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宮崎駿來拍地海好嗎?吉卜力的最大危機 - 電影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07-02-16T04:50

Table of Contents


先提醒你, 與創作者相較, 評論家是十分安全的了. 但我從來沒見過一個還沒看
過作品本身, 就可以根據 "耳聞....問題" "原書作者不太高興" "許多日本評
論" 就判作品死刑的. 先不說讓那麼多人代替你下判斷是不是好事, 假如你有意
識到自己的意見是會影響別人的, 那麼對自己多一點要求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更
何況這要求不過是看看作品本身, 別單單讓自己的腦袋成為別人意見的跑馬場而
已.

接下來是正題.

我覺得你混淆了兩件事: 一是吉卜力的繼承人問題, 一是宮崎駿的創作方向的問
題. 但是你在談論這問題當中卻根本忘記了吉卜力的本質.

讓我先問這個問題: 為什麼吉卜力一定要永續經營下去?

宮崎駿的作品是吉卜力的精華和核心, 這一點應該沒有疑問. 這些電影也是毫無
疑問的 "作者電影" . 假如你有看那篇鈴木比較迪士尼和吉卜力的文章, 就知道
這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和理念. 迪士尼的作品是集體的成績, 只要有
資金和人才就可以一部部的拍, 但吉卜力是這樣嗎? 宮崎駿的才華才是吉卜力能
獲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迪士尼, 甚至 PIXAR 是許多人創意的結晶, 我也很喜歡
這樣的作品. 但無可否認的,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充滿著他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
這是不可能被繼承或複製的. 這就如同影史上的大導演如費里尼, 柏格曼或塔可
夫斯基一般, 別人或許能模仿他們的風格, 但不可能創造出一樣的世界. 我相信
每個熱愛宮崎駿電影的朋友一定能體會這點的. 這樣的作品在好萊塢重視成本與
效率的環境下是不可能產生的, 吉卜力的工作方式和目標正合宮崎駿的需求.

動畫不是一個人可以做的, 這是為什麼宮崎和鈴木需要一個工作室來彙集人才;
但是, 光有人力也是沒用的, 人才容易找, 但天才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是吉卜力
很幸運地有了宮崎駿才會這麼成功, 而不是反過來.

那麼, 假如有一天宮崎駿停下了他的畫筆, 吉卜力怎麼辦?

就一個影迷的角度, 我會說隨緣. 從事實的角度, 除非吉卜力改變只製作 "作者
電影" 的經營模式, 那他們只能期待下一個天才出現, 強求不來. 近藤喜文的去
世實在是大損失. 從 "側耳傾聽" 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和宮崎駿, 高[火田]勳的
風格是不一樣的 (比較接近後者就是) , 真的讓他當繼承人, 我們很有可能可以
看到吉卜力的新生, 甚至另一個榮景.

或許有人要問: 這麼大一間工作室的成敗都繫於一個人和 "運氣" 不是太危險了
嗎?

我要說: 你以為從事藝術不是件危險的工作嗎? 傾全力的作品很有可能一敗塗地
. 吉卜力的經典作品也是在 "畫完一部賣座作品才有錢畫下一部" 的艱困環境下
產生的. 既然這是他們的理念, 那我覺得與其只能推出一些不好不壞的平庸作品
, 那還不如倒掉的好.

宮崎吾郎是不是他們期待的繼任人? 說實在言之尚早. 藝術界不是沒有大器晚成
的例子的.

從這樣的本質去看吉卜力目前的處境就很清楚了: 說危機的確是危機. 但他們是
如此要求自己, 別人也是以這樣的高標準去期待他們的. 以他們的功力, 選擇一
些四平八穩的劇本, 推出一些在標準以上的作品是不難的. 但, 這就是你我對吉
卜力的期待嗎?

最後是一點意見, 無關宏旨:

※ 引述《totoroJack (Very End of World)》之銘言:
: 百瀬義行的短片拍得還不錯,2002年與電音團capsule合作的短片三部曲
: "ポータブル空港"(portable機場)很有趣很時尚,但他也沒當過長片的監督,
: 其他的幾位意欲栽培的監督又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都引發了出走潮:
: 現在大紅的時をかける少女 / 跳躍吧!時空少女監督細田守原來是移動城堡的監督,在案子進行中發生了很多溝通不協調的問題,宮崎駿完全是揮淚斬馬驥的狀態
: 下把細田守給解職了(一說陣前換將是移動城堡表現不佳的主因);
: 還有曾在魔女宅急便擔任助理演出的片渕須直也離開了(後來到STUDIO 4℃去了,最新作電視版"BLACK LAGOON"
: 獲得不少好評);
: 原訂的後繼者近藤喜文47歲就英年早逝;
: 茄子 アンダルシアの夏 / 茄子安達魯西亞之夏(台灣由普威爾代理)的監督高坂希太郎
: 雖然號稱"宮崎駿的第一入門弟子",但他現在又不是吉卜力的一份子;
: 男鹿和雄、田中栄子、山本二三這些當今日本美術界屬一屬二的巨匠也都離開吉卜力了,
: 頂多是彼此間還有自由合約,但都是case by case的合作...
: 這是怎麼了?大家為什麼都爭先恐後離開吉卜力了?

