛翔」看完了
而這也是我第三部完整看完的大河劇 因為很喜歡這部戲 所以特地來為這部戲寫一篇心得
也希望以後看的大河都能像本戲和葵德川三代一樣 讓我給予很高的評價並為它寫心得
而不是像利家與松一樣到處讓我想吐嘈 (雖然一直吐槽 但身體倒是很誠實的看完了 逼唉)
本戲的兩大主角 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其中二傑 - 西鄉隆盛 與 大久保利通
雖然同樣活躍於幕末 也都有遠大的抱負 但兩人在個性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西鄉隆盛比較重理念 也重感情 往往寧可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捍衛自己的理念
而大久保利通則比較實際 如果能達到目的的話 即使萬夫所指也會再所不惜的去作
如果要說比較欣賞誰的話 我覺得我會比較喜歡大久保利通 一來我欣賞他的精準眼光
二來比起空有道德卻不切實際的憤青 我更喜歡有點小奸小惡 但卻能為國家謀利的人
當然我並不是指西鄉就是憤青 也不是說大久保就是奸人 兩人都有理想跟實際之處
只是西鄉比較重理念 而大久保則比較偏實際 但兩者都有讓我欣賞的地方就是了
當西鄉單槍批馬進入對薩摩滿懷敵意的長州 只為了調停長州與幕府之間的紛爭
又在薩長同盟時率先向拉不下臉的桂小五郎釋出善意時 我敬重西鄉的氣度
當大久保在自家宅邸將配刀插在地板上 立誓忍辱負重也要接近島津久光獲得權位
又在他被大家指責為獨裁卻仍然堅持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時 我則佩服大久保的決心
而這兩人的合作 結束了幕府的統治 但也是這兩人的衝突 導致了西南戰爭的悲劇
大久保利通靠他的口才 拉攏了公家也疏通了島津久光與薩摩志士之間的衝突
而西鄉隆盛則靠他的威望與寬宏的氣度 統合了各倒幕勢力並且推翻了幕府
這兩人要是擺錯了位置 譬如西鄉如果去侍奉島津久光 那光薩摩內部的紛爭就搞不完了吧
如果大久保去當倒幕勢力的統領 那憑他的威望與氣度 恐怕也無法讓各路人馬乖乖聽話
是說 幕府末年的政治情勢還真的是一瞬萬變 一下有人喊尊王攘夷 一下又有人喊倒幕
前一刻友好的下一刻就反目成仇 前一刻是敵人的 下一刻卻變成了朋友
就像薩摩起初推舉一橋慶喜當將軍 但後來德川慶喜卻成為了薩摩的敵人
長洲和薩摩本來在京都鬥的不亦樂乎 最後卻攜手合作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
當然更別忘了本戲的兩大主角 - 當初一起推翻幕府的同志 最後卻不得不兵戎相見
從西鄉與勝海州談開始 天下大勢逐漸倒向倒幕的一方 劇情也開始一步步的邁向高潮
先有龍馬的居中協調、接著是西鄉的單人入長州調停、再來是薩摩與長州的同盟成立
一橋慶喜就位末代將軍、天皇密赦討幕、大政奉還、王政復古會議召開和最後的戌辰戰爭
西鄉隆盛的一句:「一把短刀就可以解決了」終結了自源氏以來武家七百年的統治合法性
而鯉魚旗的出現 讓薩摩軍與幕府軍的局勢就此逆轉 也打敗了德川家的最後一張王牌
接著西鄉與勝海舟的和議敲定、 江戶無血開城、再隨著各地戰事的一一平定
最後 西鄉、幾島與篤姬在月夜下彈奏著三味線、欣賞著飛舞的櫻花 並迎街新時代的到來
到了第二部 時間悄悄的來到了明治初期 相較於每隔幾年就會出一部關於幕末的大河劇
