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好讀9月專題-6: 導演筆記‧周美玲 - 紀錄片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5-09-23T17:04

Table of Contents

周美玲‧以影像記錄生命顏色

採訪/劉梓潔


二○○○年,十二位年輕導演喊出「謝絕客觀報導,反對文以載道」口號,在國際紀錄片
雙年展上,交出〈流離島影〉系列──以十二部風格各異的紀錄片,記錄十二座台灣離島
。此計劃的企劃統籌「周美玲」,從此與「打破主流」畫上等號。兩年後,周美玲同時以
《私角落》與《極端寶島》二部紀錄片,分別獲得雙年展的「台灣獎」及「國際競賽類」
的評審團特別獎。這位編導與製片經驗豐富的女導演,驚人的創作能量其實來自理性思維
的分泌與蓄積……

政大哲學系畢業的周美玲,到金門當過記者,曾參與「螢火蟲映像體」的拍片工作,
一九九四年以DV拍下劇情片《身體影片》,從此開啟了個人影像創作之路,十餘年來,
每有新作便獲獎肯定。周美玲去年甫以《艷光四射歌舞團》拿下金馬多項大獎,現已投入
新片的試剪,趕赴沖印廠的途中,在堆滿咖啡空罐的攝影師工作車後座上,周美玲精準
俐落地談起她對紀錄片美學的看法。

「誰說紀錄片一定要很沉重?」周美玲認為,一部好的作品必須兼顧思想觀點與美學,
「若只是就題材追根究柢,就像新聞扒糞;但若只有美麗的畫面堆砌,不如去拍MTV。」
周美玲說,「所謂『紀錄片美學』並不是把畫面都拍得美美的,濾鏡啊、柔焦啊,那些
特效都是最簡單的東西,難在怎麼用。」她笑說,自己拍片其實很少在後製時作特效,
影像在拍攝時就定案了。《極端寶島》周美玲拍攝了台灣極東、極西、極南、極北四個
區域的生命故事。「極南篇」的恆春半島,在構思時,她便知道自己要的是一種古老的
調子,於是在鏡頭上加了黃濾鏡,並以粗粒子畫面,來表現恆春老人在漫天沙礫中生存的
不容易;「極東篇」的清水斷崖,則是找到一種名為「清水圓柏」的強韌濱海植物,將之
與蘇澳少女的命運連結起來。「我想要拍出不可抗力的環境特質與人性的互通,於是在這
之間找到象徵物,讓它慢慢發酵出厚度」,周美玲說。

所以,周美玲在意的「美學」,毋寧說是紀錄片的「佈局」,「一部片子要怎麼開場,從
一朵小花在風中顫動,還是特寫主角流下一行淚,還是一片大海波浪翻湧,都足以讓
觀影者判斷他對這部片有沒有感情。」周美玲特別注重影片的「敘事手法」,以理性的
思維與觀影者溝通,引發感情,使他們腦中分泌出「感性激素」,而受到感動。能有如此
「科學」而細密的思考過程,不僅歸功於哲學系的思考鍛鍊,亦來自周美玲非常重視
每部片的企劃書,「企劃書不是去申請經費的,是給自己看的。」她說,寫企劃書的階段
,是幫助自己將之前龐雜的田野功課,整理成觀點思緒與構思影像佈局的時候。也因此
周美玲並不長期「蹲點跟拍」,「那樣沒辦法創造影像風格」,她總是累積足夠的想法
才拿起攝影機,但這樣帶來的考驗是,與被拍者的互動情境更要小心維護,每一次都是
在磨練功力。

周美玲特別強調,所有的紀錄片都是創作,都必須表達作者(導演)觀點。例如
〈流離島影〉中的《西嶼坪》,導演朱賢哲計畫以黑色幽默文本的形式,來表現這座
淒清小島的張力,於是他以一位純樸樂天的離島警察為主角,使得此片清新而富喜感,
但其實那警察的生活可能是並不輕鬆的。又如黃庭輔拍金門的《03:04》,更直接固定
記錄每日下午三點零四分的軍營福利社一隅,由重複的畫面來反諷軍人生活的制式與
無意義,「可惜這樣說故事的方式不好懂,因為層次很複雜。」周美玲認為,並不是讓人
看完說出「好想掉眼淚」或贏得許多偉大讚美的紀錄片,就是好紀錄片,

