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拍《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經過 - 電影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5-21T14:56
at 2018-05-21T14:56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網址:https://goo.gl/RRRjjZ
內文取自這本書《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蝙蝠俠崛起與進擊的宅文化》
https://goo.gl/zvXWGK
介紹了諾蘭對開戰時刻的一些想法,推薦給喜歡蝙蝠俠的朋友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本書爬梳了蝙蝠俠的全歷史,釐清這角色在草創之初如何山寨各大英雄作品的菁華,歷經
諸多調整才漸漸具體形塑出主角布魯斯.韋恩的故事,發展出貫串全作的懲奸除惡核心價
值,成為銷量足以與超人匹敵的大作。
文:格倫・威爾登 (Glen Weldon)
《蝙蝠俠:開戰時刻》行動開始
這故事開始於大衛.葛爾(David Goyer)漫畫業朋友嗅到的風聲。
葛爾跟他常去的一家洛杉磯漫畫店經理關係不錯。二〇〇三年的夏天,這經理發現葛爾走
進來,買了一整疊厚厚的蝙蝠俠漫畫和圖像小說。「嘿!你不會是要寫蝙蝠俠電影的劇本
吧?」他叫住葛爾。
葛爾否認,連忙匆匆離開。
事實上,他花了好幾周的時間和克里斯多夫.諾蘭討論蝙蝠俠新片的情節。諾蘭跟華納談
的時候,心中只確定了調性,還沒搞定劇本。
在這幾週中,兩個人有時候會從附近的格里斐斯公園(Griffith Park)一路散步到布朗
森峽谷(Bronson Canyon)——這峽谷,就是六〇年代電視劇蝙蝠洞的入口。
在他們進行劇本討論時,有些在市面上不斷流傳的消息,其實是華納為了在粉絲心中建立
新片正統形象所做的努力之一。無論是在官方的宣傳資料、授權商品發表會、還是正式的
媒體採訪上,新片的相關人士(葛爾、諾蘭、製片、演員等)全都一次次重複像諾蘭這樣
的意見:「本片相當程度忠於原作,而且比之前所有電影的忠實度都高。」
如同一九七〇年代的DC公司因為電視劇的後續效應而修正漫畫路線那樣,這時候的華納也
想修正蝙蝠俠電影的路線。首先他們要做的,就是砍掉舒麥雪之前的花俏卡通風格(以及
gay屬性),把重點放回漫畫身上。DC和華納前後兩者路線一致並非巧合,研究者威爾布
魯克在《追獵黑暗騎士:二十一世紀的蝙蝠俠》(Hunting the Dark Knight:
Twenty-First Century Batman)中指出:
雖然在文化地位和經濟收入方面,漫畫產業的狀況沒比電影好到哪去,但電影製片們卻很
明白,漫畫粉絲們雖然人數不多,聲音和力量卻往往大得不成比例。這些人很敢發聲,很
敢爆出怒火業界尊重他們、試圖取悅他們。他們是一群小而有力的利益團體。
電影製作團隊把握每一個機會,宣傳新片與漫畫之間的聯結有多麼牢固。波頓與舒麥雪都
曾經因為對原作表達不滿而出名,但這次的導演諾蘭與編劇葛爾,卻直接表達自己將不屈
不撓地守護原作的忠實性——而且並非隨便一本原作,他們遵循的還是死忠粉絲們心中評
價最高的那些「嚴肅冷硬」派作品。
諾蘭的蝙蝠俠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第一幕情節大綱,來自歐尼爾與喬丹諾在一九八
