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與抗議──觀《為愛朗讀》 - 電影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0-06-19T15:21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riterou/10049289

標題:贖罪與抗議──觀《為愛朗讀》

內文:

(一)德國小說改編

電影《為愛朗讀》原著書名《我願意為你朗讀》,德國作家「徐林克」所著,此書英文版在美國推出後,立刻成為第一本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曾經執導英國女作家吳爾芙傳記電影《時時刻刻》的「史帝芬戴爾卓」,進而將此書拍成電影,對於女性內心情慾掙扎的情境表現,以及運鏡、音樂和氛圍的掌握度,都大受好評;女主角「凱特溫絲蕾」更以激情、精湛、令人動容的演出與詮釋,榮獲二○○九年奧斯卡影展最佳金像獎,可謂實至名歸。

(二)愛情與時代的悲劇

此片以過去與現在數個時段,交叉敘述,條理分明,剪接手法頗為出色。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未久的德國,十五歲的中學生麥可罹患猩紅熱,在街邊病倒,被年長二十來歲的美麗車掌漢娜所救。病癒後,他親自去跟漢娜道謝,著迷於漢娜成熟之美,一再前往,有了肌膚之親。漢娜喜歡麥可朗讀世界名著給她聽,麥可亦難以自拔,兩人同時耽溺於歡愉的性愛關係中,共享許多快樂時光,使麥可擁有一個極其難忘的、永恆的夏天。直到漢娜因表現良好,被升職為文書,她卻悶悶不樂,反而與麥可發生齟齬。有一天,漢娜突然不告而別,留下了麥可滿腹的疑惑和心碎。

多年後,麥可成為法律系高材生,當他跟隨教授到納粹戰犯法庭旁聽,赫然發現被告竟是許久不見的漢娜。在抽絲剝繭的審判過程中,逐漸揭開漢娜神秘的過往。原來,漢娜在二戰期間,曾任德國納粹奧茲維區集中營守衛,每天奉命篩選數十名猶太人進入毒氣室,以免營區無法容納不斷增加的囚犯。她選擇的對象多為女生,且要求替她朗讀文章,只是這些為她朗讀的人反而提早遭到毒死。後來,一場教堂大火中,漢娜為免囚犯脫逃,乃將教堂大門反鎖,致使三百位猶太人燒死在裡頭。戰後,倖存者著書指控,使她和其他同事成為日後審判庭上的戰犯。昔日守衛夥伴們不承認
罪行,至於事後共同商議書寫簽名的呈閱報告,一致推說是漢娜指使及主筆,令漢娜為之心寒。其實只要漢娜否認罪行,表示自己是文盲,即證明她絕非主謀,當可從輕量刑,但不識字對漢娜而言,十分自卑、羞愧,是不能說的秘密,因此她選擇繼續保守秘密,索性由一己承擔所有罪責,乃遭判「終生監禁」。這樣的人,這樣的漢娜,是十惡不赦的戰犯?或者只是個盡忠職守、為求溫飽的守衛?「道德∕不道德」、「罪∕罰」於焉形成對立的哲學命題,令人深思反省。

麥可獲知漢娜不識字,極為同情,但他尊重她的決定,並未告知教授或法官真相。也因為難忘漢娜的這一段情,麥克始終無法打開心門接納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女兒。離婚後,麥克想起獄中的漢娜,這位初戀情人,那段為愛朗讀的美麗時光,便把家裡一冊冊文學作品,錄為卡帶,不斷寄給漢娜;漢娜這才知道,麥可早就發現自己是個文盲的秘密。有些難堪的漢娜下定決心,利用聽錄音帶,自修認字與書寫,漸漸能以簡單的文字與麥克通信。雖然在獄中學會了閱讀,彌補了人生最大的缺憾,個性堅強的漢娜此後卻變得軟弱了。

服刑滿二十年,漢娜獲得假釋,即將出獄。舉目無親的漢娜僅有麥可相助,出獄前,麥可終於與滿頭白髮、憔悴蒼老的漢娜見面了,麥可感慨萬千,問漢娜,這些年有無想起戰前種種?漢娜答,人死不能復生,過去無法改變,她不去想。麥可聞之無言,冷淡以對。可是,漢娜根本不想出獄再去面對世人的指責,麥可去接漢娜出獄時,漢娜已自殺身亡,結束六十餘年的一生,麥克傷心難抑,禁不住痛哭失聲。漢娜留下遺書,託麥克將其存款轉交當年集中營倖存的受害人或相關機構,並祈求寬恕。麥克把漢娜葬在當年一起騎單車前往的教堂旁,親至美國紐約達成漢娜遺願,也打
開心門,在漢娜墓前,跟女兒敘說自己與漢娜的往事,消弭了父女之間原本的隔閡,讓觀眾在感傷之餘,心頭泛起一絲暖意。

(三)反省、贖罪及抗議

《為愛朗讀》除了「凱特溫絲蕾」之外,還有《英倫情人》男主角「雷夫費恩斯」演出麥可的成人角色,由他來擔任敘述者;導演也找到年輕演員大衛克羅斯,擔綱演出學生時代的麥可,俊秀中帶些憂鬱,相當符合這個角色的氣質,使觀眾更有深刻感受。

電影中,最令人深思的是,法官質問漢娜,為何篩選數十名猶太人進入毒氣室?漢娜並無悔意,答道,不這麼做,床位會不夠。繼而又問,何以在數百條人命與工作職責之間,選擇了後者?認應盡忠職守的漢娜反問法官,要不然你認為該怎麼辦?這似乎荒謬可笑,卻讓人感受到,大時代中的小人物之無奈與悲哀。當然,漢娜坐牢二十年,於出獄前夕決定放棄自己,雖是一種反省及贖罪的行為,但對於這個宣稱「公平正義」的世界而言,無疑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吧!

