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電影挑錯師 張智仁一秒都不放過 - 台灣

By Una
at 2011-10-05T07:38
at 2011-10-05T07:38
Table of Contents
【世界日報╱記者馬雲/好萊塢報導】 2011.10.05
電影特效師張智仁(Andy Chang)說,為能更好地看到畫面的顏色、光線,他工作的環境
都是黑暗沒有光干擾的。他要睜大眼睛一直仔細「挑錯」,對細節要求很高。就算是一秒
就過去的鏡頭,他們也不准許錯誤發生。
他說,自己平時去戲院看電影,也會不自覺帶著挑剔的眼光特別注意電影的特效部分。也
許只有做這行的人,才能看得出特效水平的差距。一些有名大片讓觀眾驚呼過癮的場面,
如果仔細看也會有不少錯誤。比如人與動畫特效角色之間運動的角度、影子成像不對,看
起來就會很假,這多半是因時間和資金有限導致。
但也有的作品在觀眾眼中沒什麼了不起,卻是專業人士眼中的優質產品。張智仁說,比較
特效合成做的好壞,不是看動畫特效做得有多炫目奇特,而是看是否能「以假亂真」。比
如去年獲得奧斯卡視覺特效獎的「全面啟動」(Inception),完全讓觀眾感覺不到哪裡
是特效做的,哪裡是實景拍攝。就算是夢境中的部分看起來也很接近現實,這就是評判一
部電影特效好壞的關鍵。
--
電影特效師張智仁(Andy Chang)說,為能更好地看到畫面的顏色、光線,他工作的環境
都是黑暗沒有光干擾的。他要睜大眼睛一直仔細「挑錯」,對細節要求很高。就算是一秒
就過去的鏡頭,他們也不准許錯誤發生。
他說,自己平時去戲院看電影,也會不自覺帶著挑剔的眼光特別注意電影的特效部分。也
許只有做這行的人,才能看得出特效水平的差距。一些有名大片讓觀眾驚呼過癮的場面,
如果仔細看也會有不少錯誤。比如人與動畫特效角色之間運動的角度、影子成像不對,看
起來就會很假,這多半是因時間和資金有限導致。
但也有的作品在觀眾眼中沒什麼了不起,卻是專業人士眼中的優質產品。張智仁說,比較
特效合成做的好壞,不是看動畫特效做得有多炫目奇特,而是看是否能「以假亂真」。比
如去年獲得奧斯卡視覺特效獎的「全面啟動」(Inception),完全讓觀眾感覺不到哪裡
是特效做的,哪裡是實景拍攝。就算是夢境中的部分看起來也很接近現實,這就是評判一
部電影特效好壞的關鍵。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紀念一場風月

By Joe
at 2011-10-03T12:11
at 2011-10-03T12:11
《賽德克》特映兩集250元 台東沒戲院也看到了

By Hardy
at 2011-10-03T10:16
at 2011-10-03T10:16
2011年新北市電影藝術節:國片

By Thomas
at 2011-10-03T02:16
at 2011-10-03T02:16
台北人情WAY創意街區聯合展 展場四

By Annie
at 2011-10-02T20:31
at 2011-10-02T20:31
第23期影藝講堂 NO.23 2011.10-2012.1

By Jacob
at 2011-10-02T20:30
at 2011-10-02T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