九年創作的一篇單回故事:〈墜落的人〉(The Man Who Falls)。〈墜落的人〉這故事
的點子,源自米勒《黑暗騎士歸來》之中,少年布魯斯落入莊園井中,被井底蝙蝠嚇壞的
一段情節。歐尼爾將這個情節作為整個故事的核心隱喻,在故事中發展出年輕的布魯斯遊
歷各國,練出一身武功,並習得鑑識科學技能的冒險故事。電影的前三十分鐘大抵如此,
另外也同步在故事中介紹反派拉斯.奧.古。拉斯.奧.古一樣是歐尼爾創造的人物,首
度登場於一九七一年,由亞當斯擔任繪師的作品〈惡魔之女〉(Daughter of the Demon
)。
到了電影第二幕,蝙蝠俠回到了高譚。高譚市內一片腐敗汙穢,了無生機。年輕的戈登局
長與羽翼未豐的蝙蝠俠之間漸漸萌生友情,這兩段設定都源自《蝙蝠俠:元年》;至於情
節中出現的暴徒以及黑色犯罪電影般的陷阱橋段,則出自《漫長的萬聖節》。
劇組從幾千個蝙蝠俠的故事裡,精挑細選出上述四部作品將之納入電影,而這四部,都是
鐵桿粉絲、網友們的最愛榜上常客。
電影第三幕交雜了諸多事件,這些全是葛爾與諾蘭的原創主意。一下子是稻草人製作的恐
懼毒氣,一下子是被反派偷走的微波發射器,一下子是火車劫持案,而高譚市負責飲水系
統的員工們則看著一連串的混亂坐立難安著。
諾蘭希望把《蝙蝠俠:開戰時刻》(為了保密,影片製作途中這部片被稱為「威嚇遊戲」
〔The Intimidation Game〕)拍成一部像《霹靂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那樣
的寫實警匪片。他眼前有著超過二十年以上的嚴肅冷硬派蝙蝠俠漫畫可供參考,但儘管如
此,在整體概念上他還是得費些苦心。
首先,他必須處理敘事結構。他認為布魯斯.韋恩的童年創傷,和他日後穿上蝙蝠裝的原
因之間的關係必須更穩固。之前的電影都刻意不處理布魯斯扮成蝙蝠的理由,即使是最有
著墨的電影《蝙蝠俠3》,也只有用他小時候發現蝙蝠洞的一幕來解釋。諾蘭認為之前那
個經常被引述的漫畫版本(布魯斯在書房沉思到一半時,窗外忽然飛進一隻蝙蝠)實在過
於淺薄,感覺有點迷信,而且跟身世背景中的其他元素也無法連結。對於身為電影創作者
的諾蘭而言,情節設定必須嚴謹有效才有意義,故事中的每個元素都必須有其必要性,而
且必須和其他元素順利整合。因此,他找了一個更適合蝙蝠俠的版本。
諾蘭使用了《黑暗騎士歸來》/《墜落的人》裡面的情節,劇中的布魯斯在幼年時被困在
井中,從此害怕蝙蝠,留下了心理創傷。他利用這個設定來呈現整部片的主旨:恐懼的力
量以及恐懼的意義。同時也利用這一幕,讓布魯斯的父親托馬斯登場。
緊接著,布魯斯懼怕蝙蝠這件事的重要性,在下列事件發生時成為了整部片的重要核心:
韋恩一家前往觀賞歌劇,演員身上的蝙蝠扮裝讓小布魯斯很不舒服,央求爸媽一起提早離
席,結果他們卻因此遇上搶匪,布魯斯的爸媽遇害了。
導演諾蘭和編劇葛爾利用這個情節,在劇中引入罪惡感的元素。這段情節打從劇目選擇的
部分開始就一直瀰漫著陰暗氣氛。在絕大多數的漫畫作品中,韋恩一家三口在最後一個晚
上觀賞的是蒙面俠蘇洛的電影(這是對歐尼爾與亞當斯筆下蝙蝠俠那些格鬥冒險氣氛的一
種致敬方式),但諾蘭並不想讓蝙蝠俠這位黑暗騎士走格鬥路線,他電影裡的主角更為黑
暗,有著一股歌劇般的陰鬱。
諾蘭導演首創先例,讓影片自己說話,以情節回答下列兩個大問題:
「蝙蝠俠為什麼要當蝙蝠俠?」
「為什麼他有辦法當蝙蝠俠?」
這兩個問題牽引出許多問題。為什麼布魯斯要選擇蝙蝠裝?為什麼他要執著於伸張正義?
為什麼他堅持不殺人?他那些蝙蝠裝備又是哪裡來的?