關於明治初期的大河近年則相較之下少很多 而我又對大久保與西鄉的反目成仇很有興趣
因此雖然第二部前半部都沒什麼戰鬥畫面 我還是很期待編劇會如何描述與鋪陳西南戰爭
一開始 西鄉雖然不滿新政府充滿了利慾薰心之人 但還是很有義氣的帶兵上京挺大久保
而當西鄉說出:「要幹的話就徹底放手一博吧。」不只大久保 就連我也訝異於西鄉的豪氣
可惜的是 西鄉的這股豪氣卻沒堅持到最後 受到舊同志和上司的責難後他就陷入了矛盾
如果他堅持改革的意志與不在乎他人責難的決心跟大久保一樣的話 兩人也不會漸行漸遠
到了中期 西鄉急切盼望在生命的最後能受命派遣出使韓國 強勢的壓迫眾人而不聽從建議
從這裡開始西鄉的薩摩憤青個性已經慢慢的顯露出來了 而大久保也為此傷透腦筋
到了第10集的「遣」韓V.S內政論戰 是我認為第二部最精采的地方 甚至比西南戰爭更好看
一開始以為只是單純的兩人意見不合 吵吵架伴拌嘴之類的 大概演個10分鐘左右就結束了
想不到扣除前幾集的鋪陳 這一場論戰居然上演了超過一集的份量 精采程度超出預期
首先 大久保指責西鄉沒有遵守留守政府不得在洋行組回來前作出任何重大決定的承諾
接著西鄉則反擊大久保等洋行組一出國就是兩年 留守政府根本不可能完全不作任何決定
西鄉並力陳他不是去韓國打仗 是去當使者的 但大久保則說即使如此 形勢還是會引起戰爭
這時西鄉居然說出腦殘言論:「即使引發戰爭 就算人一個一個死去 日本成為焦土也無妨
只要還有存活下來的人 就能成就新的日本。」很顯然,西鄉已經完全薩摩憤青化無誤。
想當然爾 大久保氣憤的反擊 這根本是強詞奪理!! 西鄉則以辭去參議職務來要脅眾人。
想不到這時與大久保向來友好的岩倉 居然屈服於西鄉的威勢而決定放棄大久保這戰友
三條這個尚書大人當然馬上就風往哪吹就往哪倒 這時氣憤的大久保也當機立斷決定辭職
岩倉看了之後連忙追出去 但大久保根本不接受挽留拂袖而去 然後隔天就缺席參議會議了
而繼大久保之後 岩倉也跟著缺席會議 眼看著遣韓派就要勝利了 三條公即將屈服於西鄉
想不到 優柔寡斷的三條公卻提出了再延後一天的請求 接著居然就這樣臥病在床 (攤手)
接著 旁白響起「這一天 就讓決議西鄉派遣朝鮮一事 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那方。」
話語甫歇 我的心中也跟著劇中人物湧現了一股歷史時機一瞬即逝的無奈.....
最後 遣韓一事告吹 西鄉辭職並去跟大久保道別 大久保悲憤的指責西鄉不顧全大局
「吉之助你實在很不會收尾 就連小孩都收尾的比你好!!」西鄉則表示歉意並堅持離開
接著 劇情終於來到了西南戰爭 西鄉迫於形勢不得不舉兵入京去向政府興師問罪
在熊本城的失利及田原阪的激戰後 西鄉軍逐漸被政府軍壓倒 節節敗退回到了故鄉城山
這時 西鄉與他快樂的薩摩夥伴們 快樂的在山里郊遊(無誤) 並在山上歡度了最後一夜
黎明到來 日本的最後一場內戰開始 西鄉軍很快的就被政府軍強大的火力給壓制住了
而西鄉也在身受重傷後 一邊回想著往昔與大久保在海灘飛奔的豪情 (還好沒回想太久)
一邊由身邊的人介錯離開了人世 而大久保也為這場無法阻止的悲劇惋惜不已。
綜觀一二部 可看的地方不少 尤其隨著大久保與西鄉的成長 日本的局勢也跟著沸騰起來
飾演西鄉的西田敏行 充滿了不怒自威的霸氣 而飾演大久保的鹿賀丈史也是銳氣凌人
我尤其喜歡大久保在跟公家與幕府打交道時不卑不亢的態度 生麥事件時更是氣勢十足
