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官兵衛(全集)&花燃(全集) - 日劇

By Victoria
at 2016-05-19T00:59
at 2016-05-19T00:59
Table of Contents
花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把前年和去年連兩部大河劇一起追完啦XD
100集真的蠻累的,雖然之前就有斷斷續續看過某些集了。
現在也有跟正在播的真田丸,不過和官兵衛的比較還是等播完再來討論,
先稍微概述一下官兵衛的心得。
還有一些問題也想請教板友XD
一. 有些人物後來的去向沒有交代,我不知道歷屆大河劇是不是都會有這些情況,
舉幾個例子:
1. 官兵衛的叔父黑田休夢
(基本上職隆死後他就沒出現過了,另一位井手友氏很早就在青山土器山之戰中討死。)
2. 上月景貞和阿力的兩個女兒以及櫛橋左京進的遺孤
(黑田幼兒園的孩子們長大後都不知去向,只有長政、又兵衛和一成長大後有劇情。)
3. 織田信孝山崎會戰後沒有戲份
(其實我覺得這點算是比較重要沒有交代到的,因為山崎名義上的總大將是信孝,
戲裡很快跳到賤岳會戰後,秀吉直接掌握大權,難免有些不合理,畢竟身為信長的
繼承人,他的兒子一定比較有資格,但秀吉奪權這塊沒有演出來蠻可惜的。)
4. 宇都宮家剩下來的女兒鶴
(我本來以為戲裡會安排鶴和又兵衛在一起的,沒想到市川由衣戲份那麼少。)
二. 人物的年齡設定,一樣舉幾個例子:
1. 黑田雙璧:母里有信&後藤基次的年齡差距
(太兵衛和又兵衛兩個人明明只差四歲,在戲裡卻被設定為不同代,搞得我好錯亂,
長政小又兵衛8歲,其實長政學武的年紀又兵衛早該元服了。)
2. 安國寺惠瓊
(毛利家的僧侶年齡好像是個謎,但157X年就一副老態龍鐘樣了,到關原還是一樣XD)
3. 石田三成
(13、14歲就元服在戰國時代應該算正常啦,但就覺得好早一副大人樣很奇怪。)
我覺得官兵衛對於戰國三傑的選角還蠻好的,信長、秀吉、家康都蠻貼切,尤其家康就
真的一副老狐狸樣,不過本多忠勝和神原康政就感覺可有可無。個人最喜歡宇喜多直家
這個選角,看毛利小五郎那副耍賴的德性真的毫無違和XD 另外這部戲很多美麗熟女,
每次看到濃姬就快要融化了,喔還有驒詩啦,不過她是年輕一派的。
這部戲對於官兵衛早期的描寫還算深入,畢竟黑田孝高較所為人知的事蹟都是加入秀吉
陣營之後,看播磨時期突然懂了好多戰國史XD 都還沒看完就先去把信長之野望拿來
重新複習了。(誤)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看這部會很討厭黑田長政,不過史實長政好像
也是沒有什麼人緣的人。
還有NHK對於戰爭戲的描繪好像越來越少了,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包圍、山崎,
甚至是關原,都是總大將在本陣說幾句話,不然就是旁白直接帶過,好歹也多出現幾個
武將嘛,我想看頭盔XDD 但是長政、井伊直政這幾個人的裝束真的蠻像的。
另外我個人很不滿意這部戲把石田三成描述得很壞,他的確是很顧人怨,但也不到造謠、
陷害別人的地步吧。我關原是西軍派的,因為我超討厭家康,所以我才連帶討厭長政,
福島和加藤事後應該很後悔吧,因為個人私怨先打倒同為豐臣派的三成。
總體來說,官兵衛算是蠻好看的,至少跟幾部幕末的大河劇比起來還不錯,
可能是故事主題本身比較吸引人吧,也有超多演技爆棚的人,竹中直人、柴田恭兵等;
感情戲的地方也很感人,左京進和阿光說莎喲娜拉的時候我超想哭的XD
而且片頭曲大概是歷年大河劇最好聽的吧XDD
--------------------------------------------------------------------------
再來是花燃,幕末為主的題材。因為一開始對幕末不熟,剛開始看很難融入,
所以看到後來還會回去翻一下前幾集,了解哪些人誰是誰。
基本上整部戲就是圍繞在阿文與四個幕末重要人物之間的故事,
順序是吉田松陰→久坂玄瑞→高杉晉作→楫取素彥。
這部一樣有年齡問題,但主角威能就不討論了,阿文、久坂根本每個都是大孩子XDD
先說幾個大問題,有些配角同樣沒有交代後續去向,像大奧殿的鞠、高杉雅、高須久子,
鞠就還好,我私心覺得她很漂亮想知道而已XD 但阿雅是晉作的妻子,卻在高杉死後就
沒有出現了;久子在前面池田秀一還說她跟松陰過從甚密,結果戲份好像沒有很重,
本來以為有一集女囚的秘密都在講她應該很重要,沒想到有點虎頭蛇尾。
此外,長井雅樂的航海遠略策那邊,到他失勢,覺得這段演得有點模糊,搞不懂敬親
怎麼突然大改變。模糊的地方還有西鄉隆盛薩摩藩的轉變,禁門之變到薩長同盟可以
變得那麼快,前因後果看得霧煞煞,我完全不懂為什麼薩摩藩會這樣。
還有坂本龍馬有一集出現不知道是為什麼,後來的戲份也超少,也沒有講到大久保利通
這些人。大政奉還後,時間好像突然變很快,然後就一些地方是為了加戲而加或是一些
緊要的戲頻頻出現,像最後群馬這十集左右,我覺得倒不如多分給前面的幕末時期,演得
詳盡一點也好。譬如說池田屋事件,新選組可以多一點琢磨;譬如說櫻田門外事變,
井伊直弼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等等。
這齣的桂小五郎讓我蠻討厭的,伊藤博文好像也有點刻意塑造形象,後來的掌權者都讓我
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感覺;松陰和松下村塾四天王都英年早逝,讓人也覺得很可惜。
這幾年的幕末大河劇好像都是各選一個藩作為主軸,篤姬的薩摩藩、龍馬傳的土佐藩和
本劇的長州藩,我認為本齣可以當作了解幕末歷史的一個入門,畢竟幕末長州出現的
重要人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儘管中間很多集我都覺得無關緊要,甚至覺得不好看,
但是還是可以梳理出一個劇情的大方向和歷史的脈絡。但是如果對歷史沒有很感興趣
