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好雷] 相互滲透的瞬間──《穿越時空꘠… - 日本

By Charlie
at 2008-04-19T17:01
at 2008-04-19T17:0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coconut0612 (饜魘夜宴,豔歌我行) 看板: movie
標題: [轉載] [好雷] 相互滲透的瞬間──《穿越時空地下鐵》
時間: Sat Apr 19 16:12:29 2008
原文出處:http://tinyurl.com/4f8rzo
相互滲透的瞬間──《穿越時空地下鐵》
導演:篠原哲雄
出品:日本 / 2006
發行:天馬行空
文 / 吳俞萱
原點永遠不可見,卻沒有人不是拋擲一生去追尋某個原點。希臘電影《香料共和國》裡
有段漂亮的話:「世界上有兩種旅人:一種是看著地圖,要離開的人;一種是看著鏡子,
要回家的人。」我時常問自己:在去留之間、醒寐之間、罪與罰之間、說與不說之間、過
去與現在之間、綑綁與自由之間、庇護與暴露之間、凝視與遺忘之間……,界與界之間的
那空缺是什麼?能不能不負傷,橫渡時間而來到這裡?
物質的時間是單向流動、不可逆的,也是無法改造的,但人們內心狀態的各個瞬間其實
是相互滲透而非依序排列的,於是,誰都能隨時向回憶傾靠,憑藉模糊卻牢固的回憶,繼
續活下去。而電影?事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一種時間轉換成另一種時間,使人感覺到除
了自己本來意識到的時空之外,原來可能有另一個時空。篠原哲雄的《穿越時空地下鐵》
推翻了構築「此時此地」的事實,也賦予人物在相互滲透的瞬間展開行動的能力。
真次回到過去,恍悟一直以來藏匿的身世、繫上死結的戀情、以及父親堪憐的從前,真
次就像篠原哲雄的前作《天國的戀火》裡活著來到天國的鋼琴師和《果醬》短片集〈拳玉
〉裡莫名開啟並終結意外的洋蔥男,他們都是格格不入、背負恐懼的局外人(outsider)
,從一個孤單無援的境地開始探索,慢慢看清原點。
電影從一開始就展露了犀利的聲音剪輯:當決意與父親斷絕關係的中年長谷部真次得知
父親病危,在地下鐵猶豫是否回家之際,遇到昔日的老師;記憶還未湧現之前,響起滂沱
的雨聲,而鏡頭穩定恆久地落在真次遲疑的臉上。大規模的雨聲不單是客觀時空的佈署,
或以聲音作為轉場設計,更指涉了回憶潮濕、沉重的基調在真次意識中的不可移除,和反
被欲遺忘的所有細節包覆的磨難。此外,在醫院那一場戲,父親轉身匆匆離去,真次追到
走廊上,央求父親回家時,傳來病房內母親悲悽的哭號,填滿了父親與真次之間荒涼的靜
默,母親聲音的非具體「在場」更突顯了不在場的身體近於無的弱勢。
在小說開頭,淺田次郎處理了小沼家矛盾糾結的情感暴動,以及父親的事業如何象徵了
那個時代的破滅與重生,但電影聚焦在三兄弟自家庭的緊張對峙中脫離,跑去看地下鐵通
車的景況。小說從真次的現實處境來回溯:「小沼還深深記得地下鐵出現在鎮上的那一天
。也許那是他懂事以來最古老的記憶。……每每想起當時的情景,真次就會陷入不可思議
的錯覺。 應該和兄弟站在一起的自己,卻同時從地下鐵的列車中看著收票口一端的三個
少年。哥哥興奮地用手指著列車,大聲地歡呼;小弟則是用力拍手。列車中的自己隔著窗
戶凝視無言站在一旁的另一個自己。會不會自己的靈魂當時脫離了肉體,才搭上地下鐵的
列車,透過窗戶凝望月台的景色,真次這樣認為。」小說裡的真次在懷舊的溫情中疏離自
己的存在,而電影直接還原(順序發展)時空的現場和人物的情緒反應,卻不帶有對自己
的評述,直到列車窗鏡上出現中年的真次與兒時的自己目光相連,銜接起先後時空,才顯