除此二人之外 其他的老牌演員即使是配角 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讓這部戲為此增色不少
島津齊彬的「無論是壤夷還是崇洋 只有口號無法救國」的言論 讓人嘆服不愧為一代名君
池田屋事件 大山沾滿鮮血的赤膊上身 既嚇阻也讓其他的薩摩中二誠服 阻止了一場悲劇
勝海舟身為幕臣 看似玩世不恭的他 卻能超然的看清整個日本局勢並指點了西鄉一條明路
而阪本龍馬就更不用說了 區區一介脫藩浪士 卻能消弭薩摩長州的仇恨 並促成兩者結盟
村田新八機(沒戴眼鏡謀哩系安抓??)在城山奏完最後一曲後 焚毀手風琴的那幕令人動容
看完本戲以後 對幕末的歷史開始有了點概念 接下來有機會的話也許會考慮看看龍馬傳吧
PS:
1.看完這齣戲後 會不知不覺把「切死他阿~~~」放在嘴上。
2.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薩摩長州帶領日本走向了新時代 但似乎也讓日本憤青化...
3.日本的首位首相伊藤博文 居然找一個看起來很滑頭的想胖子來演 這個違和感...
4.本來還以為阿系會跟西鄉從道在一起 結果居然是跟西鄉隆盛 傻眼 -_-"
5.這齣戲居然有酒井法子客串 真訝異
6.感覺江藤新平應該是個很偉大的人...吧(!?) 但飾演江藤新平的演員把他演的好欠扁
感覺他處心積慮的要把薩摩長州的人趕出政府 換之以佐賀的人馬完全是出於私人恩怨
害我對他被斬首的事情完全不同情 只覺得:「這個煩人的傢伙終於領便當了 喔耶~~」
7.其實我也跟薩摩憤青一樣 不了解為何可以出兵台灣卻不能征韓 (莫非我也憤青化了?)
--
而這也是我第三部完整看完的大河劇 因為很喜歡這部戲 所以特地來為這部戲寫一篇心得
也希望以後看的大河都能像本戲和葵德川三代一樣 讓我給予很高的評價並為它寫心得
而不是像利家與松一樣到處讓我想吐嘈 (雖然一直吐槽 但身體倒是很誠實的看完了 逼唉)
本戲的兩大主角 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其中二傑 - 西鄉隆盛 與 大久保利通
雖然同樣活躍於幕末 也都有遠大的抱負 但兩人在個性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西鄉隆盛比較重理念 也重感情 往往寧可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捍衛自己的理念
而大久保利通則比較實際 如果能達到目的的話 即使萬夫所指也會再所不惜的去作
如果要說比較欣賞誰的話 我覺得我會比較喜歡大久保利通 一來我欣賞他的精準眼光
二來比起空有道德卻不切實際的憤青 我更喜歡有點小奸小惡 但卻能為國家謀利的人
當然我並不是指西鄉就是憤青 也不是說大久保就是奸人 兩人都有理想跟實際之處
只是西鄉比較重理念 而大久保則比較偏實際 但兩者都有讓我欣賞的地方就是了
當西鄉單槍批馬進入對薩摩滿懷敵意的長州 只為了調停長州與幕府之間的紛爭
又在薩長同盟時率先向拉不下臉的桂小五郎釋出善意時 我敬重西鄉的氣度
當大久保在自家宅邸將配刀插在地板上 立誓忍辱負重也要接近島津久光獲得權位
又在他被大家指責為獨裁卻仍然堅持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時 我則佩服大久保的決心
