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河伯一跪 - 臺劇

By Linda
at 2009-11-15T16:05
at 2009-11-15T16:05
Table of Contents
我想,阿河伯的一跪,是該集最壓得住場的一幕了。
那一跪,沒有言語,卻講了許多許多心情。
甚至連愧疚,都已經是最表層的了......
我想先講講阿河伯,陳定河,他唯一的兒子姓江,從母姓。
因為他是入贅到江家,所以要把兒子給江家,給他的老婆傳香火
華人的社會,一向是父系社會,娶媳婦,嫁女兒,一直都是這樣子的。
於是有一天,變成了"嫁兒子",去給人家入贅,那顏面該往哪兒掛?
在傳統的社會,入贅無疑是丟臉的,是見笑的。
那麼在阿河伯的心中,即便麗美沒把他當成贅夫,依然是尊重他,凡事以他為主
可是"入贅"這件事情始終都會是阿河伯的一個芥蒂
因為他先是愧對他陳家的祖先(沒能延續陳家香火)
他在江家祖先面前,似乎也無形中矮上一截...(他是贅夫,甚者是要冠上妻姓)
阿河伯跟博仔說
那是你阿公看得起我,讓我這個"外人"入贅進來江家,把女兒田園都交給我。
娶了媳婦進門,媳婦是外人,阿河伯入贅江家,對江家來說,他是外人
就算他照顧麗美,養大江家的男孫,他終究會覺得,他自己是外人
這是一種傳統的事實,也是阿河伯心底的自卑
再從外人,到把女兒田園都交給他
一般來說,既然是外人,既然是贅夫
招贅進來,只是要他照顧江家女兒,只是要他傳江家香火
江父的田園理論上該是留給麗美
可是從阿河伯可以做主去談買賣,還有他的說法看來
江家的土地,江父當年是留給阿河伯的
這對一個贅夫來講,是一種尊重跟肯定
同時也讓阿河伯更是肩負著無比的責任
他得替江家守著祖產,他得將江家發揚光大
因為他其實已經算是江家人了,拜的也是江家祖先
祖產不輕易變賣,一個外人更是不能輕易去變賣祖產
要是隨便亂賣,那會是什麼?
到底就是敗家了......
雖然說,阿河伯賣土地是要給博仔做生意,他又沒有亂花,似乎不算是敗家
但之於阿河伯來講,的的確確已經算敗家了...
因為他會自責於是自己沒有本事
當年江父把田園屋契全給阿河伯
試想,如果阿河伯"有本事",是否應該發揚光大?
如果阿河伯可以在祖產的基礎上,讓江家更發達,那就是他的成就
對阿河伯來講,不用外人對他指指點點
靠著江家祖產混口飯吃,就是沒本事
別忘著,在父系社會中,是不是都冀望著男丁飛黃騰達,光耀門楣
祖產是本,是要固守的
如果自己可以光耀門楣,有本事,今天兒子要投資做生意,就不用賣祖產了
他可以自己拿出來,而不是"敗掉祖產"
這對阿河伯來說,是很大很大的打擊
甚至引動了他深層的身為贅夫的自卑
就像博仔想謝他,他先一步開口
如果你要說謝謝,跟你阿公說就好
是啊,那不是他努力打拼攢下來的
他拿著江家的祖產給兒子(江家子孫)當本錢,他怎麼好意思受這一句謝謝
因為在阿河伯的認知當中,這是江父的,賣掉已然不孝,遑論被感謝...
我想如果今天是阿馨需要錢,阿河伯寧可想其它方法,也絕對不會賣地的
因為江陳博,他是姓江的,他是江家的子孫,用在他身上,阿河伯才會願意賣