傳統上,超級英雄故事都把這些設定視為理所當然,不會去討論。提姆.波頓和之前的法
蘭克.米勒曾經分別用「因為蝙蝠俠是個偏執的傻瓜」和「因為蝙蝠俠實在很有錢」來打
發這兩個問題,但諾蘭與葛爾卻花了非常大的力氣,讓觀眾看見蝙蝠俠的面罩下隱藏著怎
樣的脈絡與緣由。在諾蘭的電影中,布魯斯在拜入拉斯.奧.古門下修行的過程中,克服
了心中對蝙蝠的恐懼,迎來了《蝙蝠俠:開戰時刻》最為著名的一個鏡頭:在發現了蝙蝠
洞之後,他昂然站立在環繞翻飛的整群蝙蝠之中。
接著,年輕的布魯斯.韋恩嘗試對殺死雙親的兇手復仇,然而他的仇人卻被高譚市的腐敗
象徵,黑社會大老卡麥.法爾康(Carmine Falcone)麾下的殺手搶先一步殺人滅口。布
魯斯吃到苦頭之後決定不被高譚的腐敗之心所吞噬,他捨棄了私刑復仇之路,決定要做一
件其他人全都作不到的事:追尋正義。
An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or dressed as Batman poses at a protest during
the Brazil's Independence Day in Rio de Janeiro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而在解釋蝙蝠俠的裝備這件事上,諾蘭請編劇葛爾在劇本中寫下很多句台詞,分別解釋了
每個蝙蝠道具是從那些軍火轉變而來的。這些對話的節奏都很簡短有力,甚至簡短有力到
帶著一種滑稽的男人味。例如,在講新版蝙蝠索時是這麼說的:「氣動式磁力鉤爪。單一
纜線,最大承重三百五十磅。」還有蝙蝠裝:「雙層克維拉(Kevlar)纖維,附強化護膝
護肘。」這些說明句子猶如鏗鏘有力的金屬銜接環,接在蝙蝠俠的每一種道具之後,而這
樣的改變在蝙蝠車上尤其顯著。
或者說,顯著過頭——他們把車名換了,改叫做「蝙蝠戰車」(Tumbler)。「蝙蝠車」
(Batmobile)太容易引人想起過去螢幕上那些「坎普」、「華而不實」、「荒謬好笑」
的回憶。片中的蝙蝠戰車是諾蘭最早發給美術總監處理的第一個任務,他希望用這台車象
徵片中全新的審美觀。「觀眾可以從車子的造型與氣質上瞥見全片的敘事風格。」諾蘭說
。他不斷要求團隊讓影片中的每個東西都走實用路線,絕對不能出現任何一個「為了好看
而設計」的元素,這樣才能在創造出一個「嚴酷、骯髒的真實世界」。
因為考慮到在之前的作品中,沉默陰鬱的蝙蝠俠經常會被反派搶走光彩,編劇葛爾於是在
諾蘭的弟弟強納森(Jonathan)的協助之下,交出七份不同的劇本草稿,每一份都將焦點
集中在布魯斯.韋恩身上,並盡量縮短反派上鏡頭的時間。同時,他更在片中把蝙蝠俠的
功夫塑造成角色最重要的形象,對布魯斯的武術修行多所著墨。當然,這麼做一定有其代
價:蝙蝠俠卓越的偵探能力在電影中消失了。
在強調蝙蝠俠武術技巧的同時,導演諾蘭在刻劃道德信條的部分也沒少下功夫。之前的提
姆.波頓完全違反了蝙蝠俠堅持不殺對手的信念,而喬伊.舒麥雪則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
眼,諾蘭則不去迴避這部分,在本片將布魯斯.韋恩和拉斯.奧.古並陳,讓我們能清楚
看見兩位角色的差別。布魯斯在影武者聯盟(League of Shadows)受訓時的最後一道試
煉,是處死一個行竊時殺了人,而且看起來非常像布魯斯殺親仇人的罪犯。
那是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讓編劇能夠道出蝙蝠俠的核心本質。面對最後一道試煉的布魯斯
,與自己復仇的意念正面衝突,並且完全屏棄了復仇這條道路,也與他的夥伴影武者聯盟
從此分道揚鑣。諾蘭讓我們看見布魯斯決意一個人踏上征途的瞬間,這位未來的蝙蝠俠在
此刻意識到自己必須「成為某種象徵性的存在」,而且不僅是要將恐懼烙印在犯罪者的心
中,還必須成為一個剛正不阿、無人能敵,擁有偉大目標的英雄,激勵高譚市民的心。
當時來試鏡蝙蝠俠的演員有八個,包括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傑克.葛倫霍(