而這兩人的合作 結束了幕府的統治 但也是這兩人的衝突 導致了西南戰爭的悲劇
大久保利通靠他的口才 拉攏了公家也疏通了島津久光與薩摩志士之間的衝突
而西鄉隆盛則靠他的威望與寬宏的氣度 統合了各倒幕勢力並且推翻了幕府
這兩人要是擺錯了位置 譬如西鄉如果去侍奉島津久光 那光薩摩內部的紛爭就搞不完了吧
如果大久保去當倒幕勢力的統領 那憑他的威望與氣度 恐怕也無法讓各路人馬乖乖聽話
是說 幕府末年的政治情勢還真的是一瞬萬變 一下有人喊尊王攘夷 一下又有人喊倒幕
前一刻友好的下一刻就反目成仇 前一刻是敵人的 下一刻卻變成了朋友
就像薩摩起初推舉一橋慶喜當將軍 但後來德川慶喜卻成為了薩摩的敵人
長洲和薩摩本來在京都鬥的不亦樂乎 最後卻攜手合作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
當然更別忘了本戲的兩大主角 - 當初一起推翻幕府的同志 最後卻不得不兵戎相見
從西鄉與勝海州談開始 天下大勢逐漸倒向倒幕的一方 劇情也開始一步步的邁向高潮
先有龍馬的居中協調、接著是西鄉的單人入長州調停、再來是薩摩與長州的同盟成立
一橋慶喜就位末代將軍、天皇密赦討幕、大政奉還、王政復古會議召開和最後的戌辰戰爭
西鄉隆盛的一句:「一把短刀就可以解決了」終結了自源氏以來武家七百年的統治合法性
而鯉魚旗的出現 讓薩摩軍與幕府軍的局勢就此逆轉 也打敗了德川家的最後一張王牌
接著西鄉與勝海舟的和議敲定、 江戶無血開城、再隨著各地戰事的一一平定
最後 西鄉、幾島與篤姬在月夜下彈奏著三味線、欣賞著飛舞的櫻花 並迎街新時代的到來
到了第二部 時間悄悄的來到了明治初期 相較於每隔幾年就會出一部關於幕末的大河劇
關於明治初期的大河近年則相較之下少很多 而我又對大久保與西鄉的反目成仇很有興趣
因此雖然第二部前半部都沒什麼戰鬥畫面 我還是很期待編劇會如何描述與鋪陳西南戰爭
一開始 西鄉雖然不滿新政府充滿了利慾薰心之人 但還是很有義氣的帶兵上京挺大久保
而當西鄉說出:「要幹的話就徹底放手一博吧。」不只大久保 就連我也訝異於西鄉的豪氣
可惜的是 西鄉的這股豪氣卻沒堅持到最後 受到舊同志和上司的責難後他就陷入了矛盾
如果他堅持改革的意志與不在乎他人責難的決心跟大久保一樣的話 兩人也不會漸行漸遠
到了中期 西鄉急切盼望在生命的最後能受命派遣出使韓國 強勢的壓迫眾人而不聽從建議
從這裡開始西鄉的薩摩憤青個性已經慢慢的顯露出來了 而大久保也為此傷透腦筋
到了第10集的「遣」韓V.S內政論戰 是我認為第二部最精采的地方 甚至比西南戰爭更好看
一開始以為只是單純的兩人意見不合 吵吵架伴拌嘴之類的 大概演個10分鐘左右就結束了
想不到扣除前幾集的鋪陳 這一場論戰居然上演了超過一集的份量 精采程度超出預期
首先 大久保指責西鄉沒有遵守留守政府不得在洋行組回來前作出任何重大決定的承諾
接著西鄉則反擊大久保等洋行組一出國就是兩年 留守政府根本不可能完全不作任何決定
西鄉並力陳他不是去韓國打仗 是去當使者的 但大久保則說即使如此 形勢還是會引起戰爭
這時西鄉居然說出腦殘言論:「即使引發戰爭 就算人一個一個死去 日本成為焦土也無妨
只要還有存活下來的人 就能成就新的日本。」很顯然,西鄉已經完全薩摩憤青化無誤。
想當然爾 大久保氣憤的反擊 這根本是強詞奪理!! 西鄉則以辭去參議職務來要脅眾人。
想不到這時與大久保向來友好的岩倉 居然屈服於西鄉的威勢而決定放棄大久保這戰友