的人,看了應該會覺得看不下去吧!
--
100集真的蠻累的,雖然之前就有斷斷續續看過某些集了。
現在也有跟正在播的真田丸,不過和官兵衛的比較還是等播完再來討論,
先稍微概述一下官兵衛的心得。
還有一些問題也想請教板友XD
一. 有些人物後來的去向沒有交代,我不知道歷屆大河劇是不是都會有這些情況,
舉幾個例子:
1. 官兵衛的叔父黑田休夢
(基本上職隆死後他就沒出現過了,另一位井手友氏很早就在青山土器山之戰中討死。)
2. 上月景貞和阿力的兩個女兒以及櫛橋左京進的遺孤
(黑田幼兒園的孩子們長大後都不知去向,只有長政、又兵衛和一成長大後有劇情。)
3. 織田信孝山崎會戰後沒有戲份
(其實我覺得這點算是比較重要沒有交代到的,因為山崎名義上的總大將是信孝,
戲裡很快跳到賤岳會戰後,秀吉直接掌握大權,難免有些不合理,畢竟身為信長的
繼承人,他的兒子一定比較有資格,但秀吉奪權這塊沒有演出來蠻可惜的。)
4. 宇都宮家剩下來的女兒鶴
(我本來以為戲裡會安排鶴和又兵衛在一起的,沒想到市川由衣戲份那麼少。)
二. 人物的年齡設定,一樣舉幾個例子:
1. 黑田雙璧:母里有信&後藤基次的年齡差距
(太兵衛和又兵衛兩個人明明只差四歲,在戲裡卻被設定為不同代,搞得我好錯亂,
長政小又兵衛8歲,其實長政學武的年紀又兵衛早該元服了。)
2. 安國寺惠瓊
(毛利家的僧侶年齡好像是個謎,但157X年就一副老態龍鐘樣了,到關原還是一樣XD)
3. 石田三成
(13、14歲就元服在戰國時代應該算正常啦,但就覺得好早一副大人樣很奇怪。)
我覺得官兵衛對於戰國三傑的選角還蠻好的,信長、秀吉、家康都蠻貼切,尤其家康就
真的一副老狐狸樣,不過本多忠勝和神原康政就感覺可有可無。個人最喜歡宇喜多直家
這個選角,看毛利小五郎那副耍賴的德性真的毫無違和XD 另外這部戲很多美麗熟女,
每次看到濃姬就快要融化了,喔還有驒詩啦,不過她是年輕一派的。
這部戲對於官兵衛早期的描寫還算深入,畢竟黑田孝高較所為人知的事蹟都是加入秀吉
陣營之後,看播磨時期突然懂了好多戰國史XD 都還沒看完就先去把信長之野望拿來
重新複習了。(誤)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看這部會很討厭黑田長政,不過史實長政好像
也是沒有什麼人緣的人。
還有NHK對於戰爭戲的描繪好像越來越少了,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包圍、山崎,
甚至是關原,都是總大將在本陣說幾句話,不然就是旁白直接帶過,好歹也多出現幾個
武將嘛,我想看頭盔XDD 但是長政、井伊直政這幾個人的裝束真的蠻像的。
另外我個人很不滿意這部戲把石田三成描述得很壞,他的確是很顧人怨,但也不到造謠、
陷害別人的地步吧。我關原是西軍派的,因為我超討厭家康,所以我才連帶討厭長政,
福島和加藤事後應該很後悔吧,因為個人私怨先打倒同為豐臣派的三成。
總體來說,官兵衛算是蠻好看的,至少跟幾部幕末的大河劇比起來還不錯,
可能是故事主題本身比較吸引人吧,也有超多演技爆棚的人,竹中直人、柴田恭兵等;
感情戲的地方也很感人,左京進和阿光說莎喲娜拉的時候我超想哭的XD
而且片頭曲大概是歷年大河劇最好聽的吧XDD
--------------------------------------------------------------------------
再來是花燃,幕末為主的題材。因為一開始對幕末不熟,剛開始看很難融入,
所以看到後來還會回去翻一下前幾集,了解哪些人誰是誰。
基本上整部戲就是圍繞在阿文與四個幕末重要人物之間的故事,
順序是吉田松陰→久坂玄瑞→高杉晉作→楫取素彥。
這部一樣有年齡問題,但主角威能就不討論了,阿文、久坂根本每個都是大孩子XDD
先說幾個大問題,有些配角同樣沒有交代後續去向,像大奧殿的鞠、高杉雅、高須久子,
鞠就還好,我私心覺得她很漂亮想知道而已XD 但阿雅是晉作的妻子,卻在高杉死後就
沒有出現了;久子在前面池田秀一還說她跟松陰過從甚密,結果戲份好像沒有很重,
本來以為有一集女囚的秘密都在講她應該很重要,沒想到有點虎頭蛇尾。
此外,長井雅樂的航海遠略策那邊,到他失勢,覺得這段演得有點模糊,搞不懂敬親
怎麼突然大改變。模糊的地方還有西鄉隆盛薩摩藩的轉變,禁門之變到薩長同盟可以
變得那麼快,前因後果看得霧煞煞,我完全不懂為什麼薩摩藩會這樣。
還有坂本龍馬有一集出現不知道是為什麼,後來的戲份也超少,也沒有講到大久保利通
這些人。大政奉還後,時間好像突然變很快,然後就一些地方是為了加戲而加或是一些
緊要的戲頻頻出現,像最後群馬這十集左右,我覺得倒不如多分給前面的幕末時期,演得
詳盡一點也好。譬如說池田屋事件,新選組可以多一點琢磨;譬如說櫻田門外事變,
井伊直弼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等等。
這齣的桂小五郎讓我蠻討厭的,伊藤博文好像也有點刻意塑造形象,後來的掌權者都讓我
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感覺;松陰和松下村塾四天王都英年早逝,讓人也覺得很可惜。
這幾年的幕末大河劇好像都是各選一個藩作為主軸,篤姬的薩摩藩、龍馬傳的土佐藩和
本劇的長州藩,我認為本齣可以當作了解幕末歷史的一個入門,畢竟幕末長州出現的
重要人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儘管中間很多集我都覺得無關緊要,甚至覺得不好看,
但是還是可以梳理出一個劇情的大方向和歷史的脈絡。但是如果對歷史沒有很感興趣
的人,看了應該會覺得看不下去吧!
--
Tags:
日劇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6-05-21T14:15
at 2016-05-21T14:15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5-22T16:23
at 2016-05-22T16:23

