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 視 悅 紀錄片 影片欣賞 - 紀錄片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04-16T18:43

Table of Contents

「如果要你選擇,看得見但是不能打鼓,與看不見可是可以打鼓,
你會選擇哪一個? 」
「你覺得打鼓是什麼?」
「你很抗拒去當按摩對不對?」
「那你要選哪一個?」

以上這些問題讓我感受到紀錄者其實希望
了解阿勇對於看見與看不見這件事情的感受,
只是關於看不見的阿勇,我便很想去了解,看不見的阿勇看見什麼?

剛我循fansss推薦的<非視覺彩色印象>去找,
找到了一段阿勇的麻吉-keyboard手阿傑在他以「非視覺彩色印象」為主題的
演出音樂會上說的話:

「每個人心中都擁有一幅畫,畫裡有自己的想像和自己著墨出來的顏色。
 在我內心深處也有著這樣的一幅畫,這幅畫不是只有我眼睛感受到的黑
 色,它有著我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東西,但我知道那應該叫色彩。」

「我不再與絕對的視覺沙文作對抗,而選擇了內望自己的內心世界。我發
 現色彩並非是視覺世界裡的獨占,而是存在於所有人的心中。」


看了這影片後引我繼續思考:

「看不見的看見,是什麼呢?
 看見的看不見,又是什麼?」

而阿勇這部片,會讓我感受到一些「看見的看不見」在裡頭.

想到這些,張作驥的<黑暗之光>又跑進腦子裡,
也許這部片的名字就反映了我的問題,
關於盲人阿爸、阿姨,他們各自有自己碰觸世界的方式,他們都看見了什麼.
電影最後大家齊聚拍了大合照,
照相,黑暗中的底片因光而留下影像,
而顯影後的照片對於看不見的阿爸、阿姨來說是只能觸摸的一張紙,
那照相的意義對於看得見的人與看不見的阿爸、阿姨來說,也是不同的吧!

「黑暗裡的光,是什麼?
 光裡的黑暗,又是什麼?」


我查到一部來自印度的紀錄片,叫
「美麗新視界」 Listening to Shadows   2000/印度/Koushik Sarkar

有以下簡介:
「一名天生的盲人決定要學拍電影,在他的導演朋友的協助下,它逐步學習著
 攝影機的操作,同時也侃侃而談地道出盲人體驗世界的不同方式,一部精采
 的盲人與明眼人的視覺對話。」


關於看見的看不見的看見,我得是非看不可了.




抱歉,提出一些問題又沒有什麼結論,
恩,不過至少推薦了一部相關的紀錄片啦. :P 





※ 引述《fansss (新天堂樂園)》之銘言:
: ※ 引述《lear ( 夏 日 N￾N￾N)》之銘言:
: : 阿勇的故事很精采,讓我在很小的寬螢幕裡看完了.
: : 開頭讓阿勇他們的live帶觀眾入戲,
: : 只是接著,
: : 訪談者一連串問題,
: : 「如果要你選擇,看得見但是不能打鼓,與看不見可是可以能打鼓,
: : 你會選擇哪一個? 」
: : 「你覺得打鼓是什麼?」
: : 「你很抗拒去當按摩對不對?」
: : 「那你要選哪一個?」
: : 阿勇沉默思考許久,
: : 讓我感覺這些問題對阿勇好難,而且問題的角度很奇怪,
: : 一開始就落入看見/打鼓的對立抉擇?
: : 而關於看見/打鼓這一個我覺得奇怪的對立問題,
: : 阿勇的回答很清楚地能在後來影片中段的那些生活訪談片段呈現了.
: : 只是結尾時,又再帶上這一段訪談.
: : 這是我的感覺,不知有看的大家怎麼想?
: : 題外話.
: : 恰巧上禮拜我返鄉參加保護八色鳥反湖山水庫音樂會,
: : 陳明章與他們也來熱情贊助.
: : 今天看到他們的影像故事,開心而感動.
: 雖然我只看了一點點,但這種問法的確是有問題的。
: 「如果要你選擇,看得見但是不能打鼓,與看不見可是可以能打鼓,你會選擇哪一個?」
: 難怪阿勇會說:「這問題不錯阿,第一次有人這樣問。」
: 不知道是不是一開始用代表一般人眼光的問法作為鋪陳,不過我沒看完,所以也不知道。
: (其實我覺得打鼓跟是否看的見,是沒有衝突的)
: 用心很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覺得在拍攝的姿態上,有一點不太對等,
: 很多關於弱勢議題的,好像都常常出現這種問題。
: 我以前就看過了一部紀錄阿勇這個《魔鏡樂團》的紀錄片,寫了一點感想如下:
: 我很欣賞《非彩色視覺印象》(紀錄Mirror魔鏡樂團)。
: 雖然這片的結構有點混雜,也稍嫌冗長了一點,但導演就像是熱心的說:
: 「來來來,我來介紹我的盲人樂團朋友們給大家認識!」,
: 於是乎整片看不到以往眾多紀錄片在拍攝弱勢族群時採取的悲情訴求,
: 反而很平實的呈現被攝者原本的生活面,不刻意造作與煽情,是我覺得很棒的地方。
: 而且幾位被攝者真的很有趣味,看的時候讓人感到非常開心,哈哈大笑了好幾回。







※ 編輯: lear 來自: 59.104.23.10 (04/16 23:42)


All Comments

覺 視 悅 紀錄片 影片欣賞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06-04-16T15:49
阿勇的故事很精采,讓我在很小的寬螢幕裡看完了. 開頭讓阿勇他們的live帶觀眾入戲, 只是接著, 訪談者一連串問題, 「如果要你選擇,看得見但是不能打鼓,與看不見可是可以能打鼓, 你會選擇哪一個? 」 「你覺得打鼓是什麼?」 「你很抗拒去當按摩對不對?」 「那你要選哪一個?」 阿勇沉默思 ...

覺 視 悅 紀錄片 影片欣賞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6-04-16T11:18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wd297300 (只賭10塊注.雷克) 看板: movie 標題: [情報]覺 視 悅 紀錄片 影片欣賞 時間: Sun Apr 16 10:54:37 2006 我們是玄奘大學新聞系的學生 我們完成了一部紀錄片的作品 描述一位 盲人鼓手*阿勇*的故事 ...

有關1935墩仔腳大地震/李立劭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06-04-16T02:35
不好意思 想請問((1935墩仔腳大地震/李立劭/59分)) 有DVD可以買嗎? 因為我就是在墩仔腳長大的~ 從小就聽大人說過在墩仔腳發生過大地震 在外婆家附近的媽祖廟旁邊還有一座紀念碑 后里國中 (未遷校前)的超場因為那場大地震 照成的斷層 而 ...

Re: 關於商周,關於導演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6-04-15T21:58
※ 引述《lear ( 夏 日 N￾N￾N)》之銘言: : 商周找來林育賢導演拍攝「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 也讓我憶起商周曾經的公益推案「「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 : 這兩個案子都是商周出資找導演拍攝後,商周負責宣傳與募款活動. 推文太多次了 ...

<在中寮相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請多按空白鍵查詢)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6-04-15T13:13
陽明大學生活廣場《山腳倉庫》 四月份活動介紹 講座‧紀錄片‧音樂‧多元議題‧文化發聲 山腳倉庫部落格:http://blog.yam.com/ymwareho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