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聽打稿 到底該不該逐字啊!! - 紀錄片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9-11-13T17:3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sk 看板]

作者: Carvel (每一秒都要有衝勁!!) 看板: ask
標題: [請問] 訪問聽打稿 到底該不該逐字啊!!
時間: Fri Nov 13 17:25:57 2009

從拍片訪問專家學者
到參加會議要的紀錄
回來整理的"聽打稿"
到底該不該逐字呢?

我一直覺得這種東西就是要原汁原味,除了不必要的發語詞像是:
啊、嗯哼、科科、唔、「這... 這個就是... 這個應該怎麼說呢(接著重新完整說一遍)」
、的啦、的說、啊幹(東西掉了)...


才需要幫忙省略不打;

但是我親愛的夥伴整裡的常常是自己先刪過、重新調整過的內容,
例如:

(原音) 美國的Charlie Kaufman教授發現這個相反的現象,他就取了一個為GIRL EFFECT,
要男女平等嘛,有一個BOY EFFECT,就取一個女孩子的名稱。

當初...(翻譯名詞由來);那它大部分的過程就發生在赤道、太平洋上面,
可是它跟別的地方有遙相關係;那它因為XX特質,什麼事情都可以跟BOY EFFECT
扯上關係,都可以怪到這個現象;像它...有人認為CC文化的消失跟BOY EFFECT
有關,可是呢每一個BOY EFFECT都非常特殊,它雖然是週期性的劇變,但像我們
每年冬天,今年冬天跟明年冬天絕對不會是完全一模一樣,所以呢他們每年都不
太一樣,所以到目前為止呢,科學家... 當BOY EFFECT可以被觀測到,它發生傳
遞要一段時間,它從現在開始可以在大西洋看到以後,大概要三、四個月才會慢
慢到達,要發展一段時間才會到全週期,到南美的時候大概到12月、1月。

所以這段期間大概有七、八個月,他們可以用觀測來預報,現在來用數值預報來說
可能差太久,用觀測預報的話就很準。那,可是至於如何發生的這個是還是很多人
在研究的...(以下贅字)

其實這個赤道浮球,他們大概觀測了七十組,台灣其實是當初的組成會員國之一,
第一次的籌備會議他們叫做TOCACOW,第一次籌備會一就在台北開的,第二次才在
那個...哪裡開真正的探討會。當初是有法國、韓國、日本、巴西、台灣... 大概
有七八個國家參加,那只有美國有那個實力,還有日本有長遠的計畫,所以美國
就建了一艘船叫做什麼...我忘了那艘船叫做什麼,那日本就改建了商船,本來是
核動力的商船改建成研究船,把它的核子動力拿掉,就叫JJ號。

所以台灣參加了五、六年以後,這個對台灣的負擔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最近只做了
一兩年、一兩次。以後捏,現在是太平洋...國際換日線以西,是由日本負責,
那以東捏,是由那個那個美國負責。那它們都有專門的兩艘船在做這個東西。
所以大致的情況是這樣子,目前的話。



(繕文) BOY EFFECT週期性出現,但每年不太一樣,發生傳遞要一段時間,觀測到大概要到
4、5月,12、1月抵達南美,現在都可以用觀測預報,但怎麼發生的還在研究中。

台灣是研究聖嬰現象的組成會員國之一,第一次的籌備會議是在台北開的,有7、8
個國家參加,美國和日本有長久的企劃,改造船成為研究船,現在是太平洋以西是
由日本負責,以東是由美國負責。



.................
會不會簡短太多了啊!!!!!!!!!!!!!!!!!!!!
這讓原本看了"聽打稿"的某段可能沒打完的部分想聽聽看原始錄音的我驚悚了
簡直是兩篇不同的文章
如果今天他刪的都是真的無關緊要的瑣碎內容還好,萬一是有用的資料呢?
雖然經過主觀理解後重新做簡短整理重現也不是沒有好處,
但一般不都是會說"逐字稿"、"逐字稿",那對於要做為重要參考的資料性內容,
在"抓重點"跟"忠實度"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呢??
暨要穩當、妥適的留下該領域的專家說法,又要在理解方便和閱讀流暢度間的取捨,
應該如何是好呢?
夥伴的做法,實在讓我很沒安全感...
換做我的話,我會把上面原音照打的內容再順過、潤過,但是我不會去"剪接"原始內容。
我所相信的做法應該才是比較妥當的吧?
還是只要做到我夥伴的程度就夠了?

請相關有經驗的文字工作者給小弟一點指點、開導吧!! >"<

感謝...

--

All Comments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09-11-17T14:54
如果目的是刊登或供人閱讀 最好還是要修整內容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09-11-20T17:38
但盡量用原音的語氣及用字 相關的論證及數據也不可少

文建會推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 紀錄台灣精神文明

Joe avatar
By Joe
at 2009-11-12T21:38
2009/11/12 (文建會新聞)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導規劃的「藝術家影音紀錄片系列」即日起至29日在天使美術 館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41號1樓)展出,由五位新銳導演及製作團隊掌鏡,透過影像及創作 實錄方式,紀錄國內五位國寶級資深藝術家不凡的人格與創作典範,過程就像是在編撰一 部台灣藝術史,值得一 ...

"我們的島"環境紀錄短片分享會暨頒獎典禮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09-11-12T15:40
※ [本文轉錄自 pts 看板] 作者: cd81 (Ecophilia環境版) 看板: pts 標題: [情報] 【我們的島】環境紀錄短片分享會暨頒獎典禮 時間: Thu Nov 12 15:39:50 2009 公視【我們的島】第二屆環境紀錄短片分享會暨頒獎典禮 影展時間:11/14(六)下午2:0 ...

[活動] 半途而飛:「越界影展--他者的文化碰撞」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9-11-12T08:37
※ [本文轉錄自 Couchsurfing 看板] 作者: UFOspace (暑假!) 看板: Couchsurfing 標題: [活動] 半途而飛:「越界影展--他者的文化碰撞」 時間: Wed Nov 11 13:57:40 2009 ● ▌▃ ▃█ ...

[評論]世界公視大展INPUT全球化年代的集體瘋狂by Ryan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09-11-10T21:57
對於影癡們來說,每年在步入深秋之際趕完了女性影展與高雄電影節,接下來連著朝拜金 馬影展的同時,其實還有個「世界公視大展精選Best of INPUT」,也絕對是不能錯過的 小珍寶。 國際公共電視組織INPUT可拆解成International(國際)、Public(公共)、Television (電視)三 ...

Remix世代3M新主張/公視國際部國際事務組企劃張淑娃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9-11-09T14:21
世界公視大展(INPUT)自1977年誕生以來,血統中就流著興風作浪者的基因,有為理想癲狂 (Madness)的膽量,在嗆聲與宣言(Manifesto)中,不斷再造奇蹟(Miracle):這就是INPUT的 3M精神。年過三十的INPUT,六年前在台灣開始有個「迷你映波」(Mini-INPUT),2007年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