Jake Gyllenhaal),以及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不過最後獲選的,卻是身形
比較單薄,下巴線不太方的搶眼年輕演員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從波頓、
舒麥雪到諾蘭,電影中的蝙蝠裝雖然經過幾次改動,但總是會給演員一種特殊的感覺:「
戲服脖子粗得像是拳王泰森(Mike Tyson)這件衣服看起來不太像衣服,更像一隻黑
豹,穿著它的人會自然而然有對野性的雙眼,彷彿隨時都準備好撲擊目標。」此外,做得
太緊的蝙蝠面罩還讓貝爾只要戴超過二十分鐘就會開始頭痛,但他決定把戲服的這兩項特
色融入扮演之中,在劇中發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怒嚎。這些怒嚎讓觀眾感到不可置信,甚
至在戲院中嗤笑,也讓許多評論者覺得相當詭異。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蝙蝠俠電影三部曲之中,蝙蝠俠有三種不同的身分:第一,有著令人
喘不過氣的怒火,散溢著緊張狂野氣息的變裝英雄;第二,一個私下不斷尋找自我道路與
目標的人;還有第三個,公眾場合中的布魯斯.韋恩,一個無所事事的淺薄傢伙,整天放
任自己活在飄飄然的享樂之雲上。飾演蝙蝠俠的貝爾俐落地分別刻劃出這三個身分。
二〇〇四年三月四日,華納總裁傑夫.羅賓諾夫(Jeff Robinov)宣布《蝙蝠俠:開戰時
刻》已於冰島開始拍攝。全片完全不使用第二工作組 [1] (以這種巨型大片來說相當罕
見),每個鏡頭都由諾蘭和攝影師親自打造。
在消息公佈的同一天,電影製作團隊也接到了一個消息。他們發現世界不一樣了。網路世
紀從此將改變所有電影的拍攝過程——尤其是他們手中這部片,因為:
網路上出現了《蝙蝠俠:開戰時刻》的電影劇本。
--
內文取自這本書《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蝙蝠俠崛起與進擊的宅文化》
https://goo.gl/zvXWGK
介紹了諾蘭對開戰時刻的一些想法,推薦給喜歡蝙蝠俠的朋友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本書爬梳了蝙蝠俠的全歷史,釐清這角色在草創之初如何山寨各大英雄作品的菁華,歷經
諸多調整才漸漸具體形塑出主角布魯斯.韋恩的故事,發展出貫串全作的懲奸除惡核心價
值,成為銷量足以與超人匹敵的大作。
文:格倫・威爾登 (Glen Weldon)
《蝙蝠俠:開戰時刻》行動開始
這故事開始於大衛.葛爾(David Goyer)漫畫業朋友嗅到的風聲。
葛爾跟他常去的一家洛杉磯漫畫店經理關係不錯。二〇〇三年的夏天,這經理發現葛爾走
進來,買了一整疊厚厚的蝙蝠俠漫畫和圖像小說。「嘿!你不會是要寫蝙蝠俠電影的劇本
吧?」他叫住葛爾。
葛爾否認,連忙匆匆離開。
事實上,他花了好幾周的時間和克里斯多夫.諾蘭討論蝙蝠俠新片的情節。諾蘭跟華納談
的時候,心中只確定了調性,還沒搞定劇本。
在這幾週中,兩個人有時候會從附近的格里斐斯公園(Griffith Park)一路散步到布朗
森峽谷(Bronson Canyon)——這峽谷,就是六〇年代電視劇蝙蝠洞的入口。
在他們進行劇本討論時,有些在市面上不斷流傳的消息,其實是華納為了在粉絲心中建立
新片正統形象所做的努力之一。無論是在官方的宣傳資料、授權商品發表會、還是正式的
媒體採訪上,新片的相關人士(葛爾、諾蘭、製片、演員等)全都一次次重複像諾蘭這樣
的意見:「本片相當程度忠於原作,而且比之前所有電影的忠實度都高。」
如同一九七〇年代的DC公司因為電視劇的後續效應而修正漫畫路線那樣,這時候的華納也
想修正蝙蝠俠電影的路線。首先他們要做的,就是砍掉舒麥雪之前的花俏卡通風格(以及
gay屬性),把重點放回漫畫身上。DC和華納前後兩者路線一致並非巧合,研究者威爾布
魯克在《追獵黑暗騎士:二十一世紀的蝙蝠俠》(Hunting the Dark Knight:
Twenty-First Century Batman)中指出:
