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是他們的癮──《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導演鴻鴻專訪 - 紀錄片

By Elvira
at 2009-05-03T09:04
at 2009-05-03T09:04
Table of Contents
跳舞是他們的癮──《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導演鴻鴻專訪
文 / 王玉燕
由知名詩人、劇場兼電影導演鴻鴻所執導的《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是台灣第一
支以「Dance film」手法拍攝的舞蹈紀錄長片。其中收錄了布拉瑞揚〈37 Arts〉、林向
秀〈紀念日〉、周書毅〈看得見的城市—人充滿空氣〉等精湛舞作,烘托出台灣現代舞
的多元光譜。經過視覺語言的重新演繹,除了體現舞蹈的原創精神與情感意念外,也試
圖以詩意的影像構成羅織、複寫並轉化舞作內蘊的菁華,帶出另一種層次的視覺張力。
《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 意在傳達舞作獨特的美感
青春期的鴻鴻曾瘋狂習舞兩年,他憑藉著意志力苦苦練習,直到逐漸懂得聆聽身體的訊
息。即便他後來因緣際會進入戲劇系就讀,從此再也沒有回到舞蹈教室,但他的影子仍
然癡迷地晾在那兒。鍾愛舞蹈表演的他以一年的拍攝時間,完成《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
跳舞》這部紀錄影片。對於鴻鴻而言,拍攝紀錄片其實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因其製造了
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他得以親近並探究他感興趣之事。在這部片子裡頭,鴻鴻試圖
解答「人為什麼要跳舞」、「舞蹈為什麼如此迷人」,以及「舞蹈到底是什麼」等盤旋
在他胸口多年的疑問。
2004年,鴻鴻拍攝的《台北波西米亞》是他第一部以藝術工作者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
記錄七位劇場工作者如何橫跨生活和劇場工作,並且保持平衡。本身同時也是劇場導演
的鴻鴻,拍攝該片時,兼具圈內人和紀錄片導演雙重身份,鴻鴻在片中不僅獻聲也現身
,全片營造了一種近似「家庭錄影帶」的親密感。鴻鴻認為:「《台北波西米亞》比較
像是一部私紀錄片,很多時候是我和朋友在聊天的當下,機器就拿出來拍,被攝者也不
會太介意,事情就繼續發生。我自己身在所有的事件當中,雖然絕大多數我不在鏡頭裡
,但實際上我是那場域裡的一份子,會有一種親密的氣氛,也才能捕捉到一些私密的東
西。」
《台北波西米亞》透過大量親密的互動與訪談,建構出劇場工作者的生活感,也帶出這
些人的日常生活及表演之間的協商或衝突關係;相較之下,《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
比較聚焦在舞作上,內容也比較純粹。這種歧異乃是源自於鴻鴻個人身份的轉換以及對
於影片企劃構想的不同。拍攝《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時,鴻鴻的角色比較單純,
他回歸到導演的位置,所採取的敘事觀點和介入程度也不同以往。鴻鴻表示,一方面舞
蹈界的人不像玩劇場的人那麼愛攪和;另一方面,他也沒有和這些編舞家熟稔至此,所
以一開始就決定以舞蹈影片的方式呈現,至於和被攝者的互動到什麼程度就看緣分了。
對鴻鴻來說,「作品本身被觀眾很清楚的看到,而且感受到它非常獨特的美感」,才是
他的第一要務。
全文請見【放映週報】205期
http://www.funscreen.com.tw/Fans.asp?F_NO=558&period=205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理想主義的困惑】紀錄片聯映

By Mia
at 2009-05-02T17:42
at 2009-05-02T17:42
5/7播映《雞飛狗跳之一:狗幹》!(敬請協助轉錄文章)

By Ivy
at 2009-05-02T16:03
at 2009-05-02T16:03
【尋找張作驥影迷!!!】

By Bethany
at 2009-05-02T15:24
at 2009-05-02T15:24
政大廣電【LuckyCam】徵求演員數名

By Doris
at 2009-05-02T02:07
at 2009-05-02T02:07
慈大傳播第五屆畢業巡迴展 記錄片類

By Hamiltion
at 2009-05-01T09:17
at 2009-05-01T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