示回首的姿態。電影是「呈現」的藝術,每一個畫面都是現在式,即使追敘過去,但呈現
「過去發生的人物和事件」已充滿現實感,它們都在「現在」成形。除了敘述活動在「現
在」發生,故事發生的時候,也有一個「現在」,雖然那個現在已經過去。因此,文字敘
述或鏡頭敘述,都有兩種現在。一個是事件發生的現在,一個是敘述該事件的現在。
貝東(Gerard Betton)在《電影美學》一書中說:「假設在一個非凡的情況下,我們能
回溯時間,重過以前過的日子,這種回溯本身仍是『向前』的。我們是在已經經歷過之後
,倒過以前的日子。這是一個相反方向的追尋,而不是倒轉;真正的倒轉應是把時間完全
取消。」以回溯手法來開展情節的電影很多,觀眾已習慣將回溯片段自動補進電影主幹故
事中去做整體瞭解和連結。多數「穿梭時空」的電影是人物耽溺過去的情境,以偶然獲得
的神力去彌補從前犯下的錯,讓事件起死回生,例如劉鎮偉的《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
光寶盒》(台譯:齊天大聖東遊記),至尊寶見白晶晶已死,就利用在密室中找到的月光
寶盒來穿梭時空,想救回愛人。有的跳躍時空只為了化解生活中的小困擾,例如細田守的
動畫《跳躍吧!時空少女》,真琴回到過去以免上學遲到、小考不及格,甚至是貪戀布丁
的美味而不斷重新吃著同一顆布丁。有的則是探尋真相,例如《靈異孤兒院》裡的靈媒在
舊房間裡感應歷史的傷痕。有的以發生在人身上的溫柔奇蹟來鬆動時間的鐵律,例如降旗
康男的《鐵道員》(這剛好也是改編淺田次郎的小說)。而《穿越時空地下鐵》卻以回到
過去來「探索未知」,真次得以客觀地看見真相,重新面對並理解、寬諒原本否定的歷史
,而回到現實後,有勇氣為自己找到出路。
在穿梭時空的電影裡,人物唸一句咒語,或拿著某個物件,或打開一扇門,或入睡,或
人直接以強烈而清明的意識狀態,就能重整客體時間,去到另一個地方,他們憑藉的方式
往往扣合整部電影的命脈。但是,《穿越時空地下鐵》裡的真次只有一開始透過地下鐵返
回過去,後來靠著睡眠就能任意回去,「地下鐵」頻頻出現除了帶出視覺和聽覺上的魔幻
感和速度感,以及營造出「穿越」的具體意象,此外,地下鐵和整個劇本並沒有緊密的關
聯。不過,能確立真次曾返回從前的多個物件都有細膩深刻的意義轉換,例如真次的哥哥
打彈珠換取的香菸、美智子偷偷放進真次口袋裡的戒指、父親病床邊的手錶……,這些物
件在一開始只是合理地推動劇情的發展,後來再次出現時,便顯露了時間的無情,更堆疊
出珍貴記憶的厚度。
活在無法不意識到時間的世界裡,沒有誰不是隨時穿越相互滲透的瞬間來撫慰現實生活
的苦難,相互滲透的瞬間就像梅洛龐帝(Merleau Ponty)說的黑夜,它沒有輪廓,圍繞
著人,窒息回憶,只要遠處隱隱約約浮動著聲音和光線,它就活躍了起來。相互滲透的瞬
間像黑夜是一種它與我之間不存在距離的一種深度。原點漸漸明晰,且赤裸,卻無法看見
。
--
作者: coconut0612 (饜魘夜宴,豔歌我行) 看板: movie
標題: [轉載] [好雷] 相互滲透的瞬間──《穿越時空地下鐵》
時間: Sat Apr 19 16:12:29 2008
原文出處:http://tinyurl.com/4f8rzo
相互滲透的瞬間──《穿越時空地下鐵》
導演:篠原哲雄
出品:日本 / 2006
發行:天馬行空
文 / 吳俞萱
原點永遠不可見,卻沒有人不是拋擲一生去追尋某個原點。希臘電影《香料共和國》裡
有段漂亮的話:「世界上有兩種旅人:一種是看著地圖,要離開的人;一種是看著鏡子,
要回家的人。」我時常問自己:在去留之間、醒寐之間、罪與罰之間、說與不說之間、過
去與現在之間、綑綁與自由之間、庇護與暴露之間、凝視與遺忘之間……,界與界之間的
那空缺是什麼?能不能不負傷,橫渡時間而來到這裡?
