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的痛苦(死神少女7-10) - 同志

By Kumar
at 2015-09-03T09:49
at 2015-09-03T09:49
Table of Contents
在 youtube上搜尋小八(趙逸嵐)的影片,意外看到這個部5年前的作品,一口氣看完,
很沉重、很真實,雖然是戲劇效果,但從中看到一些過去的影子。
板上有板友討論過巧巧、小菊、李優的關係,台劇板也有一些詳細討論(及為小菊、巧巧
平反的)文章,所以以下只列出我印象深刻的點~
=====(劇情簡要,以下有雷)=====
李優是一位渴望成為男生的生理女性(跨性別,雖然劇中沒有提及這個詞),同時背負政
要人物私生子的身份,從小被圈養在富裕但沒自由的環境,一直面對雙重衣櫃的壓力(小
八把優雅的公子哥兒和跨性別的掙扎演得超好)。李優以男生身份到石雨高校當插班生,
打算過新生活,籃球隊隊長阿國一開始覺得他很娘,二人在球場上鬥牛後惺惺相惜成為好
兄弟。
李優和阿國的同校妹妹小菊互生情愫,李優選擇向小菊說出自己是女生的秘密,小菊完全
接納(超感人)。因為一些過程,李優的生理性別被曝光,被迫要離開學校。
小菊和李優開始只靠手機維繫的遠距離,小菊和班上有主見的優秀學生巧巧走得越來越近
,後來二人在一起。上大學後的李優回來探望小菊,並興奮告知小菊,自己在家人和醫師
支持下,打算變成男生(接受性別重置手術),但小菊表示不能接受,認為李優擅作主張
不理會她感受。
面對種種不如意和壓力,巧巧決定和小菊去旅行幾天透氣,卻想不到巧巧在部落格的文章
引發更大的風波,驚動媒體,牽扯到學校和李優。二人沿途闖了些禍,加上李優自殺,最
終二人「渡不過」,要求死神如她們所願,一起去另一個世界。
導演後來說李優自殺有救回來,並在屏東開始新生活,只是沒剪接出來。
================================
的確很沉重。
我即時反應是討厭巧巧和小菊「自私」,但想深一層,她們都很真實:得不到家人認同、
平日的乖乖牌一時叛逆闖禍不懂處理。社會輿論壓力、家人責備、自我認同的困惑、對未
來的不確定,全都能壓垮一個成年人,何況是只有十六、七歲的高中生?作為性小眾,很
多人都品嚐過那種孤單和對未來無力的感受,所以最後巧巧和小菊在海邊哭著說「這個」
世界容不下她們,我真的懂,觀眾局外人可以輕易責備她們自私,但這年紀無助的她們沒
有任何資源,的確會放大自己的世界和痛苦,二人走向海邊一幕我看得心很痛,因為對很
多人來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根本不是選項而是諷刺,天大地大卻無容身之所。那種孤寂
無助,相信很多人也似曾相識。
很多觀眾(包括一開始的我)把對李優的心疼轉移到對巧巧、小菊的恨,但李優因被雙重
出櫃而自殺,巧巧和小菊頂多是間接幫兇,真正吃人的是恐同和獵巫的社會(和媒體)。
導演參考多年前的北一女慘劇,劇中令人最心寒的是(上一個單元表現明白事理的)學校
教官在面對媒體時,只會跳針「我們學校沒有同性戀」,有血有肉的年輕生命,就這樣被
簡化成「同性戀」三個字,然後被否定、抹去。當事人爭取的,不完全是明確的「女同志
」身份認同,而是想為那份無以明狀的情感找尋出口和理解。
我個人是同情巧巧的,她應該是個有正義感和理想的人,從她開場的英語演講和對小刀態
度轉變可見,但面對怪獸家長屬性的母親,無論她學業有多優秀,一扯到性傾向,她令父
母引以為傲的其他優點通通消失,變成「不正常」三個字而已,這不難理解她叛逆計劃(
短暫)離家出走的決定。可惜的是劇中的她刻畫不夠明確立體(相比另外兩位),容易令
觀眾只看到她自我(我故意不用「自私」)的一面。的確,有些優秀學生一旦作出(在別
人眼中的)叛逆行為,反差更大,過度壓抑後的反作用力也更大。就角色而言,選角和表
演方式令我較難同情巧巧,但這角色的遭遇和想法我能理解。
對李優來說,改變身體,重置性別,就能讓他像「一般正常人」生活,他的痛苦能減輕,
他和小菊也能得到社會認同。也許是溝通不良(關於跨性別),小菊把李優的決定理解為
「忽視她的感受」,李優的回應是全單元最精彩也最令人心碎的一句「我愛你,你可以為
你改變很多,也可以為你什麼都不改變!」,不能想像,說出這句話,到底要有多大的勇
氣。趙逸嵐的演繹真的很棒很令人深刻。
至於小菊,我也認為她對巧巧的是依賴,是巧巧的強勢和她本人較溫順的個性的結果(當
然劇情推進也看見她的主體性/能動性),但無可否認和巧巧的相處有幫助她心生理上的
女同志認同。有趣(?)的是,她先愛上(大家認為是)男生的李優,我想她是被李優跨
越性別獨特的陰柔和帥氣吸引,所以知道李優的秘密時,她能不多掙扎地完全接納,但後
來李優決定動手術,她的台詞和反應卻暗示她不能接受生理男性的李優。劇中人物並無(
典型)歐美劇那種明白具體出櫃並自行論述特定的身份認同(個人認為小菊巧巧在電話對
家人出櫃比較像是玉石俱焚的衝動),如果小菊氣李優自作主張,回應她對李優表白說的
話(愛能超越性別),她也許是雙性戀或泛性戀( pan-sexual);如果她不能接受李優
生理的轉變,也許她是女同志。關於這一點,我有跟身邊朋友討論過,如果自己的伴有一
天出櫃說自己是跨性別,我們能接受嗎?有些朋友,當中有直人也有同志,表示不能接受
自己的伴身體「多/少了一點東西」,這是很真實也很誠實的反應。愛一個人,能否愛到
超越「身體」的「限制」呢?也許要到了那 一天(如果有),我們才能知道。
我相信導演是故意不強調不處理這些區隔分明和艱澀的認同標籤,讓觀眾自由解讀。到最
後,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標籤,只是爭取身份政治和爭取平權的階段性策略而已。
打到這裡不知怎樣結尾。這部劇(不止是這單元)真的很好看,但願我們的社會能容納並
支持每個人都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生活。
--
Sent from my Android
--
Tags:
同志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5-09-03T14:39
at 2015-09-03T14:39

