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同志家庭6》我的T媽媽教我的,不是恨 - 同志
By Eden
at 2016-05-07T00:38
at 2016-05-07T00:38
Table of Contents
【報導者】 走入同志家庭6》我的T媽媽教我的,不是恨
https://www.twreporter.org/a/homofamily-documentary
採訪、整理/林韋萱 攝影/吳逸驊
6歲跟著媽媽做陣頭,20歲開始走入社會運動。紀錄片導演黃惠偵,關注移工、土地正義
議題,作品有《八東病房》及《烏將要回家》。這次她拿起攝影機,說起自己「不正常」
的家庭故事。
黃惠偵有個暴力酗酒的父親、有個同性戀的母親,自己則是個連國小都沒畢業的陣頭少女
,從小被貼上各種標籤。曾經痛苦、曾經恨,社會上的「正常」對她來說竟是那麼遙不可
及。
她在成為母親後,才開始跳出女兒的身分,以更跳脫的角度來看自己母親的人生脈絡:一
個徹頭徹尾的獨身主義者,在家庭、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了一條背離自己本質的路。「這
個社會沒有給我們太多空間,成為自己的樣子,」黃惠偵在《我和我的T媽媽》放映後與
觀眾分享。
在這部片子拍攝期間,黃惠偵出席了一場公聽會。一位反對同志婚姻的「母親」,再三重
申為了保護孩子,絕對不能讓同志婚姻合法。會後,黃惠偵在網路上寫下:
「做為一個女同志的小孩,我的確有著非常痛苦的成長經驗。然而那痛苦並不是因為我的
母親是同性戀,而是因為其他人的歧視;就像公聽會中站在發言台上神情激動、緊蹙眉頭
,誓言一定要保護孩子健康安全成長那樣的人。
我相信他們想保護孩子的心,如果那天他們真的願意多了解同志家庭,讓孩子們可以在身
心健全的環境中成長,我也會願意幫忙。是的,儘管你們教我歧視仇恨我的母親,並對我
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但我不會計較那些,因為我的同志母親教我的,不是恨。」
以下是黃惠偵接受《報導者》專訪紀要,以第一人稱表述:
我媽是變態?
我以前真的以為,每個媽媽都有要好的女朋友。直到我11歲,天安門事件那年,我才聽到
其他長輩聊天,說我媽媽是同性戀、是變態、不正常。那時候心裡響了一聲很大的雷,懷
疑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我不敢多問,只能自己去找證據。我看了電視、報紙,看了書,
都剛好在驗證長輩們講的那些話:「同性戀是疾病、不正常」。
我的爸爸喝酒、家暴、賭博,我們都希望他最好不要在家。我一直有感覺我媽有天會逃走
,我一直在等那天,很擔心她只帶我妹妹逃走,沒帶我走。
逃走的那天,是個尋常午後。我媽逃得很倉促,沒想過帶小孩逃走需要做哪些準備。因為
戶口名簿沒帶走,我不能報戶口也不能上學。我媽拜託鄰居朋友帶我們去學校念書,想要
蒙混過去。但因為我三天兩頭要做陣頭,上學情況很不穩定,所以後來就沒繼續上學了。
我的身上帶有很多標籤。除了我媽是同志外,我們家也是做「牽亡」的(牽亡:民俗喪葬
禮儀中,牽引亡魂的儀式)。做陣頭的在這社會上一直都沒有好的地位,外界總覺得你是
中輟、不學好、逃家、飆車、吸毒的小孩,才會在陣頭這個行業。好像這社會認定的「正
常」,在我身上都沒有。
1998年,有個紀錄片導演來拍攝青少女做牽亡的議題,我才第一次知道什麼是紀錄片。也
因為科技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購買攝影機,我決定要買一台,我想自己講自己的故事。
《我和我的T媽媽》是我第一次拍這麼親近的家人。訪談過程中,讓我最驚訝的,就是我
媽結婚的原因。我一直以為她是被家人嫁出去的,後來才知道,我媽是因為跟她當時的女
朋友吵架。賭氣之下,兩個人都跑去結婚。
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我本以為我家沒有「櫃子」(櫃子:指對於同志身分的隱藏)。因
為我媽媽交女朋友從沒對家人隱瞞,常把女朋友帶回家,有的女朋友跟我媽吵架,還會打
電話跟我舅舅告狀。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家是沒有櫃子的。一直到拍攝的時才發現,我們
家還是有櫃子,只是櫃子裡的人不是我媽媽,而是我媽的家人。影片中很經典的一段,就
是我訪談親戚一連串的問題,但是只要問到:「你知不知道媽媽喜歡女生?」他們都稱說
:「不知道」然後轉移話題,直接從攝影機前面離開。我一些同志朋友看到這段就很有感
觸:當你打起勇氣要出櫃,周邊的人反而沒辦法接受。(*)
我印象中,媽媽交了10個左右的女朋友,但我媽的朋友都說她至少交過20個。媽媽因為送