另外再提一點
阿河伯對博仔強調,不管是當股東還是老公,都要有本錢,人家才不會"看你無"
他是不想兒子被看輕的
想想他的身分,當初他是否就是雙手空空進了江家?
美其名是替江家打拼,實際上就是靠江家過生活
所以阿河伯很認真的在種他的芭樂
因為他不能荒廢了江父所託
就算他這麼認真,阿河伯心底隱隱的就是覺得"被人看無"
否則,人家都是娶老婆,怎麼他陳定河是入贅江家呢
也因為他的背景,他更知道拿不出錢來,或是靠女方生活
心底會是多麼的自卑
並不是說麗美會看不起阿河伯,也不是國芬就會看不起陳博
那是由根深蒂固父系觀念所衍生出來的自卑感
他除了是一個贅夫,也是個父親
他知道那種打從心裡沒來由就是抬不起頭來的感覺
所以他不想要兒子也是這樣子
就算兒子沒有本事,但至少不要落人口實
不要讓街坊鄰居將來說閒話,說博仔是靠老婆生活的
於是他得讓博仔有錢傍身,以後講話也能比較大聲
再回到賣祖產,這就是他目前唯一能讓博仔有一筆錢的方法
但是卻又是一種丟臉不孝的行為
守不住祖產,對阿河伯來講,不僅僅是愧疚,那還是一種丟臉
是他陳定河這一輩子"沒路用"的表示
因為他就只能守著,再多沒有
到頭來,他的兒子需要用錢了,他自己拿不出來,還需要去動到江家的本
阿河伯一跪,是對江家祖先致歉,是敗家的愧疚
是身為贅夫卻不能光耀門楣感到見笑和卑微
甚至有著濃濃的悲哀,因為他陳定河到頭來似乎就是要"被人看無"
其實,那是一個背影的遠鏡頭
似乎隨便找個替身去跪也可以拍
但那感覺是如何出來的
不就正是前面的阿河伯,被一個很機車的歐吉桑演得很出彩嗎
要不換其它角色來,跪到死都沒感覺吧:P
--
那一跪,沒有言語,卻講了許多許多心情。
甚至連愧疚,都已經是最表層的了......
我想先講講阿河伯,陳定河,他唯一的兒子姓江,從母姓。
因為他是入贅到江家,所以要把兒子給江家,給他的老婆傳香火
華人的社會,一向是父系社會,娶媳婦,嫁女兒,一直都是這樣子的。
於是有一天,變成了"嫁兒子",去給人家入贅,那顏面該往哪兒掛?
在傳統的社會,入贅無疑是丟臉的,是見笑的。
那麼在阿河伯的心中,即便麗美沒把他當成贅夫,依然是尊重他,凡事以他為主
可是"入贅"這件事情始終都會是阿河伯的一個芥蒂
因為他先是愧對他陳家的祖先(沒能延續陳家香火)
他在江家祖先面前,似乎也無形中矮上一截...(他是贅夫,甚者是要冠上妻姓)
阿河伯跟博仔說
那是你阿公看得起我,讓我這個"外人"入贅進來江家,把女兒田園都交給我。
娶了媳婦進門,媳婦是外人,阿河伯入贅江家,對江家來說,他是外人
就算他照顧麗美,養大江家的男孫,他終究會覺得,他自己是外人
這是一種傳統的事實,也是阿河伯心底的自卑
再從外人,到把女兒田園都交給他
一般來說,既然是外人,既然是贅夫
招贅進來,只是要他照顧江家女兒,只是要他傳江家香火
江父的田園理論上該是留給麗美
可是從阿河伯可以做主去談買賣,還有他的說法看來
江家的土地,江父當年是留給阿河伯的
這對一個贅夫來講,是一種尊重跟肯定
同時也讓阿河伯更是肩負著無比的責任
他得替江家守著祖產,他得將江家發揚光大
因為他其實已經算是江家人了,拜的也是江家祖先