By Callum
at 2015-09-06T09:49
at 2015-09-06T09:49

By Dinah
at 2015-09-08T11:26
at 2015-09-08T11:26

By Jake
at 2015-09-09T06:47
at 2015-09-09T06:47

By Quanna
at 2015-09-11T03:01
at 2015-09-11T03:01

By Frederica
at 2015-09-13T18:29
at 2015-09-13T18:29

By Valerie
at 2015-09-14T23:01
at 2015-09-14T23:01

By Eartha
at 2015-09-16T13:27
at 2015-09-16T13:27

By Hazel
at 2015-09-21T12:33
at 2015-09-21T12:33

By Oscar
at 2015-09-22T03:26
at 2015-09-22T03:26

By Elvira
at 2015-09-22T15:45
at 2015-09-22T15:45

By Megan
at 2015-09-26T22:53
at 2015-09-26T22:53

By Ula
at 2015-10-01T22:06
at 2015-10-01T22:06

By Dora
at 2015-10-04T03:00
at 2015-10-04T03:00

By Tom
at 2015-10-06T11:52
at 2015-10-06T11:52

By Mary
at 2015-10-11T02:58
at 2015-10-11T02:58
Related Posts
LGBT相關舞台劇/新社員/趙逸嵐介紹

By Gary
at 2015-09-03T01:59
at 2015-09-03T01:59
瑤婷小劇場X

By Hardy
at 2015-09-03T01:22
at 2015-09-03T01:22
秋安,夢之寐

By Carol
at 2015-09-02T21:02
at 2015-09-02T21:02
"Held, Free" (OUT)

By Dinah
at 2015-09-01T22:21
at 2015-09-01T22:21
蔡依林挺同志 無酬設計彩虹蛋糕

By Quintina
at 2015-08-31T20:34
at 2015-08-31T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