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解析-四教尊者的詩號意涵(一) - 布袋戲

By Ina
at 2006-03-13T17:50
at 2006-03-13T17:50
Table of Contents
霹靂越來越愛找詩詞典故了。有些詩詞典故,往往可以看出這個腳色所欲傳達的
意涵,有些更可以看出這些人是何來頭,表達何派門。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但這些所謂的各教「高層」還真是出現
不完。在奇象12集成立武林公法庭中,又出現了四教高層,其中一個還是較少在武
林走動的法門(或稱法派亦可,總之是一教一派)。這些尊者看來都是諱莫如深,但
說實在話,看起來越大咖,以後可能越早掛。這裡不談誰會先被收的預言猜測,吾等
先來看看所謂四教尊者他們詩號的典故,以及背後可能蘊含的意義。
(一)法門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在諸子百家當中,為一時顯學的是儒家與墨家(別懷
疑,墨家真的成為顯學過),但最後在戰國末期成為大宗的就是儒家跟法家。
以往念國學常識我們比較常用的稱呼是「法家」,法很少變成一種教派,其實「
儒」本身亦非宗派,只是有人拜孔尊孟之後,就變的像宗派了。甚至「道教」也跟「
道家」指的是不同東西。話語休煩,四門尊者中首先出現的是法門尊者-法無吾,他
的詩號是: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無私照,時無私行。
先說典故來由。在《禮記‧孔子閑居第三十》的第四則,原文說道:子夏曰:「
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何如斯可謂參於天地矣?」孔子曰:「奉三無私以勞天
下。」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其在詩,曰:『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
遲,聖敬日齊。昭假遲遲,上帝是祇。帝命式於九圍。』;是湯之德也。
這裡說到了三無私,時無私行呢?《呂氏春秋‧紀第一》的第五篇〈無私〉,原
文節錄這一段話: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
而萬物得遂長焉。
接著呂氏春秋更說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的祁黃羊的故事以為例。所以法無
吾的詩號,便是從禮記與呂氏春秋中,將句式修改為四字一句得來。
但,在禮記跟呂氏春秋中提到無私的概念,其實說的概念是指「大公無私」,而
孔子與子夏的對話,更表現孔子所謂「民胞物與」「仁民愛物」的泛愛眾精神。這種
無私的本意,與法家所論及的「無私」卻是不相同的。
劣者以為,編劇所以編入法家,是想表現法家給人定法而公正無私的印象,但不
管是法家後期的韓非或是更早的管子,表現出來的無私之意,絕不是孔老夫子的三無
私,或是呂氏春秋的四時無私行的意涵。
以韓非子所談到的無私,指的是「法律」所應有的公平性,信賞必罰,無論貴賤
。韓非認為,社會秩序的維持主要靠賞罰兩種手段,而賞罰又須依法實施,故法是維
繫社會秩序的首要工具。百姓均不敢為非,就是一國皆善。以法去私平亂,以法賞善
易俗,必可富國強兵,最終可達至治世。而不是儒家大同精神下的民胞物與而致於無
私的想法。
所以令人覺得惑之不解的是,一個法門之尊,何以其詩號表現的是儒家的親愛精
神,而非法家的不偏於私?這不是暗自裡把法與儒同歸一門了麼?這法不知是儒門之
法,還是法門之法,略顯弔詭了些。在此劣者建議,劇情表現的法門,若是想表現法
家法律的公平性,就把詩號改成《韓非子‧有度篇》的這段話吧:「法不阿貴,繩不
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是故
,劣者以為:何須句式整鍊?四字句,五言詩;試問文意內涵,七顛八倒都不辨,編
劇無雙。戒之慎之啊。
--
礙於篇幅,請原諒我拖稿,我會將其他的補完,感謝了。
--
▅█◥█████████◣█╲◣
▁ ◢█████████████▉█﹨▉
▃▁█▅▂ ▄▆▆▆▆▆▆▆▆███████████████▉█︳▉
_▄██████▅▃▁▄▁▁▁▁▁▁▁▁███████████████▉█︳▉
██████▂▄▅▇ ◥█████████████◤█∕▉
▄▂▂▄▅▇ ▃█████ by OOXXLA███╱◤
--
意涵,有些更可以看出這些人是何來頭,表達何派門。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但這些所謂的各教「高層」還真是出現
不完。在奇象12集成立武林公法庭中,又出現了四教高層,其中一個還是較少在武
林走動的法門(或稱法派亦可,總之是一教一派)。這些尊者看來都是諱莫如深,但
說實在話,看起來越大咖,以後可能越早掛。這裡不談誰會先被收的預言猜測,吾等
先來看看所謂四教尊者他們詩號的典故,以及背後可能蘊含的意義。
(一)法門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在諸子百家當中,為一時顯學的是儒家與墨家(別懷
疑,墨家真的成為顯學過),但最後在戰國末期成為大宗的就是儒家跟法家。
以往念國學常識我們比較常用的稱呼是「法家」,法很少變成一種教派,其實「
儒」本身亦非宗派,只是有人拜孔尊孟之後,就變的像宗派了。甚至「道教」也跟「
道家」指的是不同東西。話語休煩,四門尊者中首先出現的是法門尊者-法無吾,他
的詩號是: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無私照,時無私行。
先說典故來由。在《禮記‧孔子閑居第三十》的第四則,原文說道:子夏曰:「
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何如斯可謂參於天地矣?」孔子曰:「奉三無私以勞天
下。」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其在詩,曰:『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
遲,聖敬日齊。昭假遲遲,上帝是祇。帝命式於九圍。』;是湯之德也。
這裡說到了三無私,時無私行呢?《呂氏春秋‧紀第一》的第五篇〈無私〉,原
文節錄這一段話: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
而萬物得遂長焉。
接著呂氏春秋更說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的祁黃羊的故事以為例。所以法無
吾的詩號,便是從禮記與呂氏春秋中,將句式修改為四字一句得來。
但,在禮記跟呂氏春秋中提到無私的概念,其實說的概念是指「大公無私」,而
孔子與子夏的對話,更表現孔子所謂「民胞物與」「仁民愛物」的泛愛眾精神。這種
無私的本意,與法家所論及的「無私」卻是不相同的。
劣者以為,編劇所以編入法家,是想表現法家給人定法而公正無私的印象,但不
管是法家後期的韓非或是更早的管子,表現出來的無私之意,絕不是孔老夫子的三無
私,或是呂氏春秋的四時無私行的意涵。
以韓非子所談到的無私,指的是「法律」所應有的公平性,信賞必罰,無論貴賤
。韓非認為,社會秩序的維持主要靠賞罰兩種手段,而賞罰又須依法實施,故法是維
繫社會秩序的首要工具。百姓均不敢為非,就是一國皆善。以法去私平亂,以法賞善
易俗,必可富國強兵,最終可達至治世。而不是儒家大同精神下的民胞物與而致於無
私的想法。
所以令人覺得惑之不解的是,一個法門之尊,何以其詩號表現的是儒家的親愛精
神,而非法家的不偏於私?這不是暗自裡把法與儒同歸一門了麼?這法不知是儒門之
法,還是法門之法,略顯弔詭了些。在此劣者建議,劇情表現的法門,若是想表現法
家法律的公平性,就把詩號改成《韓非子‧有度篇》的這段話吧:「法不阿貴,繩不
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是故
,劣者以為:何須句式整鍊?四字句,五言詩;試問文意內涵,七顛八倒都不辨,編
劇無雙。戒之慎之啊。
--
礙於篇幅,請原諒我拖稿,我會將其他的補完,感謝了。
--
▅█◥█████████◣█╲◣
▁ ◢█████████████▉█﹨▉
▃▁█▅▂ ▄▆▆▆▆▆▆▆▆███████████████▉█︳▉
_▄██████▅▃▁▄▁▁▁▁▁▁▁▁███████████████▉█︳▉
██████▂▄▅▇ ◥█████████████◤█∕▉
▄▂▂▄▅▇ ▃█████ by OOXXLA███╱◤
--
Tags:
布袋戲
All Comments