這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 假如這些人是因為宮崎駿的作風無法一展所長, 那離開
正是他們應該做的, 這樣作為動畫迷的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些 "好評" 的新作品
. 壓抑自己留在吉卜力, 其實對他們或對吉卜力都不是什麼好事的.

: 宮崎駿與高畑勲兩個老人與一個菜鳥,兩個半監督竟然要撐起一間在海內外這麼有名的動
: 畫工作室,現在的吉卜力真的用"危在旦夕"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更多的是從外界來的冷
: 潮熱諷,八卦雜誌,動漫論壇,不間斷地討論著宮崎駿獨斷的經營手法是多麼地殘害著人
: 才的創意,66歲高齡的他本身是否江郎才盡也是熱門的話題。最後,"在宮崎駿羽翼下的
: 吉卜力,是養不出任何後繼者的",庵野秀明這番話聽來刺耳,但我們不能不說真是一針
: 見血。

見在哪裡? 近藤喜文的意外去世也要把帳算在宮崎駿身上?

: 我看到有些人說,如果宮崎駿來拍就不會這麼爛了,問題是,真的嗎?移動城堡比起輕鬆
: 幽默的原作差異頗大,事實上它還比較像地海戰記,有"名"與"實"的差距(老太婆與少女)
: ,有正與反的調和,可是我們看看移動城堡變成什麼樣子?這正是近年宮崎駿的問題:過
: 多的資訊量塞在一部兩小時電影裡,魔法公主是這樣,移動城堡也是這樣,這兩部片的結
: 尾都彷彿可以看到,宮崎爺爺說教到近乎口齒不清的地步,連口水都噴出來了(刀斧痕跡
: 太過明顯),最後西哩呼嚕莫名奇妙地完結了。這樣的宮崎駿作品,難道就不會獲得惡評
: 嗎?

哇, 這就是你說的 "充滿感情.....不作正式的評論" 啊. 在我看來還真少看到
罵得這麼毒的批評呢 :P

你說的其實不大清楚. 我請問一個問題好了: 為什麼 "資訊量太多" "說教" "
刀斧痕跡太重" 這三者會是同一件事, 或者有這麼密切的關聯呢?

: 吉卜力的好評作品都有個慣例:他的故事勢必是簡單易懂的,這是因為宮崎駿這些早期動
: 畫製作者,都習慣使用畫面來表達感情,"龍貓"裡的龍貓一句話都沒講,他只有簡單的動
: 作去表達一個自然生物的想法,魔女琪琪的魔法消失了,鏡頭只一直拍她上上下下跌跌撞
: 撞地試飛,最後什麼也沒說地就恢復法力了,這一切都只有畫面帶過,沒有什麼台詞。因
: 為這才是動畫的真正力量,不然讀者去看小說不就成了,但如此一來故事也就不能太過峰
: 迴路轉,因為要保留時間表現劇中人的感情反應,透過這些日常生活的動作,觀眾才能瞭
: 解它們在無言中想傳達什麼,才能更進一步地體會,並站在與他們相同的思考立場。

請問 "風之谷" 算不算你所謂的 "好評作品" ? 它 "簡單易懂" 嗎? 它有沒有
"資訊量太多" "說教" "刀斧痕跡太重" 等等問題呢? 再請問 "神隱少女" 是
不是你所謂的 "江郎才盡" 的宮崎駿作品呢? 它的故事 "簡單易懂" 嗎?

特意忽略每部作品的差異, 去推出一個 "早期" "後期" 的差異的結論是過度
簡化了. 一般大概都會認為倒數第二部 "神隱少女" 就算不是他作品的顛峰,
恐怕也是屬一屬二的扛鼎之作吧, 不知以你的時間論推起來, 神隱少女有沒有
他後期的毛病呢?