三條這個尚書大人當然馬上就風往哪吹就往哪倒 這時氣憤的大久保也當機立斷決定辭職
岩倉看了之後連忙追出去 但大久保根本不接受挽留拂袖而去 然後隔天就缺席參議會議了
而繼大久保之後 岩倉也跟著缺席會議 眼看著遣韓派就要勝利了 三條公即將屈服於西鄉
想不到 優柔寡斷的三條公卻提出了再延後一天的請求 接著居然就這樣臥病在床 (攤手)
接著 旁白響起「這一天 就讓決議西鄉派遣朝鮮一事 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那方。」
話語甫歇 我的心中也跟著劇中人物湧現了一股歷史時機一瞬即逝的無奈.....
最後 遣韓一事告吹 西鄉辭職並去跟大久保道別 大久保悲憤的指責西鄉不顧全大局
「吉之助你實在很不會收尾 就連小孩都收尾的比你好!!」西鄉則表示歉意並堅持離開
接著 劇情終於來到了西南戰爭 西鄉迫於形勢不得不舉兵入京去向政府興師問罪
在熊本城的失利及田原阪的激戰後 西鄉軍逐漸被政府軍壓倒 節節敗退回到了故鄉城山
這時 西鄉與他快樂的薩摩夥伴們 快樂的在山里郊遊(無誤) 並在山上歡度了最後一夜
黎明到來 日本的最後一場內戰開始 西鄉軍很快的就被政府軍強大的火力給壓制住了
而西鄉也在身受重傷後 一邊回想著往昔與大久保在海灘飛奔的豪情 (還好沒回想太久)
一邊由身邊的人介錯離開了人世 而大久保也為這場無法阻止的悲劇惋惜不已。
綜觀一二部 可看的地方不少 尤其隨著大久保與西鄉的成長 日本的局勢也跟著沸騰起來
飾演西鄉的西田敏行 充滿了不怒自威的霸氣 而飾演大久保的鹿賀丈史也是銳氣凌人
我尤其喜歡大久保在跟公家與幕府打交道時不卑不亢的態度 生麥事件時更是氣勢十足
除此二人之外 其他的老牌演員即使是配角 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讓這部戲為此增色不少
島津齊彬的「無論是壤夷還是崇洋 只有口號無法救國」的言論 讓人嘆服不愧為一代名君
池田屋事件 大山沾滿鮮血的赤膊上身 既嚇阻也讓其他的薩摩中二誠服 阻止了一場悲劇
勝海舟身為幕臣 看似玩世不恭的他 卻能超然的看清整個日本局勢並指點了西鄉一條明路
而阪本龍馬就更不用說了 區區一介脫藩浪士 卻能消弭薩摩長州的仇恨 並促成兩者結盟
村田新八機(沒戴眼鏡謀哩系安抓??)在城山奏完最後一曲後 焚毀手風琴的那幕令人動容
看完本戲以後 對幕末的歷史開始有了點概念 接下來有機會的話也許會考慮看看龍馬傳吧
PS:
1.看完這齣戲後 會不知不覺把「切死他阿~~~」放在嘴上。
2.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薩摩長州帶領日本走向了新時代 但似乎也讓日本憤青化...
3.日本的首位首相伊藤博文 居然找一個看起來很滑頭的想胖子來演 這個違和感...
4.本來還以為阿系會跟西鄉從道在一起 結果居然是跟西鄉隆盛 傻眼 -_-"
5.這齣戲居然有酒井法子客串 真訝異
6.感覺江藤新平應該是個很偉大的人...吧(!?) 但飾演江藤新平的演員把他演的好欠扁
感覺他處心積慮的要把薩摩長州的人趕出政府 換之以佐賀的人馬完全是出於私人恩怨
害我對他被斬首的事情完全不同情 只覺得:「這個煩人的傢伙終於領便當了 喔耶~~」
7.其實我也跟薩摩憤青一樣 不了解為何可以出兵台灣卻不能征韓 (莫非我也憤青化了?)
--
Tags:
日劇
All Comments