「紀錄片是多層次的,想純粹當作娛樂的人看故事能盡興;想深入思考問題的人能找到
東西;現在看還沒什麼感覺的人,等到他經歷了同樣生命風景時,會想起這部片。」

這就是她認為的紀錄片的功能。

儘管說了許多對紀錄片的想法,周美玲說,「其實分類是評論家的事」,對她而言,
劇情片、紀錄片、實驗片,都是創作,「就像文學創作有詩、散文、小說,但也有散文詩
、詩化的小說、散文式小說等,把類別分際設定得太嚴格,是對藝術的限制。」她繼去年
拍出以「扮裝皇后」為主角的劇情片《艷光四射歌舞團》後,亦正在籌備劇情片開拍。
至於下一部紀錄片的題材,周美玲認為「題材從來不是問題」,如她最近剛幫政府機關
拍完盲人的紀錄短片,「弱勢」經常是紀錄片工作者拍攝的對象,她認為重點還是在於
「怎麼拍」。除了嘗試各種類型與敘事手法,周美玲也喜歡接觸不同器具與媒材,
如數位DV與傳統film底片,都能傳達出不同質感,她認為,媒材的選擇與搭配,
亦是創造影像風格的一部分。


◇導演功課◇

江湖廝混,最能大開眼界


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流水艷光〉,歌詞正出自周美玲之手,能夠
寫出如此俗艷有情又詞藻華麗的歌詞,想必長期累積一番閱讀功夫。問到拍片時最好用的
工具書,周美玲卻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怕說出來有點好笑」,答案是──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她認為這是一本可以訓練思考的經典作品。而周美玲最喜歡
的小說是《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百年孤寂》,亦是充滿畫面感的敘事手法吸引了
她。台灣小說家她則最推崇七等生,「尤其是《我愛黑眼珠》時期的作品,我覺得還沒有
人能超越。」另外她也喜歡王文興「富音樂感的文字節奏」。

周美玲認為,閱讀是印證內心與釐清思考的過程,至於拍片題材的刺激,大部分還是
都來自「江湖廝混」,「不管是學者還是混混,都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令人驚奇的東西。
」觀眾看周美玲的片子,常會以為她與片中人物互動密切融洽,「片子裡出現了十個人,
但其實我田野筆記上的記錄,可能有一百個人」,周美玲說,進入被拍攝者的生活,
並不如想像中輕鬆,「有緣的,就會留在片子裡。」

至於影像的養分,周美玲笑說自己身為影像工作者,卻不常看電影,有時去看一些好萊塢
商業片,是為了「不和朋友疏離」,因為「有娛樂才有話題」。周美玲心目中並無景仰或
追隨的電影大師,但她特別欣賞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大概是阿莫多瓦電影裡飄散著
濃烈的『粉味』,跟我追求的『俗艷』,產生了共鳴吧!」


--

All Comments

2005動物影展放映企鵝寶貝,彌猴列傳,李淳陽昆蟲記等多片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05-09-23T14:52
包含21部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以及精采豐富的座談活動 片單 http://www.east.org.tw/animal-movie/movie.htm 索票 : 本影展為推動深化民眾對全球動保議題的認識-- .北區 場次採取 免費索票 入場觀影(索票方式見 2) .中南部 場次則採 自由入場 (座位 ...

誠品好讀9月專題-2: 現象觀察2005一個新的記錄起點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5-09-23T14:48
現象觀察‧2005,一個新的記錄起點 文 / 劉梓潔 暑夏午後,台北光點電影院出現罕見的排隊觀影人潮,人群裡,不只有慣常來此地汲取 藝術電影養分的文藝青年,還多了一些阿公帶阿嬤、爸媽帶小孩的組合。放映廳外, 擺著一列人形立體看板,赤腳的農村阿伯阿姆,咧嘴天真笑著;另一側的巨幅海報裡, 活蹦亂跳的兒童 ...

誠品好讀9月專題-1 : 紀錄片,新新浪潮?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5-09-23T14:40
誠品好讀 9月號 紀錄片,新新浪潮? Documentary, the New New Wave? 企劃/編輯室 版面構成/賴盈成 這一次 我們不喊開麥拉 讓攝影鏡頭捕捉觀點 讓膠卷安靜轉動 以每秒30格的速度 凝視生命的幽深、迴旋 傾聽歲月的雄辯、低語 一八九五年── 一對兄弟在巴黎沙龍放映 《從 ...

政大藝中「希臘Fun音樂」電影研習講座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05-09-23T00:20
※ [本文轉錄自 NCCUfilmlove 看板] 作者: white331 (信手拈來) 看板: NCCUfilmlove 標題: 政大藝中「希臘Fun音樂」電影研習講座 時間: Thu Sep 22 22:16:25 2005 「希臘Fun音樂」電影研習 Lively Greek Music 主講人: ...

Re: 流浪之歌音樂節Dick Fontaine音樂紀錄片影展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5-09-22T00:09
相關紀錄片資訊: http://musicpower.080.net/newbb/viewthread.php?tid=4526 對談 一、音樂、音樂節與公共媒體 The Correlation of Music Festivals and Public Media 對談:Martha Hawley、魏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