可議的是,《為愛朗讀》故事背景在德國,人物也都是德國人,然而電影中說的都是英語,不知德國人看了做何感想?如同以中國為背景的《末代皇帝》,人物說的也幾乎都是流利的英語一樣,即使是精心拍攝的經典名片,但觀之總有說不出的彆扭,誠為美中不足之處。※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0-06-22T12:30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這個感覺 雖然我只看了電影版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0-06-22T19:06
不過我覺得為愛朗讀在明批德國人的冷漠時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0-06-22T23:45
也有點暗諷部分猶太裔得理不饒人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0-06-27T14:16
因為要大家對女主角同情 就說成被環境洗腦但本性不壞之類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0-06-30T03:33
自殺應該是因為michael,不是不想出去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0-06-30T16:04
原諒別人不是那麼簡單, 以前討厭一個同學, 現在對他從事的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0-07-05T05:17
的工作, 或和他從事同工作的人都會有莫名厭惡~~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0-07-10T04:01
我不懂為何漢娜初監禁時,麥可原欲探望卻又回頭。反而回宿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0-07-10T06:00
舍找女同學嘿咻,完事後卻又選擇一個人獨處,是在尋求心靈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0-07-11T05:37
慰藉,還是純粹想滿足生理上的需求?(年少與漢娜相遇相同)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0-07-15T13:05
樓上的問題 我也想知道!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0-07-18T22:53
就爛片啊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0-07-23T07:09
回樓樓上,小說裡有詳盡描述此段男主角內心轉折,事實上他
還是對漢娜有很深的一份感情在,畢竟那是他的初戀,然而背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0-07-26T07:09
負著德國人的集體罪惡感,他又無法說服自己去找漢娜,因此
藉由和其他女孩的性愛關係來麻痺自己。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0-07-29T01:32
麻痺對漢娜的感情,直到漢娜在獄中8年後首次記錄音帶給她
也開始自私的延續和漢娜之間關係的存在。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0-07-29T20:19
至於年少時和漢娜的性愛則象徵他們愛的激情火熱,尤其肉體
關係更讓情竇初開的男主角迷戀漢娜到無法自拔的地步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0-07-31T18:38
感謝樓上的解答啊!這個也是我在看完之後有的疑問

金枝玉葉──從幕前到幕後(上)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0-06-18T22:18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lyo1014/24272264 這一生也在進取 這分鐘卻掛念誰  我會說 是唯獨你不可失去 誰比你重要 成功了敗了也完全無重要 一追再追 追蹤一些生活最基本需要  原來早不缺少 有了你 即使平凡卻最重要          ~摘自《金枝玉葉》主題 ...

跟惡搞認真,不一定會輸-Hot Fuzz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0-06-14T18:28
常聽到一句話「跟他認真你就輸了」。 意指別認真看待那些惡搞的人或言行,否則不但改變不了結果 ,還讓自己的投入顯得多餘。 好萊塢不乏各種惡搞電影,如驚聲尖笑系列、史詩大帝國等。 但惡搞過了頭,笑點往往低級且連帶拉低惡搞喜劇或是黑色幽 默類型片的品質。但爛芭樂裡有時也會有爛得極致的,芭樂王 。譬如英國片,惡搞 ...

網羅『東邪西毒』─從製作概念談起(下)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0-06-10T00:32
圖文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lyo1014/24332704 【王家衛看演員】 (一、)初次合作的: 梁家輝--「我覺得家輝是一個好有『心計』的人。在《射雕英雄傳》小說裡面,好多 人都覺得東邪是一個好飄逸、不受傳統規限的人;但我覺得東邪好保守、好攻心計、驕 傲,而 ...

知新《天龍特攻隊》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0-06-09T11:57
http://tinyurl.com/28y3enh ↑知新圖文網誌版 以下的文字內容含有重雷,為避免削減看電影的樂趣,請自行甄酌。 當這個故事在廿三年 ...

《謎樣的雙眼》:正義與否、愛恨與否、廢死與否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0-06-09T02:00
http://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28997212 《謎樣的雙眼》:正義與否、愛恨與否、廢死與否 文:Tzara   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套廢死論述能夠動搖我 支持台灣應當執行死刑的立場,但這部榮獲今年奧斯卡最 佳外語片的《謎樣的雙眼》,卻稍稍撼動了我的固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