By Doris
at 2016-05-23T05:38
at 2016-05-23T05:38

By Lily
at 2016-05-24T13:10
at 2016-05-24T13:10

By Iris
at 2016-05-27T07:17
at 2016-05-27T07:17

By Margaret
at 2016-05-30T11:10
at 2016-05-30T11:10

By Lauren
at 2016-06-02T14:12
at 2016-06-02T14:12

By John
at 2016-06-07T04:21
at 2016-06-07T04:21

By Queena
at 2016-06-09T21:41
at 2016-06-09T21:41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6-12T07:48
at 2016-06-12T07:48

By Andrew
at 2016-06-13T13:29
at 2016-06-13T13:29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6-14T13:08
at 2016-06-14T13:08

By Anonymous
at 2016-06-17T09:12
at 2016-06-17T09:12

By Ula
at 2016-06-19T00:36
at 2016-06-19T00:36

By Necoo
at 2016-06-23T07:09
at 2016-06-23T07:09

By Quanna
at 2016-06-24T07:43
at 2016-06-24T07:43

By Lydia
at 2016-06-26T08:45
at 2016-06-26T08:45

By Lydia
at 2016-06-26T13:32
at 2016-06-26T13:32

By Frederic
at 2016-07-01T02:07
at 2016-07-01T02:07
Related Posts
世界最難的戀愛 EP6

By Brianna
at 2016-05-18T21:05
at 2016-05-18T21:05
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 第七集

By Elvira
at 2016-05-18T20:18
at 2016-05-18T20:18
王牌大醫生 第08集

By Iris
at 2016-05-18T20:16
at 2016-05-18T20:16
相棒為什麼可以拍那麼多季?

By Kyle
at 2016-05-18T11:58
at 2016-05-18T11:58
2016春季檔收視報告

By Delia
at 2016-05-18T10:29
at 2016-05-18T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