女友們金飾、玉鐲,把家裡的錢都花光了。很多跟我們一樣做陣頭的人,房子都是一棟棟
的買,因為這行都是現金收入,又不用繳稅。但我到二十幾歲時才發現,我媽不僅沒有儲
蓄,還有負債。
站在不是家人的角度看她,會覺得這個人真的好自由喔!對她來說,人生應該是單純的,
如果不是遇到這一連串的鳥事……。
老娘天生就是這樣,不需要有人來認同
年輕的時候,我對我媽不只是埋怨,而是恨!會覺得為什麼我不能跟其他人一樣?會覺得
媽媽就應該要有媽媽的樣子。
生孩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折,在這之前,我都是用女兒的角度在看我媽。生了孩子
以後,我才去思考,我媽這個人,她在生我之前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她想要什麼樣的人
生?她所處的是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無奈?
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女生年紀到了就得出嫁,不然神主牌位就不能擺在家裡。影片中沒
有剪進去的一段是,我問我媽:「假設你當初嫁的,是會工作賺錢好好養家的『正常人』
,那你還會去喜歡女生嗎?」她說不會,她會選擇跟其他正常人一樣,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我當下聽到很難過,想說:天啊!為什麼我們要為了過得比較輕鬆,而不去成為你真正
的樣子。
我們一個資深剪接師看了影片後說:「你媽根本就是爸爸!」這也是我拍這片最大的學習
,本來就不應該期待她是一般想像的溫柔的媽媽。她不應該走入婚姻,也更適合一個人自
由的過日子。
有次我帶她去參加同志遊行,本來想說她會有被認同的感覺。但她才逛了一下就想回家打
牌了,我發現她根本不需要別人認同,她就是一副「老娘天生長出來就是這樣,不需要有
人來認同」的模樣。這才是理想狀態,每個人本來就不需要透過一個遊行來呼喊或尋求認
同。
很多看完《我和我的T媽媽》的人說,覺得影片並沒有太多呼籲同志平權的內容,只是我
跟我媽的和解。對我來說,這部片不是去爭取同志婚姻平權,而是去爭取每個人,在不傷
害別人的情況下,能活出自己樣子的自由。
====
1.這整個以同志家庭為主的系列報導共有6篇,外加一個互動圖卡。
想多瞭解同志家庭,
自己想生小孩,或是已經有小孩的捧油,
強力推薦。
報導者:同志家庭與他們的孩子
https://www.twreporter.org/a/homofamily-content
2.《我和我的T媽媽》全省巡迴
https://goo.gl/oJ45Qc
據說未來還會有長版的。
*.LGBT四板聯合徵文:那些年經歷的恐同
https://www.ptt.cc/bbs/lesbian/M.1461986952.A.900.html
--
彩虹大道 https://www.facebook.com/rainbowblvd
--
https://www.twreporter.org/a/homofamily-documentary
採訪、整理/林韋萱 攝影/吳逸驊
6歲跟著媽媽做陣頭,20歲開始走入社會運動。紀錄片導演黃惠偵,關注移工、土地正義
議題,作品有《八東病房》及《烏將要回家》。這次她拿起攝影機,說起自己「不正常」
的家庭故事。
黃惠偵有個暴力酗酒的父親、有個同性戀的母親,自己則是個連國小都沒畢業的陣頭少女
,從小被貼上各種標籤。曾經痛苦、曾經恨,社會上的「正常」對她來說竟是那麼遙不可
及。
她在成為母親後,才開始跳出女兒的身分,以更跳脫的角度來看自己母親的人生脈絡:一
個徹頭徹尾的獨身主義者,在家庭、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了一條背離自己本質的路。「這
個社會沒有給我們太多空間,成為自己的樣子,」黃惠偵在《我和我的T媽媽》放映後與
觀眾分享。
在這部片子拍攝期間,黃惠偵出席了一場公聽會。一位反對同志婚姻的「母親」,再三重
申為了保護孩子,絕對不能讓同志婚姻合法。會後,黃惠偵在網路上寫下:
「做為一個女同志的小孩,我的確有著非常痛苦的成長經驗。然而那痛苦並不是因為我的
母親是同性戀,而是因為其他人的歧視;就像公聽會中站在發言台上神情激動、緊蹙眉頭
,誓言一定要保護孩子健康安全成長那樣的人。
我相信他們想保護孩子的心,如果那天他們真的願意多了解同志家庭,讓孩子們可以在身
心健全的環境中成長,我也會願意幫忙。是的,儘管你們教我歧視仇恨我的母親,並對我
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但我不會計較那些,因為我的同志母親教我的,不是恨。」
以下是黃惠偵接受《報導者》專訪紀要,以第一人稱表述:
我媽是變態?