不單藝術創作本身就不是總是成功的, 藝術家對每部作品可也都有不同的設定
目標. 在我看來沒有兩個宮崎駿, 從漫畫 "風之谷" 開始, 他的作品就不曾 "
簡單易懂" 過, 連最通俗清新的幾部都是如此, 永遠有一些絃外之音讓人追索
只是畫面效果和劇情的流暢度足以讓人忽略它罷了.

如果說, 上面這段提到的宮崎駿電影的特質足以讓一些不仔細看的人把它看得
太簡單, 那麼很諷刺地, 這個特質也讓一堆影評喪魂落魄地拼命在他的作品中
找尋 "微言大義" , 把一些原本不是宮崎駿創作意旨的東西強加在他的身上.

拿 "魔法公主" 來說好了, 你說在片尾 "宮崎爺爺說教到近乎口齒不清的地步
,連口水都噴出來了(刀斧痕跡太過明顯),最後西哩呼嚕莫名奇妙地完結了"
? 不知你說的是阿席達卡和桑一起將鹿神的頭還給他的一幕呢? 還是最後綠草
重生的那幕? 無論是哪裡, 我怎麼看也看不出哪裡有 "說教到近乎口齒不清的
地步" , 我也看不出 "刀斧痕跡" 在哪裡?

對我而言這一段劇情是十分自然流暢的. 為什麼會獲得 "惡評" 呢? 我唯一能
想到的是: 一堆評論家拼命地想找出鹿神化成螢光巨人, 阿席達卡受到的詛咒
, 兩人將頭奉還.....的 "寓意", 最後得到結論了: 啊, 原來是環保. 然後他
們蹙眉了: 說教意味太重.

但這是他們的問題還是宮崎駿的問題? 宮崎駿在哪裡 "說教" 了? 故事裡可有
像漫畫版 "風之谷" 一般, 最後在陵墓那些 "生命是在黑暗中閃爍的光" 一類
, 令人敬畏又感到頭昏的長篇大論?

假如這些評論家找不出來, 但又隱隱約約覺得主題是 "環保" , 那正是針對這
些評論家的反論----這不是證明了沒有什麼 "刀斧痕跡" 嗎?

: 基於這種觀點,我甚至可以說,一開始選擇地海就是失敗的。地海的台詞不多,很多是意
: 象上的概念,但是它想表達的意念又不是那麼單純可以表達出來的,在兩個小時裡光要傳
: 達名實之分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近年來的宮崎駿都不太可能處理這樣的資訊量,這可能
: 更遠超出於初執導演筒的吾朗能力之上,非常地吃力不討好。我覺得至今日本動畫界上,
: 要處理像地海這樣的故事,除了今敏外不做第二人想,因為他一直非常喜歡這種現實與幻
: 想,真實與虛假兩種極端力量拉扯的故事, Perfect Blue是,千年女優的如戲人生亦是
: ,電視版的妄想代理人更是,最新的盜夢偵探也是這種類型,今敏又擅長處理複雜交錯的
: 故事線類型,交給他拍也許會有不錯的成績。

這裡我又看不懂了. 既然難傳達的是 "意象上的概念" 為何 "擅長處理複雜交錯
的故事線" 的今敏會弄得好?

另外提一點無關的: 你把原作或原作家看得太重了. 塔可夫斯基改編 "依凡的少
年時代" "飛向太空" 時都是受到原作者或原著的粉絲攻擊的. 但這無損於電影
的地位.

其實我有點懷疑所謂 "地海想表達的意念" 也是你強加在吾朗身上, 然後說他沒
有表現出來的. 老實說----對 "魔法城堡" 或 "地海" 都一樣----你有沒有想過
你覺得重要, 想表現的未必是宮崎父子覺得重要, 想表現的?

: 我們來看看宮崎吾朗這個人,作為經營者,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吉卜力是一塊大寶藏,擺
: 脫過去保守封閉的宣傳手法又有何不可?光看三鷹吉卜力美術館的經營成績,宮崎吾朗是
: 有某種程度的經營手腕的。但作為創作者,他似乎不能夠把他的想法濃縮聚集起來,強烈
: 地灌輸給觀眾,反而迷失在誇張混亂的視覺畫面之中,許多日本評論都提到"論點模糊""
: 敘述不清"這一點,我想"把故事說得清楚",這是一個動畫監督,一個電影導演最重要也
: 最基礎的概念,宮崎吾朗還需要很大的努力。

畫面是畫面, 論點是論點, 敘述是敘述, 把這三者分清楚. 或是你覺得有關聯提
出 "如何關聯" 的證明, 也是一個負責任的評論者的基本功. 更奇怪的是既然你
沒看過, "誇張混亂的視覺畫面" 從何而來? 你覺得這也只要看看評論就知道,
不用自己用眼睛去看?