物質的時間是單向流動、不可逆的,也是無法改造的,但人們內心狀態的各個瞬間其實
是相互滲透而非依序排列的,於是,誰都能隨時向回憶傾靠,憑藉模糊卻牢固的回憶,繼
續活下去。而電影?事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一種時間轉換成另一種時間,使人感覺到除
了自己本來意識到的時空之外,原來可能有另一個時空。篠原哲雄的《穿越時空地下鐵》
推翻了構築「此時此地」的事實,也賦予人物在相互滲透的瞬間展開行動的能力。
真次回到過去,恍悟一直以來藏匿的身世、繫上死結的戀情、以及父親堪憐的從前,真
次就像篠原哲雄的前作《天國的戀火》裡活著來到天國的鋼琴師和《果醬》短片集〈拳玉
〉裡莫名開啟並終結意外的洋蔥男,他們都是格格不入、背負恐懼的局外人(outsider)
,從一個孤單無援的境地開始探索,慢慢看清原點。
電影從一開始就展露了犀利的聲音剪輯:當決意與父親斷絕關係的中年長谷部真次得知
父親病危,在地下鐵猶豫是否回家之際,遇到昔日的老師;記憶還未湧現之前,響起滂沱
的雨聲,而鏡頭穩定恆久地落在真次遲疑的臉上。大規模的雨聲不單是客觀時空的佈署,
或以聲音作為轉場設計,更指涉了回憶潮濕、沉重的基調在真次意識中的不可移除,和反
被欲遺忘的所有細節包覆的磨難。此外,在醫院那一場戲,父親轉身匆匆離去,真次追到
走廊上,央求父親回家時,傳來病房內母親悲悽的哭號,填滿了父親與真次之間荒涼的靜
默,母親聲音的非具體「在場」更突顯了不在場的身體近於無的弱勢。
在小說開頭,淺田次郎處理了小沼家矛盾糾結的情感暴動,以及父親的事業如何象徵了
那個時代的破滅與重生,但電影聚焦在三兄弟自家庭的緊張對峙中脫離,跑去看地下鐵通
車的景況。小說從真次的現實處境來回溯:「小沼還深深記得地下鐵出現在鎮上的那一天
。也許那是他懂事以來最古老的記憶。……每每想起當時的情景,真次就會陷入不可思議
的錯覺。 應該和兄弟站在一起的自己,卻同時從地下鐵的列車中看著收票口一端的三個
少年。哥哥興奮地用手指著列車,大聲地歡呼;小弟則是用力拍手。列車中的自己隔著窗
戶凝視無言站在一旁的另一個自己。會不會自己的靈魂當時脫離了肉體,才搭上地下鐵的
列車,透過窗戶凝望月台的景色,真次這樣認為。」小說裡的真次在懷舊的溫情中疏離自
己的存在,而電影直接還原(順序發展)時空的現場和人物的情緒反應,卻不帶有對自己
的評述,直到列車窗鏡上出現中年的真次與兒時的自己目光相連,銜接起先後時空,才顯
示回首的姿態。電影是「呈現」的藝術,每一個畫面都是現在式,即使追敘過去,但呈現
「過去發生的人物和事件」已充滿現實感,它們都在「現在」成形。除了敘述活動在「現
在」發生,故事發生的時候,也有一個「現在」,雖然那個現在已經過去。因此,文字敘
述或鏡頭敘述,都有兩種現在。一個是事件發生的現在,一個是敘述該事件的現在。
貝東(Gerard Betton)在《電影美學》一書中說:「假設在一個非凡的情況下,我們能
回溯時間,重過以前過的日子,這種回溯本身仍是『向前』的。我們是在已經經歷過之後
,倒過以前的日子。這是一個相反方向的追尋,而不是倒轉;真正的倒轉應是把時間完全
取消。」以回溯手法來開展情節的電影很多,觀眾已習慣將回溯片段自動補進電影主幹故