By Caitlin
at 2010-12-10T12:51
at 2010-12-10T12:51

By Olivia
at 2010-12-14T14:35
at 2010-12-14T14:35

By Oscar
at 2010-12-15T21:45
at 2010-12-15T21:45

By Zenobia
at 2010-12-17T03:45
at 2010-12-17T03:45

By Puput
at 2010-12-20T16:35
at 2010-12-20T16:35

By Caitlin
at 2010-12-25T01:53
at 2010-12-25T01:53

By Tracy
at 2010-12-29T16:21
at 2010-12-29T16:21

By Odelette
at 2010-12-31T21:00
at 2010-12-31T21:00

By Agatha
at 2011-01-05T01:19
at 2011-01-05T01:19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1-08T10:41
at 2011-01-08T10:41

By Jacob
at 2011-01-09T17:10
at 2011-01-09T17:1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1-12T03:59
at 2011-01-12T03:59

By Sarah
at 2011-01-12T16:25
at 2011-01-12T16:25

By Oscar
at 2011-01-13T02:23
at 2011-01-13T02:23

By Queena
at 2011-01-14T04:23
at 2011-01-14T04:23

By Zora
at 2011-01-16T18:31
at 2011-01-16T18:31

By Christine
at 2011-01-19T02:43
at 2011-01-19T02:43

By Leila
at 2011-01-23T17:13
at 2011-01-23T17:13

By Ula
at 2011-01-25T04:39
at 2011-01-25T04:39

By Odelette
at 2011-01-29T10:55
at 2011-01-29T10:55

By Charlie
at 2011-02-03T05:39
at 2011-02-03T05:39

By James
at 2011-02-06T15:55
at 2011-02-06T15:55

By Wallis
at 2011-02-09T02:36
at 2011-02-09T02:36

By Vanessa
at 2011-02-12T10:02
at 2011-02-12T10:02

By Oliver
at 2011-02-14T02:18
at 2011-02-14T02:18

By Andrew
at 2011-02-17T09:29
at 2011-02-17T09:29

By Candice
at 2011-02-18T22:54
at 2011-02-18T22:54

By Isla
at 2011-02-21T23:12
at 2011-02-21T23:12

By Hazel
at 2011-02-24T01:07
at 2011-02-24T01:07

By Kelly
at 2011-02-24T20:51
at 2011-02-24T20:51

By Susan
at 2011-02-28T21:03
at 2011-02-28T21:03

By Xanthe
at 2011-03-03T13:44
at 2011-03-03T13:44

By Isabella
at 2011-03-07T11:20
at 2011-03-07T11:20

By Ophelia
at 2011-03-09T20:07
at 2011-03-09T20:07

By Dora
at 2011-03-13T16:32
at 2011-03-13T16:32

By William
at 2011-03-16T05:48
at 2011-03-16T05:48

By Agnes
at 2011-03-17T15:46
at 2011-03-17T15:46

By Ingrid
at 2011-03-18T00:28
at 2011-03-18T00:28

By Daniel
at 2011-03-22T17:15
at 2011-03-22T17:1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3-23T22:45
at 2011-03-23T22:45

By Daniel
at 2011-03-28T14:02
at 2011-03-28T14:02

By Rebecca
at 2011-03-28T19:37
at 2011-03-28T19:37

By Oscar
at 2011-03-28T20:46
at 2011-03-28T20:46

By Odelette
at 2011-04-01T21:31
at 2011-04-01T21:31

By David
at 2011-04-06T18:36
at 2011-04-06T18:36

By Ursula
at 2011-04-07T04:31
at 2011-04-07T04:31

By Aaliyah
at 2011-04-09T14:29
at 2011-04-09T14:29

By Charlotte
at 2011-04-12T00:25
at 2011-04-12T00:25

By Puput
at 2011-04-16T09:41
at 2011-04-16T09:41

By Tom
at 2011-04-17T09:35
at 2011-04-17T09:35
Related Posts
醫龍3 專屬台灣的訪問內容

By Jack
at 2010-12-05T21:23
at 2010-12-05T21:23
坂上之雲 #6日英同盟

By Blanche
at 2010-12-05T20:44
at 2010-12-05T20:44
秘密[8]

By Agnes
at 2010-12-05T19:58
at 2010-12-05T19:58
SPEC 辛の回

By Bethany
at 2010-12-05T17:44
at 2010-12-05T17:44
相棒season9 第6話-暴発

By Charlotte
at 2010-12-05T16:28
at 2010-12-05T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