我以前真的以為,每個媽媽都有要好的女朋友。直到我11歲,天安門事件那年,我才聽到
其他長輩聊天,說我媽媽是同性戀、是變態、不正常。那時候心裡響了一聲很大的雷,懷
疑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我不敢多問,只能自己去找證據。我看了電視、報紙,看了書,
都剛好在驗證長輩們講的那些話:「同性戀是疾病、不正常」。
我的爸爸喝酒、家暴、賭博,我們都希望他最好不要在家。我一直有感覺我媽有天會逃走
,我一直在等那天,很擔心她只帶我妹妹逃走,沒帶我走。
逃走的那天,是個尋常午後。我媽逃得很倉促,沒想過帶小孩逃走需要做哪些準備。因為
戶口名簿沒帶走,我不能報戶口也不能上學。我媽拜託鄰居朋友帶我們去學校念書,想要
蒙混過去。但因為我三天兩頭要做陣頭,上學情況很不穩定,所以後來就沒繼續上學了。
我的身上帶有很多標籤。除了我媽是同志外,我們家也是做「牽亡」的(牽亡:民俗喪葬
禮儀中,牽引亡魂的儀式)。做陣頭的在這社會上一直都沒有好的地位,外界總覺得你是
中輟、不學好、逃家、飆車、吸毒的小孩,才會在陣頭這個行業。好像這社會認定的「正
常」,在我身上都沒有。
1998年,有個紀錄片導演來拍攝青少女做牽亡的議題,我才第一次知道什麼是紀錄片。也
因為科技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購買攝影機,我決定要買一台,我想自己講自己的故事。
《我和我的T媽媽》是我第一次拍這麼親近的家人。訪談過程中,讓我最驚訝的,就是我
媽結婚的原因。我一直以為她是被家人嫁出去的,後來才知道,我媽是因為跟她當時的女
朋友吵架。賭氣之下,兩個人都跑去結婚。
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我本以為我家沒有「櫃子」(櫃子:指對於同志身分的隱藏)。因
為我媽媽交女朋友從沒對家人隱瞞,常把女朋友帶回家,有的女朋友跟我媽吵架,還會打
電話跟我舅舅告狀。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家是沒有櫃子的。一直到拍攝的時才發現,我們
家還是有櫃子,只是櫃子裡的人不是我媽媽,而是我媽的家人。影片中很經典的一段,就
是我訪談親戚一連串的問題,但是只要問到:「你知不知道媽媽喜歡女生?」他們都稱說
:「不知道」然後轉移話題,直接從攝影機前面離開。我一些同志朋友看到這段就很有感
觸:當你打起勇氣要出櫃,周邊的人反而沒辦法接受。(*)
我印象中,媽媽交了10個左右的女朋友,但我媽的朋友都說她至少交過20個。媽媽因為送
女友們金飾、玉鐲,把家裡的錢都花光了。很多跟我們一樣做陣頭的人,房子都是一棟棟
的買,因為這行都是現金收入,又不用繳稅。但我到二十幾歲時才發現,我媽不僅沒有儲
蓄,還有負債。
站在不是家人的角度看她,會覺得這個人真的好自由喔!對她來說,人生應該是單純的,
如果不是遇到這一連串的鳥事……。
老娘天生就是這樣,不需要有人來認同
年輕的時候,我對我媽不只是埋怨,而是恨!會覺得為什麼我不能跟其他人一樣?會覺得
媽媽就應該要有媽媽的樣子。
生孩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折,在這之前,我都是用女兒的角度在看我媽。生了孩子
以後,我才去思考,我媽這個人,她在生我之前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她想要什麼樣的人
生?她所處的是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無奈?