雖然在文化地位和經濟收入方面,漫畫產業的狀況沒比電影好到哪去,但電影製片們卻很
明白,漫畫粉絲們雖然人數不多,聲音和力量卻往往大得不成比例。這些人很敢發聲,很
敢爆出怒火業界尊重他們、試圖取悅他們。他們是一群小而有力的利益團體。
電影製作團隊把握每一個機會,宣傳新片與漫畫之間的聯結有多麼牢固。波頓與舒麥雪都
曾經因為對原作表達不滿而出名,但這次的導演諾蘭與編劇葛爾,卻直接表達自己將不屈
不撓地守護原作的忠實性——而且並非隨便一本原作,他們遵循的還是死忠粉絲們心中評
價最高的那些「嚴肅冷硬」派作品。
諾蘭的蝙蝠俠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第一幕情節大綱,來自歐尼爾與喬丹諾在一九八
九年創作的一篇單回故事:〈墜落的人〉(The Man Who Falls)。〈墜落的人〉這故事
的點子,源自米勒《黑暗騎士歸來》之中,少年布魯斯落入莊園井中,被井底蝙蝠嚇壞的
一段情節。歐尼爾將這個情節作為整個故事的核心隱喻,在故事中發展出年輕的布魯斯遊
歷各國,練出一身武功,並習得鑑識科學技能的冒險故事。電影的前三十分鐘大抵如此,
另外也同步在故事中介紹反派拉斯.奧.古。拉斯.奧.古一樣是歐尼爾創造的人物,首
度登場於一九七一年,由亞當斯擔任繪師的作品〈惡魔之女〉(Daughter of the Demon
)。
到了電影第二幕,蝙蝠俠回到了高譚。高譚市內一片腐敗汙穢,了無生機。年輕的戈登局
長與羽翼未豐的蝙蝠俠之間漸漸萌生友情,這兩段設定都源自《蝙蝠俠:元年》;至於情
節中出現的暴徒以及黑色犯罪電影般的陷阱橋段,則出自《漫長的萬聖節》。
劇組從幾千個蝙蝠俠的故事裡,精挑細選出上述四部作品將之納入電影,而這四部,都是
鐵桿粉絲、網友們的最愛榜上常客。
電影第三幕交雜了諸多事件,這些全是葛爾與諾蘭的原創主意。一下子是稻草人製作的恐
懼毒氣,一下子是被反派偷走的微波發射器,一下子是火車劫持案,而高譚市負責飲水系
統的員工們則看著一連串的混亂坐立難安著。
諾蘭希望把《蝙蝠俠:開戰時刻》(為了保密,影片製作途中這部片被稱為「威嚇遊戲」
〔The Intimidation Game〕)拍成一部像《霹靂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那樣
的寫實警匪片。他眼前有著超過二十年以上的嚴肅冷硬派蝙蝠俠漫畫可供參考,但儘管如
此,在整體概念上他還是得費些苦心。
首先,他必須處理敘事結構。他認為布魯斯.韋恩的童年創傷,和他日後穿上蝙蝠裝的原
因之間的關係必須更穩固。之前的電影都刻意不處理布魯斯扮成蝙蝠的理由,即使是最有
著墨的電影《蝙蝠俠3》,也只有用他小時候發現蝙蝠洞的一幕來解釋。諾蘭認為之前那
個經常被引述的漫畫版本(布魯斯在書房沉思到一半時,窗外忽然飛進一隻蝙蝠)實在過
於淺薄,感覺有點迷信,而且跟身世背景中的其他元素也無法連結。對於身為電影創作者
的諾蘭而言,情節設定必須嚴謹有效才有意義,故事中的每個元素都必須有其必要性,而
且必須和其他元素順利整合。因此,他找了一個更適合蝙蝠俠的版本。
諾蘭使用了《黑暗騎士歸來》/《墜落的人》裡面的情節,劇中的布魯斯在幼年時被困在
井中,從此害怕蝙蝠,留下了心理創傷。他利用這個設定來呈現整部片的主旨:恐懼的力
量以及恐懼的意義。同時也利用這一幕,讓布魯斯的父親托馬斯登場。
緊接著,布魯斯懼怕蝙蝠這件事的重要性,在下列事件發生時成為了整部片的重要核心:
韋恩一家前往觀賞歌劇,演員身上的蝙蝠扮裝讓小布魯斯很不舒服,央求爸媽一起提早離
席,結果他們卻因此遇上搶匪,布魯斯的爸媽遇害了。
導演諾蘭和編劇葛爾利用這個情節,在劇中引入罪惡感的元素。這段情節打從劇目選擇的
部分開始就一直瀰漫著陰暗氣氛。在絕大多數的漫畫作品中,韋恩一家三口在最後一個晚
上觀賞的是蒙面俠蘇洛的電影(這是對歐尼爾與亞當斯筆下蝙蝠俠那些格鬥冒險氣氛的一
種致敬方式),但諾蘭並不想讓蝙蝠俠這位黑暗騎士走格鬥路線,他電影裡的主角更為黑
暗,有著一股歌劇般的陰鬱。
諾蘭導演首創先例,讓影片自己說話,以情節回答下列兩個大問題:
「蝙蝠俠為什麼要當蝙蝠俠?」
「為什麼他有辦法當蝙蝠俠?」
這兩個問題牽引出許多問題。為什麼布魯斯要選擇蝙蝠裝?為什麼他要執著於伸張正義?
