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攔截受傷的那個人。 - 電影

By Ina
at 2014-12-17T00:15
at 2014-12-17T00:1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loud7556 (Chemical Romance)》之銘言:
: 希望標題沒雷到人,以下劇透大雷。
: 請教一下電影開頭跟中後段,有一個男子跑去拆炸彈,後來被炸傷換膚。
: 從後面演出來看,應該就是尹森霍克?也就是John(Jane)?可是我不知
: 道是不是就等於同一個時空內,存在兩個尹森?因為炸彈客也是他自己
: 沒錯吧?
: 如果我的想法不正確,那被炸傷的尹森又是哪個時期的?
: 熬夜看的,腦袋實在不是很清楚,看完還失眠XD
片頭+辦公室牆上多起爆炸案舊報紙
1960 俄亥俄爆炸案
1968 布魯克林爆炸案
1970 男主角(33歲)阻止爆炸, 但被毀容, 逃回1992 2/21接受治療
1975 3月紐約11000死亡爆炸案(最後一次犯案)
犯罪推理片的前3分之2, 常會滿溢各種誤導.
---------------------------------------------------------------------
看完愛情三部曲, 我曾誤解伊森霍克是個很愛背台詞的演員.
一直到酒吧開始這段, 我才醒悟,
伊森霍克根本就該付錢給片商, 僅僅為了滿足他念台詞的慾望.
還好他在酒吧遇到一個更囉嗦的傢伙
伊森霍克(40)這演員幹了哪些事?
跳1970 11/6 酒吧見John(26)聽故事 [嬰兒=Jane=John]
跳1963 4/3 伊森霍克帶John(26)去見Jane(19) [John=讓Jane懷孕的男人]
跳1970 3/2 伊森霍克(40)發現當年被火毀容的自己就是John(33),崩潰.
[伊森霍克=John]
跳1945 9/13 把偷來的嬰兒(1)送去孤兒院
跳1963 6/24 John(26)離開Jane(19)的最後一次約會
跳1985 8/12 伊森霍克(40)帶John(26)回公司
跳1975 1/7 退休, 利用羅伯森的資料,
1975 3月 大爆炸前一天, 乾洗店殺老伊森霍克(60) [炸彈客=伊森霍克]
1975 3月 大爆炸當日, 伊森霍克(40)炸死11000人
跳1960~1975 陸續犯下數次爆炸案
-----------------------------------------------------------------個人解讀
伊森霍克(40)退休後轉職炸彈客, 第一個爆炸案就是11000紐約大爆炸(而非最終)
第一個任務和最終的任務一樣重要?
多次時空旅行後遺症+差點被燒死的巨大創傷
伊森霍克(40)忘記自己曾是被始亂終棄的未婚媽媽(20)
伊森霍克(40)酒吧那段, 違規進行多次時空旅行, 沒回報局內進行精神修復+失智修復,
再加上弄清楚前半輩子孤獨的真相, 極端的心理狀態造成日後極端的行為.
伊森霍克(40)退休後的每次時空旅行,都沒有局內提供的精神修復+失智修復
老伊森霍克(60)忘記自己年輕時(40)曾在洗衣店槍殺老伊森霍克(60)
[台詞:你知道明天我們會一起幹件大事]
也可能沒忘 [台詞:如果年輕的你殺了年老的我,就不能打破這個循環]
更有可能老伊森(60)已經是神經病, 記憶混亂.
女嬰(1)的未成熟男性生殖器官, 應該是過長的時空旅行(約20年)造成.
這個組織像伊森霍克(40)一樣的幹員不多, 每人時空旅行的次數有限制.
所以羅伯森不是萬能, 所知也有限, 逐漸知道半個真相.
羅伯森認為爆炸犯是伊森霍克(40),
紐約大爆炸是前一天在乾洗店的老伊森霍克(60)所為.
羅伯森不知道老伊森霍克(60)死在乾洗店,
不知道1975年1月7日該退休的那台時光機沒有退休.
羅伯森知道伊森霍克(40)多次違規私下時空旅行,
羅伯森知道1970之前的爆炸案是伊森霍克(40)所為, 這些案子需要時光機器,
懷疑是退休前幹的
---------------------------------------------------------------------------
--
: 希望標題沒雷到人,以下劇透大雷。
: 請教一下電影開頭跟中後段,有一個男子跑去拆炸彈,後來被炸傷換膚。
: 從後面演出來看,應該就是尹森霍克?也就是John(Jane)?可是我不知
: 道是不是就等於同一個時空內,存在兩個尹森?因為炸彈客也是他自己
: 沒錯吧?
: 如果我的想法不正確,那被炸傷的尹森又是哪個時期的?
: 熬夜看的,腦袋實在不是很清楚,看完還失眠XD
片頭+辦公室牆上多起爆炸案舊報紙
1960 俄亥俄爆炸案
1968 布魯克林爆炸案
1970 男主角(33歲)阻止爆炸, 但被毀容, 逃回1992 2/21接受治療
1975 3月紐約11000死亡爆炸案(最後一次犯案)
犯罪推理片的前3分之2, 常會滿溢各種誤導.