祖產不輕易變賣,一個外人更是不能輕易去變賣祖產
要是隨便亂賣,那會是什麼?
到底就是敗家了......
雖然說,阿河伯賣土地是要給博仔做生意,他又沒有亂花,似乎不算是敗家
但之於阿河伯來講,的的確確已經算敗家了...
因為他會自責於是自己沒有本事
當年江父把田園屋契全給阿河伯
試想,如果阿河伯"有本事",是否應該發揚光大?
如果阿河伯可以在祖產的基礎上,讓江家更發達,那就是他的成就
對阿河伯來講,不用外人對他指指點點
靠著江家祖產混口飯吃,就是沒本事
別忘著,在父系社會中,是不是都冀望著男丁飛黃騰達,光耀門楣
祖產是本,是要固守的
如果自己可以光耀門楣,有本事,今天兒子要投資做生意,就不用賣祖產了
他可以自己拿出來,而不是"敗掉祖產"
這對阿河伯來說,是很大很大的打擊
甚至引動了他深層的身為贅夫的自卑
就像博仔想謝他,他先一步開口
如果你要說謝謝,跟你阿公說就好
是啊,那不是他努力打拼攢下來的
他拿著江家的祖產給兒子(江家子孫)當本錢,他怎麼好意思受這一句謝謝
因為在阿河伯的認知當中,這是江父的,賣掉已然不孝,遑論被感謝...
我想如果今天是阿馨需要錢,阿河伯寧可想其它方法,也絕對不會賣地的
因為江陳博,他是姓江的,他是江家的子孫,用在他身上,阿河伯才會願意賣
另外再提一點
阿河伯對博仔強調,不管是當股東還是老公,都要有本錢,人家才不會"看你無"
他是不想兒子被看輕的
想想他的身分,當初他是否就是雙手空空進了江家?
美其名是替江家打拼,實際上就是靠江家過生活
所以阿河伯很認真的在種他的芭樂
因為他不能荒廢了江父所託
就算他這麼認真,阿河伯心底隱隱的就是覺得"被人看無"
否則,人家都是娶老婆,怎麼他陳定河是入贅江家呢
也因為他的背景,他更知道拿不出錢來,或是靠女方生活
心底會是多麼的自卑
並不是說麗美會看不起阿河伯,也不是國芬就會看不起陳博
那是由根深蒂固父系觀念所衍生出來的自卑感
他除了是一個贅夫,也是個父親
他知道那種打從心裡沒來由就是抬不起頭來的感覺
所以他不想要兒子也是這樣子
就算兒子沒有本事,但至少不要落人口實
不要讓街坊鄰居將來說閒話,說博仔是靠老婆生活的
於是他得讓博仔有錢傍身,以後講話也能比較大聲
再回到賣祖產,這就是他目前唯一能讓博仔有一筆錢的方法
但是卻又是一種丟臉不孝的行為
守不住祖產,對阿河伯來講,不僅僅是愧疚,那還是一種丟臉
是他陳定河這一輩子"沒路用"的表示
因為他就只能守著,再多沒有
到頭來,他的兒子需要用錢了,他自己拿不出來,還需要去動到江家的本
阿河伯一跪,是對江家祖先致歉,是敗家的愧疚
是身為贅夫卻不能光耀門楣感到見笑和卑微
甚至有著濃濃的悲哀,因為他陳定河到頭來似乎就是要"被人看無"
其實,那是一個背影的遠鏡頭
似乎隨便找個替身去跪也可以拍
但那感覺是如何出來的
不就正是前面的阿河伯,被一個很機車的歐吉桑演得很出彩嗎
要不換其它角色來,跪到死都沒感覺吧:P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09-11-20T00:03
at 2009-11-20T00:03