By Hedda
at 2006-03-14T04:06
at 2006-03-14T04:06

By Hamiltion
at 2006-03-15T01:37
at 2006-03-15T01:37

By Freda
at 2006-03-19T11:14
at 2006-03-19T11:14

By Ethan
at 2006-03-22T15:20
at 2006-03-22T15:20

By Odelette
at 2006-03-26T15:04
at 2006-03-26T15:04

By Dorothy
at 2006-03-26T23:48
at 2006-03-26T23:48

By Vanessa
at 2006-03-29T01:11
at 2006-03-29T01:11

By Todd Johnson
at 2006-03-31T08:15
at 2006-03-31T08:15

By Mary
at 2006-04-02T12:43
at 2006-04-02T12:43

By Skylar Davis
at 2006-04-02T14:09
at 2006-04-02T14:09

By Mary
at 2006-04-06T01:48
at 2006-04-06T01:48

By Jake
at 2006-04-10T06:37
at 2006-04-10T06:37

By Doris
at 2006-04-12T23:57
at 2006-04-12T23:57

By Suhail Hany
at 2006-04-15T21:09
at 2006-04-15T21:09

By Donna
at 2006-04-18T07:44
at 2006-04-18T07:44

By Barb Cronin
at 2006-04-22T12:13
at 2006-04-22T12:13

By Elma
at 2006-04-26T12:26
at 2006-04-26T12:26

By Joe
at 2006-04-29T09:10
at 2006-04-29T09:10

By Agatha
at 2006-04-30T19:11
at 2006-04-30T19:11

By Queena
at 2006-04-30T22:16
at 2006-04-30T22:16

By Isla
at 2006-05-03T08:24
at 2006-05-03T08:24
Related Posts
姥無豔生命中的男性們

By Kelly
at 2006-03-12T23:41
at 2006-03-12T23:41
莊子 (內篇 德充符)

By Yuri
at 2006-03-12T01:22
at 2006-03-12T01:22
小論"台灣意象

By Connor
at 2006-03-10T02:12
at 2006-03-10T02:12
武俠與藥理-談凌滄水的藥典

By Mary
at 2006-03-07T18:08
at 2006-03-07T18:08
Re: 北辰院長和芙蓉骨那段

By Daniel
at 2006-03-06T13:27
at 2006-03-06T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