---------------------------------------------------------------------
看完愛情三部曲, 我曾誤解伊森霍克是個很愛背台詞的演員.
一直到酒吧開始這段, 我才醒悟,
伊森霍克根本就該付錢給片商, 僅僅為了滿足他念台詞的慾望.
還好他在酒吧遇到一個更囉嗦的傢伙
伊森霍克(40)這演員幹了哪些事?
跳1970 11/6 酒吧見John(26)聽故事 [嬰兒=Jane=John]
跳1963 4/3 伊森霍克帶John(26)去見Jane(19) [John=讓Jane懷孕的男人]
跳1970 3/2 伊森霍克(40)發現當年被火毀容的自己就是John(33),崩潰.
[伊森霍克=John]
跳1945 9/13 把偷來的嬰兒(1)送去孤兒院
跳1963 6/24 John(26)離開Jane(19)的最後一次約會
跳1985 8/12 伊森霍克(40)帶John(26)回公司
跳1975 1/7 退休, 利用羅伯森的資料,
1975 3月 大爆炸前一天, 乾洗店殺老伊森霍克(60) [炸彈客=伊森霍克]
1975 3月 大爆炸當日, 伊森霍克(40)炸死11000人
跳1960~1975 陸續犯下數次爆炸案
-----------------------------------------------------------------個人解讀
伊森霍克(40)退休後轉職炸彈客, 第一個爆炸案就是11000紐約大爆炸(而非最終)
第一個任務和最終的任務一樣重要?
多次時空旅行後遺症+差點被燒死的巨大創傷
伊森霍克(40)忘記自己曾是被始亂終棄的未婚媽媽(20)
伊森霍克(40)酒吧那段, 違規進行多次時空旅行, 沒回報局內進行精神修復+失智修復,
再加上弄清楚前半輩子孤獨的真相, 極端的心理狀態造成日後極端的行為.
伊森霍克(40)退休後的每次時空旅行,都沒有局內提供的精神修復+失智修復
老伊森霍克(60)忘記自己年輕時(40)曾在洗衣店槍殺老伊森霍克(60)
[台詞:你知道明天我們會一起幹件大事]
也可能沒忘 [台詞:如果年輕的你殺了年老的我,就不能打破這個循環]
更有可能老伊森(60)已經是神經病, 記憶混亂.
女嬰(1)的未成熟男性生殖器官, 應該是過長的時空旅行(約20年)造成.
這個組織像伊森霍克(40)一樣的幹員不多, 每人時空旅行的次數有限制.
所以羅伯森不是萬能, 所知也有限, 逐漸知道半個真相.
羅伯森認為爆炸犯是伊森霍克(40),
紐約大爆炸是前一天在乾洗店的老伊森霍克(60)所為.
羅伯森不知道老伊森霍克(60)死在乾洗店,
不知道1975年1月7日該退休的那台時光機沒有退休.
羅伯森知道伊森霍克(40)多次違規私下時空旅行,
羅伯森知道1970之前的爆炸案是伊森霍克(40)所為, 這些案子需要時光機器,
懷疑是退休前幹的
---------------------------------------------------------------------------
--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14-12-18T17:36
at 2014-12-18T17:36

By Gilbert
at 2014-12-23T07:20
at 2014-12-23T07:20

By Hedy
at 2014-12-24T13:54
at 2014-12-24T13:54

By Ethan
at 2014-12-26T05:00
at 2014-12-26T05:00

By Enid
at 2014-12-31T04:41
at 2014-12-31T04:41

By Vanessa
at 2015-01-01T21:26
at 2015-01-01T21:26

By Emily
at 2015-01-05T08:26
at 2015-01-05T08:26

By Ina
at 2015-01-06T03:50
at 2015-01-06T03:50
Related Posts
第二扇窗:你是否即將遠行?

By William
at 2014-12-16T23:57
at 2014-12-16T23:57
神劍闖江湖的蒼紫和左之助

By Caitlin
at 2014-12-16T23:50
at 2014-12-16T23:50
【情慾誘惑】電影票買一送一!

By Ina
at 2014-12-16T23:47
at 2014-12-16T23:47
2014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PFCS) 得獎名單

By Jacky
at 2014-12-16T23:46
at 2014-12-16T23:46
2014最騙錢的電影是?

By Caroline
at 2014-12-16T23:37
at 2014-12-16T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