By Lydia
at 2009-11-22T19:47
at 2009-11-22T19:47

By Jacob
at 2009-11-25T06:57
at 2009-11-25T06:57

By Jessica
at 2009-11-29T20:36
at 2009-11-29T20:36

By Doris
at 2009-12-03T09:28
at 2009-12-03T09:28

By Mason
at 2009-12-04T20:59
at 2009-12-04T20:59

By Harry
at 2009-12-07T02:43
at 2009-12-07T02:43

By Catherine
at 2009-12-11T11:25
at 2009-12-11T11:25

By Yuri
at 2009-12-11T13:28
at 2009-12-11T13:28

By Freda
at 2009-12-13T05:21
at 2009-12-13T05:21

By Hedy
at 2009-12-14T08:57
at 2009-12-14T08:57

By Gary
at 2009-12-17T15:50
at 2009-12-17T15:50

By Edith
at 2009-12-20T11:39
at 2009-12-20T11:39

By Gary
at 2009-12-22T02:51
at 2009-12-22T02:51

By Lily
at 2009-12-24T01:56
at 2009-12-24T01:56

By Caroline
at 2009-12-25T20:39
at 2009-12-25T20:39

By Lily
at 2009-12-26T10:19
at 2009-12-26T10:19

By Victoria
at 2009-12-30T23:43
at 2009-12-30T23:43

By Xanthe
at 2010-01-01T01:00
at 2010-01-01T01:00

By Damian
at 2010-01-01T17:56
at 2010-01-01T17:56

By Zanna
at 2010-01-02T08:16
at 2010-01-02T08:16

By Olive
at 2010-01-05T14:52
at 2010-01-05T14:52

By Hazel
at 2010-01-05T22:19
at 2010-01-05T22:19

By Caroline
at 2010-01-06T12:10
at 2010-01-06T12:10

By Heather
at 2010-01-09T01:49
at 2010-01-09T01:49

By Catherine
at 2010-01-11T03:24
at 2010-01-11T03:24

By Wallis
at 2010-01-11T06:28
at 2010-01-11T06:28

By Caitlin
at 2010-01-13T10:33
at 2010-01-13T10:33

By Lauren
at 2010-01-13T22:48
at 2010-01-13T22:48

By Zanna
at 2010-01-15T08:52
at 2010-01-15T08:52

By William
at 2010-01-18T00:29
at 2010-01-18T00:2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1-19T07:49
at 2010-01-19T07:49

By Regina
at 2010-01-19T21:59
at 2010-01-19T21:59

By Caitlin
at 2010-01-22T06:26
at 2010-01-22T06:26

By David
at 2010-01-27T04:58
at 2010-01-27T04:58

By Annie
at 2010-01-27T20:50
at 2010-01-27T20:50

By Caitlin
at 2010-01-28T06:56
at 2010-01-28T06:56

By Blanche
at 2010-02-01T08:26
at 2010-02-01T08:26

By Steve
at 2010-02-03T00:55
at 2010-02-03T00:55

By Zenobia
at 2010-02-07T06:50
at 2010-02-07T06:50

By Heather
at 2010-02-10T06:10
at 2010-02-10T06:10

By Odelette
at 2010-02-12T13:24
at 2010-02-12T13:24

By Adele
at 2010-02-15T09:51
at 2010-02-15T09:51

By Caitlin
at 2010-02-19T06:40
at 2010-02-19T06:40

By Agnes
at 2010-02-22T01:21
at 2010-02-22T01:21

By Charlotte
at 2010-02-22T21:49
at 2010-02-22T21:49

By Ophelia
at 2010-02-25T20:07
at 2010-02-25T20:07

By Queena
at 2010-03-02T15:40
at 2010-03-02T15:40

By Anthony
at 2010-03-07T15:32
at 2010-03-07T15:32

By Agnes
at 2010-03-08T20:24
at 2010-03-08T20:24

By Frederic
at 2010-03-09T05:37
at 2010-03-09T05:37

By Emma
at 2010-03-13T01:21
at 2010-03-13T01:21
Related Posts
那一年的幸福時光14集 小感

By Valerie
at 2009-11-15T00:34
at 2009-11-15T00:34
一個疑問引發的心得(38集)

By Rebecca
at 2009-11-14T23:32
at 2009-11-14T23:32
第 38 回心得

By Isabella
at 2009-11-14T16:54
at 2009-11-14T16:54
38集心得

By Ina
at 2009-11-14T13:14
at 2009-11-14T13:14
散落一地的、終於寄到她手中的家書....

By Todd Johnson
at 2009-11-14T10:36
at 2009-11-14T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