為什麼他堅持不殺人?他那些蝙蝠裝備又是哪裡來的?
傳統上,超級英雄故事都把這些設定視為理所當然,不會去討論。提姆.波頓和之前的法
蘭克.米勒曾經分別用「因為蝙蝠俠是個偏執的傻瓜」和「因為蝙蝠俠實在很有錢」來打
發這兩個問題,但諾蘭與葛爾卻花了非常大的力氣,讓觀眾看見蝙蝠俠的面罩下隱藏著怎
樣的脈絡與緣由。在諾蘭的電影中,布魯斯在拜入拉斯.奧.古門下修行的過程中,克服
了心中對蝙蝠的恐懼,迎來了《蝙蝠俠:開戰時刻》最為著名的一個鏡頭:在發現了蝙蝠
洞之後,他昂然站立在環繞翻飛的整群蝙蝠之中。
接著,年輕的布魯斯.韋恩嘗試對殺死雙親的兇手復仇,然而他的仇人卻被高譚市的腐敗
象徵,黑社會大老卡麥.法爾康(Carmine Falcone)麾下的殺手搶先一步殺人滅口。布
魯斯吃到苦頭之後決定不被高譚的腐敗之心所吞噬,他捨棄了私刑復仇之路,決定要做一
件其他人全都作不到的事:追尋正義。
An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or dressed as Batman poses at a protest during
the Brazil's Independence Day in Rio de Janeiro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而在解釋蝙蝠俠的裝備這件事上,諾蘭請編劇葛爾在劇本中寫下很多句台詞,分別解釋了
每個蝙蝠道具是從那些軍火轉變而來的。這些對話的節奏都很簡短有力,甚至簡短有力到
帶著一種滑稽的男人味。例如,在講新版蝙蝠索時是這麼說的:「氣動式磁力鉤爪。單一
纜線,最大承重三百五十磅。」還有蝙蝠裝:「雙層克維拉(Kevlar)纖維,附強化護膝
護肘。」這些說明句子猶如鏗鏘有力的金屬銜接環,接在蝙蝠俠的每一種道具之後,而這
樣的改變在蝙蝠車上尤其顯著。
或者說,顯著過頭——他們把車名換了,改叫做「蝙蝠戰車」(Tumbler)。「蝙蝠車」
(Batmobile)太容易引人想起過去螢幕上那些「坎普」、「華而不實」、「荒謬好笑」
的回憶。片中的蝙蝠戰車是諾蘭最早發給美術總監處理的第一個任務,他希望用這台車象
徵片中全新的審美觀。「觀眾可以從車子的造型與氣質上瞥見全片的敘事風格。」諾蘭說
。他不斷要求團隊讓影片中的每個東西都走實用路線,絕對不能出現任何一個「為了好看
而設計」的元素,這樣才能在創造出一個「嚴酷、骯髒的真實世界」。
因為考慮到在之前的作品中,沉默陰鬱的蝙蝠俠經常會被反派搶走光彩,編劇葛爾於是在
諾蘭的弟弟強納森(Jonathan)的協助之下,交出七份不同的劇本草稿,每一份都將焦點
集中在布魯斯.韋恩身上,並盡量縮短反派上鏡頭的時間。同時,他更在片中把蝙蝠俠的
功夫塑造成角色最重要的形象,對布魯斯的武術修行多所著墨。當然,這麼做一定有其代
價:蝙蝠俠卓越的偵探能力在電影中消失了。
在強調蝙蝠俠武術技巧的同時,導演諾蘭在刻劃道德信條的部分也沒少下功夫。之前的提
姆.波頓完全違反了蝙蝠俠堅持不殺對手的信念,而喬伊.舒麥雪則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
眼,諾蘭則不去迴避這部分,在本片將布魯斯.韋恩和拉斯.奧.古並陳,讓我們能清楚
看見兩位角色的差別。布魯斯在影武者聯盟(League of Shadows)受訓時的最後一道試
煉,是處死一個行竊時殺了人,而且看起來非常像布魯斯殺親仇人的罪犯。
那是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讓編劇能夠道出蝙蝠俠的核心本質。面對最後一道試煉的布魯斯
,與自己復仇的意念正面衝突,並且完全屏棄了復仇這條道路,也與他的夥伴影武者聯盟
從此分道揚鑣。諾蘭讓我們看見布魯斯決意一個人踏上征途的瞬間,這位未來的蝙蝠俠在
此刻意識到自己必須「成為某種象徵性的存在」,而且不僅是要將恐懼烙印在犯罪者的心
中,還必須成為一個剛正不阿、無人能敵,擁有偉大目標的英雄,激勵高譚市民的心。
當時來試鏡蝙蝠俠的演員有八個,包括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傑克.葛倫霍(
Jake Gyllenhaal),以及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不過最後獲選的,卻是身形
比較單薄,下巴線不太方的搶眼年輕演員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從波頓、
舒麥雪到諾蘭,電影中的蝙蝠裝雖然經過幾次改動,但總是會給演員一種特殊的感覺:「
戲服脖子粗得像是拳王泰森(Mike Tyson)這件衣服看起來不太像衣服,更像一隻黑
豹,穿著它的人會自然而然有對野性的雙眼,彷彿隨時都準備好撲擊目標。」此外,做得
太緊的蝙蝠面罩還讓貝爾只要戴超過二十分鐘就會開始頭痛,但他決定把戲服的這兩項特
色融入扮演之中,在劇中發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怒嚎。這些怒嚎讓觀眾感到不可置信,甚
至在戲院中嗤笑,也讓許多評論者覺得相當詭異。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蝙蝠俠電影三部曲之中,蝙蝠俠有三種不同的身分:第一,有著令人
喘不過氣的怒火,散溢著緊張狂野氣息的變裝英雄;第二,一個私下不斷尋找自我道路與