事中去做整體瞭解和連結。多數「穿梭時空」的電影是人物耽溺過去的情境,以偶然獲得
的神力去彌補從前犯下的錯,讓事件起死回生,例如劉鎮偉的《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
光寶盒》(台譯:齊天大聖東遊記),至尊寶見白晶晶已死,就利用在密室中找到的月光
寶盒來穿梭時空,想救回愛人。有的跳躍時空只為了化解生活中的小困擾,例如細田守的
動畫《跳躍吧!時空少女》,真琴回到過去以免上學遲到、小考不及格,甚至是貪戀布丁
的美味而不斷重新吃著同一顆布丁。有的則是探尋真相,例如《靈異孤兒院》裡的靈媒在
舊房間裡感應歷史的傷痕。有的以發生在人身上的溫柔奇蹟來鬆動時間的鐵律,例如降旗
康男的《鐵道員》(這剛好也是改編淺田次郎的小說)。而《穿越時空地下鐵》卻以回到
過去來「探索未知」,真次得以客觀地看見真相,重新面對並理解、寬諒原本否定的歷史
,而回到現實後,有勇氣為自己找到出路。
在穿梭時空的電影裡,人物唸一句咒語,或拿著某個物件,或打開一扇門,或入睡,或
人直接以強烈而清明的意識狀態,就能重整客體時間,去到另一個地方,他們憑藉的方式
往往扣合整部電影的命脈。但是,《穿越時空地下鐵》裡的真次只有一開始透過地下鐵返
回過去,後來靠著睡眠就能任意回去,「地下鐵」頻頻出現除了帶出視覺和聽覺上的魔幻
感和速度感,以及營造出「穿越」的具體意象,此外,地下鐵和整個劇本並沒有緊密的關
聯。不過,能確立真次曾返回從前的多個物件都有細膩深刻的意義轉換,例如真次的哥哥
打彈珠換取的香菸、美智子偷偷放進真次口袋裡的戒指、父親病床邊的手錶……,這些物
件在一開始只是合理地推動劇情的發展,後來再次出現時,便顯露了時間的無情,更堆疊
出珍貴記憶的厚度。
活在無法不意識到時間的世界裡,沒有誰不是隨時穿越相互滲透的瞬間來撫慰現實生活
的苦難,相互滲透的瞬間就像梅洛龐帝(Merleau Ponty)說的黑夜,它沒有輪廓,圍繞
著人,窒息回憶,只要遠處隱隱約約浮動著聲音和光線,它就活躍了起來。相互滲透的瞬
間像黑夜是一種它與我之間不存在距離的一種深度。原點漸漸明晰,且赤裸,卻無法看見
。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轉載][好雷] 穿越時空.地下鐵 Riding the Metro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4-19T17:00
at 2008-04-19T17:00
Summer time machine blues 夏日時光機

By Olivia
at 2008-04-19T16:23
at 2008-04-19T16:23
【穿越時空‧地下鐵】觀後感募集‧贈獎 …

By Franklin
at 2008-04-19T15:41
at 2008-04-19T15:41
20世紀少年的預告

By Valerie
at 2008-04-19T11:23
at 2008-04-19T11:23
Summer Time Machine Blues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4-19T03:48
at 2008-04-19T03:48