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女生年紀到了就得出嫁,不然神主牌位就不能擺在家裡。影片中沒
有剪進去的一段是,我問我媽:「假設你當初嫁的,是會工作賺錢好好養家的『正常人』
,那你還會去喜歡女生嗎?」她說不會,她會選擇跟其他正常人一樣,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我當下聽到很難過,想說:天啊!為什麼我們要為了過得比較輕鬆,而不去成為你真正
的樣子。
我們一個資深剪接師看了影片後說:「你媽根本就是爸爸!」這也是我拍這片最大的學習
,本來就不應該期待她是一般想像的溫柔的媽媽。她不應該走入婚姻,也更適合一個人自
由的過日子。
有次我帶她去參加同志遊行,本來想說她會有被認同的感覺。但她才逛了一下就想回家打
牌了,我發現她根本不需要別人認同,她就是一副「老娘天生長出來就是這樣,不需要有
人來認同」的模樣。這才是理想狀態,每個人本來就不需要透過一個遊行來呼喊或尋求認
同。
很多看完《我和我的T媽媽》的人說,覺得影片並沒有太多呼籲同志平權的內容,只是我
跟我媽的和解。對我來說,這部片不是去爭取同志婚姻平權,而是去爭取每個人,在不傷
害別人的情況下,能活出自己樣子的自由。
====
1.這整個以同志家庭為主的系列報導共有6篇,外加一個互動圖卡。
想多瞭解同志家庭,
自己想生小孩,或是已經有小孩的捧油,
強力推薦。
報導者:同志家庭與他們的孩子
https://www.twreporter.org/a/homofamily-content
2.《我和我的T媽媽》全省巡迴
https://goo.gl/oJ45Qc
據說未來還會有長版的。
*.LGBT四板聯合徵文:那些年經歷的恐同
https://www.ptt.cc/bbs/lesbian/M.1461986952.A.900.html
--
彩虹大道 https://www.facebook.com/rainbowblvd
--
Tags:
同志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16-05-11T07:18
at 2016-05-11T07:18
By Joe
at 2016-05-13T15:14
at 2016-05-13T15:1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5-13T19:47
at 2016-05-13T19:47
By Aaliyah
at 2016-05-17T09:15
at 2016-05-17T09:15
By Thomas
at 2016-05-21T17:41
at 2016-05-21T17:41
By Rae
at 2016-05-22T11:06
at 2016-05-22T11:06
By Jacob
at 2016-05-27T06:37
at 2016-05-27T06:37
By Eden
at 2016-05-31T01:24
at 2016-05-31T01:24
By Lily
at 2016-06-02T07:41
at 2016-06-02T07:41
By Ursula
at 2016-06-02T10:43
at 2016-06-02T10:43
By Odelette
at 2016-06-07T07:54
at 2016-06-07T07:54
By Thomas
at 2016-06-09T21:44
at 2016-06-09T21:44
By Frederica
at 2016-06-11T01:30
at 2016-06-11T01:30
By Daph Bay
at 2016-06-15T17:43
at 2016-06-15T17:43
By Rachel
at 2016-06-20T07:33
at 2016-06-20T07:3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6-20T22:35
at 2016-06-20T22:35
By Enid
at 2016-06-25T21:54
at 2016-06-25T21:54
By Tom
at 2016-06-27T10:51
at 2016-06-27T10:51
By Tom
at 2016-06-27T17:28
at 2016-06-27T17:28
Related Posts
P!SCO 吉他手 Rachel與企鵝
By Gary
at 2016-05-05T00:44
at 2016-05-05T00:44
巴黎.我們 番外2(激情篇-中)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5-04T01:14
at 2016-05-04T01:14
透明家庭(transparent) (劇透慎入)
By Aaliyah
at 2016-05-03T21:39
at 2016-05-03T21:39
《新娘向後跑》:le flash ~5月百合祭#2~
By Freda
at 2016-05-03T05:59
at 2016-05-03T05:59
許Elsa一個女朋友吧!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5-02T22:06
at 2016-05-02T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