目標的人;還有第三個,公眾場合中的布魯斯.韋恩,一個無所事事的淺薄傢伙,整天放
任自己活在飄飄然的享樂之雲上。飾演蝙蝠俠的貝爾俐落地分別刻劃出這三個身分。
二〇〇四年三月四日,華納總裁傑夫.羅賓諾夫(Jeff Robinov)宣布《蝙蝠俠:開戰時
刻》已於冰島開始拍攝。全片完全不使用第二工作組 [1] (以這種巨型大片來說相當罕
見),每個鏡頭都由諾蘭和攝影師親自打造。
在消息公佈的同一天,電影製作團隊也接到了一個消息。他們發現世界不一樣了。網路世
紀從此將改變所有電影的拍攝過程——尤其是他們手中這部片,因為:
網路上出現了《蝙蝠俠:開戰時刻》的電影劇本。
--
All Comments
By Ula
at 2018-05-24T23:51
at 2018-05-24T23:51
By Daph Bay
at 2018-05-26T06:45
at 2018-05-26T06:45
By Joe
at 2018-05-27T17:06
at 2018-05-27T17:06
By Kumar
at 2018-06-01T01:50
at 2018-06-01T01:50
By Jessica
at 2018-06-05T07:27
at 2018-06-05T07:27
By Doris
at 2018-06-05T21:00
at 2018-06-05T21:00
By Megan
at 2018-06-10T09:38
at 2018-06-10T09:38
By Yedda
at 2018-06-12T21:54
at 2018-06-12T21:54
By David
at 2018-06-16T01:19
at 2018-06-16T01:19
By Edwina
at 2018-06-20T18:17
at 2018-06-20T18:17
By Una
at 2018-06-22T12:06
at 2018-06-22T12:06
By Sarah
at 2018-06-24T10:25
at 2018-06-24T10:25
By Queena
at 2018-06-26T14:16
at 2018-06-26T14:16
By Jacob
at 2018-06-26T15:27
at 2018-06-26T15:27
By Edwina
at 2018-06-27T18:40
at 2018-06-27T18:40
By James
at 2018-07-01T03:54
at 2018-07-01T03:54
By Kumar
at 2018-07-04T06:38
at 2018-07-04T06:38
By Steve
at 2018-07-05T10:04
at 2018-07-05T10:04
By Hamiltion
at 2018-07-07T16:33
at 2018-07-07T16:33
By Kelly
at 2018-07-11T01:24
at 2018-07-11T01:24
By Hedwig
at 2018-07-13T10:34
at 2018-07-13T10:34
By Callum
at 2018-07-17T16:14
at 2018-07-17T16:14
By Carol
at 2018-07-20T01:13
at 2018-07-20T01:13
By Mason
at 2018-07-23T11:55
at 2018-07-23T11:55
By Hedda
at 2018-07-24T21:20
at 2018-07-24T21:20
By Charlie
at 2018-07-25T17:17
at 2018-07-25T17:17
By Hamiltion
at 2018-07-26T05:34
at 2018-07-26T05:34
By Steve
at 2018-07-27T16:27
at 2018-07-27T16:27
By Rae
at 2018-07-29T03:28
at 2018-07-29T03:28
By Connor
at 2018-07-31T16:56
at 2018-07-31T16:56
By Suhail Hany
at 2018-08-02T04:58
at 2018-08-02T04:58
By Candice
at 2018-08-06T13:12
at 2018-08-06T13:12
By Yedda
at 2018-08-09T09:01
at 2018-08-09T09:01
By Mia
at 2018-08-14T07:13
at 2018-08-14T07:13
By Jessica
at 2018-08-18T18:09
at 2018-08-18T18:09
By Frederic
at 2018-08-22T10:45
at 2018-08-22T10:45
By Lily
at 2018-08-25T08:45
at 2018-08-25T08:45
By Sarah
at 2018-08-25T13:22
at 2018-08-25T13:22
By Ophelia
at 2018-08-26T14:11
at 2018-08-26T14:11
By Hardy
at 2018-08-28T20:52
at 2018-08-28T20:52
By Necoo
at 2018-08-29T08:04
at 2018-08-29T08:04
By Edith
at 2018-09-02T15:09