: 我還沒看地海戰記,但我已經承認這是失敗的作品,但我勢必會進戲院看一次、兩次,我
: 想知道它的問題所在,試著找出它殘存的意義,"子不嫌母醜",我是抱著濃厚的舊情去看
: 地海戰記的。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07-02-21T04:00
推~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7-02-25T21:00
推一個...我和朋友去看時,朋友特別注意到地海的建築很用心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07-02-26T10:50
前面也有人提到他的打鬥畫面不錯(這我倒沒注意到)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7-02-26T21:32
只是有點可惜那些片段在經驗不足的情形下沒做到妥善的運用
Mia avatar
By Mia
at 2007-03-02T03:57
而經驗是需要累積的,就看宮崎吾朗能不能渡過這次的壓力了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07-03-04T14:05
這篇不錯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07-03-07T04:17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7-03-07T17:48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07-03-09T19:37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7-03-11T15:34
感謝推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7-03-14T08:56
我推這篇!!!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7-03-16T08:32
推 評論一部電影最起碼要先看過嘛...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7-03-20T14:01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7-03-24T11:42
大推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07-03-28T04:25
先END,晚點看。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07-03-29T16:52
你在不知不覺中放了大絕...= =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07-04-02T00:27
Push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07-04-03T09:59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07-04-03T20:42
Pu~~~~sh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07-04-08T16:56
很中肯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07-04-11T08:02
揮淚斬馬"謖"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7-04-14T15:23
推這篇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07-04-15T10:55
推推~~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7-04-16T07:35
推~~客觀+中肯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07-04-19T19:51
推~這篇~中肯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7-04-23T07:32
我不覺得前文把原作看太重了 要偏離原作就要改得好啊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7-04-24T14:42
中肯,分析得很有調理
唔,前文作者還沒看過改編就就直接惡評阿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7-04-26T16:59
好文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07-04-28T14:43
推一個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7-05-01T07:40
好文 推!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07-05-02T15:54
推,講得太中肯了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5-06T13:21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7-05-09T14:22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7-05-11T00:46
中肯好文 大推!!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7-05-14T22:58
中肯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07-05-16T16:46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7-05-21T08:16
推!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07-05-26T00:44
發覺推過這篇...朝聖一下

浴血大魔王?慈善老爺爺? - 宮崎駿的兩面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07-02-16T00:56
這是一篇去年一月的文章,有點久了 不過我覺得身為吉卜力的愛好者 關於宮崎駿的創作理念 以及他這個人的思考模式 實在有必要澄清一下 因為目前台灣的廣告與大眾的概念裡 宮崎駿都只是一個無害的和藹老爺爺罷了 事實上呢?? 原文與 ...

地海戰記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07-02-15T22:39
可以瞭解為何宮崎駿如此說:「一旦當上導演,就是一個藝術家,必須面對很殘酷的結果 ,都會有人攻擊你」 宮崎駿大力反對宮崎吾朗當監督,甚至跟鈴木敏夫說:「沒關係,我做到死也沒關係。但 不要讓我的兒子當導演。因為只要一天當導演,不管你的作品是成功還是失敗,一輩子都 會跟著你!」 淺談地海戰記: 一、 人物 ...

《惡靈戰警》二三感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7-02-15T21:35
下文大概把情節都講完了....... 不過也沒什麼好隱瞞 總之 慎入 ============================ 《惡靈戰警》Ghost Rider 下面一個電影畫面:一臉衰小之測速警察躲在無人的公 路邊,望著遠方蜿蜒的道路,然後他舐唇舉起測速槍, 對準背光路的那一頭一路蜿蜒而 ...

讓宮崎駿來拍地海好嗎?吉卜力的最大危機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07-02-15T14:54
原文與劇照請參照:http://totorogo.dyndns.org/?p=293 請任意轉載,但請別忘了告知原作者,謝謝。 這篇文章我一直很想寫,今天網友又問起這個問題,一時心神激盪,寫了一些想法。 and#34;地海戰記出了什麼事?and#34; 我早在06年就耳聞地海的問題,我也 ...

〔心得〕竊聽風暴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7-02-15T11:47
~一個宅男被發好人卡,與感謝狀的故事~  有劇情!!!!!!   看完本片,不禁感嘆,還好生(身)在這裡,要不然像我這樣的 阿宅,在東德是過著如何苦悶的日子。 不少人覺得衛斯勒長得像凱文史貝西,我倒認為他有艾德哈理遜 〔絕地任務〕,特別是〔大敵當前〕德軍狙擊手的氣質,沉靜的 表情,喜怒哀樂不形於色,炯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