at 2018-09-02T15:09
By Charlie
at 2018-09-07T04:15
at 2018-09-07T04:15
By Agatha
at 2018-09-07T07:42
at 2018-09-07T07:42
By Kama
at 2018-09-10T07:43
at 2018-09-10T07:43
By Olive
at 2018-09-13T08:16
at 2018-09-13T08:16
By Genevieve
at 2018-09-16T03:06
at 2018-09-16T03:06
By Kristin
at 2018-09-20T11:02
at 2018-09-20T11:02
By Daniel
at 2018-09-20T17:28
at 2018-09-20T17:28
By Leila
at 2018-09-23T22:32
at 2018-09-23T22:32
By Noah
at 2018-09-28T02:48
at 2018-09-28T02:48
By Emma
at 2018-09-29T03:49
at 2018-09-29T03:49
By Isabella
at 2018-10-01T18:40
at 2018-10-01T18:40
By Catherine
at 2018-10-03T15:40
at 2018-10-03T15:40
By Victoria
at 2018-10-04T22:56
at 2018-10-04T22:56
By Odelette
at 2018-10-09T05:26
at 2018-10-09T05:26
By Thomas
at 2018-10-13T09:56
at 2018-10-13T09:56
By Dorothy
at 2018-10-16T02:00
at 2018-10-16T02:00
By Daph Bay
at 2018-10-20T01:46
at 2018-10-20T01:46
By Ula
at 2018-10-22T14:42
at 2018-10-22T14:42
By Kama
at 2018-10-22T23:47
at 2018-10-22T23:47
By Jacob
at 2018-10-23T13:18
at 2018-10-23T13:18
By Dinah
at 2018-10-27T23:00
at 2018-10-27T23:00
By Odelette
at 2018-10-31T13:37
at 2018-10-31T13:37
By Mia
at 2018-11-02T05:17
at 2018-11-02T05:17
By Tracy
at 2018-11-04T08:27
at 2018-11-04T08:27
By Ida
at 2018-11-05T19:43
at 2018-11-05T19:43
By Lauren
at 2018-11-09T09:26
at 2018-11-09T09:26
By Anonymous
at 2018-11-10T14:31
at 2018-11-10T14:31
By Olive
at 2018-11-14T10:59
at 2018-11-14T10:59
By Jacky
at 2018-11-16T22:47
at 2018-11-16T22:4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1-18T07:13
at 2018-11-18T07:13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1-18T10:12
at 2018-11-18T10:12
By Joseph
at 2018-11-23T00:36
at 2018-11-23T00:36
By Daph Bay
at 2018-11-25T10:14
at 2018-11-25T10:14
By Sierra Rose
at 2018-11-30T06:38
at 2018-11-30T06:38
By Leila
at 2018-12-04T18:07
at 2018-12-04T18:07
By Skylar Davis
at 2018-12-09T15:19
at 2018-12-09T15:19
By Agatha
at 2018-12-12T16:59
at 2018-12-12T16:59
Related Posts
兩岸電影展PTT專屬快閃福利試片
By Agnes
at 2018-05-21T14:39
at 2018-05-21T14:39
死侍2那扇門後面有誰?
By Ula
at 2018-05-21T14:35
at 2018-05-21T14:35
狗狗動畫電影旺 犬之島毛孩總動員6月上映
By Rachel
at 2018-05-21T13:38
at 2018-05-21T13:38
星戰外傳最想看哪位的外傳
By Bethany
at 2018-05-21T13:21
at 2018-05-21T13:21
預告片 拷問才知道自己是機器人(魔鬼終結者4 未來救贖)
By Genevieve
at 2018-05-21T13:15
at 2018-05-21T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